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火車餐
第254章 火車餐
在七十年代,或者是改革開放之前,治安一直比改革開放後要好。
一個出行的限制,一個是買東西需要票證配合使用。讓很多犯罪的人不好逃,光有錢也不好用。
就像現在,普通硬座火車票已經對外開放了,不需要介紹信就可以購買到票。
而國內現在大家都沒有身份證的,意思就是在火車上的人,是人是鬼你是分不清楚的。
現在坐火車的還不多,主要是探訪親友,出差辦公,還有就是一些天天下鄉返城的知青。
火車上的治安還是好的,但只要再過兩年,出現商販,農民工,旅遊的人。坐火車就會出現擁擠狀況,並且貴重的東西必須隨時攜帶,放在裡面衣服口袋裡。
否則晚上一睡覺,等你醒來,外面衣服口袋或者包什麼的被劃破了很正常。
大家經常在電視劇或者電影裡看見火車上偷盜的,十分多,並且猖狂。然後有些人說六七十年代的人淳樸,治安好,路不拾遺什麼的。
其實完全就是因為出遠門要介紹信,光有錢沒票證,錢也不花不出去的原因。
後世那些小偷是怎麼差不多沒的了,難道是因為治安巡查的力度大嗎。還不是因為有了手機支付,大家都不怎麼帶現金了。
依然是環境的原因讓一些職業消失了,並不是那些人好好的就不做壞事了。
這除了偷盜,開卡車的司機也要不穩當了。等什麼東西都好賣了的時候,就會知道什麼叫窮山惡水的地方出『刁民』了。
再過個兩年左右,貨車司機車上基本都要備一把槍,出門在外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能不下車就不下車。
在八十年代,知道做什麼生意最掙錢嘛。廢品行業,弄一個廢品站,別開到城市繁華地段,開到城鎮結合的郊區去。
膽子放大一點,正常收廢品利潤就會很大。而很多人偷來搶來的東西,一看就能看的出來,價格只要不是壓的太離譜,能收到很多東西。
在八十年代,買二手自行車不是去自行車修理的地方,而是去私人開的廢品站買。在一些企業自負盈虧後,一些不要的設備能當廢鐵賣給收廢品的。
五點多的火車票,周靈瑩非要四點就出發。能買到臥鋪票的,基本上就是火車首發站。否則就要有不小的關係,能打電話到鐵路局幫忙預留。
這年代可沒有網絡,除了首發站。其他順道路過的火車,當現場詢問,並且還得有資格才能買到臥鋪票。
昌城到南京,八百多公里,坐火車得一整天的時間。比開汽車是要快多了,江成開汽車,中途不耽誤時間,還得早起也需要兩天。
不過這不因為火車行駛速度快,而是火車在晚上也不會停下來。三百公里不到的路程,火車得六七個小時,中途得經過二十多個停靠點。
這八百公里,預計得二十個小時左右,明天中午一兩點鐘才能到達南京。
要是開汽車,主要是道路不好,晚上司機休息才要兩天的。要是兩個司機輪流開,第二天早上就能到南京了。
好在是首發站,江成他們哪怕四點多就到了火車站,也可以提前上火車在火車裡待著。否則站外面等火車要冷的很。
進了火車,可能是因為要過年,加上知青返城什麼的。坐火車的人不少,不過江成他們是在軟臥鋪車廂。那種包廂式布局,人在裡面是可以關門的。
每個包廂有四個鋪位,上下兩層。在配置就算是在後世都不算差了。
這在以前得有級別的人才買的到這樣的票,朱嵐為了給江成買這三張票,還特意去送禮了。
在包廂里,江成他們一直等到開車,也沒見到他這包廂的第四位乘客。這倒是讓他們可以在包廂里更隨意一些。
「五點多了,江成,你要不要吃點東西。」周靈瑩詢問道。
