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皇后設宮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2章 武皇后設宮宴

  「你說此案與薛仁貴有關?」

  甘露殿內,李治一臉異的望著狄仁傑。

  他最近讓狄仁傑調查運河覆船案,結果狄仁傑遲遲沒有動靜。

  正當他忍不住想要召狄仁傑入宮詢問一下時,狄仁傑自己進宮了,還說出一個晴天霹靂。

  狄仁傑忙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說,薛府被捲入了此案,並非幕後之人,而是有人想陷害他們。」

  李治面色一沉:「是誰?」

  狄仁傑道:「臣目前也不能確定,不過已經有了方向,三日之內,臣定能偵破此案。」

  李治沉默了一會,忽然道:「狄卿,你說此案會不會與吐蕃細作有關?

  他們有動機陷害薛仁貴。」

  狄仁傑道:「臣以為應該不是外人作案,吐蕃細作沒那麼大的能耐,在本朝腹地,劫奪如此大的一批財物。」

  李治點點頭,道:「說的也是,若真是如此,內領衛就失職了。」

  狄仁傑道:「臣懷疑此事主謀,並非一人,而是兩方人聯手而為。」

  「哦,為何?」

  狄仁傑道:「這些人先是嫁禍蕭氏,後來嫁禍薛將軍,手法並不統一,

  不像是一人所為。」

  李治點點頭,道:「有什麼需要朕幫忙的嗎?」

  狄仁傑拱手道:「臣想向陛下請一道旨意。」

  「什麼旨意?」

  「將松州折衝府一名旅帥,調到金吾衛中。」

  李治奇道:「旅帥?」

  狄仁傑遂將段旅帥奉薛仁貴之命,運送一批財物入京的事說了,還說他手中有一封模仿薛仁貴筆跡的信。

  李治捏了捏下巴,道:「難怪你說有人要陷害薛仁貴,此人既然帶著假信,確實可疑,你想把他調到金吾衛,再抓起來審問嗎?

  +

  狄仁傑道:「是的,若是直接從薛府拿人,未免不妥,所以臣想先將他調出薛府,儘量不讓薛將軍家人知道此事。」

  「你考慮的很仔細,朕准了。」李治大手一揮,

  狄仁傑謝了恩,告退離開。

  外面又下起了小雪,李治不喜歡下雨,卻很喜歡雪天,尤其是這種小雪。

  他披著一件貂皮大擎,漫步在後宮之中,平日看厭煩了的景致,此時和他一樣,也披上一件白色大衣,比平日多了幾分妙趣。

  李治正行之間,忽聽見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側頭看去,發現幾名年輕女子從某個方向走了過來,邊說邊笑。

  這些女子穿著不同顏色的披風,每一個都容貌不俗,各有韻致,且都是陌生面孔。

  李治側頭問道:「伏勝,這些女子都是誰?」

  王伏勝道:「回大家,都是皇后家的親戚,年底來長安賀年。今日皇后在紫雲閣設宴,把她們都請進宮來了,武家三娘子也在其中。」

  李治只聽過武如意的聲音,倒並未見過這位妻妹,當即來了興致,笑道:「朕過去跟他們說說話,你別跟來。」

  皇宮裡的女子,都對他恭恭敬敬,時間久了,就會覺得沒意思,他正想與宮外的女子說說話。

  說完邁步走了過去。

  他剛一靠近,便被眾女發現,其中一名女子吃了一驚,斂社下拜。

  「妾身武氏,拜見陛下。」

  李治一聽她聲音,便知道此女是武如意,暗暗皺眉,尋思:「這丫頭怎麼認得我的?」

  眾女聽說他是皇帝,紛紛下拜行禮。

  李治頓感無趣,抬手道:「都起來吧。」

  眾女紛紛起身,表情各不相同,有的低頭垂目,不敢看他,有的悄悄打量他,面色微紅,還有一名薄嘴唇、瓜子臉的女子,朝他甜甜一笑。

  李治正在仔細端詳武如意的面容,此女秀麗絕倫,與武媚娘有幾分相似,只是多了幾分柔弱氣質。

  當他打量武如意時,眾女也都大起膽子,悄悄在打量他,心中都覺得當今聖人儒雅瀟灑,儀表過人。

  李治忽然注意到武如意身邊站著一名少女。


  這少女只有十二三歲的年紀,卻已是一個十足的美人胚子,長的極為清麗,再過上幾年,必定是個不遜色於武媚娘的美人。

  李治朝她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少女膝蓋曲了曲,柔聲道:「奴賀蘭氏,見過陛下。」聲音糯軟動聽。

