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王府祭灶日
第562章 王府祭灶日
還沒進王府,李衍便看到一名僕人滿臉焦急,在大門哆哆嗦嗦等待。
「李少俠,你可算回來了!」
他早已凍得滿臉通紅,見李衍出現,頓時一喜,三兩步跑來,恭敬拱手道:「李少俠,郡王讓我在此等您,回來先到前廳。」
「哦,你等了多久?」
「半夜就開始等了…」
小廝不敢抱怨,但難免露出一絲委屈。
李衍聞言卻已明白原因。
徐府被毀,已讓這位五郡王坐立難安,尤其是在這緊要關頭,任何變數,都有可能致命。
王府的情報能力不用說,他昨晚在城中戰鬥,後來又跑去成都府衙,肯定知道些什麼。
果然,來到前廳,五郡王蕭景洪、明山子,還有沙里飛等人都迎了出來。
「衍小哥,沒事吧。」
沙里飛一臉擔憂,沉聲道:「昨晚聽到消息,我們準備出去,但明山子前輩說蜀王府的人還在,出去反倒有麻煩。」
「前輩說得對!」
李衍正色點頭道:「昨晚你們若出去,恐怕真會出大問題。」
五郡王蕭景洪倒是很沉得住氣,面色平靜開口道:「諸位,進去再說吧。」
眾人廳中落座,僕役奉上熱茶。
茶是上好洞頂烏龍,但所有人都沒心思品味,齊齊看向李衍。
李衍也不廢話,隱去「竹林六閒」的事,將自己在徐府經歷、長街戰鬥、府衙見聞講述。
「那老妖婆手段不凡,經驗老道,被我擊敗後便迅速逃離,城隍廟的動作有些古怪…」
「蜀王有黑翎衛,還有不少高手死士…」
大廳內,鎏金狻猊香爐騰起青煙。
李衍指尖蘸著冷茶,在黃花梨案几上勾出昨晚行進路線,以及蜀王府布置。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他雖親身經歷戰局,卻身在山中,說不定旁人能看出更多的問題。
果然,明山子看著地圖,眼神立刻變得陰沉,「城隍廟…確實有問題。」
說著,同樣動手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點了幾下,隨後又進行連接,隱約形成個八卦圖。
「昔年大興朝時,為抵禦金帳狼國修士作祟,我青城峨眉,聯合諸多法脈,共同在城中設下大陣…」
「雖時過境遷,早已沒了當初威力,但如此大的動靜,城隍廟那邊不可能錯過。」
「怕是已經有人動了手腳!」
就在這時,旁邊的杜門曹元淮猶豫了一下,也突然開口,「黑翎衛和那些死士有問題,蜀王府就在城中心,距離並不遠。他們遲遲未到,甚至比衛所士兵還慢…」
「按照奔馬速度推算,他們的駐點不在王府,應該在城外某個地方!」
「曹兄弟好眼力!」
李衍微微點頭稱讚。
對方雖然跟他有些不對付,但提到的這一點,他確實沒想到。
這些情報,關鍵時刻都能保命。
曹元淮冷漠點頭,心中卻有些小竊喜。
而李衍,又扭頭看向蕭景洪,眼睛微眯,意味深長道:「王爺,您怎麼看?」
他這些消息,也是故意透露。
將徐永清送去成都府,而沒有帶回此地,就是怕蕭景洪念及父子之情,把人交出去。
雖然殘忍,但也沒辦法。
無論是公是私,蜀王都必須死!
