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葡萄
見朱標一臉凝重,張泊將值引至石桌邊,將裝著葡萄的塑膠袋放於石桌上,開口問道。
「太子殿下,不知是何事。」
「店家,不必稱呼我為太子殿下,還是稱呼我為朱兄吧。」
朱標都這麼說了,張泊自然沒有異議。
見劉據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塑膠袋中葡萄,張泊給劉據下達了一個任務。
「小據,你是不是想吃葡萄,將這些葡萄一個個摘下,去那裡用自來水洗洗就可以吃了。」
張泊說完,簡單地為劉據演示了一番如何使用水龍頭,之後指向院中的一個角落。
劉據當即抄起不鏽鋼臉盆和一塑膠袋的葡萄,向著水龍頭方向跑去。
等到了水龍頭前,劉據望著眼前這根灰撲撲的長條形物件,眼中充滿了好奇。
此物真的像兄長所說的那樣,只需要擰動上面的玩意,就可以出水嗎?
劉據懷著好奇的心情,擰動水龍頭,之後在他驚詫的目光中,水龍頭出水了。
太神奇了!
竟然不需要水井就能夠出水。
不過,在興奮之餘,劉據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將塑膠袋中的葡萄抖入臉盆當中,這位大漢太子開始著手清理葡萄。
望著劉據那裡一切進入正軌,張泊收回了目光。
「太……朱兄,不知是何事令你如此焦急。」
「店家,我在那《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讀到,我的母親,將會在洪武十五年八月逝世,不知是何原因?」
朱標的母親?
不就是馬皇后嗎。
這可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在張泊看來,如果評選什麼四大賢后之類,馬皇后肯定能夠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如果將老朱比作一柄快刀的話,那馬皇后毫無疑問就是包著快刀的刀鞘。
他甚至還在網上看到過,馬皇后死後,那些官員們哭的比死了自己的爹媽都要難過。
沒了刀鞘,刀可不就得砍人嘛。
為了這位歷史上的這位賢后,張泊也打算盡力一救。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史書上並未寫馬皇后是怎麼死的啊。
這就很難辦了。
見張泊低頭沉吟,朱標頓感氣氛有些不妙。
莫非,母后得的乃是不治之症,即使後世也無法救治。
朱標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店家,可是病症無法醫治?」
「額,這倒不是,只是史書上並未記載是如何離世的。」
「這……」
原本朱標以為,只是實錄中並未記載,如今看來,似乎其他史書中也並未記載有關母后的離世原因。
既然如此,豈不是連對症下藥都做不到。
那是否也預示著他的母后就一定會死。
「朱兄,史書中雖然沒有寫明馬皇后的死因,但是有人曾經推測過,孝慈高皇后是在太孫患病期間積勞成疾,加之因為太孫的死悲傷過度,這才與世長辭。」
「如今既然太孫已然康復,想來孝慈高皇后也就不會悲傷過度,因此大概率只需要好好滋補即可。」
張泊說到此處,便閉口不言。
如果要論什麼治病之類,明朝拍馬趕不上現代,如果要論滋補,能夠比馬皇后還能補得好的,恐怕都沒有幾個。
大明的國母,老朱的結髮妻子,肯定是不差的。
他也沒必要買些現代的科技與狠活去給馬皇后補,萬一補出個好歹來,老朱可就得順著朱標找過來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將朱標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劉據此刻也端著不鏽鋼臉盆回來了。
看著盆中的葡萄,張泊的目光看向劉據。
「小據,你是不是偷吃了。」
尼瑪少了三分之一。
「兄……兄長,你怎麼污人清白。」
張泊也沒和劉據計較,擺了擺手說道。
「小據,別愣著了,坐上來吃吧。」
朱標此刻壓在心中的石頭已經過移開,自然也有了閒情雅致吃葡萄。
