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推心置腹
隨著飛機緩緩爬升至萬米高空,白天明透過舷窗,看到眼前的景象漸漸鋪展成一幅壯麗的畫卷。
蜿蜒的湄公河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粼粼,宛如一條鑲嵌在碧綠叢林中的銀色綢帶,悠然自得地穿梭於山谷之間。
河流兩岸,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宛如翡翠般鑲嵌在大地上,間或可見幾處村落,炊煙裊裊升起,與遠處連綿的山脈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和諧寧靜的田園風光。
白天明凝視著這一切,心中涌動著激動與緊張的心情。他知道自己即將踏上的這片土地,與他的父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僅承載著家族的夢想,更將成為他人生旅途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在這一刻,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條巨龍般的中老鐵路,在崇山峻岭間穿越前行,為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帶來勃勃生機。
飛機緩緩降落在萬象瓦岱機場,白天明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來到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機場外,一排排色彩鮮艷的嘟嘟車如同流動的彩虹,等待著將旅人送往各自的目的地。
白天明選了一輛裝飾著金色佛像與鮮艷花朵的嘟嘟車,隨著「嘟嘟」的引擎聲,他穿梭在萬象的街巷之中。
白天明的老語雖略顯生僻,但與不會講中文的嘟嘟車司機交流,並無大礙。
萬象這座被譽為「永珍」的寮國首都,其街景處處透露著獨特的異域風情。
街道兩旁,古老的法式建築與現代商業樓宇交相輝映,展現出這座城市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街道中央,身著傳統服飾的寮國婦女肩挑著竹籃,籃中裝滿了新鮮的果蔬與手工藝品,她們的笑容溫暖而淳樸,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溫馨的氛圍。
沿途,不時可見金碧輝煌的寺廟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城市之中,金色的尖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是守護這片土地的聖潔使者。
寺廟內,僧侶們虔誠誦經,香菸繚繞,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檀香味,讓人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與洗滌。
萬象的街頭巷尾,苫芭花競相綻放,那一抹抹素雅的淡黃色,如同織錦般鋪展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浪漫與神秘。
在苫芭花下,各族少女身著斑斕的民族服飾,猶如花叢中的精靈。她們或低頭輕嗅花香,或相視而笑,眼中閃爍著青春的光彩。
只見姑娘們的輕紗長裙隨風輕揚,與苫芭花的淡黃色交相輝映,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展現了寮國多元文化的獨特韻味和少女們的純真美好。
陽光溫軟地透過一簇簇苫芭花的縫隙,灑在姑娘們纖細的腰肢上,為這幅流動的畫面添上了幾分靈動。
隨著嘟嘟車緩緩駛向「中老鐵路項目協調組」的駐地,一股莊重而又不失活力的氛圍悄然撲面而來。
一幢具有寮國風格的辦公樓前,五星紅旗與寮國國旗交相輝映,在微風中輕輕飄揚,象徵著兩國人民攜手共進的深厚情誼。
嘟嘟車停穩後,白天明整理了一下衣襟,帶著一絲忐忑與期待,邁步走向那幢獨具特色的三層樓建築。
旗幟下,早已有中老雙方項目組的成員等候多時,他們站成一排,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歡迎來到中老鐵路項目協調組,白天明同志!」一位身著西裝、眼神堅定的中年男子上前,邊說著流利的中文邊伸出右手,他便是中方的項目負責人李偉總工程師。
白天明連忙握手回應,仿佛在這一刻,白天明一路的忐忑和不安突然煙消雲散。
老方項目負責人索萬緊隨其後,他身材魁梧,笑容可掬,用略顯生澀但充滿誠意的中文說道:「白天明先生,您的到來讓我們倍感榮幸。相信在您的加入下,我們的合作會更加順暢,中老鐵路的建設定能早日啟動,造福兩國人民。」
隨後,一行人步入會議室,室內布置簡潔而莊重,牆上掛著領導會見的合影以及中老鐵路的宏偉藍圖。會議桌上,擺放著精心準備的熱帶水果,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果香,為這場歡迎會增添了幾分溫馨氣氛。
簡短的歡迎會很快結束,白天明隨老方協調員奕沙萬到了項目協調組給他安排的住處。
看上去四十歲左右的奕沙萬,面容和藹,黝黑的皮膚在陽光下泛著健康的光澤,嘴角微微上揚,透露出樂觀與友善。
他身材健碩,穿著簡潔的T恤,上面繡著精美的圖案,既彰顯了寮國的文化底蘊,又透露出他作為老方協調員的幹練與嚴謹。
奕沙萬面帶微笑,引領著白天明穿過一條由鵝卵石鋪就的小徑,兩旁是精心修剪的灌木叢,偶爾有幾聲清脆的鳥鳴傳來。
兩人來到了一棟被鮮花環繞的小樓前,這裡便是白天明在寮國的臨時居所。
「白天明先生,這是為您準備的房間。」奕沙萬用他那略帶老語口音但十分清晰的中文介紹道,「我們儘量按照您的習慣進行了布置,希望您會喜歡。」
白天明輕輕推開門,一股清新淡雅的香氣撲鼻而來,房間內簡潔而溫馨,木質的家具透出自然的氣息,窗台上擺放著幾朵淡黃的苫芭花,與窗外的景致遙相呼應。
「這裡靠近協調組辦公室,方便您隨時參與工作,同時又不失寧靜,便於休息。」奕沙萬無微不至地安排道。
頓了頓,奕沙萬又善意地提醒道:「我們寮國人講究和諧共處,尊重每一位客人的隱私與習慣。不過,我想提醒您幾點,以便您更好地融入這裡的生活。」
