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
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
這次敵人襲擊的不再是後勤,針對的就是明軍的部隊本身。
而且這波進攻的規模也很龐大,不是之前的小股部隊小打小鬧
只是在實際作戰中,這支古怪的唐軍仍然不改之前猥瑣的戰法。
這裡叮一下,那裡摸一把,在整條唐軍的防線上四處遊走,活像一隻只惱人至極的蚊子。
「他們想幹什麼?到底打算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薛仁貴站在高聳的城樓,一邊指揮著己方部隊防守,一邊在心裡琢磨著。
又是搞後勤,又是搞心態,現在又直接來搞他本人。
可每次都只是像浮光掠影一樣,也沒有其他的友軍配合接應……
「將軍,敵人在西線的攻勢已經被擊退。」
副將立刻傳來捷報。
呼……薛仁貴鬆了口氣。
看來,這些唐軍還是沒有吸取先前的教訓。
戰鬥力還是和以前一個鳥樣,並沒有什麼提高。
然而,他的部隊因為後勤缺乏,戰鬥力同樣大減,也沒能抓住機會,儘量給敵方的有生力量造成殺傷。
「薛將軍,敵人的一支騎兵突入了東線的防守。」傳令立刻來報。
薛仁貴眉頭一皺:
「那群蚊子真是永無止息……情況危急嗎?」
「不危急,只是被闖入了一小股騎兵,相信很快就能將他們驅逐出去。」傳令兵如實以告。
薛仁貴的眉頭稍稍鬆了松:
「不可掉以輕心。現在西線的壓力減輕了,讓西線的部隊去增援,填補東線防線的空……」
就在他下著命令的時候,餘光瞥見了滾滾煙塵。
薛仁貴無意識地將眼睛往那個方向瞟過去,心臟登時停跳了一拍。
中原的地勢很平坦,周圍只有城樓這一個高處,所以視野很好。
而目之所及,戰場上各個方向的所有唐軍一窩蜂似的,瘋狂地向他的東翼衝去。
「他們這是在幹什麼……」
副將對這波異動感到很莫名其妙。
薛仁貴的臉色越來越蒼白:
「他們的目的難道是……東線的那個缺口?」
被他不幸言中。
這伙唐軍仿佛是海中的鯊魚,嗅到了防線上的一個小缺口以後,便瘋狂地盯著那一個點進攻,把那個缺口一點一點越撕越大。
先由騎兵打頭陣,再由步兵擴大戰果,層層推進,像一根楔子一樣,深深地打進了大明的軍陣之中。
在薛仁貴來得及指揮其他明軍,填補漏洞處的防禦以前,唐軍已經在他們的防線上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開了口以後,唐軍仍然沒有放鬆攻勢,反而愈發兇猛,完全放棄了其他方向的進攻和防禦,一頭扎進這個缺口,越鑽越深。
明軍的東線本來就薄弱,在短時間承擔了敵人的幾乎全部攻勢,根本無法抵擋,士兵開始後退潰散。
這股潰敗的風潮很快蔓延到其他方向上,整條戰線的明軍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
不過短短一刻鐘的工夫,兵敗如山倒!
「將軍!這,這是……」
副將們慌了神。
薛仁貴的臉色則越來越慘白,嘴唇微微抖動。
他也被打蒙了。
對面這支唐軍,士兵的個人技戰術水平或許不過如此,是標準的二、三線隊伍而已。
但是在指揮和戰略方面,簡直強得離譜!
在他的對面,到底是什麼人在坐鎮指揮那支唐軍?
居然能把一支二流的隊伍,打出超一流的效果!
程知節?郭孝恪?李世績?
薛仁貴的腦子亂鬨鬨的,一下子湧現出無數個念頭。
「不,現在不是放空思想的時候!」
他咬緊牙關,用力搖了搖頭,重新振作了起來。
他不能敗,他絕對不能敗!
如果他這裡失敗了。
那就意味著,從鄭州到齊州的通路被切斷了!
同樣也意味著,大明的主要軍事力量、總計二十餘萬的戰兵,都將被困在一個狹小的包圍圈之中,隨時可能被殲滅!
這就等於給大明判了死刑,大明帝國的國祚就到此為止,江山社稷就此毀滅。
毀在他的手上!