若這五郡王有半點退卻,他也會馬上離開。
如今這局面,蜀王府都不一定能保住。
果然,五郡王看似仔細聆聽,實則眼神已有些慌亂,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道:「李少俠,我父王果真在裝病,還已經返老還童?」
李衍點頭道:「應該沒錯。」
「哼!」
明山子也看出了五郡王的猶豫,冷哼道:「不過是修行邪術而已,背後不知害了多少人。」
「他若對你們這些孩子有半點情誼,豈會空著世子之位,讓你們手足相殘?」
「事到如今,已非蜀王一人之事,他若真的謀反,你也會受到牽連。」
蕭景洪深深吸了口氣,不知想起了什麼,眼神變得堅定,「父王身體安康,重病只是假象,小王應該怎麼做?」
明山子淡淡道:「蜀王的謀反計劃,不能成功,必要時,可以和王御史合作。」
「還有,他必須死,還不能死在你手中!」
五郡王深深吸了口氣,「明白了。」
說著,又扭頭看向李衍,「今日是臘月二十三祭灶日,王府按例要三牲開道、祭灶軍、火把驅祟、跳鍾馗。」
「本以為今年沒了,但昨日王府便有人送信,讓所有郡王郡主前往參加。」
「貧道陪你去。」
明山子沉聲道:「前去蜀王府,肯定不能帶太多人,若有人明著動手,就是徹底與我程家翻臉。」
李衍略微沉思,便開口道:「我也去。」
他可不是閒著沒事幹,尋找的幾個陰犯,說不定就藏在蜀王府,若是那樣,就能一鍋端。
很多麻煩,也能同時解決。
「也好。」
明山子想了一下,也點頭同意,「去可以,但你昨晚剛鬧了一場,需喬裝打扮一番。」
旁邊的曹元淮連忙開口道:「在下有易容面具,乃師門寶貝,比起人皮面具,更不容易看出破綻。」
此刻的他,早已看得清楚。
自己和這李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對方也沒心思巴結五郡王,甚至方才還出言試探。
如今形勢兇險,五郡王的安危,事關他們門派發展,自然要有力出力。
「多謝。」
李衍從其手中接過面具,帶上後,立刻成了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加上龍蛇牌遮掩,應該能避過大部分人。
有了計劃,眾人當即忙碌起來。
至於蕭景洪,則起身回到後院,看著滿臉擔憂的郡王妃,將其玉手握住,「阿蠻,事情果然出了波折…」
郡王妃聽罷,臉色變得慘白,「王爺,此事太過兇險,要不咱們離開吧,至少能保得一命。」
「離開?遲了…」
「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
蕭景洪嘆了口氣,推開雕花檻窗,望著中庭覆雪的太湖石,沉聲道:「往年祭灶日申時三刻,父王都要在承運殿,親執硃筆點鐘馗目。」
「本王想看看,他是否還有半點父子之情…」
………
「道長,可有收穫?」
竹林小築內,李衍看向王道玄。
王道玄搖頭苦笑道:「這《五首神訣》傳自『赤將子輿』,乃上古鍊氣法,實在是玄乎,說練成後可得五首神通。」
「是法界神通!」
李衍眼睛一亮,「此神通有何妙用?」
王道玄回道:「可噴吐罡煞之炁,加持術法,但此法實在玄乎,如今早已不是上古蠻荒之時,多半是練不成。」
「那可不一定。」
李衍搖頭道:「法界神通,可借神罡修行,有此機緣,不能錯過,道長修行便是,剩下的交給我。」
他存的神罡都已用完,只要再找到一道魔氣,便能交給王道玄。
法界神通的威力,他自然清楚,如今面對的敵人越來越強,離不開同伴相助。
「這些隨後再說!」
沙里飛有些著急,「成都竟藏了這麼多妖人,我們總不能看著你一人涉險。」
「說得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呂三也悶聲道:「道長要修法,老沙要存神,他們待在此地便是,我閒著也能幹些什麼。」
「胡說八道!」
沙里飛白了一眼,「你個悶葫蘆,武巴傻大個,就不怕被人賣了,我跟著才放心。再說了,晚上修行已經足夠,過了十五,應該差不多。」
聽著幾人插杆打諢,李衍心中泛起暖意。
世道險惡,但至少有這幫兄弟關心。
他沉思了一下,「也好,蜀王府辦事,估計也不會派人上街,你們先去成都府衙多弄些火藥,隨後去茗香閣,與司徒前輩匯合,將昨晚的事告訴他。若得空,也能探聽一下風聲。」
「記得喬裝打扮,武巴太過醒目,就留在此地,幫道長護法。」
「得勒!」
一番安排後,郡王也差遣僕人來請。
李衍帶上面具,又換了身衣裳,裝作蕭景洪身邊管事,跟著隊伍離開了郡王府。
而沙里飛和呂三,也打扮了一番,從後門繞開,沿小道前往成都府衙……
…………
蜀地富庶,整個神州都位列前茅。
而作為唯一以一州為封地的藩王,蜀王府的規模自然不小,完全是一個縮小的皇城。
來到成都府中心,遠遠便看到高聳紅牆,掛了一連串冰溜子,正是王府城牆,名叫「蕭牆」。
王府正門,叫欞星門,此刻已然大開。
成都衛所的軍士,甚至封鎖了周圍街道,將附近百姓驅逐,只有郡王郡主們,還有受邀的官員,能持令牌進入。
一夜風雪已停,但仍寒風呼嘯。
五郡王的隊伍十分低調,只坐了青幨轎,包括李衍和明山子等人,都步行跟在後面。
穿過衛所士兵防線,街道上越發空曠。
來到欞星門外,朱漆銅釘宮門大開。
李衍抬頭觀望,但見三重門樓飛檐之上,嘲風脊獸覆著素雪,中央「蜀王府」擦得鋥亮,露出先帝御筆的勾金雲紋。
兩隊持戟侍衛沿八字影壁雁列,鐵甲肩頭綴著的紅絨球,在風中簌動,身後還都背著火槍。
當然,都是普通火器。
裝備神火槍的黑翎衛若光明正大出現,保准彈劾的奏章,當日就如雪片湧入京城。
「五郡王回府——!」
嘩啦啦!
