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囚禁在靜止中的風暴(第一章)
環境異常現象觀測報告
報告編號:AERI-2024-0122
國家環境研究院異常現象研究部
保密等級:A級
提交日期:2024年1月22日
1.概述
1.1觀測背景
2024年1月15日10:37(UTC+8),河西省山垣市氣象站觀測到局部區域出現異常的氣象數據讀數。隨後的實地考察發現一個半徑約4.6米的圓形區域出現完全靜止現象。本次報告記錄該現象的初步觀測結果。
1.2觀測地點
地理坐標:北緯34°42'15.8「,東經106°17'32.4「
海拔:1247米
地形特徵:丘陵地帶,植被稀疏
周邊設施:距最近居民點3.2公里,位於廢棄採石場西北角
2.環境參數監測
2.1氣象參數
氣溫(°C):異常區域內為6.2*,周邊區域為6.2~6.3,標準差異小於0.1。
相對濕度(%):異常區域內為45*,周邊區域為44~46,標準差異小於1。
氣壓(hPa):異常區域內為874.3*,周邊區域為874.2~874.4,標準差異小於0.1。
風速(m/s):異常區域內為0.00*,周邊區域為2.3~2.8,標準差異大於2.3。
能見度(km):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12.4,標準差異無(N/A)。
*數值呈現完全靜止狀態,無任何波動**設備無法對區域內進行有效測量
2.2地質參數
地表溫度(°C):異常區域內為5.8*,周邊區域為5.7~6.1,標準差異小於0.3。
土壤濕度(%):異常區域內為32*,周邊區域為31~33,標準差異小於1。
地磁場強度(nT):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49,750±50,標準差異無(N/A)。
地面振動(Hz):異常區域內為0.00*,周邊區域為0.2~1,標準差異大於0.2。
*數值呈現完全靜止狀態,無任何波動**設備顯示數值紊亂
2.3輻射監測
α輻射(μSv/h):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0.08~0.12,標準差異無(N/A)。
β輻射(μSv/h):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0.15~0.18,標準差異無(N/A)。
γ輻射(μSv/h):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0.21~0.24,標準差異無(N/A)。
電磁輻射(μW/cm²):異常區域內為0.00**,周邊區域為0.42~0.45,標準差異大於0.42。
3.異常現象描述
3.1視覺觀察
異常區域呈現完美的圓形
邊界清晰可見,但不存在可見的物理屏障
區域內的所有物體均呈現完全靜止狀態:
空氣中的灰塵顆粒保持懸浮
植物葉片定格在特定位置
一隻飛蛾停滯在空中,位置和姿態均未發生任何變化
3.2儀器觀測異常
大多數電子設備在進入異常區域後出現功能異常:
雷射測距儀顯示距離讀數不穩定
高速攝像機在對準區域時出現圖像干擾
聲波探測設備無法獲得有效回波
機械設備表現:
機械鐘錶在區域內停止走動
指南針指針完全靜止,指向似乎與地磁方向無關
投入區域的金屬球無法下落
3.3邊界特性
邊界厚度測量:<0.1mm(精確測量受限)
邊界滲透性:
固體物質無法穿透
氣體交換似乎完全停止
光線可以通過但存在輕微折射現象
邊界穩定性:
24小時觀測期內邊界形狀和大小保持不變
未觀察到邊界振盪或脈動現象
4.初步分析
4.1關鍵發現
異常區域內部呈現完全靜止狀態,包括分子層面的運動
區域邊界呈現出選擇性阻隔特性
區域內的時間流動可能已停止
大多數物理測量手段在區域內失效
4.2潛在風險評估
直接風險:
人員或設備進入區域後無法撤出
可能存在未知的輻射危害
間接風險:
區域可能擴大
可能出現類似現象的區域
對周邊環境的長期影響未知
4.3重要觀察
[編輯者註:此部分內容已被刪除]
5.建議措施
5.1即時行動
設立隔離區:建議範圍為異常區域外圍500米
持續監測:建立24小時實時監測站
擴大調查:排查周邊地區是否存在類似現象
5.2後續研究方向
開發新的觀測方法和設備
研究邊界的物理特性
評估對生物體的影響
調查歷史上類似現象的記錄
6.報告說明
6.1參與人員
主要研究員:[數據刪除]
現場技術人員:[數據刪除]
數據分析:[數據刪除]
6.2使用設備
[詳細設備清單見附件A]
6.3報告狀態
本報告為初步觀測報告,後續觀測結果將在補充報告中提供。
7.附件清單
附件A:設備清單及校準證明
附件B:現場照片記錄(列印版)
附件C:原始數據記錄
附件D:區域地理信息
附件E:人員資質證明
8.聲明
本報告所涉及內容均為高度機密,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傳播。違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張守信[簽名]
國家環境研究院
異常現象研究部主任
2024年1月22日
觀察記錄
Record-AE24-0115-WJM
研究員:王嘉明