奕沙萬的眼神中滿是善意的流露,他微笑道:「首先,我們寮國人非常重視人際關係,所以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任何問題,不妨多交流,多溝通,這樣效率會更高。其次,我們信仰佛教,尊重所有的生命,因此請儘量避免在寺廟附近大聲喧譁,也不要隨意觸摸或攀爬寺廟內的任何物品。最後,寮國的飲食習慣可能與您平時有所不同,但請您放心嘗試,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說完,奕沙萬從口袋裡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白天明:「這是一本關於寮國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小冊子,您可以閒暇時翻閱,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天明接過冊子,心中泛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望著奕沙萬,用中文回答道:「非常感謝您的周到安排和善意提醒,我一定會尊重這裡的習俗,努力工作,與大家一起為中老鐵路的早日啟動建設而努力。」
兩人相視一笑,白天明熱情地招呼奕沙萬坐下,還拿出從家裡帶來的普洱茶,燒開水沏了一壺茶招待奕沙萬。
白天明輕輕抿了一口茶,茶香裊裊間,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豪:「我的家鄉是中國雲南,那是一個群山環抱、江河縱橫的美麗地方。那裡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更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我能夠參與中老鐵路的建設,正是希望將這份美好與便捷帶給更多像我家鄉一樣的寮國,促進中老兩國人民的交流與經濟的繁榮。」
談及自己的學業背景,白天明微微一笑:「我畢業於中國北方的一所大學,專攻橋隧專業。多年的學習與實踐,讓我對鐵路建設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堅信,中老鐵路的每一個橋樑、每一段隧道,都將是我們中老兩國建設者共同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奕沙萬聞言,欽佩地點點頭,隨即也分享起了自己的故事:「我出生在寮國上寮的阿卡山區,那裡山高水遠,交通不便,卻擁有著未被現代文明完全侵蝕的原始美。正是這樣的環境,激發了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決心。從琅勃拉邦到萬象,我的求學之路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我從未放棄。後來,我有幸獲得了前往中國上海深造的機會,學習和鐵路建設相關的專業。那段留學經歷,不僅讓我學到了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老兩國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如今,能夠參與到中老鐵路這樣的重大項目中,我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
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距離在這一刻仿佛拉近了許多。他們繼續聊著各自的學習經歷、家鄉的風土人情,以及對於未來中老鐵路建設的憧憬與期待。
白天明感懷道:「說到我們各自的家鄉,我們中國雲南與寮國上寮地區山水相連,文化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聽我的奶奶說,在我父親小的時候,每逢春節,雲南普洱翠屏驛站的哈尼族、彝族朋友都會來我們白家馬店拜年,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唱著各自民族的歌謠,那份奶奶描繪的久遠家鄉的和諧與歡樂,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
奕沙萬聽後,臉上露出了嚮往之色,他沉浸在期間,半響才緩緩說道:「上寮的寮國人也有著相似的習俗,尤其是在新年或重要節日時,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食物,邀請親朋好友共聚一堂。我們那裡的阿卡民俗文化深厚,節日裡總少不了糯米的香氣,還有那些用竹筒烤制的特色菜餚,讓人回味無窮。我們的家鄉雖然地域不同,但那份對家的依戀,對節日的期待,卻是如此相似。」
白天明點頭贊同,繼續說道:「確實,無論是中國雲南還是寮國上寮,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著大自然的恩賜。記得有一次,我跟隨父親到昆明的市場,那裡商品琳琅滿目,既有雲南的茶葉、藥材,也有寮國的大米、香料和手工藝品。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我們中老兩國人民的心是緊緊相連的。」
奕沙萬聽後,感慨萬分:「是啊,那種跨越國界的友誼,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割斷的。我相信,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這種聯繫將會更加緊密,我們的孩子、孫子,乃至未來的世世代代,都將在這片土地上共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白天明和奕沙萬相視一笑,在這一刻,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中老鐵路如巨龍般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間,將兩國人民的心緊緊相連,共同開啟一個更加繁榮、和諧的新時代。
