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的五弟司馬瑋與四叔公司馬亮1
楊駿被誅後,在黑胖的授意下,朝廷開始封賞此次行動中的有功之人,幾乎參與了此次行動的每一個人都有獎賞。
首先是五弟司馬瑋被任命為京師衛將軍,兼領北軍中候,雖說北軍中候這個職位只是兼領,但該職位卻不可小覷,憑藉這個職位,五弟可以隨意調動北軍五營的兵力。
東安公司馬繇拜右衛將軍,進封東安郡王。
孟觀,李肇二人封郡公,晉升積弩將軍。
黑胖身邊的紅人內侍張弘,被冊封為武安侯,連帶他的親族,也在此處誅殺楊駿的事件中因為他的功勞而受到不同層次的封賞。
除了以上主要參與誅殺楊駿行動的人被大肆封賞外,齊王司馬冏,以及曾給楊駿出主意焚燒雲龍門卻沒被採納的侍中傅祗都有封賞,就連我舅公王愷,也因為『參與』誅殺楊駿,受封山都縣公,舅公王愷自然是沒有參與誅殺楊駿的行動,但他在抓捕楊駿同黨的過程中甚為賣力,因此,誅殺楊駿也算有他一份功勞。
封賞完畢後,面對楊駿死後留下的權利真空,早就有心專攝朝政的黑胖蠢蠢欲動,奈何她在朝中的威望遠不及四叔公汝南王司馬亮。四叔公司馬亮身為宗室領袖,德高望重,群臣自然對他更為信服,因此在太保衛瓘的主張下,我親自下詔,讓留任許昌的四叔公入朝主持大局,四叔公在接到我的入朝詔書後,星夜兼程從許昌趕赴洛陽,在抵達京師後,立馬被我任命為太宰,與太保衛瓘一起主持政局。
四叔公上任後,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讓留在京師的各地藩王返回封地,這些藩王中自然也包括我五弟司馬瑋,以及九弟司馬允,五弟都督荊州諸軍事,九弟都督揚州軍事,荊州,揚州素來都是歷朝歷代重鎮,四叔公以此為由,要五弟,九弟即刻離開京城,返回封地。
五弟剛因誅殺楊駿之功,身兼數職,無論京師衛將軍,還是北軍中候,都屬於權力中樞的要職,這些職位剛剛到手,他又怎甘心輕易放棄,可面對四叔公的命令,卻又不得不從。五弟性情剛烈,再加上年輕氣盛,因此對四叔公的安排極為不滿,以致五弟與四叔公逐漸心生間隙,關係開始惡化起來。
五弟身邊有兩個人深得他寵信的人,一人是長史公孫宏,另一人乃是舍人岐盛,只是這二人品行不端,不學無術,常常教唆五弟行險惡之事,以致五弟時常驕橫不法,行事膽大妄為,因此這二人深為四叔公以及衛瓘厭惡,他們擔心五弟在這二人的引導下,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給朝廷帶來禍患,特別是岐盛,謀略超群,非一般人可比,只是此人首鼠兩端,陰險狡詐,因此四叔公與衛瓘打算想辦法先將岐盛除去,只可惜此事被岐盛事先知曉,岐盛為求自保,於是鼓動五弟先下手為強,除掉四叔公與衛瓘,但五弟卻猶豫不決,岐盛眼見五弟下不了決心,於是與公孫宏密謀,通過接近積弩將軍李肇、孟觀,婉轉傳達四叔公與衛瓘暗中圖謀廢立之事,李肇、孟觀自楊駿被誅後,便已成為黑胖的心腹,於是將岐盛、公孫宏的話傳達到了黑胖的耳中,黑胖早年因太子廢立之事,本就對衛瓘記恨在心,對李肇、孟觀傳達的話語沒有詳察便輕而易舉相信了,再加上四叔公與衛瓘主政以來,大力整頓朝綱,黑胖無法為所欲為,因此早就對他們心生怨恨,正想借五弟之手除掉四叔公與衛瓘。
於是,又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黑胖來到我居住的太極殿東堂,將我從睡夢中粗暴地叫醒,然後扔給我一份青紙詔書,說是四叔公與衛瓘圖謀不軌,需要將他們捉拿歸案,並讓我速速蓋印下詔,聽聞四叔公懷有圖謀不軌之心,我心頭頓時嚇了一跳,但又懷疑此事的真實性,四叔公身為宗室領袖,德高望重,怎會突然圖謀不軌。
