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兩大權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61章 兩大權臣

  這是五月第一個常朝,李治坐在龍案之後,聽看蕭嗣業述說契丹的變故,一言不發。

  群臣聽完後:相互間竊竊私語尉遲恭最先開口:「射殺李窟哥的是什麼人,可抓到了嗎?」

  蕭嗣業道:「抓到了,根據松漠都督府的消息,是一個契丹小酋長的首領,他妻子被李窟哥霸占,懷恨在心,故而將他射死。」

  李義府笑道:1「這些胡人經常發生這樣的事,不足為奇。只是李窟哥被殺,又得重新挑選一名新都督了。」

  許敬宗問道::「契丹人可自己推舉了都督?」

  蕭嗣業道:「倒是推舉了一個,名為大賀阿卜固,契丹人希望朝廷准許由他繼任都督。」

  上官儀沉聲道:「羈政策已變,不是他們想推舉就可以的,需讓此人來長安,接受兵部和吏部考核。」

  蕭嗣業道:「營州劉都督已經在跟他們交涉此事李治忽然道:「讓劉仁軌做好戰爭準備,防止契丹叛變!」

  群臣聽到此話,都吃了一驚。

  蕭嗣業道:,「陛下,契丹一向安順守己,李窟哥的死也屬於他自己的問題,何以會突然叛變?」

  李治目視著他,道:「李窟哥怎麼死的,不過契丹人一面之詞,你身為兵部尚書,怎能輕易相信?」

  蕭嗣業拱手道:「臣疏忽。」

  其實並非他相信契丹人,而是這麼多年來,契丹一直老實安分,並無任何背叛跡象。

  李窟哥這位首領也一直親自來長安朝拜,故而他才沒有多想。

  程知節忽然道:「陛下說的極是,李窟哥箭術極佳,這樣的人絕不會輕易被人射死,此事殊為可疑!」

  蕭嗣業心中一凜,拱手道:「陛下,情況緊急,臣這就派人向營州都督府傳達您的旨意!」

  李治揮手道:「去吧。」

  蕭嗣業離開後,李治目光掃過群臣。

  「諸卿可還有事要稟奏?」

  群臣都沒有做聲。

  李治起身道:「那就散朝吧。」從側門離開了正殿。

  返回寢殿的路上,李治朝王伏勝問道:「李卿今日又未上朝,不會又病了吧?」

  王伏勝笑道:,「陛下,您也知道,英國公最近協助您處理了吐蕃的事,

  估計沒個十天半月,不會來上朝。」

  李治聽到此話後,也有些無可奈何。

  學期確買是這件的性子,每次11八事舊,航公態適

  ,

  ?

  ?

  十文一子。

  李治其實也能理解他為何如此,

  李掛的職位很多,其中左衛大將軍是武職第一,尚書左僕射則是宰相。

  他相當於同時兼任軍政大權,比當初的長孫無忌還要顯赫。

  長孫無忌剛被收拾,他可能擔心自己權勢過盛,引起皇帝猜忌,所以經常游離於朝堂之外,就是為了讓李治放心。

  王伏勝忽然笑道:「臣倒是聽人說,英國公非常尊崇道家的一個學說。」

  李治邁步跨過寢殿門檻,在榻上坐下,端起杯茶喝了一口,問道:「什麼學說?」

  王伏勝笑道:「英國公曾與人論道,提出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富貴需止的觀點,他還經常用這些話告誡家人。」

  李治聽完後,感嘆道:「他能這樣想,殊為難得。縱觀史書,多少英傑權極一時,最後卻難以善終。」

  李和長孫無忌可以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權臣代表。

  兩人的結果也因此不同。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來到殿內,朝李治拜禮道:「陛下,兵部蕭尚書求見。」

  李治皺眉道:「他怎麼又來了,讓他直接來寢殿吧。

  不一會,蕭嗣業來到寢殿,還微微喘著氣,看來剛才是一路跑過來的。

  李放下茶杯,問道:「蕭卿,又出什麼事了嗎?

  蕭嗣業取出一份奏章,雙手捧著,遞給李治,道:「陛下,安西都護府的急奏,康居國出事了。」


  李治接過一看,看完之後,眼中目光閃動了一陣,沉聲道:「伏勝,立刻請英國公入宮一趟。」

  王伏勝應諾道:「是。」

  李負手走在長孫府的後堂庭院,只見地面儘是落葉,無人打掃,顯得荒涼蕭瑟。

  游目四顧,偌大一個長孫府,卻看不到幾個人影,連給他領路的家丁,

  也由門衛擔任。

  李瞧見此情此景,暗哼一聲。

  他知道長孫無忌並不缺錢,養幾百名家丁輕而易舉,他如此行為,不過是做給別人看的,好表達自己的不滿。

  不一會,他被帶到了書房外面,敲門進去了。

  抬頭一看,只見長孫無忌穿著一身暗青色的長袍,一副寒酸文士的打扮。

  木五大分附道「上茶。」

  長孫無忌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倒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客人,竟比主人還像主人。」

  李淡淡道:「反正你這個主人也不打算好好招待客人,我只能自己主動一些了。」

  長孫無忌道:「你怎知我不打算好好招客?」

  「一個正在鬧脾氣的人,難道還會好好招待客人嗎?」

  「鬧脾氣?你說誰?」

  「你!」

  長孫無忌放下手中的筆,啞然失笑。

  「看來李兄對我頗有誤會。」

  李道:、「難道不是?陛下又沒有抄你的家,你名下產業只怕比老夫還多,卻故意把府中下人遣散,擺出一副可憐的模樣,不是在鬧脾氣嗎?