門房唱喏聲,驚起檐角寒鴉。
十名皂衣僕役自側門魚貫而出,麻利地在轎前鋪開猩紅氈毯,老門子捧著鎏金暖爐趨步上前,爐蓋上鏤空的五蝠捧壽紋,騰起裊裊檀煙。
王府的氣派,頓時顯現。
李衍隨意瞥了一眼,但見東角門處停著幾架泥金車轎,拉車的都是青驄馬。
看來已有其他郡王先到。
「王爺,請!」
守門的高壯士兵端著木盤走來,面無表情說了一句,隨後便用陰冷的目光,掃視身後隊伍。
這是要進王府,交出兵器。
李衍早知道這個規矩,所以將斷塵刀和燧發火槍留在竹林小築,只帶著護臂「千念」和芻靈紙人。
有這兩樣,足以應付大部分情況。
蕭景洪一個示意,身後護衛便將兵器紛紛呈上,李衍扮做了書生模樣,還懷揣龍蛇牌,因此也沒引起注意。
一番檢查後,他們終於得以進門。
在王府侍衛帶領下,眾人穿過五間三啟的端禮門、高聳的甬道…
沿途皆有全身鎧甲的衛士站崗,氣氛肅穆。
李衍看到後,頓時眉頭一皺。
他也去過武昌王府,其寶庫名揚天下,但比起蜀王府的派頭,還差了一個檔次。
怪不得,朝中大員們如此提防。
削藩乃是大宣國策,為免引起宗室反抗,因此維持地方城市為名的藩王之位,而且若不能安撫地方,還會被奪位。
就像個魚餌,藩王們為爭奪位子,互相總會提防,難以聯合,還必須討好皇帝。
可以說,目前還算成功。
唯獨這蜀王格外顯眼,即便沒有這些事,恐怕朝中大臣們,也會想方設法,將「蜀王」弄成「成都王」。
就在李衍思索間,他們已來到承運門外。
穿過承運門,便是蜀王府大殿,再往後,則是宮門阻擋的後宮。
雖比不上皇宮,但也面積廣闊,氣勢不凡。
而在承運門外,早已站了不少人,前方衣著華貴,身穿蟒袍者正是幾位郡王,還有身著蜀錦華服的幾位郡主。
在他們身邊,站著不少成都府官員,隨行的僕人和護衛,則都站在後面。
五郡王眉頭微皺,問道:「怎麼都在這裡?」
「回郡王。」
前方王府衛士沉聲道:「今日規矩變了,先在承運門外觀禮,隨後前往宮中看戲。」
「嗯。」
蕭景洪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而明山子和李衍,則互相看了一眼。
他們跟著前來,一是保護蕭景洪,二則是想看看,如今的蜀王,到底修了什麼邪法。
但看情況,事情似乎有變。
五郡王年紀最小,來到那些郡王和郡主所在之地,立刻恭敬拱手道:「見過大哥、二哥、四哥,見過幾位姐姐。」
他話未說完,便覺得不對。
所有人的目光,幾乎都直勾勾盯著他。
只見那大郡王臉色陰沉似水,抖了抖身上狐裘,淡淡道:「老五,你藏的夠深啊…」
(本章完)
還沒進王府,李衍便看到一名僕人滿臉焦急,在大門哆哆嗦嗦等待。
「李少俠,你可算回來了!」
