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友誼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奕頌康緩緩站起身,望向遠方朦朧的山影,深情地說道:「二哥,你提到的每一個需求點,都是『阿卡之光』中老雙語學校能夠貢獻力量的地方。」

  奕頌康的聲音溫和,「我們『阿卡之光』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是阿卡山區未來希望的搖籃。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為馮薩萬莊園乃至整個寮國全國培養出既懂農業又通電商,既熱愛家鄉又能擁抱世界的複合型人才。」

  奕通蓬聽到弟弟奕頌康的一席話,大喜過望,急不可耐地問弟弟:「三弟,你的想法真是妙極了!那麼,我們具體該怎麼做呢?」

  奕頌康微微一笑,從自己隨身帶著的皮夾包里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輕輕展開在奕通蓬面前:「二哥,我已經有了初步的構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奕頌康指著計劃書上的第一條,繼續說道:「首先,我們要在『阿卡之光』中設立專門的職業導向課程,除了目前為順應中老鐵路開通而設立的鐵路崗位專業外,今後要特別針對農業技術和電商運營兩個領域。我們可以邀請中國職業院校的專家來校授課,或者通過遠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接觸到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能。」

  奕通蓬點頭贊同:「這確實是個好主意,但如何讓這些孩子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學習這些課程呢?」

  奕頌康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嚴格的選拔和培養機制。我們可以在學生中開展一系列的技能競賽和實踐活動,選拔出品學兼優、對農業和電商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同時,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說到這裡,奕頌康的語氣變得更加堅定:「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這些孩子打開通往中國的大門。我會積極聯繫中國的職業院校和大學,爭取到更多的交流和學習機會。讓他們有機會親自到中國去,親身體驗先進的農業技術和電商運營模式,與中國的同齡人交流學習,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奕通蓬聽得心潮澎湃,他緊緊握住奕頌康的手,激動地說:「三弟,你的這個計劃真是太完美了!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解決了馮薩萬莊園的人才問題,還為阿卡山區的未來培養了一批寶貴的財富!」

  夕陽的餘暉溫柔地灑落在「阿卡之光」的教學樓上,給這座別致新穎的校舍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

  在學校的一角,一棟棟由鋼架搭建的教學樓錯落有致,與遠處連綿的山巒交相輝映,這便是「阿卡之光」中老雙語學校的所在地。

  此時,校園裡正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下課鈴聲剛剛響起,學生們便如同歡快的小溪匯入大河,三五成群地湧向操場,歡聲笑語在空氣中迴蕩。

  奕頌康站在學校大門口,目光深情地掃過這個他傾注了無數心血的地方。

  這所學校,從最初的幾間簡陋教室,到如今擁有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以及遠程教學中心的現代化學校,每一步都凝聚著他和團隊的心血與汗水。

  「奕頌康校長,您看,今年的招生人數又創了新高,比去年多了兩成呢!」一位身著阿卡族傳統服飾的女教師興沖沖地跑過來匯報。

  奕頌康微笑著點頭,心中滿是欣慰:「好,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要繼續堅持下去,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走出大山,擁抱外面的世界。」

  說著,奕頌康轉身走向教學樓。教學樓內,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的講解。

  有的教室里,學生們正在通過遠程教學設備,與中國職業院校的專家進行實時互動,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和電商運營知識;有的教室里,則是一堂生動的阿卡文化課,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實物,向學生們講述著阿卡族的歷史和傳統。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運用社交媒體推廣我們的農產品。記住,一個好的故事,比任何GG都要吸引人。」一位來自的年輕女教師站在講台上,用流利的中文和寮語交替講解,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吸引著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有人舉手提問,課堂氛圍異常活躍。

  這些孩子中,有的是來自阿卡山寨的本土學生,他們希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有的則是來自周邊其他山地民族的孩子,他們被「阿卡之光」的名聲吸引而來,渴望在這裡學到更多知識。

  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外,「阿卡之光」還承擔著更為深遠的教育功能。

  學校定期舉辦中老學生文化交流節,會適時邀請中國鐵路建設者來學校開辦講座。


  隨著秋日清晨的來臨,阿卡山寨漸漸甦醒,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稻香與泥土的氣息。

  這一天,對於「阿卡之光」中老雙語學校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學校一年一屆的中老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

  更為特別的是,奕頌康多年來的心愿即將實現:他的大哥奕沙萬,作為中老鐵路項目的參與者,將親自帶領一群中國鐵路工人來到這裡,共同見證學校舉辦的中老兩國文化交流的盛事。

  清晨的校園裡,彩旗飄揚,學生們身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臉上洋溢著期待與興奮。

  奕頌康和奕通蓬站在校門口,不時向遠處眺望,心中既有激動也有忐忑。

  終於,一輛皮卡車緩緩駛入視線,它沿著中老鐵路的築路線路一路駛來,穩穩停在了距離學校不遠的臨時停車場。

  車門開啟,奕沙萬身著整潔的工裝,步伐穩健地走在最前,身後跟著一群面帶微笑、眼神中充滿好奇的中國鐵路工人。

  「二弟、三弟,我們來了!」奕沙萬的聲音洪亮,他張開雙臂,與奕通蓬、奕頌康依次緊緊相擁。

  這一刻,兄弟三人的心緊緊相連,多年的努力與夢想仿佛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整個早晨,學校並沒有安排任何活動,奕頌康和奕通蓬帶著大哥奕沙萬和白天明工程師就在學校參觀。

  奕沙萬之所以大清早就帶著白天明過來這裡,一來是二號隧道里的安全隱患已經徹底排除,工人們現在對隧道的掘進速度很快,白天明終於可以出隧道歇一口氣了。

  二來是想讓白天明深入了解一下阿卡山區和「阿卡之光」,私心裡也希望今後這位來自中國的工程師可以幫助到自己的家鄉。

  午後,陽光正好,全校師生齊聚操場,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講座——「中老兩國,大道同行」。

  主持人介紹道,今天的主講人白天明,是一位來自中國鐵路系統有著豐富經驗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中老鐵路項目的積極參與者。

  在全校師生熱烈的掌聲中,白天明帶著幾分謙遜,幾分激情,踏上了講台。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站在這裡,感到非常榮幸。中老鐵路不僅僅是一條連接兩國的鋼鐵巨龍,它更是我們兩國人民友誼與合作的象徵。它穿越山川,跨越河流,將中老兩國的經濟、文化緊密相連。」白天明的聲音激昂,他的話語卻如同溫暖的陽光,照進了每個師生的心田。

  白天明隨即拿起一張中老鐵路的示意圖,開始詳細講解這條鐵路的建設歷程、技術挑戰以及它對未來兩國發展的重要意義。

  白天明動情地說:「你們知道嗎?在這條鐵路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遇到了無數困難,但正是有了中老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夠克服一切,讓這條『夢想之路』變為現實。」

  講座中,白天明還不時穿插著自己在建設過程中的親身經歷,以及與中國鐵路工人、上寮山區居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每一個細節都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學生們聽得入神,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白天明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年輕學子的鼓勵:「同學們,未來是屬於你們的。我希望你們能夠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知識,將來成為中老友誼的橋樑,為兩國的繁榮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講座結束後,白天明與全校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陽光下,他的身影與奕沙萬、奕頌康以及所有師生的身影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動人的畫面。

  這一刻,「阿卡之光」中老雙語學校不僅是一座學校,更是一個傳遞友誼、播種希望的地方。

  它昭示著,中老兩國的大道,在這裡並行不悖,共同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