黑胖說是四叔公正圖謀廢立,打算把我這個傻皇帝廢掉,另立一個聰明的皇帝,此話說得我將信將疑,世人皆知我傻,能坐上皇位全賴我長子的身份,從楊駿事件便可看出,我的確難擔大任,然而只要我仍然是大晉朝的皇帝,天下人便需要繼續臣服於我,哪怕我的的確確是個白痴皇帝。
不得不說,黑胖的話對我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滿朝文武中,四叔公是我最信任的臣子,同為司馬家人,他又是我最親近的長輩,如果連他都覺得我難堪重用,不適合做皇帝,那我還能依靠誰呢。一想到世人都輕視於我,甚至連那些每天上朝向我跪拜的臣子們,大多數人心中都瞧不上我,我倍感傷心失落,神情開始變得恍惚起來,情不自禁地解下腰間玉璽,在沒有細看詔書內容的情況下,我蓋了上去。
我本以為詔書的內容就只是緝拿四叔公和衛瓘,但沒想到黑胖心黑,在詔書中還革除了他們太宰、太保之職,廢他們為庶人。
黑胖見我蓋下了玉璽,興高采烈地取過詔書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張弘,張弘拿著詔書便出宮去找五弟了。與此同時,為防止宮中有變,黑胖還讓九弟淮南王司馬允,以及留在京師的六弟長沙王司馬乂、十六弟成都王司馬穎屯兵在各大宮門前守衛皇宮。
五弟在拿到張弘帶來的『密詔』後有些猶豫,想要進宮確認詔書的真假,但張弘以此事關係重大,以有可能泄露出去為由勸阻了五弟,並暗中授意讓他逮捕四叔公與衛瓘後,趁機除去二人。
此事茲事體大,畢竟四叔公宗室領袖,衛瓘兩朝重臣,冒然除掉二人,稍有不慎,自己便會死無葬身之地,五弟一時半會兒難以下定決心,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岐盛、公孫宏二人眼見此時正是奪取權力的大好時機,心中激動不已,因此在一旁不停煽動五弟,五弟經不住二人的旁敲側擊,躊躇片刻後,最終還是決定先發制人。於是以自己京師衛將軍,以及北軍中候的身份,迅速召集洛陽三十六營的兵馬,當著眾將士的面宣讀完詔書後,便帶著兵馬朝四叔公與衛瓘的府邸包圍了過去。
當五弟帶著兵士進發時,淒冷的夜風在洛陽城的大小街頭吹拂不停,城內又一次迎來了一個流血的夜晚。
天剛破曉不久,晨光照進大殿內,我於夢中醒來。不知為何,今天的我醒得特別的早,或許是記掛著四叔公的事,我一覺醒來,便命令宮人趕忙為我洗漱穿衣,準備上朝處理四叔公的事,想必此刻五弟已將四叔公和衛瓘緝拿。
當我洗漱完畢,剛好把龍袍穿上時,黑胖便心急火燎地闖入了我的寢殿,然後急匆匆說道:「陛下,楚王圖謀不軌,正帶兵殺入皇宮,趕快下詔捉拿他。」
我以為我聽錯了,一臉茫然地看著她,幾個時辰之前,她跑來跟我說四叔公圖謀不軌,讓我下詔緝拿歸案,怎麼一夜過去,圖謀不軌的人就變成了五弟。
「看我做什麼,下詔啊。」黑胖將一道早就擬好的詔書遞到我面前,我見她語帶哭喪,嘴唇哆嗦,臉上的神情滿是擔驚受怕,有些不明所以。此刻的她,全然不似平時那個趾高氣揚,蠻橫霸道的賈皇后。
「圖謀不軌的人不是四叔公嗎,怎麼變成了五弟?」我訝然問道。
黑胖瞥了我一眼,心虛道:「你下詔讓五弟捉拿四叔公和太保衛瓘,沒想到五弟心懷不軌,捉拿四叔公與太保衛瓘後,五弟將他們二人殘忍殺害,然後又帶著兵朝皇宮殺來,要謀害你我二人性命。」
