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年末錦官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51章 年末錦官城

  天穹灰濛,細雪紛紛灑落。

  遠處的成都府,似被素紗遮蓋,天地間只剩黑白二色,別有一番氣韻。

  城外官道,一片泥濘。

  雖然已臨近年關,但通往成都府的官道上,依舊繁忙,既有附近百姓。也有往來商客。

  木板車輪吱吱呀呀,不時陷入泥坑。

  車身滿布污泥,看上去不咋樣,但其實是高檔貨,要花費不少銀子。

  原因很簡單,外面包了鐵箍。

  這種車輪,會打造碩大鐵箍,燒紅後將木輪鑲嵌其中,待冷卻後便徹底固定。

  即便路途遙遠,也不怕中途輪子散架。

  即便如此,鐵箍也是鏽跡斑斑,若來年不替換,也用不了多久。

  車上拉著一扇扇羊肉。

  蜀中之人喜食羊肉,冬日必吃。

  尋常人家自然沒這能力,但偌大的成都府,富商權貴雲集,一車羊肉輕鬆便能賣出。

  「格老子的,這鬼天氣…」

  車把式摘下斗笠抖掉積雪,對著旁邊抱怨道:「多少年了,蜀中可沒下過這麼大雪,不會明年要出問題吧?」

  說著,不動聲色瞥了一眼。

  他一是抱怨,二也是搭話。

  在他旁邊,赫然是李衍一行人。

  他是萬春縣而來,路上碰到了這些人,冬日道路艱難,怕碰到餓極了下山的野獸,便相約結伴而行。

  這些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而車把式是成都府懷慶車行老人,也算是江湖客,隨意搭話,想摸清底細。

  王道玄聞言,撫須看了看天空,面色凝重點頭道:「氣候確實有變,去年貧道便已發現,比往年更冷,沒想到今年更甚…」

  旁邊的李衍聽到,則若有所思。

  他依稀記得,前世這個時間歷史上,曾有過一段小冰河時期,造成王朝動盪,災禍連天。

  莫非,人道變革也與此有關…

  啊哦~啊哦~

  旁邊突然伸出個驢頭,一眼正一眼斜,正是李衍收養的蠢驢。

  這憨貨其他不好說,就是運氣好。

  之前隊伍分開,被沙里飛他們帶到了灌縣,寄養在車馬店,或許是長得太醜,出事後也沒人搭理。

  從山上下來後,李衍又親自跑了一趟灌縣,將這蠢驢帶了出來,畢竟已經養出了感情,總不能丟著不管。

  隨意拍了拍驢頭,李衍看向遠處路邊茶水攤,眼睛微眯,扭頭抱拳道:「劉老叔,我等去喝口熱茶,咱們就此別過。」

  車把式一愣,有些奇怪。

  距離成都府已經不遠,進城後什麼吃的喝的沒有,這幾位看上去也不是窮鬼…怕是有事。

  當然,他也不好多問,只得拱手道:「在下就在懷慶車馬行,對成都府也算熟悉,諸位若有用得著,可隨時找我。」

  「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看著車隊離開,李衍才使了個眼色,帶著幾人來到茶水攤下。