「就算死也要給我撐住!」
薛仁貴幾乎把牙齒都咬碎了,扭頭便離開了城樓。
「將軍!您意欲何為?」副將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去東線,由我親自指揮!」
薛仁貴雙目噴火地怒吼道。
「那裡危險啊將軍!若是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
在大明和大唐兩個地表最強超級大國的全面戰爭拉開序幕以來,最殘酷、最血腥的一場戰鬥開始了。
是發生在兩國二線部隊之間的一場白刃戰。
從戰場形勢看,不難發現,唐軍無疑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他們一直握有戰場主動,補給充足,且經過了充分的修整。
而明軍則因為後勤被干擾、休息不足等原因,盡顯疲態。
而從戰略態勢上看,明軍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
他們的東翼已經被劃出了一個巨大的口子,對面的唐軍像馬蜂群一樣湧入這個缺口,撕扯著明軍的整條戰線。
不止一次,明軍出現了全局崩潰的跡象。
「不能撤,給我守住!河北的父老鄉親們正在看著我們呢!」
亂軍之中,小將薛仁貴身先士卒,奮勇拼殺。
他的振臂一呼,把軍隊從總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讓將士們重新燃起了鬥志,繼續就地抵抗著。
可是,唐軍就像永無止境一樣,不斷地出現在他們的身前和身周,每一個人都仿佛在同時對戰好幾個敵人,每一個人都好像在以少打多。
然而事實上,雙方的兵力數量是差不多的。
是對面唐軍的主帥指揮有方,總是能巧妙地利用地形、戰局和陣型變換的簡單幾何學,在局部達成以多打少的效果。
而薛仁貴唯一能和對面比拼的,恐怕只有這一腔熱血了。
日車向西,天色漸晚。
唐軍的營帳。
不斷有前線的部隊被輪換下來,休整完畢的部隊和預備部隊輪番頂上,加入到絞肉機般的戰鬥之中。
現在是初秋時節,經過一整天的戰鬥,唐軍也非常疲勞了。
他們的實際狀態並沒有明軍「濾鏡」中的那麼輕鬆寫意。
許多股部隊也被打殘、打散、甚至打沒了編制,傷亡同樣不容小覷。
主帥的主營帳,氣氛肅然。
在帳外值守的守衛個個裝備精良,人高馬大,和不遠處灰頭土臉的戰士們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一個系統的,因為主軍帳的守衛來自北衙禁軍。
皇帝原有的貼身侍衛——百騎精銳幾乎全部送在了朔北一役。而玄武門左右屯衛又被李明瓜分走了一大塊。
二聖回京以後,面臨著禁軍隊伍支離破碎的現狀。
李承乾登基,便著手打造新的、可以信任的禁軍隊伍。
北衙禁軍便是新組建的禁軍隊伍,成員主要是由關中良家子組成,基層軍官則大量啟用當初全程護送李世民、李承乾二聖的鐵勒、突厥勇士。
北衙禁軍拱衛著主營帳,意味著營帳里的主帥,其身份不一般。
「哦?還沒能攻下城池,徹底切斷他們的退路?」
主帳里,李世民半躺在臥榻上,慵懶的嗓音有些模糊不清。
他的副手張亮——老張和長孫無忌一樣也跳槽了很多次,但他臉皮夠厚,又重新抱回了陛下的大腿——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回陛下……那支唐軍甚是頑固,多次被逼進思路,仍然不忘負隅頑抗……」
張亮一點也不敢怠慢中了風的太上皇陛下,仔細斟酌著詞句,緊張得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陛下雖然殘了,但是在戰場上那股自然流露的殺伐和威嚴,仍然讓張亮想起了過去伴君如伴虎的經歷。
把張亮嚇得紅紅臉、流流汗什麼的,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頑固麼……張愛卿,你真的在好好指揮打仗?」李世民勾起一個沒有笑意的笑容。
「朕以半殘的病軀,耗盡了敵人的補給和鬥志,發現了他們防線上的漏洞,打開了局面。
「而你以完整的身體,卻什麼進展也沒有達到。
「難道你的半副身體是多餘的?需要朕替你切去冗餘嗎?」
張亮的雙腿幾乎都要站不穩了。
「不不……陛下,臣必以身作則,躬先士卒。或旗開得勝,或馬革裹屍,不奪取最終勝利誓不回還!」
他幾乎是飄著走了下去。
看著張亮失魂落魄的背影,李世民愉快地鼻子哼了一聲。
「哼,那老滑頭是該好好敲打敲打了。」
作為自己原本的密探頭子,張亮曾先後和李承乾、李治、李泰傳出過「緋聞」。
現在這貨又重新落回到了自己手裡,李世民也是看在老兄弟的情分上,才沒有把這不守「臣道」的老特務給裁了(物理意義)。
但是也沒有讓他繼續染指特務系統了。
而是讓他帶兵上前線。
被自己的情報工作能力所掩蓋,其實張亮的正面作戰能力,還是相當可圈可點的。
作為密探,他的作戰風格獨樹一幟,既能「慈不掌兵」讓士兵硬沖硬拼,偶爾也會動動歪腦筋,另闢蹊徑。
而且更難能可貴的,因為密探的「職業病」,張亮十分注重戰場情報的掌握。
對面的明軍在士氣低落、補給斷絕、戰場嚴重被動的情況下,堅持不崩潰,甚至還能打退張亮的進攻……
「那個將軍,叫薛仁貴吧?