他早已凍得滿臉通紅,見李衍出現,頓時一喜,三兩步跑來,恭敬拱手道:「李少俠,郡王讓我在此等您,回來先到前廳。」
「哦,你等了多久?」
「半夜就開始等了…」
小廝不敢抱怨,但難免露出一絲委屈。
李衍聞言卻已明白原因。
徐府被毀,已讓這位五郡王坐立難安,尤其是在這緊要關頭,任何變數,都有可能致命。
王府的情報能力不用說,他昨晚在城中戰鬥,後來又跑去成都府衙,肯定知道些什麼。
果然,來到前廳,五郡王蕭景洪、明山子,還有沙里飛等人都迎了出來。
「衍小哥,沒事吧。」
沙里飛一臉擔憂,沉聲道:「昨晚聽到消息,我們準備出去,但明山子前輩說蜀王府的人還在,出去反倒有麻煩。」
「前輩說得對!」
李衍正色點頭道:「昨晚你們若出去,恐怕真會出大問題。」
五郡王蕭景洪倒是很沉得住氣,面色平靜開口道:「諸位,進去再說吧。」
眾人廳中落座,僕役奉上熱茶。
茶是上好洞頂烏龍,但所有人都沒心思品味,齊齊看向李衍。
李衍也不廢話,隱去「竹林六閒」的事,將自己在徐府經歷、長街戰鬥、府衙見聞講述。
「那老妖婆手段不凡,經驗老道,被我擊敗後便迅速逃離,城隍廟的動作有些古怪…」
「蜀王有黑翎衛,還有不少高手死士…」
大廳內,鎏金狻猊香爐騰起青煙。
李衍指尖蘸著冷茶,在黃花梨案几上勾出昨晚行進路線,以及蜀王府布置。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他雖親身經歷戰局,卻身在山中,說不定旁人能看出更多的問題。
果然,明山子看著地圖,眼神立刻變得陰沉,「城隍廟…確實有問題。」
說著,同樣動手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點了幾下,隨後又進行連接,隱約形成個八卦圖。
「昔年大興朝時,為抵禦金帳狼國修士作祟,我青城峨眉,聯合諸多法脈,共同在城中設下大陣…」
「雖時過境遷,早已沒了當初威力,但如此大的動靜,城隍廟那邊不可能錯過。」
「怕是已經有人動了手腳!」
就在這時,旁邊的杜門曹元淮猶豫了一下,也突然開口,「黑翎衛和那些死士有問題,蜀王府就在城中心,距離並不遠。他們遲遲未到,甚至比衛所士兵還慢…」
「按照奔馬速度推算,他們的駐點不在王府,應該在城外某個地方!」
「曹兄弟好眼力!」
李衍微微點頭稱讚。
對方雖然跟他有些不對付,但提到的這一點,他確實沒想到。
這些情報,關鍵時刻都能保命。
曹元淮冷漠點頭,心中卻有些小竊喜。
而李衍,又扭頭看向蕭景洪,眼睛微眯,意味深長道:「王爺,您怎麼看?」
他這些消息,也是故意透露。
將徐永清送去成都府,而沒有帶回此地,就是怕蕭景洪念及父子之情,把人交出去。
雖然殘忍,但也沒辦法。
無論是公是私,蜀王都必須死!
