第116章 思慮
第117章 思慮
陽神一成。
命魂便可不在只受限于丹田妖丹之中,成就之時,一躍而入泥丸,托舉到最高,輝映識海,從此便可不再只拘於肉身,可以離體,無懼烈日風吹,動念間便可出竅,須臾間馭風百千里,貌似逍遙。
是的,貌似。
終究,三魂中只有命魂成就,仍是假象,而要想化假為真,跟著,便要繼續修行天地二魂,而此二魂不似命魂般住於己身,而是游離在外,故而想要修行,尚需先將魂收回體內。
天魂,地魂。
顧名思義,游離於天地之間。
要想收歸體內,便先需要在體內構築相關的環境。
各類經訣所載皆不相同。
至於法,其不修泥丸,妖類在以法修至元神之後,陽神最後一躍,便會徹底損傷泥丸,若無大機緣,成就元神之後,修行路便到頭了,泥丸有缺,元神一境便是修為極致。
但饒是如此,世間元神大妖,仍有大半是修法所成,只有極少一部分是以經訣成就。
而這其中,修煉殘篇的又占了大多數,經訣之貴,菁華薈萃於成仙一篇,被奉為不傳之秘,仙道貴私,流傳在外的,多只在成仙之前,而修煉經訣,只有仙境之前,和前後融會貫通,所得自然也是天差地別。
丁林只是紅鯉之身,諸多奇遇下,肉身也勉強只能跟算得上不拖後腿,但他在元神境中,仍能算是強手,便是此故,他修煉的是完整的《黑水經》。
修行一道殊途同歸,各類經訣中所在收納天地二魂之法雖有不同,但大略也可分為二類。
下者藉助功法特性,以極端法力強行收納,如赤練修行血道功法,血祭生靈,以此收納地魂,此法違背秩序,不符機理,以此法收納之後,二魂時刻欲出,需以大半法力時時壓制,且未來想要晉入仙境,千難萬難,此為強行之法,但勝在修行門檻不高,大半經中所載的都是此類。
上著,則是循二魂之特性,在丹田之中模擬出天地環境,天魂上浮於天,游於靈氣,地魂下沉於地,宿於濁氣,而無論天地清濁,皆為先天,以此種修行,需先尋來先天之物煉化,容納丹田,再以此為寄託,招來二魂,如此二魂一旦歸位肉軀,便能立刻圓滿,只需再提升道行,便能接著容納,及至三魂圓滿,修為到不可提升之境時,便可據經訣所載,奮力一躍,謀求仙境。
此種聽來簡單,修行又不費力,但靈物本就難尋,還得是份數先天,偶爾得一已是艱難,還尚需兩件,這修行前綴便以是嚴苛了,普通野妖便是得到了這類經,往往到最後也只能棄之不用,轉而選擇前者,還是比如赤練,她不是不想,而是無奈,修途之上,不是只有努力便夠的,機緣更是重要。
黑水經中所載的便是以靈物寄託。
丁林長思著,眼眸深深。
修行之路,每一境所能容納的修為都有極限,當修行到瀕臨極限時,便不會影響到往下突破,換言之,修為是往下突破的最基礎,先得有此,才能再談其他。
丹境突破元神,所需修為在千年左右。
剛突破的元神境,修為一般在一千五百年左右,丁林是因為吞吃了萬聖公主的金丹,這才讓修為一躍到二千六百多年,已經堪堪抵達了能夠往下寄託地魂的門檻。
元神一境突破到二境,所需修為在二千五百年到三年左右。
元神二境突破到三境,所需修為則在五千左右。
而想要從元神三境破入仙則非得有八千年以上的修為。
至於萬年修為,那是仙境才能涉及的領域。
這也就是說,只要能覓得地魂下落,丁林現在就已經可以著手突破元神二境了,天魂地魂,雖然號稱天地,游離在身外,但終究還是由軀體所衍生,它們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就如同月亮繞著地球,地球又繞著太陽,它們始終不可能離開軀體太遠,只能是以軀體為核心,隨軀體而動,在有限空間內流轉不息。
這般聽起來,捕獲天魂地魂似乎很容易,大錯特錯,雖然它們繞身而動,但卻沒有絲毫的規律可言,神念又無法捕捉,只能循著那玄之又玄的萬一的靈感,從突破元神那日起,稍稍安定後,丁林便一直嘗試著尋覓地魂,但幾個月下來,至今,卻仍然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修行暫時陷入了困境。
反倒是寄託地魂的靈物。