「這火車上有餐車的,你是非要煮些雞蛋帶到車上。江昭昭,江盼盼,你們肚子餓了沒有,要不要跟爸爸去前面吃飯。」江成是一手抱著一個女兒說道。
來的時候,周靈瑩直接煮了二十個雞蛋。如果不是江成制止,她還要帶饅頭和炒菜來坐火車。
周靈瑩當初從南京來昌城坐火車下鄉的時候,就是家裡給她煮了雞蛋,帶了米飯和饅頭在路上吃的。
這在硬座車廂那邊的人大多的確是這樣的,火車上是一直就有專門的餐車,價格其實也不貴。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坐火車買票的錢都是不容易。
周靈瑩帶來的雞蛋已經冷了,在火車上可沒有熱水器給你裝開水。上火車之前都要自己拿保溫杯裝開水,在車上要開水的話,也要去餐車那邊。
所以在火車上,很多人吃東西,都是冷的放嘴裡,要慢慢嚼,在嘴巴里嚼熱了再吃進肚子裡。
「爸爸,我要吃雞蛋。」周招娣說道。
「我也要吃雞蛋。」周盼娣也跟著說道。
江成也是這些天辭職的,以往的話,他不在家。周靈瑩就算弄好吃的,食材也沒有後世那樣豐富。
帶殼的水煮雞蛋,小孩還是喜歡吃的,不當飯吃也能當零食。
但雞蛋已經冷了,江成拿出搪瓷杯,把雞蛋放裡面,然後把保溫杯里的熱水倒了進去。
「我們先去前面吃飯,現在雞蛋是冷的,等會回來就可以吃熱的了。」江成說道。
「江招~~昭昭,江盼盼,聽爸爸的,我們去吃飯,等會回來吃雞蛋。」周靈瑩也附和道。
這齣門在外了,小孩的名字也不能亂喊了。這招娣盼娣念娣思娣的,喊出來也的確鬧笑話。特別是到周靈瑩家的話,還這樣喊,人家不說自己女兒肚子不爭氣,都會被喊的尷尬了。
周靈瑩一開口,江昭昭和江盼盼就很順從的聽話起身跟著一起去吃飯了。
幾人來到火車餐廳這邊,這邊的伙食還真是不錯的。類似於後世的快餐,有很多菜品,吃什麼打什麼。
這邊有套餐飯,五毛一份,其實也就是後世的蓋澆飯形式。還有肉絲麵,三毛錢。
這邊的菜也很多,辣子雞一塊二毛錢一份,溜魚段一塊錢,溜肉段九毛,邊白肉八毛,燜排骨六毛,炒肉五毛錢。剩餘的就是蔬菜了,一兩毛錢一份。
關鍵是在火車上這個季節能有好幾個品種的蔬菜,在菜市場只有蘿蔔土豆白菜賣了。
米飯是大碗的一毛錢,小碗的五分錢,都是有量的。
這飯菜價格怎麼說呢,跟飯店裡的差不多,但分量跟飯店裡的沒的比。口味的話,那倒是很不錯的,因為能到火車上當廚師的,水平都不能差。
火車上可是有專門的外賓車廂的,廚師水平差,怎麼招待老外。
在火車餐廳這邊還有啤酒和麵包賣,很多人哪怕自己不捨得吃麵包,也會買些帶回去給家裡人吃。不過這麵包有限定,一個人只可以買四個麵包。
江成他們要了三碗小份的米飯,兩碗大份的。然後葷素搭配的點了四個菜。總共花了二塊八毛錢。
然後周靈瑩又拿火車票給售餐員做了一個標記,買了二十個麵包,一毛錢一個。
等於在火車餐廳一會的工夫,就消費了將近五塊錢。
這對於江成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他們除了開銷,一個月可能十塊錢都存不下來。
從餐車那邊回來,哪怕江昭昭和江盼盼吃了不少,可還惦記著雞蛋。依然把雞蛋給吃了,這胃口放在後世,誰帶孩子的都會喜歡。
其實江成在餐車那邊吃飯快吃完的時候,就看見列車員在用鋁盒裝盒飯了。這超過五點半就很少有乘客來餐廳這邊吃飯,列車員會把一些剩餘的菜跟飯裝鋁盒裡面當盒飯賣。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首發,請您到去看!