項目編號:AERI-2024-0122
記錄時間:2024年1月15日-1月21日
2024年1月15日 11:45
今天上午接到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前往山垣市進行異常現象調查。據初步報告,當地氣象站觀測到異常數據。與張主任、李工程師及實驗室助理陳明一同前往現場。
設備清單已核對:
改進型PM2024氣象監測儀(2台)
Fluke 289萬用表(3台)
FLIR E75紅外成像儀
雷射粒子計數器
可攜式γ能譜儀
高速攝像機套裝
可攜式數據處理站
2024年1月15日 14:20
到達現場。
初步觀察出乎意料。
顯著觀察要點:
1.異常區域與周圍環境有清晰的圓形邊界
2.邊界沒有物理屏障,但確實存在某種「隔離「效應
3.用樹枝觸碰邊界,遇到無形阻力,無法穿透
4.區域內兩株灌木呈現完全靜止狀態
5.一片正在飄落的樹葉停在空中,保持絕對靜止
儀器測試結果異常:
1.雷射測距顯示亂碼
2.γ能譜儀在靠近邊界2米處開始出現讀數波動
3.紅外成像顯示區域內溫度分布完全均勻,這種情況自然界中不應存在
2024年1月15日 16:40
發現重要現象:向異常區域投擲一個桌球,球在接觸邊界瞬間完全靜止。30分鐘後仍維持原位,沒有任何微小移動。
嘗試用金屬杆碰觸靜止的桌球:
1.無法觸及
2.杆子在距離球體約0.1mm處被阻擋
3.用力推動會導致杆子彎曲,但無法突破那個點
2024年1月15日 20:15
夜間觀測開始。
使用改進型夜視設備,發現異常區域在紅外和可見光譜段都呈現出與周圍環境的明顯差異。
數據記錄:
區域內紅外輻射:0.00μW/cm²(可能是設備故障)
區域外紅外輻射:0.42~0.45μW/cm²(正常範圍)
區域內可見光透射率:93.7%(異常穩定)
區域外可見光透射率:89.2%~94.5%(正常波動範圍)
2024年1月16日 07:30
昨夜意外發現:23:45時,一隻夜蛾飛入異常區域,瞬間靜止。到現在仍保持同一姿態,翅膀保持展開狀態,像是被完美地定格在空氣中。
晨間觀測數據:
1.區域範圍測量:
直徑:9.2±0.05米
高度:約8.7米(存在測量誤差)
形狀:近乎完美的圓柱體
2.邊界特性:
厚度:<0.1mm
硬度:無法測量
透光性:存在,但有輕微折射現象
2024年1月16日 15:20
實驗記錄:嘗試向區域內投擲不同物體,記錄結果:
1.水球:
結果:在邊界處靜止
形態:完美保持球形,水面無任何波紋
2.氣球:
結果:接觸邊界即靜止
觀察:內部氦氣分布狀態被保持
3.金屬球:
結果:同樣靜止
特殊現象:探測到微弱的磁場異常
2024年1月17日 09:15
發現重要異常:所有進入區域的物體都表現出完全相同的特徵:
1.瞬時靜止
2.無法與外界發生任何形式的物質交換
3.不受重力影響
4.維持進入時的所有物理狀態
但在持續觀察中注意到一個微妙的現象:雖然這些物體表面上「靜止「了,但在顯微觀察中似乎存在某種我們無法理解的「運動狀態「。
2024年1月17日 23:40
使用量子隧道顯微鏡觀測邊界處的物質狀態:[此部分記錄已被刪除]
2024年1月18日 16:30
團隊討論得出初步推測:
這可能不是簡單的「靜止「現象
可能涉及到我們對「運動「認知的根本性錯誤
[記錄已刪除]
2024年1月19日 10:20
新發現:在連續72小時的觀測中,發現區域內的「靜止「物體可能存在某種規律性的「狀態變化「,但這種變化無法用現有的物理學理論解釋。
具體表現為:
1.量子隧道顯微鏡顯示物質在微觀層面的異常行為
2.在某些特定時間點,檢測設備會集體出現短暫的數據紊亂
3.[數據刪除]
2024年1月20日 08:45
突發情況:清晨例行檢查時發現,部分觀測設備出現異常讀數。最初以為是設備故障,但交叉驗證後發現可能是[記錄刪除]
2024年1月21日 14:30
總結性觀察:
1.異常區域保持穩定,沒有擴大或縮小的趨勢
2.所有進入區域的物體保持原始狀態
3.物理規律在區域內似乎發生了某種根本性的改變
4.[內容刪除]
建議:
1.增加觀測手段的多樣性
2.建立長期監測站
3.對類似現象進行全球範圍內的排查
4.[建議刪除]
個人筆記:[此部分已被塗黑]
報告完整性聲明:
本記錄已經過安全審查,部分敏感信息已刪除或修改。
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傳播。
王嘉明
2024年1月21日
居民訪談記錄
記錄編號:INT-AERI-2024-0122-01~06
訪談地點:河西省山垣市北郊林場管理站
記錄人:李婉彤(社會調查組)
時間:2024年1月16日-17日
訪談記錄一
編號:INT-AERI-2024-0122-01
受訪者:趙明(化名)
職業:林場管理員
年齡:52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6日 09:15-10:20
【訪談開始】
問:趙先生,您是最早發現異常現象的人之一,能詳細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答:那天是1月15號早上,我大概7點多就到林場了。剛開始沒覺得有什麼異常,就是覺得那邊特別安靜。平時早上這個時候都能聽到鳥叫的,但那天特別安靜。
問:您是什麼時候發現那個異常區域的?