  李治暗道:「原來她就是媚娘的外甥女賀蘭氏,難怪媚娘會將她視作威脅。」

  李治微笑道:「你們都是皇后請入宮的嗎?』

  武如意道:「回陛下,皇后殿下在紫雲閣設了宮宴,賜我等用宴。』

  李治「嗯」了一聲,正準備再問話時,忽然瞧見一名女子渾身顫抖,似乎極為恐懼。

  「朕很可怕嗎,你為何發抖?」他奇怪的問道。

  那女子大吃一驚,跪倒在地,抖的更厲害了。

  李治連問話的興致都沒有了,擺手道:「你們去吧。」邁步離開。

  等他走遠,眾女依然朝著他離去的方向望著,誰都沒有挪動腳步。

  賀蘭氏輕輕道:「姨母,這是您第一次與聖人說話吧?」

  武如意含笑道:「是的,以前只在立政殿遠遠瞧見過聖人,想不到聖人如此平易近人。」

  那瓜子臉的女子忽然瞪著那名發抖的女子,雙目仿佛都要噴火了,咬牙道:「楊敏,聖人說話溫柔平和,你發什麼瘋,要將聖人氣走了!」

  另一名女子冷冷道:「她是有夫之婦,本就沒指望,所以也想壞了我們的好事,真是可恨!」

  第三名女子冷哼道:「就算她沒有嫁人,就憑她那姿色,聖人也瞧不上。」

  眾女原是親戚,本不該如此刻薄說話。

  然而她們很多人都待字閨中,難得入宮一趟,心中無比期盼見到皇帝,

  飛上枝頭。

  如今好事被攪,怎能不怒?

  武如意皺眉道:「越說越過分了,楊姊姊只是膽子小,哪有你們想的那般不堪,趕緊去見皇后殿下吧。」

  眾女都不敢得罪她,只好把怒氣戀在心中。

  眾女一路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紫雲閣。

  這是一間三層樓閣,臨近山水池閣,一層有座大溫泉,宮中嬪妃常來此處沐浴。

  二層則是暖閣,內牆有溫泉池飄散上來的熱氣,樓內極為溫暖,比燒炭氣的暖閣更舒適。

  三樓則是觀景樓,四面並不設門窗,可以盡情欣賞皇宮中的景致,甚至還能看到禁苑風景。

  眼下是冬日,三樓顯然不適合招客,武媚娘的宮宴設在二樓。

  眾女來到二樓時,宮人讓她們先入座,皇后正在泡溫泉,稍後便到。

  眾女坐在溫暖的屋子裡,閒話家常,不再提剛才之事,倒也其樂融融沒過多久,武媚娘穿著一身明黃色的宮裝來到二樓,眾女紛紛朝她見禮武媚娘微笑著抬手:「今日是家宴,大家不必拘束,盡情飲宴便是。」