這菜的分量跟餐廳這邊五毛錢的套餐要少一點,葷菜也不會那麼多。但人家打包成盒飯裝進布袋裡去車廂里售賣,才三毛錢一份。
飯量大的,買兩份盒飯,還有不同的菜,才六毛錢。
就算跟江成這樣有大人有小孩的,一塊多錢肯定都能吃的舒舒服服。但江成他們卻是消費了將近三塊錢了,最多就是可挑性更強,用餐環境更舒適。
火車是開開停停,江成他們是臥鋪票躺著還比較舒服。而且小孩也不暈車,這倒是一件好事。
江成以前開汽車的時候,就經常開車帶女兒坐車玩。這帶習慣了,就算有暈車的也不會暈了。
幾乎是半小時左右停一次站台,偶爾會遇到距離遠的能有一個多小時才停一次。
在這個年代,鐵路部門是有一個火車售貨部的。
在七十年代,坐火車的人除了在火車上購買吃食,在很多站台都能買到吃的東西。
站台平時就有不少吃食賣,每逢過節什麼的,還會弄一些特殊的食品。
像大年初一站台會有水餃賣,十五元宵會有兩毛錢一碗的元宵賣。八月十五賣月餅,五月單五賣粽子。
不過平時都是賣一些燒餅零食小吃,有不少地方都有扒雞賣。這扒雞類似於叫花雞,用的是子雞做的。
意思就是雞不會特別大,兩塊多一隻。如果是老母雞或者能下蛋的雞那麼大,兩塊錢肯定不貴。但子雞的話,這價格算是有一點小奢侈了。
江成是在上半夜去了幾次站台買東西吃,冰糖葫蘆和大包子。扒雞也買了,但一隻雞太小,真要當飯吃,飯量大的能一次吃五六隻。
在十多點的時候,第一次坐火車的江昭昭和江盼盼都抗不住睡覺了。不過她們都是有自己的床不睡,穿著內衣跟江成擠在一起睡。
江盼盼都是直接趴在江成胸前睡著的,這冬天的小棉襖,江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始叛逆。
三個人擠一張臥鋪的小床,江成是連翻身都翻不動。只是在床上抱了一會女兒,他就抽身到另外一張床上抱著兩歲的女兒江念念休息了。
這一睡就睡到第二天天亮,在夜間其實周靈瑩一直沒睡的安穩。可能是因為環境原因,老四江思思在半夜醒來哭了,又餵了一次奶,又帶老三去廁所方便什麼的。
江成這個當爸的,在這個年代真的算是命好。換成後世的女人,可能就是一腳把他踢醒,讓他帶女兒去上廁所什麼的。
~~
南京,依然還是六年前的職工住宅樓。
這轉眼,周靈瑩的媽媽劉曉芳都五十了,今年正好退休。而她爸爸周東明也快到退休年齡了,今年五十三了。
在這個年代,女性退休年齡是五十歲,男性退休年齡是五十五歲。如果是幹部或者是一些技術性比較強的崗位,男女都是延後五年退休的。
周靈瑩的哥哥周興才,也在結婚後第三年分到了房子搬出去住了。
劉曉芳和周東明現在也算是兒孫滿堂了,唯獨記掛的也就是他們那下鄉後七年多回不來的女兒了。
好在這兩年開始知青返城了,但也不是一下就讓下鄉的知青全部回到城裡來。
需要申請,需要審核情況,一批一批的調回來。
這最先回來的,就是參加恢復後高考考上的人,選擇回城讀大學。
周靈瑩其實也可以參加高考,只要在前兩年拿起課本複習就可以。但她那時候剛生下老三沒多久,女兒都三個了,根本沒高考的心思。
江成也不會同意她去讀什麼大學的,她要敢丟下女兒去讀大學,那江成真的會動手打人。
現在也就是周靈瑩的大伯在上一年的下半年動用了關係,讓周靈瑩成為了第二批返鄉資格的人。
昨天劉曉芳接到女兒的電話,說會坐下午五點,昌城出發的火車回來。昨天上午她就去這邊的火車站查了班次,如果準時的話,是一點半左右到車站。但不準時的話,延誤半個小時左右都很正常。
這今天都讓周東明請了假,中午就去火車站那邊等,接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去。