  茶水攤不大,只是用滿是補丁的破布支起塊涼棚,裡面放了幾方木桌,小火爐上茶壺冒著熱氣。

  天氣寒冷,自然不會有多少客人。

  唯有一方桌子前,坐著個中年漢子,身著黑衣,頭上斗笠遮住了面孔。

  眼見路上沒了行人,李衍直接將斷塵刀放在桌上,坐在其對面,沉聲道:「老兄,城中如何?」

  對面漢子抬頭,正是從灌縣逃離的侯宣。

  他此刻鬍子拉碴,臉上滿是疲憊,開口道:「李少俠放心,茶攤是自家兄弟的。」

  此人是灌縣本地江湖大豪,先是混幫派,後來做生意,積攢了不小身家。

  說實話,李衍不太想和這些人打交道。

  混江湖的,又能從本地起山,絕非善類。

  然而,這侯宣很講義氣,為了幫他們,還因此受到連累,差點家破人亡。

  李衍恩怨分明,自然不能放著不管,因此答應下來,幫此人重新謀個機會。


  雖說在在灌縣遭遇強敵,但二郎真君的線索,還要繼續追查,因此李衍讓侯宣先來成都打探消息。

  可惜,他們收穫不大。

  二郎真君轉世並未在灌縣久留,只查到對方的名字叫楊承化,在養母去世後,就徹底離開。

  唯一知曉內情的人盧術士,也已死亡。

  沒有辦法,他們只能前往成都府。

  「成都府風聲不大。」

  聽到李衍詢問,侯宣沉聲道:「咱們在灌縣的事,似乎被人故意遮掩,並未弄出大動靜。」

  「我到順源鏢局找到了王老哥,托他派人打聽,無論成都府衙門,還是城衛,都沒收到通緝咱們的命令…」

  李衍若有所思,「蜀王府如今情況如何?」

  侯宣看了看周圍,低聲道:「自從兒子被當街射殺,蜀王大鬧府衙後,便回到蜀王府,不再外出。」

  「從蜀王府里傳出的風聲,蜀王已臥病在床,還曾嘔血,怕是挺不過這個年。」

  「蜀王府的郡王們,都已開始活動,紛紛派人巴結朝廷御史,想向京城那邊通氣,多半是因此顧不上咱們…」

  「原來如此。」

  李衍沉思了一下,「侯老哥有何計劃?」

  他問的,自然是對方將來打算。

  侯宣聞言嘆了口氣,眼中有些迷茫,「在下出來前,帶了一幫兄弟。我倒沒什麼,但他們跟著我出生入死,總要給安個家。」

  「王老哥意思是讓我跟他走鏢,但我這些兄弟武藝一般,怕是吃不了這行飯。」

  「成都府龍蛇混雜,我個外人想進入,難!如今都在車馬店,拜了幾個碼頭,暫時沒人來找麻煩。」

  這就是混江湖的無奈。

  無法落地生根,就只能四處飄泊。

  李衍沉思了一下,從懷中掏出一張銀票。

  「李少俠這是作甚!」

  侯宣眉頭一皺,連忙攔住,「我姓侯的沒多大本事,但行江湖義氣從不後悔,而且出來時也帶了銀子,不愁吃喝。」

  「侯老哥誤會了。」

  李衍微笑道:「我來年欲在成都附近建一座廟,要臨河,但尋找工匠挺麻煩,侯老哥既然閒著,不如先幫我籌備此事。」

  「好說,左右沒啥事。」

  侯宣這才點頭答應,但接過銀票後,頓時吃了一驚,「一萬兩!」

  一萬兩在玄門之中,可能買不了多少靈材,但若在民間使用,即便物價提升,也能幹很多事。

  建一座小廟,綽綽有餘。

  「這只是先期定金。」

  李衍點頭道:「我等入城後還有些事,侯老哥可先幫忙找人,價錢好說,手藝不能差了,可請王老哥幫忙,找玄門工匠。」

  「其中一千兩,是你的酬金。」

  見侯宣準備推辭,李衍又搖頭道:「侯老哥若不收,我還怕人指後背呢,而且今後少不了麻煩。」

  「也好。」

  侯宣猶豫了一下,將銀票收入懷中。

  他已看得出來,李衍準備扶他一把。

  收起銀票後,侯宣又詢問道:「李少俠,你們進城後,不知有何打算?」

  「蜀王府,鬼戲班…」

  李衍隨意說了兩個詞,便沉聲道:「我等所做之事,少不了腥風血雨,侯老哥莫要參與,免得受到牽連,也和王老哥說一聲。」

  「等安全後,我自會找你們。」

  侯宣心中一驚,後背升起寒意,也不再多說,起身抱拳道:「也好,諸位務必小心。」

  說罷,便對著擺攤的老漢點了點頭,戴上斗笠,起身闊步離開。

  他知道,李衍肯定不會讓他知道要去那兒。

  「我們也走吧。」

  待其離開後,李衍也帶人離開了茶水攤。

  他們是自西而來,到達成都府西門時,已過晌午,城門口排隊的人並不多。

  但見城門高聳,上方門闋雕樑畫棟,雖飽受歲月侵蝕,但仍顯昔日輝煌。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畢竟是大城,城門士兵也是精氣神足,皆披甲執戈,身後還背著火槍。

