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新式裁剪法
白峰下車圍著小店轉了一圈,然後進屋看看。
牆壁已經抹上了二層灰,看著比昨天光滑多了。
地面還沒收拾,到處是磚頭瓦礫。
白峰抬頭看看上面,直接看到了房柁和房梁。
得吊個棚,好看還保溫。
他這個小店對的方向不好,對著北面,冬天肯定灌風,屋裡的保溫措施是一樣不能少。
吊棚,冬天的時候按雙蹭窗,還要用額外的取暖設施。
用火爐取暖的話,受熱面積太小,最好就是用暖氣。
雖然今天才五一,離冬天還遠著呢,但白峰還是在很認真地考慮冬季取暖問題。
在小店還沒收拾完之前,該考慮的問題要考慮,能解決就現在一次性解決,省得到冬天的時候手忙腳亂。
暖氣其它的部件都沒問題,暖氣片,管道,各種閥門市場上都有,但是暖氣爐是肯定不會有的。
現在根本不會有那種專供家庭用的土暖氣爐,都是供廠礦用的鍋爐,這些鍋爐貴和大不說,就是那耗煤量就受不了,個人家根本燒不起。
想想那土暖氣爐是怎麼個構造?
土暖氣這東西上一世白峰可是用過很多年。
從零五年開始,農村家庭就開始有用土暖氣的了,隨後慢慢在農村普及。
他家按土暖氣是一二年冬天,起先是燒煤的土暖氣爐,後來煤炭漲價到一千多一噸的時候,他就換了一個專門燒柴的暖氣爐。
那個燒煤的暖氣爐他閒的蛋疼的時候就把它拆卸了,仔細地觀看了裡面的構造。
好像挺簡單的,內筒,外筒,鋼管,爐箅子,上水管,下水管,放水閥...
這東西找人是能做出來的,徐秀的技術不知能不能焊出來?
他只是能提供一個大概的原理圖,要把它變成使用的實物,也是很複雜的。
以徐秀的水平怕是不太行,這個等到公社機械廠去看看。
就怕做好以後不知道會不會好燒?
白峰正琢磨的時候,他老子白河山背著手晃晃悠悠地來了。
「吃飯了爸?」
「吃完了,你這是還沒回家?」
「才趕集回來,走到這裡下來看看。」
「下午屋瓦就上完了,二遍灰也抹了,明天就弄屋裡地面,屋裡地面和小屋的炕一起弄,這些都弄完,木匠就來給你按門窗框了,再有三四天,這小屋就完活兒了,還有你這小店外面地面怎麼辦?是就這樣還是也鋪地面?」
小店外面的地面不包括在大包的活兒里,要弄得話,白河山自然要徵詢白峰的意見。
小店大門到公路邊的水溝,有三米半的距離。
「一噸水泥夠不夠?鋪十公分厚。」他得計算一下成本。
怎麼也得十公分厚,這個厚度走人和牲畜拉的大車沒有問題,但還是不能走重載的機動車。
白河山算計了一下。
「要是鋪十公分厚,一平方得五十斤水泥,大板鍬得四到五鍬沙子,十鍬石子...」
白峰心累,讓你算水泥,你算沙子和石子幹啥?
那玩意兒才值幾個錢。
一平方五十斤水泥,那麼一包水泥能鋪兩個平方。
小店門前的是十米長,三米半寬,也就是三十五平方。
一包水泥兩個平方,三十五平需要十八包水泥,一噸水泥還剩兩包。
「一噸水泥夠了,還有剩。」白河山算計了半天,最後下了結論。
「那就一下鋪上吧,省得下雨的時候小店門前泥了呱唧的。」
再過一個月就雨季了,雨季的時候不管是黃土地還是沙土地都是泥濘的,乾脆一勞永逸地把這個問題解決。
「沙子和石子這裡剩這些就基本夠用了,水泥你得自己買了,最好明天上午就送來,別耽誤我們用,鋪地面的工錢就算了。」
「水泥完全沒問題!」
白峰和老子告別回到家,韓美玲已經望眼欲穿,這個人今天回來的可是有點晚,這都十二點了還沒回來。
直到看到男人騎著車子的身影,才趕緊掀鍋往外拾掇飯。
就把炕桌放在廚房地上,把飯菜端到飯桌上。
兩個孩子已經午睡了,沒有跑出來纏人。
白峰支好車子,把兩個鐵籠子從車上卸下搬到屋裡。
從兜里掏出一把錢,數出九十三塊錢給韓美玲。
「昨天炮仗拿貨的錢和我帶走的十三條褲子的錢,都在這裡。」
韓美玲眉開眼笑,小心地把錢收了起來。
白峰把褲子錢交給媳婦後,開始數自己今天掙了多少錢。
最後他自己的收入是二十一塊兩毛,排除染料成本,怎麼也能剩個十七八塊錢。
二十一塊錢,印刷的次數超過七十次才能掙到這個數目。
與前幾次趕集相比,這又上了一個台階。
這也應該就是一個人的極限了。
白峰吃完飯後就開始裁剪褲子,以最快的速度裁剪了幾條褲子。
他今天下午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要爭取時間。
既然這些褲子差不多都是按照一個尺寸下來的,那他這一條一條的裁剪,這是不是傻呀?