答:應該是8點左右吧。我去巡查的時候發現有隻野兔停在那裡一動不動,開始以為是死了。我走近了才發現不對勁,那隻兔子是懸在空中的,後腿剛要落地的姿勢。
問:您最初是怎麼反應的?
答:說實話,我嚇壞了。我在這林場工作了20多年,從來沒見過這種事。我用樹枝去碰那隻兔子,但碰不到,好像有個看不見的牆擋著。
問:您觀察到其他什麼異常現象嗎?
答:有。最奇怪的是那邊的樹葉,有幾片飄在空中,就那麼定住了。我在那守了半個小時,一點變化都沒有。後來我就趕緊去報告了。
問:在這之前,您有注意到那個區域有什麼異常嗎?
答:現在回想起來,前幾天早上巡邏的時候,總覺得那片地方特別安靜,連風吹樹葉的聲音都聽不到。但當時沒在意。
【此處刪除部分對話】
問:這些天來,您還觀察到什麼變化嗎?
答:沒什麼變化,一切都跟第一天發現時一模一樣。那隻兔子還停在那兒,樹葉也是。最讓人害怕的是,昨天我看到一隻鳥飛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就那麼停在空中。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情緒穩定,描述清晰。作為最早的目擊者之一,其證詞與實地觀測數據基本吻合。
訪談記錄二
編號:INT-AERI-2024-0122-02
受訪者:馬蘭(化名)
職業:氣象站技術員
年齡:34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6日 14:30-15:45
【訪談開始】
問:馬女士,您能說明一下氣象站最初是如何發現異常的嗎?
答:是的。1月15日早上10點37分,我們的自動氣象站突然顯示那片區域的數據出現異常。所有參數都完全靜止,沒有任何波動。起初以為是設備故障。
問:您們採取了什麼措施?
答:我們先是進行了遠程診斷,發現設備本身沒有問題。然後派出了技術人員現場檢查,結果發現......
【此處內容已刪除】
問:在此之前,您們的設備有記錄到任何異常數據嗎?
答:我們檢查了過去一周的歷史數據。從1月12日開始,那個區域的數據就開始出現一些微小的異常,但都在誤差範圍內,沒有引起注意。具體表現為風速數據的波動比周圍區域小得多。
問:您能詳細描述一下當天的異常數據嗎?
答:最明顯的是風速數據,顯示為精確的0,這在自然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溫度和濕度,都保持在完全恆定的數值,沒有任何浮動。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重要的儀器觀測數據。其描述的數據異常時間線對研究很有價值。
訪談記錄三
編號:INT-AERI-2024-0122-03
受訪者:王大勇(化名)
職業:採石場退休工人
年齡:63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6日 16:20-17:30
【訪談開始】
問:王先生,聽說您在異常發生前就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
答:對,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還經常去採石場那邊遛彎。大概從上周開始,我就覺得那片地方特別奇怪。
問:奇怪在哪裡?
答:說不上來的怪。走在那邊會覺得特別壓抑,像是空氣變得特別重一樣。我養的狗也不願意往那邊去,走到半路就開始焦躁不安。
問:您能更具體地描述一下那種感覺嗎?
答:就像是......時間在那裡變慢了一樣。我知道這樣說可能有點玄乎,但確實是那種感覺。而且那邊總是特別安靜,連回聲都沒有。
問:您提到您的狗有異常反應,能詳細說說嗎?
答:我養了這條狗五年了,性格特別活潑。但從上周開始,它就不願意靠近那片區域。只要往那邊走,它就開始發抖,死活不肯前進。現在想想,可能它比我們更早發現了不對勁。
【部分內容刪除】
問:異常發生後,您又去看過那個地方嗎?