黑胖這一句話,將所有的責任推脫得一乾二淨,第一,下詔的事,與她沒絲毫干係,全是我一人所為,第二,殺害四叔公與太保衛瓘全因五弟心懷叵測所至,並沒有她從中授意。可她忘了,這一些列事情背後,都有她在推波助瀾,若不是她想通過五弟與四叔公之間相互攻罰,坐收漁利,事態又怎會演變到今天的局面。
一夜之間,山河巨變,對於不曾歷經大風大浪的我而言,太過驚駭,我依舊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於是扭著胖頭朝黑胖問道:「五弟當真殺害了四叔公與太保衛瓘,然後帶兵朝皇宮殺來了?」
見我不信她,黑胖忍不住提高了嗓門道:「那還有假,這些都是臣妾的內侍張弘親眼所見。」
本以為楊駿被誅後,晉朝天下會迎來太平盛世,可沒想到轉眼之間,四叔公死了,五弟叛變了,晉朝天下非但沒迎來太平,反而生出更多禍端,我一時半會兒無法接受,非要弄個明白,於是傳喚道:「張弘何在?出來說個明白。」
「陛下,臣在。」
聽我召他,這個閹人灰不溜秋地從殿外跑了進來,然後跪在我與黑胖面前,哭喪著臉說道:「回稟陛下,皇后所言皆是臣親眼所見,千真萬確,還請陛下趕快下詔捉拿楚王,一旦遲了,恐怕大事休矣。」
據他所說,當時他將詔書交給五弟後,五弟拉著十三弟清河王司馬遐一起召集兵馬,分兵兩路,一路由五弟親自率領前往四叔公府邸,另一路由十三弟清河王司馬遐率領,前往太保衛瓘府邸。
五弟率領兵士趕到四叔公府門外時,據說四叔公當時正在書房看書,忽然聽見下人來報,說是五弟封詔緝拿他,四叔公不信,以為這是訛傳,畢竟自己對大晉朝忠心耿耿,怎會無緣無故被下詔緝拿。然而等府邸外傳來陣陣喧鬧時,四叔公方才知道事情有變,世子司馬矩建議他召集王府內的兵士,合力與五弟的營兵一戰,衝出五弟的包圍,前往皇宮親自面見我,討回公道,然而四叔公認為自己身為宗室領袖,當朝太宰,不能輕舉刀兵,於是打算親自面見五弟,把事情問個清楚。
首先是五弟司馬瑋被任命為京師衛將軍,兼領北軍中候,雖說北軍中候這個職位只是兼領,但該職位卻不可小覷,憑藉這個職位,五弟可以隨意調動北軍五營的兵力。
東安公司馬繇拜右衛將軍,進封東安郡王。
孟觀,李肇二人封郡公,晉升積弩將軍。
黑胖身邊的紅人內侍張弘,被冊封為武安侯,連帶他的親族,也在此處誅殺楊駿的事件中因為他的功勞而受到不同層次的封賞。
除了以上主要參與誅殺楊駿行動的人被大肆封賞外,齊王司馬冏,以及曾給楊駿出主意焚燒雲龍門卻沒被採納的侍中傅祗都有封賞,就連我舅公王愷,也因為『參與』誅殺楊駿,受封山都縣公,舅公王愷自然是沒有參與誅殺楊駿的行動,但他在抓捕楊駿同黨的過程中甚為賣力,因此,誅殺楊駿也算有他一份功勞。
封賞完畢後,面對楊駿死後留下的權利真空,早就有心專攝朝政的黑胖蠢蠢欲動,奈何她在朝中的威望遠不及四叔公汝南王司馬亮。四叔公司馬亮身為宗室領袖,德高望重,群臣自然對他更為信服,因此在太保衛瓘的主張下,我親自下詔,讓留任許昌的四叔公入朝主持大局,四叔公在接到我的入朝詔書後,星夜兼程從許昌趕赴洛陽,在抵達京師後,立馬被我任命為太宰,與太保衛瓘一起主持政局。
四叔公上任後,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讓留在京師的各地藩王返回封地,這些藩王中自然也包括我五弟司馬瑋,以及九弟司馬允,五弟都督荊州諸軍事,九弟都督揚州軍事,荊州,揚州素來都是歷朝歷代重鎮,四叔公以此為由,要五弟,九弟即刻離開京城,返回封地。