「以前吾把他打發到營州,並未期望他能發揮多大的戰鬥力。沒想到,他竟能從歷次血戰中殺出來,大放異彩……」
李世民閃過一絲懊悔的神色。
「當初怎麼就沒有發覺那個可造之材,把他讓給了李明那混小子呢?也算那小子走了狗屎運……」
他為了能在今天一波捅穿薛仁貴的防線,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工作了。
這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戲,教科書般地演示了如何吃掉一個大兵團——
從外向內,先襲擊後勤,再尋找防線薄弱處,稍占到一點優勢便全軍壓上,把原本只有一絲的優勢迅速擴大。
大兵團後勤脆弱,防線難以兼顧,基本必定吃這一招。
所以,能抗住李世民的這一手而不崩潰,薛仁貴的指揮能力確實是有一點東西的。
「陛下。」
這時,傳令來報。
「在西方發現大隊人馬,正向這邊趕過來。」
李世民慢慢收攏思緒。
「是敵是友?李世績部?」
傳令搖頭:
「似乎不是,旗號並不是我大唐的。」
這消息讓李世民愣了愣,良久,左半邊嘴唇扭出一個苦笑。
現在從西方過來的敵軍,那不就是李靖所率的明軍主力嗎?
還得是李衛公啊,鼻子靈得就像耗子一樣,一嗅到蛇的氣息,立刻就把腦袋回縮回去了。
「李靖軍隊的戰鬥力遠勝於我方,不可螳臂當車,讓張亮謹慎一些,優先保存自身實力。」
…………
「薛仁貴陷入了苦戰?」
李靖從派出的斥候嘴裡,得知了前方正在打仗。
侯君集等人大吃一驚。
「什麼?」
李明陛下、李靖麾下的猜測是對的,唐軍真的要把他們都圍死!
李靖追問:「現在戰況如何?薛仁貴能挺住嗎?」
「十分危險,唐軍已經攻破我軍東翼,即將把部隊合圍了。」斥候道:
「但是我軍還在堅持,薛將軍仍然沒有放棄抵抗,在黃河岸邊構築起了穩固的防線。」
每個人的臉上都現出了驚訝和焦慮的表情。
都特麼打到黃河了,開的口子越來越小了!
如果薛仁貴的這最後一道防線被攻破,門就徹底關上了,大明主力就被包餃子了!