蜿蜒的湄公河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粼粼,宛如一條鑲嵌在碧綠叢林中的銀色綢帶,悠然自得地穿梭於山谷之間。
河流兩岸,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宛如翡翠般鑲嵌在大地上,間或可見幾處村落,炊煙裊裊升起,與遠處連綿的山脈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和諧寧靜的田園風光。
白天明凝視著這一切,心中涌動著激動與緊張的心情。他知道自己即將踏上的這片土地,與他的父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僅承載著家族的夢想,更將成為他人生旅途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在這一刻,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條巨龍般的中老鐵路,在崇山峻岭間穿越前行,為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帶來勃勃生機。
飛機緩緩降落在萬象瓦岱機場,白天明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來到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機場外,一排排色彩鮮艷的嘟嘟車如同流動的彩虹,等待著將旅人送往各自的目的地。
白天明選了一輛裝飾著金色佛像與鮮艷花朵的嘟嘟車,隨著「嘟嘟」的引擎聲,他穿梭在萬象的街巷之中。
白天明的老語雖略顯生僻,但與不會講中文的嘟嘟車司機交流,並無大礙。
萬象這座被譽為「永珍」的寮國首都,其街景處處透露著獨特的異域風情。
街道兩旁,古老的法式建築與現代商業樓宇交相輝映,展現出這座城市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街道中央,身著傳統服飾的寮國婦女肩挑著竹籃,籃中裝滿了新鮮的果蔬與手工藝品,她們的笑容溫暖而淳樸,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溫馨的氛圍。
沿途,不時可見金碧輝煌的寺廟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城市之中,金色的尖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是守護這片土地的聖潔使者。
寺廟內,僧侶們虔誠誦經,香菸繚繞,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檀香味,讓人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與洗滌。
萬象的街頭巷尾,苫芭花競相綻放,那一抹抹素雅的淡黃色,如同織錦般鋪展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浪漫與神秘。
在苫芭花下,各族少女身著斑斕的民族服飾,猶如花叢中的精靈。她們或低頭輕嗅花香,或相視而笑,眼中閃爍著青春的光彩。
只見姑娘們的輕紗長裙隨風輕揚,與苫芭花的淡黃色交相輝映,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展現了寮國多元文化的獨特韻味和少女們的純真美好。
陽光溫軟地透過一簇簇苫芭花的縫隙,灑在姑娘們纖細的腰肢上,為這幅流動的畫面添上了幾分靈動。
隨著嘟嘟車緩緩駛向「中老鐵路項目協調組」的駐地,一股莊重而又不失活力的氛圍悄然撲面而來。
一幢具有寮國風格的辦公樓前,五星紅旗與寮國國旗交相輝映,在微風中輕輕飄揚,象徵著兩國人民攜手共進的深厚情誼。
嘟嘟車停穩後,白天明整理了一下衣襟,帶著一絲忐忑與期待,邁步走向那幢獨具特色的三層樓建築。
旗幟下,早已有中老雙方項目組的成員等候多時,他們站成一排,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歡迎來到中老鐵路項目協調組,白天明同志!」一位身著西裝、眼神堅定的中年男子上前,邊說著流利的中文邊伸出右手,他便是中方的項目負責人李偉總工程師。
白天明連忙握手回應,仿佛在這一刻,白天明一路的忐忑和不安突然煙消雲散。
老方項目負責人索萬緊隨其後,他身材魁梧,笑容可掬,用略顯生澀但充滿誠意的中文說道:「白天明先生,您的到來讓我們倍感榮幸。相信在您的加入下,我們的合作會更加順暢,中老鐵路的建設定能早日啟動,造福兩國人民。」
隨後,一行人步入會議室,室內布置簡潔而莊重,牆上掛著領導會見的合影以及中老鐵路的宏偉藍圖。會議桌上,擺放著精心準備的熱帶水果,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果香,為這場歡迎會增添了幾分溫馨氣氛。
簡短的歡迎會很快結束,白天明隨老方協調員奕沙萬到了項目協調組給他安排的住處。
看上去四十歲左右的奕沙萬,面容和藹,黝黑的皮膚在陽光下泛著健康的光澤,嘴角微微上揚,透露出樂觀與友善。
他身材健碩,穿著簡潔的T恤,上面繡著精美的圖案,既彰顯了寮國的文化底蘊,又透露出他作為老方協調員的幹練與嚴謹。
奕沙萬面帶微笑,引領著白天明穿過一條由鵝卵石鋪就的小徑,兩旁是精心修剪的灌木叢,偶爾有幾聲清脆的鳥鳴傳來。
兩人來到了一棟被鮮花環繞的小樓前,這裡便是白天明在寮國的臨時居所。
「白天明先生,這是為您準備的房間。」奕沙萬用他那略帶老語口音但十分清晰的中文介紹道,「我們儘量按照您的習慣進行了布置,希望您會喜歡。」
白天明輕輕推開門,一股清新淡雅的香氣撲鼻而來,房間內簡潔而溫馨,木質的家具透出自然的氣息,窗台上擺放著幾朵淡黃的苫芭花,與窗外的景致遙相呼應。
「這裡靠近協調組辦公室,方便您隨時參與工作,同時又不失寧靜,便於休息。」奕沙萬無微不至地安排道。
頓了頓,奕沙萬又善意地提醒道:「我們寮國人講究和諧共處,尊重每一位客人的隱私與習慣。不過,我想提醒您幾點,以便您更好地融入這裡的生活。」