五弟剛因誅殺楊駿之功,身兼數職,無論京師衛將軍,還是北軍中候,都屬於權力中樞的要職,這些職位剛剛到手,他又怎甘心輕易放棄,可面對四叔公的命令,卻又不得不從。五弟性情剛烈,再加上年輕氣盛,因此對四叔公的安排極為不滿,以致五弟與四叔公逐漸心生間隙,關係開始惡化起來。
五弟身邊有兩個人深得他寵信的人,一人是長史公孫宏,另一人乃是舍人岐盛,只是這二人品行不端,不學無術,常常教唆五弟行險惡之事,以致五弟時常驕橫不法,行事膽大妄為,因此這二人深為四叔公以及衛瓘厭惡,他們擔心五弟在這二人的引導下,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給朝廷帶來禍患,特別是岐盛,謀略超群,非一般人可比,只是此人首鼠兩端,陰險狡詐,因此四叔公與衛瓘打算想辦法先將岐盛除去,只可惜此事被岐盛事先知曉,岐盛為求自保,於是鼓動五弟先下手為強,除掉四叔公與衛瓘,但五弟卻猶豫不決,岐盛眼見五弟下不了決心,於是與公孫宏密謀,通過接近積弩將軍李肇、孟觀,婉轉傳達四叔公與衛瓘暗中圖謀廢立之事,李肇、孟觀自楊駿被誅後,便已成為黑胖的心腹,於是將岐盛、公孫宏的話傳達到了黑胖的耳中,黑胖早年因太子廢立之事,本就對衛瓘記恨在心,對李肇、孟觀傳達的話語沒有詳察便輕而易舉相信了,再加上四叔公與衛瓘主政以來,大力整頓朝綱,黑胖無法為所欲為,因此早就對他們心生怨恨,正想借五弟之手除掉四叔公與衛瓘。
於是,又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黑胖來到我居住的太極殿東堂,將我從睡夢中粗暴地叫醒,然後扔給我一份青紙詔書,說是四叔公與衛瓘圖謀不軌,需要將他們捉拿歸案,並讓我速速蓋印下詔,聽聞四叔公懷有圖謀不軌之心,我心頭頓時嚇了一跳,但又懷疑此事的真實性,四叔公身為宗室領袖,德高望重,怎會突然圖謀不軌。
黑胖說是四叔公正圖謀廢立,打算把我這個傻皇帝廢掉,另立一個聰明的皇帝,此話說得我將信將疑,世人皆知我傻,能坐上皇位全賴我長子的身份,從楊駿事件便可看出,我的確難擔大任,然而只要我仍然是大晉朝的皇帝,天下人便需要繼續臣服於我,哪怕我的的確確是個白痴皇帝。
不得不說,黑胖的話對我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滿朝文武中,四叔公是我最信任的臣子,同為司馬家人,他又是我最親近的長輩,如果連他都覺得我難堪重用,不適合做皇帝,那我還能依靠誰呢。一想到世人都輕視於我,甚至連那些每天上朝向我跪拜的臣子們,大多數人心中都瞧不上我,我倍感傷心失落,神情開始變得恍惚起來,情不自禁地解下腰間玉璽,在沒有細看詔書內容的情況下,我蓋了上去。
我本以為詔書的內容就只是緝拿四叔公和衛瓘,但沒想到黑胖心黑,在詔書中還革除了他們太宰、太保之職,廢他們為庶人。
黑胖見我蓋下了玉璽,興高采烈地取過詔書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張弘,張弘拿著詔書便出宮去找五弟了。與此同時,為防止宮中有變,黑胖還讓九弟淮南王司馬允,以及留在京師的六弟長沙王司馬乂、十六弟成都王司馬穎屯兵在各大宮門前守衛皇宮。
五弟在拿到張弘帶來的『密詔』後有些猶豫,想要進宮確認詔書的真假,但張弘以此事關係重大,以有可能泄露出去為由勸阻了五弟,並暗中授意讓他逮捕四叔公與衛瓘後,趁機除去二人。