答:去過一次,但待不久。那種感覺更強了,而且讓人特別不舒服。就像是......【此處刪除】
【訪談結束】
評註:雖然受訪者的部分描述較為主觀,但其關於動物異常行為的觀察值得注意。建議進行更多的動物行為研究。
訪談記錄四
編號:INT-AERI-2024-0122-04
受訪者:李芬(化名)
職業:附近農家樂老闆
年齡:45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7日 09:00-10:15
【訪談開始】
問:李女士,您的農家樂距離異常區域最近,能說說您的觀察嗎?
答:是的,我們家農家樂離那邊大概三公里多點。其實之前就覺得有點不對勁,生意突然變差了。
問: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就是這個月初開始的。以前周末都有不少人來玩,但這個月突然就沒人來了。剛開始以為是天氣原因,後來發現遊客說來了這邊就覺得心慌,待不住。
問:您說的「心慌「具體是什麼感覺?
答:據遊客描述,越往那邊走越覺得壓抑。有個攝影師說他的相機在那邊總是出問題,照出來的照片要麼特別模糊,要麼就是曝光特別奇怪。
問:還有其他異常情況嗎?
答:有。我們這邊養的雞也變得特別不安穩,半夜總是鬧騰。以前從來沒這樣過。
【此處刪除部分內容】
問:異常發生後,對您的生意有什麼影響嗎?
答:現在基本沒生意了。誰敢來啊?再說現在那邊都封起來了。聽說要建研究站,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提供了有價值的經濟影響信息,尤其是關於電子設備異常的描述值得進一步調查。
訪談記錄五
編號:INT-AERI-2024-0122-05
受訪者:張學明(化名)
職業:地質調查員
年齡:41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7日 14:00-15:30
【訪談開始】
問:張先生,您是在異常發生前對這片區域進行過地質勘察,對嗎?
答:是的。1月初我們在這片區域進行例行的地質調查,主要是為了更新地質圖。
問:當時有發現什麼異常嗎?
答: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些異常的數據。我們的磁力儀在那片區域顯示的讀數有些奇怪,但當時以為是設備問題。
問:能具體說說那些異常數據嗎?
答:地磁場強度在那個區域出現了一些反常的波動。通常地磁場的變化是很緩慢的,但我們觀測到那裡的數值變化比較劇烈。而且......
【此處內容已刪除】
問:除了儀器數據,您觀察到其他異常現象嗎?
答: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用重力儀測量的時候,發現那片區域的重力場似乎比周圍略低一些,但差異非常小,在誤差範圍內。現在想來,可能和這次的異常有關。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的專業背景使其觀察特別有價值,尤其是關於地磁場和重力場的異常數據。建議對比分析其原始勘測數據。
訪談記錄六
編號:INT-AERI-2024-0122-06
受訪者:陳老(化名)
職業:退休教師,本地居民
年齡:78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7日 16:00-17:15
【訪談開始】
問:陳老先生,聽說您在這裡住了一輩子,能說說這片區域以前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嗎?
答:這片地方以前確實有些傳說。我小時候,老人們就說這裡是個「怪地方「。
問:具體是什麼樣的傳說?
答:說是很久以前,這裡經常出現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有時候東西會莫名其妙地消失,有時候又會突然出現一些奇怪的聲音。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問:您小時候有親身經歷過什麼異常事件嗎?
答:有一次,我記得很清楚。那年我大概十歲左右,跟幾個小夥伴在這邊玩,突然看見......
【此處內容已刪除】
問:近些年這邊還有類似的傳說嗎?