  這時,門子端著茶盞,走進書房,給李和長孫無忌都倒了一杯茶,又悄然出去。

  長孫無忌也不生氣,端起茶杯,微笑道:「我為何要鬧脾氣?」

  李道:「當然是表達不滿了。你覺得自己比誰都聰明,識破了祿東贊的計謀,立下首功!結果陛下卻隻字不提,沒有任何獎賞,所以你覺得不滿。」

  長孫無忌搖頭道:「你錯了。」

  「哦?」

  「你以為我在為陛下沒有封賞而鬧脾氣,卻不知,我很慶幸陛下沒有封賞我。」

  「慶幸?」

  長孫無忌緩緩道:「不錯,我雖被陛下召回長安,並不代表我那些敵鄭打算放過我之

  最近因吐番的事,他們知道陛下在用我,暫且沒有對我動手,然而等事情結束,陛下不再需要我,他們絕不會放過我。」

  李翻了翻白眼:「你這是活該,誰讓你以前干那麼多遭人恨的事?」

  長孫無忌也不跟他爭執,緩緩道:「明眼人都知道,吐蕃之事,我立了頭功,陛下卻並不賞我,這會讓他們心情舒暢,對我的怨恨也會減少幾分。」

  「你倒會想。」李曬笑道:「也就是說,你故意讓府邸顯得蕭條破敗,也是為了讓他們心情舒暢?」

  長孫無忌默認。

  李笑了笑,道:「我這次來找你,其實是有別的事。」

  長孫無忌沒有聲,只用手指了指大門。

  李愣道:「幹嘛?」

  長孫無忌走到桌案後,拿起筆,頭也不抬的道:「你不會連送客的手勢都看不懂吧?」

  李道:「我還沒說是什麼事,你就要送客?」

  長孫無忌道:「你不說,我也知道你為何而來?」

  李微微一笑,道:「那你說說看?」

  長孫無忌道:「你希望我說服祿東贊,讓他歸附大唐,如此一來,吐蕃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李笑道:,「你既然知道說服他的重要性,為何不肯試一試?」

  長孫無忌嘆道:「因為我對他也很了解,無論我如何勸說,他都不會同意。」

  「沒有任何辦法?」

  長孫無忌抬起頭,直視著他。

  「你李如果被他國活捉,對方勸你背叛大唐,你會同意嗎?」

  李不做聲了,他絕不可能背叛大唐,哪怕大唐已經覆滅。

  那麼也不可能勸動祿東贊。

  「罷了,這件事不提,不過你剛才猜錯了,我並非為了此事而來。」


  長孫無忌奇道:「那你來找我做什麼?」

  李笑道:「我是奉陛下之命,和你說一件事。」

  長孫無忌目光一閃:「何事?」

  李面色嚴肅了一些,道:「就在剛才,安西都護府傳來一個消息。」

  長孫無忌道:「什麼消息?」

  李道:「西域一個國家發生內亂!」

  「哪個國家?」

  「康居國。康國一名都督,突然起兵反抗國王,他手下的軍隊只用了一個月時間不到,就攻下了康國王都。」

  長孫無忌目光閃動:「一個月不到?」

  李表情凝重「是的,根據安西都護府的消息,叛軍裝備精良,戰力強大,隊伍里還有一部分僱傭兵,戰鬥經驗極為豐富,康國軍隊根本無法抵抗。」

  長孫無忌緩緩道:「背後一定是大食人在支持。」

  李勒點頭道:「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他們並未直接出兵,也不算違反契約,我們也不好指責他們。」

  長孫無忌低下頭,陷入了沉思。

  皇帝讓李把此事告訴他,說明此事很可能與吐蕃有關,故而皇帝才來徵求他的意見。

  想到此處,他問道:「「鴻臚寺與大食人談判情況如何了?」

  「只要他們退兵,陛下就准許他們攻打天竺,大唐並不插手。」

  「他們可同意?」

  「沒有,只說向本國請示。」

  「大食距離如此之遠,請示結果要等到什麼時候?」

  李道:「所以陛下也不等了,給他們最後通,一個月時間內,讓他們退兵,否則就兵戎相見。」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道:「大食人故意在西域鬧事,就是想向我們施壓,讓我們等候他們的請示結果!」

  李微微一笑,道:「我和陛下也是這麼想的。」

  「康國眼下情況如何?」

  「國王兵敗如山倒,逃離到相鄰的石國,隨後又去了安西都護府,請求我大唐幫他復國。」

  長孫無忌捏著下巴,道:「蘇定方的安西軍精銳,還在吐蕃境內,眼下我們在西域兵力不足。」

  大唐在安西只留了三萬多人馬,其中最精銳的一萬士兵,被蘇定方帶到了吐蕃。

  李點點頭,表示同意。

  長孫無忌側頭看向他,道:「陛下怎麼說的?

  李道:「陛下的意思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讓他們在康國鬧,我們直接在吐蕃動手,攻打噶爾城的大食軍隊。」

  長孫無忌凝思片刻,說道:「我同意陛下的意見,不用管康國。」

  李似笑非笑的道:八「你這是附和陛下呢,還是真這麼想?」

  長孫無忌瞪了他一眼。

  「西域與吐蕃不同,我大唐雖在西域設立都護府,卻只是名義上的都護上71

  7

  業W

  PLPJH。

  李點點頭,鄭重道:「好,你的意見我會轉告陛下。」拱了拱手,告辭離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