此事茲事體大,畢竟四叔公宗室領袖,衛瓘兩朝重臣,冒然除掉二人,稍有不慎,自己便會死無葬身之地,五弟一時半會兒難以下定決心,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岐盛、公孫宏二人眼見此時正是奪取權力的大好時機,心中激動不已,因此在一旁不停煽動五弟,五弟經不住二人的旁敲側擊,躊躇片刻後,最終還是決定先發制人。於是以自己京師衛將軍,以及北軍中候的身份,迅速召集洛陽三十六營的兵馬,當著眾將士的面宣讀完詔書後,便帶著兵馬朝四叔公與衛瓘的府邸包圍了過去。
當五弟帶著兵士進發時,淒冷的夜風在洛陽城的大小街頭吹拂不停,城內又一次迎來了一個流血的夜晚。
天剛破曉不久,晨光照進大殿內,我於夢中醒來。不知為何,今天的我醒得特別的早,或許是記掛著四叔公的事,我一覺醒來,便命令宮人趕忙為我洗漱穿衣,準備上朝處理四叔公的事,想必此刻五弟已將四叔公和衛瓘緝拿。
當我洗漱完畢,剛好把龍袍穿上時,黑胖便心急火燎地闖入了我的寢殿,然後急匆匆說道:「陛下,楚王圖謀不軌,正帶兵殺入皇宮,趕快下詔捉拿他。」
我以為我聽錯了,一臉茫然地看著她,幾個時辰之前,她跑來跟我說四叔公圖謀不軌,讓我下詔緝拿歸案,怎麼一夜過去,圖謀不軌的人就變成了五弟。
「看我做什麼,下詔啊。」黑胖將一道早就擬好的詔書遞到我面前,我見她語帶哭喪,嘴唇哆嗦,臉上的神情滿是擔驚受怕,有些不明所以。此刻的她,全然不似平時那個趾高氣揚,蠻橫霸道的賈皇后。
「圖謀不軌的人不是四叔公嗎,怎麼變成了五弟?」我訝然問道。
黑胖瞥了我一眼,心虛道:「你下詔讓五弟捉拿四叔公和太保衛瓘,沒想到五弟心懷不軌,捉拿四叔公與太保衛瓘後,五弟將他們二人殘忍殺害,然後又帶著兵朝皇宮殺來,要謀害你我二人性命。」
黑胖這一句話,將所有的責任推脫得一乾二淨,第一,下詔的事,與她沒絲毫干係,全是我一人所為,第二,殺害四叔公與太保衛瓘全因五弟心懷叵測所至,並沒有她從中授意。可她忘了,這一些列事情背後,都有她在推波助瀾,若不是她想通過五弟與四叔公之間相互攻罰,坐收漁利,事態又怎會演變到今天的局面。
一夜之間,山河巨變,對於不曾歷經大風大浪的我而言,太過驚駭,我依舊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於是扭著胖頭朝黑胖問道:「五弟當真殺害了四叔公與太保衛瓘,然後帶兵朝皇宮殺來了?」
見我不信她,黑胖忍不住提高了嗓門道:「那還有假,這些都是臣妾的內侍張弘親眼所見。」
本以為楊駿被誅後,晉朝天下會迎來太平盛世,可沒想到轉眼之間,四叔公死了,五弟叛變了,晉朝天下非但沒迎來太平,反而生出更多禍端,我一時半會兒無法接受,非要弄個明白,於是傳喚道:「張弘何在?出來說個明白。」
「陛下,臣在。」
聽我召他,這個閹人灰不溜秋地從殿外跑了進來,然後跪在我與黑胖面前,哭喪著臉說道:「回稟陛下,皇后所言皆是臣親眼所見,千真萬確,還請陛下趕快下詔捉拿楚王,一旦遲了,恐怕大事休矣。」
據他所說,當時他將詔書交給五弟後,五弟拉著十三弟清河王司馬遐一起召集兵馬,分兵兩路,一路由五弟親自率領前往四叔公府邸,另一路由十三弟清河王司馬遐率領,前往太保衛瓘府邸。
五弟率領兵士趕到四叔公府門外時,據說四叔公當時正在書房看書,忽然聽見下人來報,說是五弟封詔緝拿他,四叔公不信,以為這是訛傳,畢竟自己對大晉朝忠心耿耿,怎會無緣無故被下詔緝拿。然而等府邸外傳來陣陣喧鬧時,四叔公方才知道事情有變,世子司馬矩建議他召集王府內的兵士,合力與五弟的營兵一戰,衝出五弟的包圍,前往皇宮親自面見我,討回公道,然而四叔公認為自己身為宗室領袖,當朝太宰,不能輕舉刀兵,於是打算親自面見五弟,把事情問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