於是他把兩塊布料疊在一起,畫好粉筆印記,一剪刀下去,一下子就裁出了兩條褲子的布料。
接著他又用三層四層布料做了一些試驗。
最多可以同時剪四層,再厚剪刀就有些夾布了。
這樣他的工作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四倍。
往常他一個小時能裁剪出三四條褲子,現在他一個小時最低也能裁出十條褲子。
白峰兩個小時就裁出二十條褲子後,騎車離開家,來到徐秀的粉碎房。
「我還以為你不來了呢,貨架子焊好了三個,這個焊了一半兒,還有一個沒焊,再說你騎個自行車來是啥意思?這玩意兒能把貨架子馱回去?」
白峰的小店要四個櫃檯五個貨架子。
貨架子沒有櫃檯寬,但是比櫃檯高,他必須得拉回去,放徐秀這裡只能放外面。
晚上弄不好就會被人拉走趕白集了。
自行車是肯定馱不走貨架子的,白峰就在想辦法。
正想轍的時候,一輛東方紅二八拖拉機從西面突突突突地過來了。
白峰趕緊站起來在路邊舉起了手,拖拉機就在他面前站了下來。
八十年代在路邊招手截車的成功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有些時候,你就是不招手,好心司機看到路邊有人行走,也會主動停車捎上你一段。
牆壁已經抹上了二層灰,看著比昨天光滑多了。
地面還沒收拾,到處是磚頭瓦礫。
白峰抬頭看看上面,直接看到了房柁和房梁。
得吊個棚,好看還保溫。
他這個小店對的方向不好,對著北面,冬天肯定灌風,屋裡的保溫措施是一樣不能少。
吊棚,冬天的時候按雙蹭窗,還要用額外的取暖設施。
用火爐取暖的話,受熱面積太小,最好就是用暖氣。
雖然今天才五一,離冬天還遠著呢,但白峰還是在很認真地考慮冬季取暖問題。
在小店還沒收拾完之前,該考慮的問題要考慮,能解決就現在一次性解決,省得到冬天的時候手忙腳亂。
暖氣其它的部件都沒問題,暖氣片,管道,各種閥門市場上都有,但是暖氣爐是肯定不會有的。
現在根本不會有那種專供家庭用的土暖氣爐,都是供廠礦用的鍋爐,這些鍋爐貴和大不說,就是那耗煤量就受不了,個人家根本燒不起。
想想那土暖氣爐是怎麼個構造?
土暖氣這東西上一世白峰可是用過很多年。
從零五年開始,農村家庭就開始有用土暖氣的了,隨後慢慢在農村普及。
他家按土暖氣是一二年冬天,起先是燒煤的土暖氣爐,後來煤炭漲價到一千多一噸的時候,他就換了一個專門燒柴的暖氣爐。
那個燒煤的暖氣爐他閒的蛋疼的時候就把它拆卸了,仔細地觀看了裡面的構造。
好像挺簡單的,內筒,外筒,鋼管,爐箅子,上水管,下水管,放水閥...
這東西找人是能做出來的,徐秀的技術不知能不能焊出來?
他只是能提供一個大概的原理圖,要把它變成使用的實物,也是很複雜的。
以徐秀的水平怕是不太行,這個等到公社機械廠去看看。
就怕做好以後不知道會不會好燒?