奕沙萬的眼神中滿是善意的流露,他微笑道:「首先,我們寮國人非常重視人際關係,所以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任何問題,不妨多交流,多溝通,這樣效率會更高。其次,我們信仰佛教,尊重所有的生命,因此請儘量避免在寺廟附近大聲喧譁,也不要隨意觸摸或攀爬寺廟內的任何物品。最後,寮國的飲食習慣可能與您平時有所不同,但請您放心嘗試,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說完,奕沙萬從口袋裡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白天明:「這是一本關於寮國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小冊子,您可以閒暇時翻閱,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天明接過冊子,心中泛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望著奕沙萬,用中文回答道:「非常感謝您的周到安排和善意提醒,我一定會尊重這裡的習俗,努力工作,與大家一起為中老鐵路的早日啟動建設而努力。」
兩人相視一笑,白天明熱情地招呼奕沙萬坐下,還拿出從家裡帶來的普洱茶,燒開水沏了一壺茶招待奕沙萬。
白天明輕輕抿了一口茶,茶香裊裊間,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豪:「我的家鄉是中國雲南,那是一個群山環抱、江河縱橫的美麗地方。那裡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更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我能夠參與中老鐵路的建設,正是希望將這份美好與便捷帶給更多像我家鄉一樣的寮國,促進中老兩國人民的交流與經濟的繁榮。」
談及自己的學業背景,白天明微微一笑:「我畢業於中國北方的一所大學,專攻橋隧專業。多年的學習與實踐,讓我對鐵路建設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堅信,中老鐵路的每一個橋樑、每一段隧道,都將是我們中老兩國建設者共同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奕沙萬聞言,欽佩地點點頭,隨即也分享起了自己的故事:「我出生在寮國上寮的阿卡山區,那裡山高水遠,交通不便,卻擁有著未被現代文明完全侵蝕的原始美。正是這樣的環境,激發了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決心。從琅勃拉邦到萬象,我的求學之路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我從未放棄。後來,我有幸獲得了前往中國上海深造的機會,學習和鐵路建設相關的專業。那段留學經歷,不僅讓我學到了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老兩國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如今,能夠參與到中老鐵路這樣的重大項目中,我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
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距離在這一刻仿佛拉近了許多。他們繼續聊著各自的學習經歷、家鄉的風土人情,以及對於未來中老鐵路建設的憧憬與期待。
白天明感懷道:「說到我們各自的家鄉,我們中國雲南與寮國上寮地區山水相連,文化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聽我的奶奶說,在我父親小的時候,每逢春節,雲南普洱翠屏驛站的哈尼族、彝族朋友都會來我們白家馬店拜年,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唱著各自民族的歌謠,那份奶奶描繪的久遠家鄉的和諧與歡樂,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
奕沙萬聽後,臉上露出了嚮往之色,他沉浸在期間,半響才緩緩說道:「上寮的寮國人也有著相似的習俗,尤其是在新年或重要節日時,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食物,邀請親朋好友共聚一堂。我們那裡的阿卡民俗文化深厚,節日裡總少不了糯米的香氣,還有那些用竹筒烤制的特色菜餚,讓人回味無窮。我們的家鄉雖然地域不同,但那份對家的依戀,對節日的期待,卻是如此相似。」
白天明點頭贊同,繼續說道:「確實,無論是中國雲南還是寮國上寮,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著大自然的恩賜。記得有一次,我跟隨父親到昆明的市場,那裡商品琳琅滿目,既有雲南的茶葉、藥材,也有寮國的大米、香料和手工藝品。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我們中老兩國人民的心是緊緊相連的。」
奕沙萬聽後,感慨萬分:「是啊,那種跨越國界的友誼,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割斷的。我相信,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這種聯繫將會更加緊密,我們的孩子、孫子,乃至未來的世世代代,都將在這片土地上共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白天明和奕沙萬相視一笑,在這一刻,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中老鐵路如巨龍般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間,將兩國人民的心緊緊相連,共同開啟一個更加繁榮、和諧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