丁林手上有一件,楊嬋贈給他的那一片寶蓮燈殘葉,他只用了一點,還剩下有大半,雖然只是殘葉,但它既然與寶蓮燈同源,自然是先天之物,這片葉子上至今仍有一絲生機留存,用來寄託地魂,自然是綽綽有餘。
又想到了楊嬋。
丁林看向五仙女,眸光停留一瞬,隨即又移開。
接著,他又梳理了一下自身如今的優勢劣勢,如今,兵器有從萬聖公主那得來的仙兵長劍,雖然使起來不太順手,但畢竟品質在那,也是足夠用了,攻伐的手段,在元神境中也算是夠用了,另外又從玉面公主那學得的斂息法,這法門無愧於青丘秘傳果然不俗,屢屢派上大用。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是好的,至於缺憾,最大的不足就是自身速度的太慢。
受限於鯉身,又因著黑水經中沒有相關的法門,遁速一直是丁林的弱項,這一點暫時確實是無法補足了,或許只有等到褪去鯉身,化為蛟龍才可徹底解決。
雲從龍。
蛟龍之屬,從來就擅長速度,黑水經乃是一黑蛟所創,這也是其上沒有記錄這類法門的緣由,無他,天賦已足。
而化身為蛟……
原本按照正常的軌跡,丁林因該是在修行到元神圓滿,登入仙境之時,肉軀一併進化,跨越種類,成就蛟身,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喝蛟血,得蛟丹,一隻仙境蛟龍,肉身半數精華,都被他盡數奪取,或許不必等到登仙,等到地魂歸位,修為超過三千年,他便可以嘗試一二。若是真能夠成就,則一切短板都將消失,所有問題也將迎刃而解,而且有著蛟身底蘊加持,未來登仙之時,也能更多一分把握。
思慮已畢。
丁林不再多想,先和以往一般繼續搜尋地魂蹤跡,片刻之後,又轉為修行,他修為雖已到了能寄託地魂的程度,但仍然還未到如今的極限,尚可繼續提升,吞下的那枚萬聖公主的金丹也尚未消化完全,只需要繼續挖掘,修為便可以穩步前進。
無論在任何時候,提升修為都不會有錯。
(本章完)
陽神一成。
命魂便可不在只受限于丹田妖丹之中,成就之時,一躍而入泥丸,托舉到最高,輝映識海,從此便可不再只拘於肉身,可以離體,無懼烈日風吹,動念間便可出竅,須臾間馭風百千里,貌似逍遙。
是的,貌似。
終究,三魂中只有命魂成就,仍是假象,而要想化假為真,跟著,便要繼續修行天地二魂,而此二魂不似命魂般住於己身,而是游離在外,故而想要修行,尚需先將魂收回體內。
天魂,地魂。
顧名思義,游離於天地之間。
要想收歸體內,便先需要在體內構築相關的環境。
各類經訣所載皆不相同。
至於法,其不修泥丸,妖類在以法修至元神之後,陽神最後一躍,便會徹底損傷泥丸,若無大機緣,成就元神之後,修行路便到頭了,泥丸有缺,元神一境便是修為極致。
但饒是如此,世間元神大妖,仍有大半是修法所成,只有極少一部分是以經訣成就。
而這其中,修煉殘篇的又占了大多數,經訣之貴,菁華薈萃於成仙一篇,被奉為不傳之秘,仙道貴私,流傳在外的,多只在成仙之前,而修煉經訣,只有仙境之前,和前後融會貫通,所得自然也是天差地別。
丁林只是紅鯉之身,諸多奇遇下,肉身也勉強只能跟算得上不拖後腿,但他在元神境中,仍能算是強手,便是此故,他修煉的是完整的《黑水經》。
修行一道殊途同歸,各類經訣中所在收納天地二魂之法雖有不同,但大略也可分為二類。
下者藉助功法特性,以極端法力強行收納,如赤練修行血道功法,血祭生靈,以此收納地魂,此法違背秩序,不符機理,以此法收納之後,二魂時刻欲出,需以大半法力時時壓制,且未來想要晉入仙境,千難萬難,此為強行之法,但勝在修行門檻不高,大半經中所載的都是此類。
上著,則是循二魂之特性,在丹田之中模擬出天地環境,天魂上浮於天,游於靈氣,地魂下沉於地,宿於濁氣,而無論天地清濁,皆為先天,以此種修行,需先尋來先天之物煉化,容納丹田,再以此為寄託,招來二魂,如此二魂一旦歸位肉軀,便能立刻圓滿,只需再提升道行,便能接著容納,及至三魂圓滿,修為到不可提升之境時,便可據經訣所載,奮力一躍,謀求仙境。