不過說到外孫女,周靈瑩的父母也感覺到一些尷尬。他們的女婿江成每年都要來這邊挺多次探望他們,他們女兒生小孩的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可這報喜,左一個是生了外孫女,右一個有是外孫女。現在是連續四個外孫女,搞的他們面對江成都有些愧疚了。
女兒不爭氣,他們當父母的也沒辦法呀。
(本章完)
在七十年代,或者是改革開放之前,治安一直比改革開放後要好。
一個出行的限制,一個是買東西需要票證配合使用。讓很多犯罪的人不好逃,光有錢也不好用。
就像現在,普通硬座火車票已經對外開放了,不需要介紹信就可以購買到票。
而國內現在大家都沒有身份證的,意思就是在火車上的人,是人是鬼你是分不清楚的。
現在坐火車的還不多,主要是探訪親友,出差辦公,還有就是一些天天下鄉返城的知青。
火車上的治安還是好的,但只要再過兩年,出現商販,農民工,旅遊的人。坐火車就會出現擁擠狀況,並且貴重的東西必須隨時攜帶,放在裡面衣服口袋裡。
否則晚上一睡覺,等你醒來,外面衣服口袋或者包什麼的被劃破了很正常。
大家經常在電視劇或者電影裡看見火車上偷盜的,十分多,並且猖狂。然後有些人說六七十年代的人淳樸,治安好,路不拾遺什麼的。
其實完全就是因為出遠門要介紹信,光有錢沒票證,錢也不花不出去的原因。
後世那些小偷是怎麼差不多沒的了,難道是因為治安巡查的力度大嗎。還不是因為有了手機支付,大家都不怎麼帶現金了。
依然是環境的原因讓一些職業消失了,並不是那些人好好的就不做壞事了。
這除了偷盜,開卡車的司機也要不穩當了。等什麼東西都好賣了的時候,就會知道什麼叫窮山惡水的地方出『刁民』了。
再過個兩年左右,貨車司機車上基本都要備一把槍,出門在外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能不下車就不下車。
在八十年代,知道做什麼生意最掙錢嘛。廢品行業,弄一個廢品站,別開到城市繁華地段,開到城鎮結合的郊區去。
膽子放大一點,正常收廢品利潤就會很大。而很多人偷來搶來的東西,一看就能看的出來,價格只要不是壓的太離譜,能收到很多東西。
在八十年代,買二手自行車不是去自行車修理的地方,而是去私人開的廢品站買。在一些企業自負盈虧後,一些不要的設備能當廢鐵賣給收廢品的。
五點多的火車票,周靈瑩非要四點就出發。能買到臥鋪票的,基本上就是火車首發站。否則就要有不小的關係,能打電話到鐵路局幫忙預留。
這年代可沒有網絡,除了首發站。其他順道路過的火車,當現場詢問,並且還得有資格才能買到臥鋪票。
昌城到南京,八百多公里,坐火車得一整天的時間。比開汽車是要快多了,江成開汽車,中途不耽誤時間,還得早起也需要兩天。
不過這不因為火車行駛速度快,而是火車在晚上也不會停下來。三百公里不到的路程,火車得六七個小時,中途得經過二十多個停靠點。
這八百公里,預計得二十個小時左右,明天中午一兩點鐘才能到達南京。
要是開汽車,主要是道路不好,晚上司機休息才要兩天的。要是兩個司機輪流開,第二天早上就能到南京了。
好在是首發站,江成他們哪怕四點多就到了火車站,也可以提前上火車在火車裡待著。否則站外面等火車要冷的很。
進了火車,可能是因為要過年,加上知青返城什麼的。坐火車的人不少,不過江成他們是在軟臥鋪車廂。那種包廂式布局,人在裡面是可以關門的。
每個包廂有四個鋪位,上下兩層。在配置就算是在後世都不算差了。
這在以前得有級別的人才買的到這樣的票,朱嵐為了給江成買這三張票,還特意去送禮了。
在包廂里,江成他們一直等到開車,也沒見到他這包廂的第四位乘客。這倒是讓他們可以在包廂里更隨意一些。