若這五郡王有半點退卻,他也會馬上離開。
如今這局面,蜀王府都不一定能保住。
果然,五郡王看似仔細聆聽,實則眼神已有些慌亂,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道:「李少俠,我父王果真在裝病,還已經返老還童?」
李衍點頭道:「應該沒錯。」
「哼!」
明山子也看出了五郡王的猶豫,冷哼道:「不過是修行邪術而已,背後不知害了多少人。」
「他若對你們這些孩子有半點情誼,豈會空著世子之位,讓你們手足相殘?」
「事到如今,已非蜀王一人之事,他若真的謀反,你也會受到牽連。」
蕭景洪深深吸了口氣,不知想起了什麼,眼神變得堅定,「父王身體安康,重病只是假象,小王應該怎麼做?」
明山子淡淡道:「蜀王的謀反計劃,不能成功,必要時,可以和王御史合作。」
「還有,他必須死,還不能死在你手中!」
五郡王深深吸了口氣,「明白了。」
說著,又扭頭看向李衍,「今日是臘月二十三祭灶日,王府按例要三牲開道、祭灶軍、火把驅祟、跳鍾馗。」
「本以為今年沒了,但昨日王府便有人送信,讓所有郡王郡主前往參加。」
「貧道陪你去。」
明山子沉聲道:「前去蜀王府,肯定不能帶太多人,若有人明著動手,就是徹底與我程家翻臉。」
李衍略微沉思,便開口道:「我也去。」
他可不是閒著沒事幹,尋找的幾個陰犯,說不定就藏在蜀王府,若是那樣,就能一鍋端。
很多麻煩,也能同時解決。
「也好。」
明山子想了一下,也點頭同意,「去可以,但你昨晚剛鬧了一場,需喬裝打扮一番。」
旁邊的曹元淮連忙開口道:「在下有易容面具,乃師門寶貝,比起人皮面具,更不容易看出破綻。」
此刻的他,早已看得清楚。
自己和這李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對方也沒心思巴結五郡王,甚至方才還出言試探。
如今形勢兇險,五郡王的安危,事關他們門派發展,自然要有力出力。
「多謝。」
李衍從其手中接過面具,帶上後,立刻成了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加上龍蛇牌遮掩,應該能避過大部分人。
有了計劃,眾人當即忙碌起來。
至於蕭景洪,則起身回到後院,看著滿臉擔憂的郡王妃,將其玉手握住,「阿蠻,事情果然出了波折…」
郡王妃聽罷,臉色變得慘白,「王爺,此事太過兇險,要不咱們離開吧,至少能保得一命。」
「離開?遲了…」
「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
蕭景洪嘆了口氣,推開雕花檻窗,望著中庭覆雪的太湖石,沉聲道:「往年祭灶日申時三刻,父王都要在承運殿,親執硃筆點鐘馗目。」
「本王想看看,他是否還有半點父子之情…」
………
「道長,可有收穫?」
竹林小築內,李衍看向王道玄。
王道玄搖頭苦笑道:「這《五首神訣》傳自『赤將子輿』,乃上古鍊氣法,實在是玄乎,說練成後可得五首神通。」
「是法界神通!」
李衍眼睛一亮,「此神通有何妙用?」
王道玄回道:「可噴吐罡煞之炁,加持術法,但此法實在玄乎,如今早已不是上古蠻荒之時,多半是練不成。」
「那可不一定。」
李衍搖頭道:「法界神通,可借神罡修行,有此機緣,不能錯過,道長修行便是,剩下的交給我。」
他存的神罡都已用完,只要再找到一道魔氣,便能交給王道玄。
法界神通的威力,他自然清楚,如今面對的敵人越來越強,離不開同伴相助。
「這些隨後再說!」
沙里飛有些著急,「成都竟藏了這麼多妖人,我們總不能看著你一人涉險。」
「說得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呂三也悶聲道:「道長要修法,老沙要存神,他們待在此地便是,我閒著也能幹些什麼。」
「胡說八道!」
沙里飛白了一眼,「你個悶葫蘆,武巴傻大個,就不怕被人賣了,我跟著才放心。再說了,晚上修行已經足夠,過了十五,應該差不多。」
聽著幾人插杆打諢,李衍心中泛起暖意。
世道險惡,但至少有這幫兄弟關心。
他沉思了一下,「也好,蜀王府辦事,估計也不會派人上街,你們先去成都府衙多弄些火藥,隨後去茗香閣,與司徒前輩匯合,將昨晚的事告訴他。若得空,也能探聽一下風聲。」
「記得喬裝打扮,武巴太過醒目,就留在此地,幫道長護法。」
「得勒!」
一番安排後,郡王也差遣僕人來請。
李衍帶上面具,又換了身衣裳,裝作蕭景洪身邊管事,跟著隊伍離開了郡王府。
而沙里飛和呂三,也打扮了一番,從後門繞開,沿小道前往成都府衙……
…………
蜀地富庶,整個神州都位列前茅。
而作為唯一以一州為封地的藩王,蜀王府的規模自然不小,完全是一個縮小的皇城。
來到成都府中心,遠遠便看到高聳紅牆,掛了一連串冰溜子,正是王府城牆,名叫「蕭牆」。
王府正門,叫欞星門,此刻已然大開。
成都衛所的軍士,甚至封鎖了周圍街道,將附近百姓驅逐,只有郡王郡主們,還有受邀的官員,能持令牌進入。
一夜風雪已停,但仍寒風呼嘯。
五郡王的隊伍十分低調,只坐了青幨轎,包括李衍和明山子等人,都步行跟在後面。
穿過衛所士兵防線,街道上越發空曠。
來到欞星門外,朱漆銅釘宮門大開。
李衍抬頭觀望,但見三重門樓飛檐之上,嘲風脊獸覆著素雪,中央「蜀王府」擦得鋥亮,露出先帝御筆的勾金雲紋。
兩隊持戟侍衛沿八字影壁雁列,鐵甲肩頭綴著的紅絨球,在風中簌動,身後還都背著火槍。
當然,都是普通火器。
裝備神火槍的黑翎衛若光明正大出現,保准彈劾的奏章,當日就如雪片湧入京城。
「五郡王回府——!」
嘩啦啦!