此種聽來簡單,修行又不費力,但靈物本就難尋,還得是份數先天,偶爾得一已是艱難,還尚需兩件,這修行前綴便以是嚴苛了,普通野妖便是得到了這類經,往往到最後也只能棄之不用,轉而選擇前者,還是比如赤練,她不是不想,而是無奈,修途之上,不是只有努力便夠的,機緣更是重要。
黑水經中所載的便是以靈物寄託。
丁林長思著,眼眸深深。
修行之路,每一境所能容納的修為都有極限,當修行到瀕臨極限時,便不會影響到往下突破,換言之,修為是往下突破的最基礎,先得有此,才能再談其他。
丹境突破元神,所需修為在千年左右。
剛突破的元神境,修為一般在一千五百年左右,丁林是因為吞吃了萬聖公主的金丹,這才讓修為一躍到二千六百多年,已經堪堪抵達了能夠往下寄託地魂的門檻。
元神一境突破到二境,所需修為在二千五百年到三年左右。
元神二境突破到三境,所需修為則在五千左右。
而想要從元神三境破入仙則非得有八千年以上的修為。
至於萬年修為,那是仙境才能涉及的領域。
這也就是說,只要能覓得地魂下落,丁林現在就已經可以著手突破元神二境了,天魂地魂,雖然號稱天地,游離在身外,但終究還是由軀體所衍生,它們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就如同月亮繞著地球,地球又繞著太陽,它們始終不可能離開軀體太遠,只能是以軀體為核心,隨軀體而動,在有限空間內流轉不息。
這般聽起來,捕獲天魂地魂似乎很容易,大錯特錯,雖然它們繞身而動,但卻沒有絲毫的規律可言,神念又無法捕捉,只能循著那玄之又玄的萬一的靈感,從突破元神那日起,稍稍安定後,丁林便一直嘗試著尋覓地魂,但幾個月下來,至今,卻仍然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修行暫時陷入了困境。
反倒是寄託地魂的靈物。
丁林手上有一件,楊嬋贈給他的那一片寶蓮燈殘葉,他只用了一點,還剩下有大半,雖然只是殘葉,但它既然與寶蓮燈同源,自然是先天之物,這片葉子上至今仍有一絲生機留存,用來寄託地魂,自然是綽綽有餘。
又想到了楊嬋。
丁林看向五仙女,眸光停留一瞬,隨即又移開。
接著,他又梳理了一下自身如今的優勢劣勢,如今,兵器有從萬聖公主那得來的仙兵長劍,雖然使起來不太順手,但畢竟品質在那,也是足夠用了,攻伐的手段,在元神境中也算是夠用了,另外又從玉面公主那學得的斂息法,這法門無愧於青丘秘傳果然不俗,屢屢派上大用。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是好的,至於缺憾,最大的不足就是自身速度的太慢。
受限於鯉身,又因著黑水經中沒有相關的法門,遁速一直是丁林的弱項,這一點暫時確實是無法補足了,或許只有等到褪去鯉身,化為蛟龍才可徹底解決。
雲從龍。
蛟龍之屬,從來就擅長速度,黑水經乃是一黑蛟所創,這也是其上沒有記錄這類法門的緣由,無他,天賦已足。
而化身為蛟……
原本按照正常的軌跡,丁林因該是在修行到元神圓滿,登入仙境之時,肉軀一併進化,跨越種類,成就蛟身,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喝蛟血,得蛟丹,一隻仙境蛟龍,肉身半數精華,都被他盡數奪取,或許不必等到登仙,等到地魂歸位,修為超過三千年,他便可以嘗試一二。若是真能夠成就,則一切短板都將消失,所有問題也將迎刃而解,而且有著蛟身底蘊加持,未來登仙之時,也能更多一分把握。
思慮已畢。
丁林不再多想,先和以往一般繼續搜尋地魂蹤跡,片刻之後,又轉為修行,他修為雖已到了能寄託地魂的程度,但仍然還未到如今的極限,尚可繼續提升,吞下的那枚萬聖公主的金丹也尚未消化完全,只需要繼續挖掘,修為便可以穩步前進。
無論在任何時候,提升修為都不會有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