「店家,為何這些葡萄較之我大明的葡萄的葡萄截然不同。就比如這綠色的葡萄,似乎完全沒有成熟一般,還有著細長的葡萄,怎麼如此的奇形怪狀。」
張泊拿起一個長條形的葡萄,一口吞下。
「朱兄,你可以這麼理解,就和人的高矮胖瘦不同,葡萄也有不同的種類之分,就比如這種綠色的葡萄,名為陽光玫瑰,其成熟後的顏色就是綠色,吃起來鮮脆多汁,並伴隨著一股花香,甜度較之蔗糖也絲毫不遜色。
又比如這種尾部泛紅的葡萄,其名為美人指,皮薄肉厚,清脆鮮甜,可以連著皮一起吃。」
劉據在一旁不停的點頭,看到張泊的眼光望過來,又是不停的搖頭。
朱標一邊聽著張泊的介紹,一邊拿起盆中的葡萄品嘗。
確實,大明的葡萄和後世的葡萄沒法比。
三人就這麼吃著葡萄,談著事情。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談,朱標也是和劉據熟絡了起來,兩人的稱呼也變得像張泊與劉據的稱號一般。
劉據喊朱標為兄長,朱標喊劉據為小據。
看著這一幕,張泊心中甚是好奇,如果再來一個唐太宗的太子如何。
「店家,我要和你說一聲抱歉。」
朱標的這一聲道歉將張泊的思緒拉回現實。
張泊看著朱標,一頭霧水。
貌似他沒有做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吧。
「我之前與你說我下次前來會帶來獎賞,但是我回去後,並未將此事直接與父皇說,因此也並未帶來獎賞,只帶來了兩錠金錠。」
說罷,朱標從袖口中掏出兩枚金錠。
「嘶。」
竟然是金錠。
他當初忘記和朱標交代了。
張泊拿過金錠,一眼就看到了底部一串密密麻麻的銘文。
當即,又將金錠交換到朱標的手中。
「朱兄,不知可否將這金錠融成金豆子。」
「莫非金錠不行?」
朱標也是異常吃驚,有些不明所以。
金錠都是制式,有十兩,二十兩,五十兩,簡單明了,怎麼看店家這副模樣,還有些嫌棄。
「並不是金錠不行,而是……這解釋起來頗為麻煩,還望太子殿下收回,等鑄成金豆子在給我也不遲。」
「如此,那就等待我些許時日。」
見朱標收回金錠,張泊也是想到了之前劉徹的金餅,也不知劉徹最近的金豆子到哪一步了。
「店家,還有一件事,就是我之後,會將來到此地之事與我父皇一說,可能我父皇也會來到此地,到時還請店家將老四之事隱瞞,最好連相關史書也別讓父皇發現。」
張泊也是不由得一陣感慨,朱標不愧是一個好大哥。
即使朱棣奪去了朱允炆的位置,身為大哥的朱標還如此對待他的這個弟弟。
「行的,朱兄,我答應你。」
「如此那就多謝店家了。」
朱標也是對著張泊俯身表示感謝。
「時候不早了,店家,想來我也該回去了。」
一旁的劉據聽聞朱標要走,忙說道。
「兄長,我是否能與你一道前往大明。」
「太子殿下,不知是何事。」
「店家,不必稱呼我為太子殿下,還是稱呼我為朱兄吧。」
朱標都這麼說了,張泊自然沒有異議。
見劉據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塑膠袋中葡萄,張泊給劉據下達了一個任務。
「小據,你是不是想吃葡萄,將這些葡萄一個個摘下,去那裡用自來水洗洗就可以吃了。」
張泊說完,簡單地為劉據演示了一番如何使用水龍頭,之後指向院中的一個角落。
劉據當即抄起不鏽鋼臉盆和一塑膠袋的葡萄,向著水龍頭方向跑去。
等到了水龍頭前,劉據望著眼前這根灰撲撲的長條形物件,眼中充滿了好奇。
此物真的像兄長所說的那樣,只需要擰動上面的玩意,就可以出水嗎?
劉據懷著好奇的心情,擰動水龍頭,之後在他驚詫的目光中,水龍頭出水了。
太神奇了!
竟然不需要水井就能夠出水。
不過,在興奮之餘,劉據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將塑膠袋中的葡萄抖入臉盆當中,這位大漢太子開始著手清理葡萄。
望著劉據那裡一切進入正軌,張泊收回了目光。
「太……朱兄,不知是何事令你如此焦急。」
「店家,我在那《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讀到,我的母親,將會在洪武十五年八月逝世,不知是何原因?」
朱標的母親?