答:基本沒有了,特別是建了採石場之後。但是老一輩人還是不願意晚上來這邊。說這地方總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
【訪談結束】
評註:雖然受訪者的部分描述帶有主觀色彩,但其提供的歷史傳說可能值得進一步研究。建議收集更多當地的歷史記錄和民間傳說。
訪談總結
1.時間線梳理:
1月12日前:區域開始出現微小異常
1月12日-14日:異常現象逐漸明顯
1月15日:異常現象完全顯現
2.關鍵發現:
異常現象出現前有預兆
動物對異常區域表現出明顯的趨避行為
電子設備在異常出現前就有反常表現
該區域可能存在歷史性異常
3.建議:
進行更詳細的歷史調查
對動物行為進行系統研究
擴大訪談範圍,包括更多可能的目擊者
收集更多異常發生前的儀器數據
4.注意事項:
部分受訪者的描述可能受到主觀因素影響
某些證詞存在相互矛盾之處
需要進行更多交叉驗證
【完】
李婉彤
社會調查組
2024年1月17日
報告編號:AERI-2024-0122
國家環境研究院異常現象研究部
保密等級:A級
提交日期:2024年1月22日
1.概述
1.1觀測背景
2024年1月15日10:37(UTC+8),河西省山垣市氣象站觀測到局部區域出現異常的氣象數據讀數。隨後的實地考察發現一個半徑約4.6米的圓形區域出現完全靜止現象。本次報告記錄該現象的初步觀測結果。
1.2觀測地點
地理坐標:北緯34°42'15.8「,東經106°17'32.4「
海拔:1247米
地形特徵:丘陵地帶,植被稀疏
周邊設施:距最近居民點3.2公里,位於廢棄採石場西北角
2.環境參數監測
2.1氣象參數
氣溫(°C):異常區域內為6.2*,周邊區域為6.2~6.3,標準差異小於0.1。
相對濕度(%):異常區域內為45*,周邊區域為44~46,標準差異小於1。
氣壓(hPa):異常區域內為874.3*,周邊區域為874.2~874.4,標準差異小於0.1。
風速(m/s):異常區域內為0.00*,周邊區域為2.3~2.8,標準差異大於2.3。
能見度(km):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12.4,標準差異無(N/A)。
*數值呈現完全靜止狀態,無任何波動**設備無法對區域內進行有效測量
2.2地質參數
地表溫度(°C):異常區域內為5.8*,周邊區域為5.7~6.1,標準差異小於0.3。
土壤濕度(%):異常區域內為32*,周邊區域為31~33,標準差異小於1。
地磁場強度(nT):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49,750±50,標準差異無(N/A)。
地面振動(Hz):異常區域內為0.00*,周邊區域為0.2~1,標準差異大於0.2。
*數值呈現完全靜止狀態,無任何波動**設備顯示數值紊亂
2.3輻射監測
α輻射(μSv/h):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0.08~0.12,標準差異無(N/A)。
β輻射(μSv/h):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0.15~0.18,標準差異無(N/A)。
γ輻射(μSv/h):異常區域內測量失敗*,周邊區域為0.21~0.24,標準差異無(N/A)。
電磁輻射(μW/cm²):異常區域內為0.00**,周邊區域為0.42~0.45,標準差異大於0.42。
3.異常現象描述
3.1視覺觀察
異常區域呈現完美的圓形
邊界清晰可見,但不存在可見的物理屏障
區域內的所有物體均呈現完全靜止狀態:
空氣中的灰塵顆粒保持懸浮
植物葉片定格在特定位置
一隻飛蛾停滯在空中,位置和姿態均未發生任何變化
3.2儀器觀測異常
大多數電子設備在進入異常區域後出現功能異常:
雷射測距儀顯示距離讀數不穩定
高速攝像機在對準區域時出現圖像干擾
聲波探測設備無法獲得有效回波
機械設備表現:
機械鐘錶在區域內停止走動
指南針指針完全靜止,指向似乎與地磁方向無關
投入區域的金屬球無法下落
3.3邊界特性
邊界厚度測量:<0.1mm(精確測量受限)
邊界滲透性:
固體物質無法穿透
氣體交換似乎完全停止
光線可以通過但存在輕微折射現象
邊界穩定性:
24小時觀測期內邊界形狀和大小保持不變
未觀察到邊界振盪或脈動現象
4.初步分析
4.1關鍵發現
異常區域內部呈現完全靜止狀態,包括分子層面的運動
區域邊界呈現出選擇性阻隔特性
區域內的時間流動可能已停止
大多數物理測量手段在區域內失效
4.2潛在風險評估
直接風險:
人員或設備進入區域後無法撤出
可能存在未知的輻射危害
間接風險:
區域可能擴大
可能出現類似現象的區域
對周邊環境的長期影響未知
4.3重要觀察
[編輯者註:此部分內容已被刪除]
5.建議措施
5.1即時行動
設立隔離區:建議範圍為異常區域外圍500米
持續監測:建立24小時實時監測站
擴大調查:排查周邊地區是否存在類似現象
5.2後續研究方向
開發新的觀測方法和設備
研究邊界的物理特性
評估對生物體的影響
調查歷史上類似現象的記錄
6.報告說明
6.1參與人員
主要研究員:[數據刪除]
現場技術人員:[數據刪除]
數據分析:[數據刪除]
6.2使用設備
[詳細設備清單見附件A]
6.3報告狀態
本報告為初步觀測報告,後續觀測結果將在補充報告中提供。
7.附件清單
附件A:設備清單及校準證明
附件B:現場照片記錄(列印版)
附件C:原始數據記錄
附件D:區域地理信息
附件E:人員資質證明
8.聲明