門房唱喏聲,驚起檐角寒鴉。
十名皂衣僕役自側門魚貫而出,麻利地在轎前鋪開猩紅氈毯,老門子捧著鎏金暖爐趨步上前,爐蓋上鏤空的五蝠捧壽紋,騰起裊裊檀煙。
王府的氣派,頓時顯現。
李衍隨意瞥了一眼,但見東角門處停著幾架泥金車轎,拉車的都是青驄馬。
看來已有其他郡王先到。
「王爺,請!」
守門的高壯士兵端著木盤走來,面無表情說了一句,隨後便用陰冷的目光,掃視身後隊伍。
這是要進王府,交出兵器。
李衍早知道這個規矩,所以將斷塵刀和燧發火槍留在竹林小築,只帶著護臂「千念」和芻靈紙人。
有這兩樣,足以應付大部分情況。
蕭景洪一個示意,身後護衛便將兵器紛紛呈上,李衍扮做了書生模樣,還懷揣龍蛇牌,因此也沒引起注意。
一番檢查後,他們終於得以進門。
在王府侍衛帶領下,眾人穿過五間三啟的端禮門、高聳的甬道…
沿途皆有全身鎧甲的衛士站崗,氣氛肅穆。
李衍看到後,頓時眉頭一皺。
他也去過武昌王府,其寶庫名揚天下,但比起蜀王府的派頭,還差了一個檔次。
怪不得,朝中大員們如此提防。
削藩乃是大宣國策,為免引起宗室反抗,因此維持地方城市為名的藩王之位,而且若不能安撫地方,還會被奪位。
就像個魚餌,藩王們為爭奪位子,互相總會提防,難以聯合,還必須討好皇帝。
可以說,目前還算成功。
唯獨這蜀王格外顯眼,即便沒有這些事,恐怕朝中大臣們,也會想方設法,將「蜀王」弄成「成都王」。
就在李衍思索間,他們已來到承運門外。
穿過承運門,便是蜀王府大殿,再往後,則是宮門阻擋的後宮。
雖比不上皇宮,但也面積廣闊,氣勢不凡。
而在承運門外,早已站了不少人,前方衣著華貴,身穿蟒袍者正是幾位郡王,還有身著蜀錦華服的幾位郡主。
在他們身邊,站著不少成都府官員,隨行的僕人和護衛,則都站在後面。
五郡王眉頭微皺,問道:「怎麼都在這裡?」
「回郡王。」
前方王府衛士沉聲道:「今日規矩變了,先在承運門外觀禮,隨後前往宮中看戲。」
「嗯。」
蕭景洪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而明山子和李衍,則互相看了一眼。
他們跟著前來,一是保護蕭景洪,二則是想看看,如今的蜀王,到底修了什麼邪法。
但看情況,事情似乎有變。
五郡王年紀最小,來到那些郡王和郡主所在之地,立刻恭敬拱手道:「見過大哥、二哥、四哥,見過幾位姐姐。」
他話未說完,便覺得不對。
所有人的目光,幾乎都直勾勾盯著他。
只見那大郡王臉色陰沉似水,抖了抖身上狐裘,淡淡道:「老五,你藏的夠深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