「立刻前進,支援薛仁貴,別讓他們的努力白費。」李靖淡然地指揮著。
其實也不需要他催促,將士們本來就已經卯足了勁地向東戰略轉進。
因為他們這一路,是有伴兒的。
那就是李世績。
在發現李靖那伙人突然打開鄭州東城門開溜以後,李世績的軍隊便像狗皮膏藥一樣,立刻貼了上來。
顯然是來遲滯他們行動的。
一場關乎著自己是否被包餃子的生死競速開始了。
在李靖「盡最快速度撤回齊州」的命令下,這支明軍的絕對主力不敢戀戰,拋棄了笨重的輜重和裝備,輕裝上陣。
而李世績的軍隊則一直綴在後面,試圖攔截他們。
兩支軍隊你追我趕,一頭闖進了另一邊的戰場之中。
這次敵人襲擊的不再是後勤,針對的就是明軍的部隊本身。
而且這波進攻的規模也很龐大,不是之前的小股部隊小打小鬧
只是在實際作戰中,這支古怪的唐軍仍然不改之前猥瑣的戰法。
這裡叮一下,那裡摸一把,在整條唐軍的防線上四處遊走,活像一隻只惱人至極的蚊子。
「他們想幹什麼?到底打算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薛仁貴站在高聳的城樓,一邊指揮著己方部隊防守,一邊在心裡琢磨著。
又是搞後勤,又是搞心態,現在又直接來搞他本人。
可每次都只是像浮光掠影一樣,也沒有其他的友軍配合接應……
「將軍,敵人在西線的攻勢已經被擊退。」
副將立刻傳來捷報。
呼……薛仁貴鬆了口氣。
看來,這些唐軍還是沒有吸取先前的教訓。
戰鬥力還是和以前一個鳥樣,並沒有什麼提高。
然而,他的部隊因為後勤缺乏,戰鬥力同樣大減,也沒能抓住機會,儘量給敵方的有生力量造成殺傷。
「薛將軍,敵人的一支騎兵突入了東線的防守。」傳令立刻來報。
薛仁貴眉頭一皺:
「那群蚊子真是永無止息……情況危急嗎?」
「不危急,只是被闖入了一小股騎兵,相信很快就能將他們驅逐出去。」傳令兵如實以告。
薛仁貴的眉頭稍稍鬆了松:
「不可掉以輕心。現在西線的壓力減輕了,讓西線的部隊去增援,填補東線防線的空……」
就在他下著命令的時候,餘光瞥見了滾滾煙塵。
薛仁貴無意識地將眼睛往那個方向瞟過去,心臟登時停跳了一拍。
中原的地勢很平坦,周圍只有城樓這一個高處,所以視野很好。
而目之所及,戰場上各個方向的所有唐軍一窩蜂似的,瘋狂地向他的東翼衝去。
「他們這是在幹什麼……」
副將對這波異動感到很莫名其妙。
薛仁貴的臉色越來越蒼白:
「他們的目的難道是……東線的那個缺口?」
被他不幸言中。
這伙唐軍仿佛是海中的鯊魚,嗅到了防線上的一個小缺口以後,便瘋狂地盯著那一個點進攻,把那個缺口一點一點越撕越大。
先由騎兵打頭陣,再由步兵擴大戰果,層層推進,像一根楔子一樣,深深地打進了大明的軍陣之中。
在薛仁貴來得及指揮其他明軍,填補漏洞處的防禦以前,唐軍已經在他們的防線上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開了口以後,唐軍仍然沒有放鬆攻勢,反而愈發兇猛,完全放棄了其他方向的進攻和防禦,一頭扎進這個缺口,越鑽越深。
明軍的東線本來就薄弱,在短時間承擔了敵人的幾乎全部攻勢,根本無法抵擋,士兵開始後退潰散。
這股潰敗的風潮很快蔓延到其他方向上,整條戰線的明軍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
不過短短一刻鐘的工夫,兵敗如山倒!
「將軍!這,這是……」
副將們慌了神。
薛仁貴的臉色則越來越慘白,嘴唇微微抖動。
他也被打蒙了。
對面這支唐軍,士兵的個人技戰術水平或許不過如此,是標準的二、三線隊伍而已。
但是在指揮和戰略方面,簡直強得離譜!
在他的對面,到底是什麼人在坐鎮指揮那支唐軍?
居然能把一支二流的隊伍,打出超一流的效果!
程知節?郭孝恪?李世績?
薛仁貴的腦子亂鬨鬨的,一下子湧現出無數個念頭。
「不,現在不是放空思想的時候!」
他咬緊牙關,用力搖了搖頭,重新振作了起來。
他不能敗,他絕對不能敗!
如果他這裡失敗了。
那就意味著,從鄭州到齊州的通路被切斷了!
同樣也意味著,大明的主要軍事力量、總計二十餘萬的戰兵,都將被困在一個狹小的包圍圈之中,隨時可能被殲滅!
這就等於給大明判了死刑,大明帝國的國祚就到此為止,江山社稷就此毀滅。
毀在他的手上!