本報告所涉及內容均為高度機密,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傳播。違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張守信[簽名]
國家環境研究院
異常現象研究部主任
2024年1月22日
觀察記錄
Record-AE24-0115-WJM
研究員:王嘉明
項目編號:AERI-2024-0122
記錄時間:2024年1月15日-1月21日
2024年1月15日 11:45
今天上午接到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前往山垣市進行異常現象調查。據初步報告,當地氣象站觀測到異常數據。與張主任、李工程師及實驗室助理陳明一同前往現場。
設備清單已核對:
改進型PM2024氣象監測儀(2台)
Fluke 289萬用表(3台)
FLIR E75紅外成像儀
雷射粒子計數器
可攜式γ能譜儀
高速攝像機套裝
可攜式數據處理站
2024年1月15日 14:20
到達現場。
初步觀察出乎意料。
顯著觀察要點:
1.異常區域與周圍環境有清晰的圓形邊界
2.邊界沒有物理屏障,但確實存在某種「隔離「效應
3.用樹枝觸碰邊界,遇到無形阻力,無法穿透
4.區域內兩株灌木呈現完全靜止狀態
5.一片正在飄落的樹葉停在空中,保持絕對靜止
儀器測試結果異常:
1.雷射測距顯示亂碼
2.γ能譜儀在靠近邊界2米處開始出現讀數波動
3.紅外成像顯示區域內溫度分布完全均勻,這種情況自然界中不應存在
2024年1月15日 16:40
發現重要現象:向異常區域投擲一個桌球,球在接觸邊界瞬間完全靜止。30分鐘後仍維持原位,沒有任何微小移動。
嘗試用金屬杆碰觸靜止的桌球:
1.無法觸及
2.杆子在距離球體約0.1mm處被阻擋
3.用力推動會導致杆子彎曲,但無法突破那個點
2024年1月15日 20:15
夜間觀測開始。
使用改進型夜視設備,發現異常區域在紅外和可見光譜段都呈現出與周圍環境的明顯差異。
數據記錄:
區域內紅外輻射:0.00μW/cm²(可能是設備故障)
區域外紅外輻射:0.42~0.45μW/cm²(正常範圍)
區域內可見光透射率:93.7%(異常穩定)
區域外可見光透射率:89.2%~94.5%(正常波動範圍)
2024年1月16日 07:30
昨夜意外發現:23:45時,一隻夜蛾飛入異常區域,瞬間靜止。到現在仍保持同一姿態,翅膀保持展開狀態,像是被完美地定格在空氣中。
晨間觀測數據:
1.區域範圍測量:
直徑:9.2±0.05米
高度:約8.7米(存在測量誤差)
形狀:近乎完美的圓柱體
2.邊界特性:
厚度:<0.1mm
硬度:無法測量
透光性:存在,但有輕微折射現象
2024年1月16日 15:20
實驗記錄:嘗試向區域內投擲不同物體,記錄結果:
1.水球:
結果:在邊界處靜止
形態:完美保持球形,水面無任何波紋
2.氣球:
結果:接觸邊界即靜止
觀察:內部氦氣分布狀態被保持
3.金屬球:
結果:同樣靜止
特殊現象:探測到微弱的磁場異常
2024年1月17日 09:15
發現重要異常:所有進入區域的物體都表現出完全相同的特徵:
1.瞬時靜止
2.無法與外界發生任何形式的物質交換
3.不受重力影響
4.維持進入時的所有物理狀態
但在持續觀察中注意到一個微妙的現象:雖然這些物體表面上「靜止「了,但在顯微觀察中似乎存在某種我們無法理解的「運動狀態「。
2024年1月17日 23:40
使用量子隧道顯微鏡觀測邊界處的物質狀態:[此部分記錄已被刪除]
2024年1月18日 16:30
團隊討論得出初步推測:
這可能不是簡單的「靜止「現象
可能涉及到我們對「運動「認知的根本性錯誤
[記錄已刪除]
2024年1月19日 10:20
新發現:在連續72小時的觀測中,發現區域內的「靜止「物體可能存在某種規律性的「狀態變化「,但這種變化無法用現有的物理學理論解釋。
具體表現為:
1.量子隧道顯微鏡顯示物質在微觀層面的異常行為
2.在某些特定時間點,檢測設備會集體出現短暫的數據紊亂
3.[數據刪除]
2024年1月20日 08:45
突發情況:清晨例行檢查時發現,部分觀測設備出現異常讀數。最初以為是設備故障,但交叉驗證後發現可能是[記錄刪除]
2024年1月21日 14:30
總結性觀察:
1.異常區域保持穩定,沒有擴大或縮小的趨勢
2.所有進入區域的物體保持原始狀態
3.物理規律在區域內似乎發生了某種根本性的改變
4.[內容刪除]
建議:
1.增加觀測手段的多樣性
2.建立長期監測站
3.對類似現象進行全球範圍內的排查
4.[建議刪除]
個人筆記:[此部分已被塗黑]
報告完整性聲明:
本記錄已經過安全審查,部分敏感信息已刪除或修改。
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傳播。
王嘉明
2024年1月21日
居民訪談記錄
記錄編號:INT-AERI-2024-0122-01~06
訪談地點:河西省山垣市北郊林場管理站
記錄人:李婉彤(社會調查組)
時間:2024年1月16日-17日
訪談記錄一
編號:INT-AERI-2024-0122-01
受訪者:趙明(化名)
職業:林場管理員
年齡:52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6日 09:15-10:20
【訪談開始】
問:趙先生,您是最早發現異常現象的人之一,能詳細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答:那天是1月15號早上,我大概7點多就到林場了。剛開始沒覺得有什麼異常,就是覺得那邊特別安靜。平時早上這個時候都能聽到鳥叫的,但那天特別安靜。
問:您是什麼時候發現那個異常區域的?