不就是馬皇后嗎。
這可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在張泊看來,如果評選什麼四大賢后之類,馬皇后肯定能夠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如果將老朱比作一柄快刀的話,那馬皇后毫無疑問就是包著快刀的刀鞘。
他甚至還在網上看到過,馬皇后死後,那些官員們哭的比死了自己的爹媽都要難過。
沒了刀鞘,刀可不就得砍人嘛。
為了這位歷史上的這位賢后,張泊也打算盡力一救。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史書上並未寫馬皇后是怎麼死的啊。
這就很難辦了。
見張泊低頭沉吟,朱標頓感氣氛有些不妙。
莫非,母后得的乃是不治之症,即使後世也無法救治。
朱標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店家,可是病症無法醫治?」
「額,這倒不是,只是史書上並未記載是如何離世的。」
「這……」
原本朱標以為,只是實錄中並未記載,如今看來,似乎其他史書中也並未記載有關母后的離世原因。
既然如此,豈不是連對症下藥都做不到。
那是否也預示著他的母后就一定會死。
「朱兄,史書中雖然沒有寫明馬皇后的死因,但是有人曾經推測過,孝慈高皇后是在太孫患病期間積勞成疾,加之因為太孫的死悲傷過度,這才與世長辭。」
「如今既然太孫已然康復,想來孝慈高皇后也就不會悲傷過度,因此大概率只需要好好滋補即可。」
張泊說到此處,便閉口不言。
如果要論什麼治病之類,明朝拍馬趕不上現代,如果要論滋補,能夠比馬皇后還能補得好的,恐怕都沒有幾個。
大明的國母,老朱的結髮妻子,肯定是不差的。
他也沒必要買些現代的科技與狠活去給馬皇后補,萬一補出個好歹來,老朱可就得順著朱標找過來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將朱標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劉據此刻也端著不鏽鋼臉盆回來了。
看著盆中的葡萄,張泊的目光看向劉據。
「小據,你是不是偷吃了。」
尼瑪少了三分之一。
「兄……兄長,你怎麼污人清白。」
張泊也沒和劉據計較,擺了擺手說道。
「小據,別愣著了,坐上來吃吧。」
朱標此刻壓在心中的石頭已經過移開,自然也有了閒情雅致吃葡萄。
「店家,為何這些葡萄較之我大明的葡萄的葡萄截然不同。就比如這綠色的葡萄,似乎完全沒有成熟一般,還有著細長的葡萄,怎麼如此的奇形怪狀。」
張泊拿起一個長條形的葡萄,一口吞下。
「朱兄,你可以這麼理解,就和人的高矮胖瘦不同,葡萄也有不同的種類之分,就比如這種綠色的葡萄,名為陽光玫瑰,其成熟後的顏色就是綠色,吃起來鮮脆多汁,並伴隨著一股花香,甜度較之蔗糖也絲毫不遜色。
又比如這種尾部泛紅的葡萄,其名為美人指,皮薄肉厚,清脆鮮甜,可以連著皮一起吃。」
劉據在一旁不停的點頭,看到張泊的眼光望過來,又是不停的搖頭。
朱標一邊聽著張泊的介紹,一邊拿起盆中的葡萄品嘗。
確實,大明的葡萄和後世的葡萄沒法比。
三人就這麼吃著葡萄,談著事情。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談,朱標也是和劉據熟絡了起來,兩人的稱呼也變得像張泊與劉據的稱號一般。
劉據喊朱標為兄長,朱標喊劉據為小據。
看著這一幕,張泊心中甚是好奇,如果再來一個唐太宗的太子如何。
「店家,我要和你說一聲抱歉。」
朱標的這一聲道歉將張泊的思緒拉回現實。
張泊看著朱標,一頭霧水。
貌似他沒有做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吧。
「我之前與你說我下次前來會帶來獎賞,但是我回去後,並未將此事直接與父皇說,因此也並未帶來獎賞,只帶來了兩錠金錠。」
說罷,朱標從袖口中掏出兩枚金錠。
「嘶。」
竟然是金錠。
他當初忘記和朱標交代了。
張泊拿過金錠,一眼就看到了底部一串密密麻麻的銘文。
當即,又將金錠交換到朱標的手中。
「朱兄,不知可否將這金錠融成金豆子。」
「莫非金錠不行?」
朱標也是異常吃驚,有些不明所以。
金錠都是制式,有十兩,二十兩,五十兩,簡單明了,怎麼看店家這副模樣,還有些嫌棄。
「並不是金錠不行,而是……這解釋起來頗為麻煩,還望太子殿下收回,等鑄成金豆子在給我也不遲。」
「如此,那就等待我些許時日。」
見朱標收回金錠,張泊也是想到了之前劉徹的金餅,也不知劉徹最近的金豆子到哪一步了。
「店家,還有一件事,就是我之後,會將來到此地之事與我父皇一說,可能我父皇也會來到此地,到時還請店家將老四之事隱瞞,最好連相關史書也別讓父皇發現。」
張泊也是不由得一陣感慨,朱標不愧是一個好大哥。
即使朱棣奪去了朱允炆的位置,身為大哥的朱標還如此對待他的這個弟弟。
「行的,朱兄,我答應你。」
「如此那就多謝店家了。」
朱標也是對著張泊俯身表示感謝。
「時候不早了,店家,想來我也該回去了。」
一旁的劉據聽聞朱標要走,忙說道。
「兄長,我是否能與你一道前往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