「就算死也要給我撐住!」
薛仁貴幾乎把牙齒都咬碎了,扭頭便離開了城樓。
「將軍!您意欲何為?」副將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去東線,由我親自指揮!」
薛仁貴雙目噴火地怒吼道。
「那裡危險啊將軍!若是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
在大明和大唐兩個地表最強超級大國的全面戰爭拉開序幕以來,最殘酷、最血腥的一場戰鬥開始了。
是發生在兩國二線部隊之間的一場白刃戰。
從戰場形勢看,不難發現,唐軍無疑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他們一直握有戰場主動,補給充足,且經過了充分的修整。
而明軍則因為後勤被干擾、休息不足等原因,盡顯疲態。
而從戰略態勢上看,明軍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
他們的東翼已經被劃出了一個巨大的口子,對面的唐軍像馬蜂群一樣湧入這個缺口,撕扯著明軍的整條戰線。
不止一次,明軍出現了全局崩潰的跡象。
「不能撤,給我守住!河北的父老鄉親們正在看著我們呢!」
亂軍之中,小將薛仁貴身先士卒,奮勇拼殺。
他的振臂一呼,把軍隊從總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讓將士們重新燃起了鬥志,繼續就地抵抗著。
可是,唐軍就像永無止境一樣,不斷地出現在他們的身前和身周,每一個人都仿佛在同時對戰好幾個敵人,每一個人都好像在以少打多。
然而事實上,雙方的兵力數量是差不多的。
是對面唐軍的主帥指揮有方,總是能巧妙地利用地形、戰局和陣型變換的簡單幾何學,在局部達成以多打少的效果。
而薛仁貴唯一能和對面比拼的,恐怕只有這一腔熱血了。
日車向西,天色漸晚。
唐軍的營帳。
不斷有前線的部隊被輪換下來,休整完畢的部隊和預備部隊輪番頂上,加入到絞肉機般的戰鬥之中。
現在是初秋時節,經過一整天的戰鬥,唐軍也非常疲勞了。
他們的實際狀態並沒有明軍「濾鏡」中的那麼輕鬆寫意。
許多股部隊也被打殘、打散、甚至打沒了編制,傷亡同樣不容小覷。
主帥的主營帳,氣氛肅然。
在帳外值守的守衛個個裝備精良,人高馬大,和不遠處灰頭土臉的戰士們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一個系統的,因為主軍帳的守衛來自北衙禁軍。
皇帝原有的貼身侍衛——百騎精銳幾乎全部送在了朔北一役。而玄武門左右屯衛又被李明瓜分走了一大塊。
二聖回京以後,面臨著禁軍隊伍支離破碎的現狀。
李承乾登基,便著手打造新的、可以信任的禁軍隊伍。
北衙禁軍便是新組建的禁軍隊伍,成員主要是由關中良家子組成,基層軍官則大量啟用當初全程護送李世民、李承乾二聖的鐵勒、突厥勇士。
北衙禁軍拱衛著主營帳,意味著營帳里的主帥,其身份不一般。
「哦?還沒能攻下城池,徹底切斷他們的退路?」
主帳里,李世民半躺在臥榻上,慵懶的嗓音有些模糊不清。
他的副手張亮——老張和長孫無忌一樣也跳槽了很多次,但他臉皮夠厚,又重新抱回了陛下的大腿——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回陛下……那支唐軍甚是頑固,多次被逼進思路,仍然不忘負隅頑抗……」
張亮一點也不敢怠慢中了風的太上皇陛下,仔細斟酌著詞句,緊張得心臟撲通撲通地跳。
陛下雖然殘了,但是在戰場上那股自然流露的殺伐和威嚴,仍然讓張亮想起了過去伴君如伴虎的經歷。
把張亮嚇得紅紅臉、流流汗什麼的,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頑固麼……張愛卿,你真的在好好指揮打仗?」李世民勾起一個沒有笑意的笑容。
「朕以半殘的病軀,耗盡了敵人的補給和鬥志,發現了他們防線上的漏洞,打開了局面。
「而你以完整的身體,卻什麼進展也沒有達到。
「難道你的半副身體是多餘的?需要朕替你切去冗餘嗎?」
張亮的雙腿幾乎都要站不穩了。
「不不……陛下,臣必以身作則,躬先士卒。或旗開得勝,或馬革裹屍,不奪取最終勝利誓不回還!」
他幾乎是飄著走了下去。
看著張亮失魂落魄的背影,李世民愉快地鼻子哼了一聲。
「哼,那老滑頭是該好好敲打敲打了。」
作為自己原本的密探頭子,張亮曾先後和李承乾、李治、李泰傳出過「緋聞」。
現在這貨又重新落回到了自己手裡,李世民也是看在老兄弟的情分上,才沒有把這不守「臣道」的老特務給裁了(物理意義)。
但是也沒有讓他繼續染指特務系統了。
而是讓他帶兵上前線。
被自己的情報工作能力所掩蓋,其實張亮的正面作戰能力,還是相當可圈可點的。
作為密探,他的作戰風格獨樹一幟,既能「慈不掌兵」讓士兵硬沖硬拼,偶爾也會動動歪腦筋,另闢蹊徑。
而且更難能可貴的,因為密探的「職業病」,張亮十分注重戰場情報的掌握。
對面的明軍在士氣低落、補給斷絕、戰場嚴重被動的情況下,堅持不崩潰,甚至還能打退張亮的進攻……
「那個將軍,叫薛仁貴吧?