答:應該是8點左右吧。我去巡查的時候發現有隻野兔停在那裡一動不動,開始以為是死了。我走近了才發現不對勁,那隻兔子是懸在空中的,後腿剛要落地的姿勢。
問:您最初是怎麼反應的?
答:說實話,我嚇壞了。我在這林場工作了20多年,從來沒見過這種事。我用樹枝去碰那隻兔子,但碰不到,好像有個看不見的牆擋著。
問:您觀察到其他什麼異常現象嗎?
答:有。最奇怪的是那邊的樹葉,有幾片飄在空中,就那麼定住了。我在那守了半個小時,一點變化都沒有。後來我就趕緊去報告了。
問:在這之前,您有注意到那個區域有什麼異常嗎?
答:現在回想起來,前幾天早上巡邏的時候,總覺得那片地方特別安靜,連風吹樹葉的聲音都聽不到。但當時沒在意。
【此處刪除部分對話】
問:這些天來,您還觀察到什麼變化嗎?
答:沒什麼變化,一切都跟第一天發現時一模一樣。那隻兔子還停在那兒,樹葉也是。最讓人害怕的是,昨天我看到一隻鳥飛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就那麼停在空中。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情緒穩定,描述清晰。作為最早的目擊者之一,其證詞與實地觀測數據基本吻合。
訪談記錄二
編號:INT-AERI-2024-0122-02
受訪者:馬蘭(化名)
職業:氣象站技術員
年齡:34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6日 14:30-15:45
【訪談開始】
問:馬女士,您能說明一下氣象站最初是如何發現異常的嗎?
答:是的。1月15日早上10點37分,我們的自動氣象站突然顯示那片區域的數據出現異常。所有參數都完全靜止,沒有任何波動。起初以為是設備故障。
問:您們採取了什麼措施?
答:我們先是進行了遠程診斷,發現設備本身沒有問題。然後派出了技術人員現場檢查,結果發現......
【此處內容已刪除】
問:在此之前,您們的設備有記錄到任何異常數據嗎?
答:我們檢查了過去一周的歷史數據。從1月12日開始,那個區域的數據就開始出現一些微小的異常,但都在誤差範圍內,沒有引起注意。具體表現為風速數據的波動比周圍區域小得多。
問:您能詳細描述一下當天的異常數據嗎?
答:最明顯的是風速數據,顯示為精確的0,這在自然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溫度和濕度,都保持在完全恆定的數值,沒有任何浮動。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重要的儀器觀測數據。其描述的數據異常時間線對研究很有價值。
訪談記錄三
編號:INT-AERI-2024-0122-03
受訪者:王大勇(化名)
職業:採石場退休工人
年齡:63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6日 16:20-17:30
【訪談開始】
問:王先生,聽說您在異常發生前就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
答:對,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還經常去採石場那邊遛彎。大概從上周開始,我就覺得那片地方特別奇怪。
問:奇怪在哪裡?
答:說不上來的怪。走在那邊會覺得特別壓抑,像是空氣變得特別重一樣。我養的狗也不願意往那邊去,走到半路就開始焦躁不安。
問:您能更具體地描述一下那種感覺嗎?
答:就像是......時間在那裡變慢了一樣。我知道這樣說可能有點玄乎,但確實是那種感覺。而且那邊總是特別安靜,連回聲都沒有。
問:您提到您的狗有異常反應,能詳細說說嗎?
答:我養了這條狗五年了,性格特別活潑。但從上周開始,它就不願意靠近那片區域。只要往那邊走,它就開始發抖,死活不肯前進。現在想想,可能它比我們更早發現了不對勁。
【部分內容刪除】
問:異常發生後,您又去看過那個地方嗎?