「五點多了,江成,你要不要吃點東西。」周靈瑩詢問道。
「這火車上有餐車的,你是非要煮些雞蛋帶到車上。江昭昭,江盼盼,你們肚子餓了沒有,要不要跟爸爸去前面吃飯。」江成是一手抱著一個女兒說道。
來的時候,周靈瑩直接煮了二十個雞蛋。如果不是江成制止,她還要帶饅頭和炒菜來坐火車。
周靈瑩當初從南京來昌城坐火車下鄉的時候,就是家裡給她煮了雞蛋,帶了米飯和饅頭在路上吃的。
這在硬座車廂那邊的人大多的確是這樣的,火車上是一直就有專門的餐車,價格其實也不貴。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坐火車買票的錢都是不容易。
周靈瑩帶來的雞蛋已經冷了,在火車上可沒有熱水器給你裝開水。上火車之前都要自己拿保溫杯裝開水,在車上要開水的話,也要去餐車那邊。
所以在火車上,很多人吃東西,都是冷的放嘴裡,要慢慢嚼,在嘴巴里嚼熱了再吃進肚子裡。
「爸爸,我要吃雞蛋。」周招娣說道。
「我也要吃雞蛋。」周盼娣也跟著說道。
江成也是這些天辭職的,以往的話,他不在家。周靈瑩就算弄好吃的,食材也沒有後世那樣豐富。
帶殼的水煮雞蛋,小孩還是喜歡吃的,不當飯吃也能當零食。
但雞蛋已經冷了,江成拿出搪瓷杯,把雞蛋放裡面,然後把保溫杯里的熱水倒了進去。
「我們先去前面吃飯,現在雞蛋是冷的,等會回來就可以吃熱的了。」江成說道。
「江招~~昭昭,江盼盼,聽爸爸的,我們去吃飯,等會回來吃雞蛋。」周靈瑩也附和道。
這齣門在外了,小孩的名字也不能亂喊了。這招娣盼娣念娣思娣的,喊出來也的確鬧笑話。特別是到周靈瑩家的話,還這樣喊,人家不說自己女兒肚子不爭氣,都會被喊的尷尬了。
周靈瑩一開口,江昭昭和江盼盼就很順從的聽話起身跟著一起去吃飯了。
幾人來到火車餐廳這邊,這邊的伙食還真是不錯的。類似於後世的快餐,有很多菜品,吃什麼打什麼。
這邊有套餐飯,五毛一份,其實也就是後世的蓋澆飯形式。還有肉絲麵,三毛錢。
這邊的菜也很多,辣子雞一塊二毛錢一份,溜魚段一塊錢,溜肉段九毛,邊白肉八毛,燜排骨六毛,炒肉五毛錢。剩餘的就是蔬菜了,一兩毛錢一份。
關鍵是在火車上這個季節能有好幾個品種的蔬菜,在菜市場只有蘿蔔土豆白菜賣了。
米飯是大碗的一毛錢,小碗的五分錢,都是有量的。
這飯菜價格怎麼說呢,跟飯店裡的差不多,但分量跟飯店裡的沒的比。口味的話,那倒是很不錯的,因為能到火車上當廚師的,水平都不能差。
火車上可是有專門的外賓車廂的,廚師水平差,怎麼招待老外。
在火車餐廳這邊還有啤酒和麵包賣,很多人哪怕自己不捨得吃麵包,也會買些帶回去給家裡人吃。不過這麵包有限定,一個人只可以買四個麵包。
江成他們要了三碗小份的米飯,兩碗大份的。然後葷素搭配的點了四個菜。總共花了二塊八毛錢。
然後周靈瑩又拿火車票給售餐員做了一個標記,買了二十個麵包,一毛錢一個。
等於在火車餐廳一會的工夫,就消費了將近五塊錢。
這對於江成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他們除了開銷,一個月可能十塊錢都存不下來。
從餐車那邊回來,哪怕江昭昭和江盼盼吃了不少,可還惦記著雞蛋。依然把雞蛋給吃了,這胃口放在後世,誰帶孩子的都會喜歡。
其實江成在餐車那邊吃飯快吃完的時候,就看見列車員在用鋁盒裝盒飯了。這超過五點半就很少有乘客來餐廳這邊吃飯,列車員會把一些剩餘的菜跟飯裝鋁盒裡面當盒飯賣。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首發,請您到去看!