  頂風冒雪,好似門前磐石。

  李衍等人的模樣,太過醒目,還未靠近,這些守城士兵便盯上了他們。

  李衍幾人,則面不改色。

  路上李衍便已交代過此事。

  他在青城山上,接了程家的差事,去成都府保護程家看中的五郡王,讓其順利接班。

  此事可明可暗。

  李衍心中有數,真正出手謀劃的是程家,他們就是明面上的幌子。

  若被攔住,亮明身份也無所謂。

  然而奇怪的是,守城的士兵看到他們,只是滿眼警惕,卻並未上前阻攔盤問。

  李衍等人有些疑惑,但進城後就瞬間瞭然。

  因為行人踩踏,積雪消融,成都府街道上顯得有些泥濘,卻不顯冷清,喧譁聲撲面而來。

  但見兩側店鋪鱗次櫛比,布衣店、糧油店、茶館、酒樓應有盡有。

  臨近年關,反倒生意更加火爆。

  街上百姓行色匆匆,或駐足選購年貨,或拉著木炭野貨準備販賣,蜀音喧囂。

  更讓眾人注意的,是江湖之人不少。

  茶樓酒肆外,衣衫襤褸的東行乞丐打著金錢板,唱著蓮花落。

  透過窗戶,則能看到唱漁鼓書的爺孫。

  成都府每逢過年就十分熱鬧,正月十五的燈會,更是天下聞名。

  每到此時,各地江湖藝人匯聚,並不奇怪。

  但其中,還混雜了不少術士。

  有肩上站著猴子的老者…

  有五大三粗,手持方便鏟的和尚…

  甚至還有背著火槍的黑衣男子…

  李衍和沙里飛互相看了一眼。

  雖說朝廷已發布持槍證,但有機會拿到的並不多,而且大多會隱藏。

  比如神火槍,就被放在行囊內。

  如此明目張胆,肯定是大派弟子。

  無論練武的還是術士,雖說人數不少,但放到成都府這種大城,便顯得稀薄。

  這才剛進城,就碰到這麼多……

  城中肯定出了什麼事。

  「先去郡王府。」

  李衍若有所思,帶著眾人轉身進入小巷。

  小巷內,人明顯少了許多。

  這裡是西城,居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碌,打掃房子,製作臘肉。

  頑童在巷子裡玩耍,把那便宜的小鞭炮埋入雪中,炸的桌球作響,積雪四濺。

  尚未過年,卻已有了年味。

  李衍等人壓低斗笠,在巷子裡飛速穿梭,沿途又問了幾個警惕的百姓,很快向城南而去…

  …………

  成都府的布局,整體是個橢圓形。

  當年大宣滅大興,成都府也是戰場,百年前重新修葺,擴充城牆,東西南北開四座城門,且均建有瓮城。

  大名鼎鼎的蜀王府,便占據中心位置。

  其周長五里,高四丈,外環蕭牆,周長九里,可謂富麗堂皇。於是成都府內,便形成內、中、外三重套城結構。

  成都南城,寺觀廟宇眾多。

  不僅有文景宮、馬王廟、城隍廟、就連成都府學也在此地,城外還有大名鼎鼎的青羊宮。

  自然,此地也是達官顯貴匯聚。

  南城一座巷子深處,一座大宅被竹林環繞,積雪映襯,門樓高聳,掛著大紅燈籠。

  此地正是五郡王府。

  對於郡王府的規格,朝廷有嚴格要求。

  比如前門樓是三間五架,中門樓是一間五架,前廳房是五間七架…

  從高度到規格,都不能逾越。

  說起來,面積並不大。

  尤其近些年來,隨著朝廷提升商人地位,破除一些限制,花重金修建豪宅者眾多。

  郡王府與其相比,顯得寒酸許多。


  沒辦法,這就是朝廷的規則。

  對商人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皇族子弟都被眾多人盯著,稍微出格,就有人彈劾。

  畢竟言官中,有的是人願意挨打升官。

  即便如此,這待遇也不是人人能有。

  五郡王年少時敏而好學,且母親出自程家,和其他人沒什麼話,看在程家面子上,五郡王才得以離開蜀王府。

  住在這僻靜之地,平日裡很是低調。

  「什麼人?!」

  李衍一行人還沒靠近,竹林中便鑽出一名漢子,身著青衣,太陽穴微鼓,面色漆黑冷肅。

  一看就是個練家子。

  李衍從懷中取出明山子給的程家手令,面色平靜道:「勞煩,將此物交給五郡王,他自會知曉。」

  「哦?」

  看到令牌上的「程」字,漢子眼睛微眯,眼中閃過一絲不滿,卻沒有多說什麼,而是點頭道:「可以,諸位稍等,莫要亂跑。」

  說罷,便轉身進入了郡王府。

  「衍小哥,有些不對啊。」

  沙里飛湊近後,低聲道。

  李衍也點了點頭,嘴角一撇,「程家不地道,怕是有人想搶生意……」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