答:去過一次,但待不久。那種感覺更強了,而且讓人特別不舒服。就像是......【此處刪除】
【訪談結束】
評註:雖然受訪者的部分描述較為主觀,但其關於動物異常行為的觀察值得注意。建議進行更多的動物行為研究。
訪談記錄四
編號:INT-AERI-2024-0122-04
受訪者:李芬(化名)
職業:附近農家樂老闆
年齡:45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7日 09:00-10:15
【訪談開始】
問:李女士,您的農家樂距離異常區域最近,能說說您的觀察嗎?
答:是的,我們家農家樂離那邊大概三公里多點。其實之前就覺得有點不對勁,生意突然變差了。
問: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就是這個月初開始的。以前周末都有不少人來玩,但這個月突然就沒人來了。剛開始以為是天氣原因,後來發現遊客說來了這邊就覺得心慌,待不住。
問:您說的「心慌「具體是什麼感覺?
答:據遊客描述,越往那邊走越覺得壓抑。有個攝影師說他的相機在那邊總是出問題,照出來的照片要麼特別模糊,要麼就是曝光特別奇怪。
問:還有其他異常情況嗎?
答:有。我們這邊養的雞也變得特別不安穩,半夜總是鬧騰。以前從來沒這樣過。
【此處刪除部分內容】
問:異常發生後,對您的生意有什麼影響嗎?
答:現在基本沒生意了。誰敢來啊?再說現在那邊都封起來了。聽說要建研究站,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提供了有價值的經濟影響信息,尤其是關於電子設備異常的描述值得進一步調查。
訪談記錄五
編號:INT-AERI-2024-0122-05
受訪者:張學明(化名)
職業:地質調查員
年齡:41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7日 14:00-15:30
【訪談開始】
問:張先生,您是在異常發生前對這片區域進行過地質勘察,對嗎?
答:是的。1月初我們在這片區域進行例行的地質調查,主要是為了更新地質圖。
問:當時有發現什麼異常嗎?
答: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些異常的數據。我們的磁力儀在那片區域顯示的讀數有些奇怪,但當時以為是設備問題。
問:能具體說說那些異常數據嗎?
答:地磁場強度在那個區域出現了一些反常的波動。通常地磁場的變化是很緩慢的,但我們觀測到那裡的數值變化比較劇烈。而且......
【此處內容已刪除】
問:除了儀器數據,您觀察到其他異常現象嗎?
答: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用重力儀測量的時候,發現那片區域的重力場似乎比周圍略低一些,但差異非常小,在誤差範圍內。現在想來,可能和這次的異常有關。
【訪談結束】
評註:受訪者的專業背景使其觀察特別有價值,尤其是關於地磁場和重力場的異常數據。建議對比分析其原始勘測數據。
訪談記錄六
編號:INT-AERI-2024-0122-06
受訪者:陳老(化名)
職業:退休教師,本地居民
年齡:78歲
訪談時間:2024年1月17日 16:00-17:15
【訪談開始】
問:陳老先生,聽說您在這裡住了一輩子,能說說這片區域以前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嗎?
答:這片地方以前確實有些傳說。我小時候,老人們就說這裡是個「怪地方「。
問:具體是什麼樣的傳說?
答:說是很久以前,這裡經常出現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有時候東西會莫名其妙地消失,有時候又會突然出現一些奇怪的聲音。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問:您小時候有親身經歷過什麼異常事件嗎?
答:有一次,我記得很清楚。那年我大概十歲左右,跟幾個小夥伴在這邊玩,突然看見......
【此處內容已刪除】
問:近些年這邊還有類似的傳說嗎?
答:基本沒有了,特別是建了採石場之後。但是老一輩人還是不願意晚上來這邊。說這地方總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
【訪談結束】
評註:雖然受訪者的部分描述帶有主觀色彩,但其提供的歷史傳說可能值得進一步研究。建議收集更多當地的歷史記錄和民間傳說。
訪談總結
1.時間線梳理:
1月12日前:區域開始出現微小異常
1月12日-14日:異常現象逐漸明顯
1月15日:異常現象完全顯現
2.關鍵發現:
異常現象出現前有預兆
動物對異常區域表現出明顯的趨避行為
電子設備在異常出現前就有反常表現
該區域可能存在歷史性異常
3.建議:
進行更詳細的歷史調查
對動物行為進行系統研究
擴大訪談範圍,包括更多可能的目擊者
收集更多異常發生前的儀器數據
4.注意事項:
部分受訪者的描述可能受到主觀因素影響
某些證詞存在相互矛盾之處
需要進行更多交叉驗證
【完】
李婉彤
社會調查組
2024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