這菜的分量跟餐廳這邊五毛錢的套餐要少一點,葷菜也不會那麼多。但人家打包成盒飯裝進布袋裡去車廂里售賣,才三毛錢一份。
飯量大的,買兩份盒飯,還有不同的菜,才六毛錢。
就算跟江成這樣有大人有小孩的,一塊多錢肯定都能吃的舒舒服服。但江成他們卻是消費了將近三塊錢了,最多就是可挑性更強,用餐環境更舒適。
火車是開開停停,江成他們是臥鋪票躺著還比較舒服。而且小孩也不暈車,這倒是一件好事。
江成以前開汽車的時候,就經常開車帶女兒坐車玩。這帶習慣了,就算有暈車的也不會暈了。
幾乎是半小時左右停一次站台,偶爾會遇到距離遠的能有一個多小時才停一次。
在這個年代,鐵路部門是有一個火車售貨部的。
在七十年代,坐火車的人除了在火車上購買吃食,在很多站台都能買到吃的東西。
站台平時就有不少吃食賣,每逢過節什麼的,還會弄一些特殊的食品。
像大年初一站台會有水餃賣,十五元宵會有兩毛錢一碗的元宵賣。八月十五賣月餅,五月單五賣粽子。
不過平時都是賣一些燒餅零食小吃,有不少地方都有扒雞賣。這扒雞類似於叫花雞,用的是子雞做的。
意思就是雞不會特別大,兩塊多一隻。如果是老母雞或者能下蛋的雞那麼大,兩塊錢肯定不貴。但子雞的話,這價格算是有一點小奢侈了。
江成是在上半夜去了幾次站台買東西吃,冰糖葫蘆和大包子。扒雞也買了,但一隻雞太小,真要當飯吃,飯量大的能一次吃五六隻。
在十多點的時候,第一次坐火車的江昭昭和江盼盼都抗不住睡覺了。不過她們都是有自己的床不睡,穿著內衣跟江成擠在一起睡。
江盼盼都是直接趴在江成胸前睡著的,這冬天的小棉襖,江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始叛逆。
三個人擠一張臥鋪的小床,江成是連翻身都翻不動。只是在床上抱了一會女兒,他就抽身到另外一張床上抱著兩歲的女兒江念念休息了。
這一睡就睡到第二天天亮,在夜間其實周靈瑩一直沒睡的安穩。可能是因為環境原因,老四江思思在半夜醒來哭了,又餵了一次奶,又帶老三去廁所方便什麼的。
江成這個當爸的,在這個年代真的算是命好。換成後世的女人,可能就是一腳把他踢醒,讓他帶女兒去上廁所什麼的。
~~
南京,依然還是六年前的職工住宅樓。
這轉眼,周靈瑩的媽媽劉曉芳都五十了,今年正好退休。而她爸爸周東明也快到退休年齡了,今年五十三了。
在這個年代,女性退休年齡是五十歲,男性退休年齡是五十五歲。如果是幹部或者是一些技術性比較強的崗位,男女都是延後五年退休的。
周靈瑩的哥哥周興才,也在結婚後第三年分到了房子搬出去住了。
劉曉芳和周東明現在也算是兒孫滿堂了,唯獨記掛的也就是他們那下鄉後七年多回不來的女兒了。
好在這兩年開始知青返城了,但也不是一下就讓下鄉的知青全部回到城裡來。
需要申請,需要審核情況,一批一批的調回來。
這最先回來的,就是參加恢復後高考考上的人,選擇回城讀大學。
周靈瑩其實也可以參加高考,只要在前兩年拿起課本複習就可以。但她那時候剛生下老三沒多久,女兒都三個了,根本沒高考的心思。
江成也不會同意她去讀什麼大學的,她要敢丟下女兒去讀大學,那江成真的會動手打人。
現在也就是周靈瑩的大伯在上一年的下半年動用了關係,讓周靈瑩成為了第二批返鄉資格的人。
昨天劉曉芳接到女兒的電話,說會坐下午五點,昌城出發的火車回來。昨天上午她就去這邊的火車站查了班次,如果準時的話,是一點半左右到車站。但不準時的話,延誤半個小時左右都很正常。
這今天都讓周東明請了假,中午就去火車站那邊等,接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去。
不過說到外孫女,周靈瑩的父母也感覺到一些尷尬。他們的女婿江成每年都要來這邊挺多次探望他們,他們女兒生小孩的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可這報喜,左一個是生了外孫女,右一個有是外孫女。現在是連續四個外孫女,搞的他們面對江成都有些愧疚了。
女兒不爭氣,他們當父母的也沒辦法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