白峰正琢磨的時候,他老子白河山背著手晃晃悠悠地來了。
「吃飯了爸?」
「吃完了,你這是還沒回家?」
「才趕集回來,走到這裡下來看看。」
「下午屋瓦就上完了,二遍灰也抹了,明天就弄屋裡地面,屋裡地面和小屋的炕一起弄,這些都弄完,木匠就來給你按門窗框了,再有三四天,這小屋就完活兒了,還有你這小店外面地面怎麼辦?是就這樣還是也鋪地面?」
小店外面的地面不包括在大包的活兒里,要弄得話,白河山自然要徵詢白峰的意見。
小店大門到公路邊的水溝,有三米半的距離。
「一噸水泥夠不夠?鋪十公分厚。」他得計算一下成本。
怎麼也得十公分厚,這個厚度走人和牲畜拉的大車沒有問題,但還是不能走重載的機動車。
白河山算計了一下。
「要是鋪十公分厚,一平方得五十斤水泥,大板鍬得四到五鍬沙子,十鍬石子...」
白峰心累,讓你算水泥,你算沙子和石子幹啥?
那玩意兒才值幾個錢。
一平方五十斤水泥,那麼一包水泥能鋪兩個平方。
小店門前的是十米長,三米半寬,也就是三十五平方。
一包水泥兩個平方,三十五平需要十八包水泥,一噸水泥還剩兩包。
「一噸水泥夠了,還有剩。」白河山算計了半天,最後下了結論。
「那就一下鋪上吧,省得下雨的時候小店門前泥了呱唧的。」
再過一個月就雨季了,雨季的時候不管是黃土地還是沙土地都是泥濘的,乾脆一勞永逸地把這個問題解決。
「沙子和石子這裡剩這些就基本夠用了,水泥你得自己買了,最好明天上午就送來,別耽誤我們用,鋪地面的工錢就算了。」
「水泥完全沒問題!」
白峰和老子告別回到家,韓美玲已經望眼欲穿,這個人今天回來的可是有點晚,這都十二點了還沒回來。
直到看到男人騎著車子的身影,才趕緊掀鍋往外拾掇飯。
就把炕桌放在廚房地上,把飯菜端到飯桌上。
兩個孩子已經午睡了,沒有跑出來纏人。
白峰支好車子,把兩個鐵籠子從車上卸下搬到屋裡。
從兜里掏出一把錢,數出九十三塊錢給韓美玲。
「昨天炮仗拿貨的錢和我帶走的十三條褲子的錢,都在這裡。」
韓美玲眉開眼笑,小心地把錢收了起來。
白峰把褲子錢交給媳婦後,開始數自己今天掙了多少錢。
最後他自己的收入是二十一塊兩毛,排除染料成本,怎麼也能剩個十七八塊錢。
二十一塊錢,印刷的次數超過七十次才能掙到這個數目。
與前幾次趕集相比,這又上了一個台階。
這也應該就是一個人的極限了。
白峰吃完飯後就開始裁剪褲子,以最快的速度裁剪了幾條褲子。
他今天下午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要爭取時間。
既然這些褲子差不多都是按照一個尺寸下來的,那他這一條一條的裁剪,這是不是傻呀?
於是他把兩塊布料疊在一起,畫好粉筆印記,一剪刀下去,一下子就裁出了兩條褲子的布料。
接著他又用三層四層布料做了一些試驗。
最多可以同時剪四層,再厚剪刀就有些夾布了。
這樣他的工作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四倍。
往常他一個小時能裁剪出三四條褲子,現在他一個小時最低也能裁出十條褲子。
白峰兩個小時就裁出二十條褲子後,騎車離開家,來到徐秀的粉碎房。
「我還以為你不來了呢,貨架子焊好了三個,這個焊了一半兒,還有一個沒焊,再說你騎個自行車來是啥意思?這玩意兒能把貨架子馱回去?」
白峰的小店要四個櫃檯五個貨架子。
貨架子沒有櫃檯寬,但是比櫃檯高,他必須得拉回去,放徐秀這裡只能放外面。
晚上弄不好就會被人拉走趕白集了。
自行車是肯定馱不走貨架子的,白峰就在想辦法。
正想轍的時候,一輛東方紅二八拖拉機從西面突突突突地過來了。
白峰趕緊站起來在路邊舉起了手,拖拉機就在他面前站了下來。
八十年代在路邊招手截車的成功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有些時候,你就是不招手,好心司機看到路邊有人行走,也會主動停車捎上你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