  眾女答應一聲,各自落座。

  武媚娘朝武如意問道:「大姊病情怎麼樣?」

  武如意道:「已經好多了,她就是太貪嘴,吃壞了肚子,二姊不必太擔心。」

  武媚娘拍了拍手,宮人們魚貫而入,將一道道美味佳看端上了桌子。

  宴間,武媚娘十分關切的詢問起每一個親戚中的家庭情況,讓眾女受寵若驚。

  然而當問到楊氏時,她又和剛才一樣,表現的十分恐懼,結結巴巴,前言不搭後語。

  瓜子臉女子頓時惱了,道:「楊敏,今日難得皇后殿下宴請大家,這是我們多麼大的福分,你卻盡做些掃興的事,剛才掃聖人的興不夠,現在連皇后殿下也不放過嗎?」

  武媚娘鳳眉一凝,沉聲道:「什麼掃聖人的興?」

  眾女便將剛才的事說了。

  武媚娘隱隱覺得不對勁,淡淡道:「楊敏,你是我請的客人,卻惹得陛下不高興,這不是讓陛下惱我嗎?」

  楊氏嚇了一跳,跪在地上,顫聲道:「殿下,我、我絕無此意。」

  她是蘇州刺史楊思儉的女兒,嫁給了吳郡陸氏。

  楊思儉與楊夫人是堂兄妹的關係,所以楊氏也算是武媚娘的遠房表妹。


  武媚娘凝視著她,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若是繼續欺瞞,別怪我不顧親族之情。」

  楊氏咬了咬牙,道:「殿下,我可以告訴您,但這話只能和您一人說。」

  瓜子臉女子怒道:「你這是要趕我們了?」

  武媚娘揮手道:「你們先去一樓沐浴吧,讓我單獨和她說幾句。」

  眾女聽她如此說,只好離開,臨走之時,不少人都瞪了楊氏一眼。

  武媚娘盯著楊氏,道:「你現在可以說了吧?」

  楊氏咬著嘴唇,道:「殿下,我、我-—-—--我若說了,您能恕我夫君無罪嗎?」

  武媚娘皺眉道:「他怎麼了,你說清楚些。」

  楊氏深吸一口氣,道:「此事與運河船傾覆有關———

  一刻鐘後,武媚娘急匆匆離開了紫雲閣,命人打探到李治在梅園後,快步朝梅園而去。

  來到梅園,沿著花徑一路穿行,很快在一棵梅樹下發現了李治。

  李治正望著梅花發呆,也不知在想什麼,武媚娘輕步走到他身後,輕輕喊道:「陛下?」

  李治這才回過神,側頭一看,笑道:「媚娘,你不是在招待你親戚嗎?

  怎麼來這裡了?」

  武媚娘表情嚴肅,道:「陛下,妾身知道運河覆船案,是誰做的了。」

  李治心中一凜,道:「是誰?」

  武媚娘道:「蘇州顧氏,還有蘇州折衝府,聯手所為。」

  「顧氏?折衝府?」李治皺眉道:「媚娘,這事你是怎麼知道的?」

  武媚娘道:「陛下還記得剛才見到的那些女子之中,有一人非常怕你嗎?」

  李治愣道:「是有一人。」

  武媚娘道:「便是她告訴妾身。」」

  江南發生運河覆船之事後,陸氏便一直在調查此事。

  畢竟發生在江南,他們也擔心被波及。

  結果一查之下,真被他們查出端倪,此事竟與顧氏有關。

  順著顧氏的線,他們又查到蘇州折衝府,雙方聯手所為。

  陸氏雖查出此事,但顧念著與顧氏百年交情,故而沒有告發他們。

  楊氏無意中得知此事後,非常擔心,覺得會被牽連進去,夜夜睡不好覺。

  這次被請入宮中後,擔心此事暴露,陸氏被定一個知情不報的罪名,故而十分驚恐,這才失態。

  李治恍然大悟,道:「難怪她那麼害怕,原來是因為此事。」

  武媚娘輕輕道:「陛下,楊氏舉報有功,您看能否免去陸氏的罪責?」

  李治擺手道:「那就依你,將功抵罪,不處罰陸氏。」當即派人將此事告訴了狄仁傑。

  有了這份重要情報,一日不到,狄仁傑便偵破了此案。

  正如楊氏所言,此案是江南顧氏與蘇州折衝府,聯手所為。

  折衝府的都尉,正是原松州都督元修業。

  他因為不配合薛仁貴對吐蕃用兵,事後被李治貶到江南,在蘇州擔任折衝府都尉。

  這幾年來,他眼見薛仁貴飛黃騰達,從一個小小中郎將,變成大將軍,

  封涼國公,心中充滿怨憤。

  他在蘇州,自然少不了與顧氏打交道,在顧氏的金錢攻勢下,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

  顧氏在江南有任何違法行為,他都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顧氏抹平。

  後來顧氏找上他,想要劫一船查抄蕭氏的產業,元修業怨恨朝廷不公,

  沒有過多猶豫便答應了。

  雙方經過數月謀劃,憑藉元修業在軍中人脈,對運河船的行船路線一清二楚,終於干成了此事。

  兩人也知發生此事後,朝廷不會輕易放過,故而都想找個替罪羊。

  蕭氏當年對顧氏見死不救,所以顧氏想甩鍋蕭氏,元修業卻想甩鍋薛仁貴。

  兩邊商量之後,便決定雙管齊下。

  顧氏在長安市井之中,流傳謠言,說此事是蕭氏所為。

  元修業親自前往松州,找上一名忠於他的松州舊部,帶上偽造好的信,

  讓他將一部分贓款帶到薛仁貴府中。

  另外再讓他蠱惑崔神慶,盜取兵部急奏。

  倘若查到這名舊部,便可牽扯出薛仁貴,讓他頂鍋。

  這案子並不複雜,只因牽扯到薛仁貴,才麻煩了些,

  無論如何,案情終於在正日前告破。

  長安城,也即將迎來新的一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