「以前吾把他打發到營州,並未期望他能發揮多大的戰鬥力。沒想到,他竟能從歷次血戰中殺出來,大放異彩……」
李世民閃過一絲懊悔的神色。
「當初怎麼就沒有發覺那個可造之材,把他讓給了李明那混小子呢?也算那小子走了狗屎運……」
他為了能在今天一波捅穿薛仁貴的防線,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工作了。
這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戲,教科書般地演示了如何吃掉一個大兵團——
從外向內,先襲擊後勤,再尋找防線薄弱處,稍占到一點優勢便全軍壓上,把原本只有一絲的優勢迅速擴大。
大兵團後勤脆弱,防線難以兼顧,基本必定吃這一招。
所以,能抗住李世民的這一手而不崩潰,薛仁貴的指揮能力確實是有一點東西的。
「陛下。」
這時,傳令來報。
「在西方發現大隊人馬,正向這邊趕過來。」
李世民慢慢收攏思緒。
「是敵是友?李世績部?」
傳令搖頭:
「似乎不是,旗號並不是我大唐的。」
這消息讓李世民愣了愣,良久,左半邊嘴唇扭出一個苦笑。
現在從西方過來的敵軍,那不就是李靖所率的明軍主力嗎?
還得是李衛公啊,鼻子靈得就像耗子一樣,一嗅到蛇的氣息,立刻就把腦袋回縮回去了。
「李靖軍隊的戰鬥力遠勝於我方,不可螳臂當車,讓張亮謹慎一些,優先保存自身實力。」
…………
「薛仁貴陷入了苦戰?」
李靖從派出的斥候嘴裡,得知了前方正在打仗。
侯君集等人大吃一驚。
「什麼?」
李明陛下、李靖麾下的猜測是對的,唐軍真的要把他們都圍死!
李靖追問:「現在戰況如何?薛仁貴能挺住嗎?」
「十分危險,唐軍已經攻破我軍東翼,即將把部隊合圍了。」斥候道:
「但是我軍還在堅持,薛將軍仍然沒有放棄抵抗,在黃河岸邊構築起了穩固的防線。」
每個人的臉上都現出了驚訝和焦慮的表情。
都特麼打到黃河了,開的口子越來越小了!
如果薛仁貴的這最後一道防線被攻破,門就徹底關上了,大明主力就被包餃子了!
「立刻前進,支援薛仁貴,別讓他們的努力白費。」李靖淡然地指揮著。
其實也不需要他催促,將士們本來就已經卯足了勁地向東戰略轉進。
因為他們這一路,是有伴兒的。
那就是李世績。
在發現李靖那伙人突然打開鄭州東城門開溜以後,李世績的軍隊便像狗皮膏藥一樣,立刻貼了上來。
顯然是來遲滯他們行動的。
一場關乎著自己是否被包餃子的生死競速開始了。
在李靖「盡最快速度撤回齊州」的命令下,這支明軍的絕對主力不敢戀戰,拋棄了笨重的輜重和裝備,輕裝上陣。
而李世績的軍隊則一直綴在後面,試圖攔截他們。
兩支軍隊你追我趕,一頭闖進了另一邊的戰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