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就職前二三事(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嘔」蕭銳洗了兩遍澡,仍有嘔意。

  最後乾脆泡在澡盆中不肯出來了,他只露出鼻子以上,將臉泡在水中,才聞不到臭味。

  好半天后,他才面色蒼白,虛弱道:「東安郡王可看完了......」

  竟是連那等字眼都不願吐出。

  「稟太僕卿,東安郡王已看完了,說太僕卿姑丈挑選的他放心,就按照您選的來。」太僕丞候在門口,垂眉斂目,躬身道。

  「嘶」簫銳聽到「姑丈」二字就頭疼,此子果然不是省油的燈,難怪陛下扔給他。

  他如何看不出李象就是故意的。

  只是他不解,以李象出身怎能就對那些穢物視若無睹的。

  傳聞他入西市三年,與商賈雜坐,難道真的如普通百姓一般生活了三年?

  簫銳以己度人,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他還說什麼了?」簫銳無力道。

  「東安郡王說。」太僕丞恭敬道:「幾日後再來拜會太僕卿。」

  「什麼?幾日後?」簫銳大驚失色,豁然站起身來:「他人呢?」

  「......」見他如此摸樣,太僕丞一下驚住了,口吃道:「走......走了。」

  「何時走的?」簫銳大怒。

  太僕丞哪還不知出錯了,臉上冒出汗水,張口結舌道:「三,三刻鐘前,從後門走的。」

  「......」簫銳呆了呆,回過神來,破口大罵道:「混帳。」

  也不知在罵誰。

  竟直接從浴桶中走出來,就這麼赤身裸體的來到太僕丞面前,氣急敗壞的指著他,滿臉的恨鐵不成鋼。

  「為什麼沒人稟告我?」

  「太僕卿當時在洗澡。」太僕丞小聲道。

  簫銳又是一怔,有些失神:「我竟洗了這麼久?」

  太僕丞不敢回答,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

  簫銳急匆匆的就要往外走。

  被太僕丞一把拉住,急忙為他穿上衣服。

  片刻後,太僕寺大門外。

  簫銳站在門口,一片茫然。

  「東安郡王呢?怎不見他出來?」衛率們著急,若不是在皇城,若不是在太僕寺,他們早闖進去了。

  簫銳不予理會,心事重重的往裡走。

  「太僕卿,東安郡王呢?」衛率們大喊,哪還顧得上下尊卑。

  見他們欲往裡沖,簫銳皺眉道:「趕出去。」

  說完,一揮袖朝里走去。

  「太僕卿,我等是奉陛下命令。」衛率們見不到人,又急又怒:「你敢阻撓?」

  「本官奉的也是陛下旨意。」簫銳徹底被點燃了怒火,橫眉冷對道:「本官也想找他,誰來告訴我他去了哪裡?」

  與此同時,李象並未出皇城,而是拐入安上門街,進了光祿寺。

  「敢問東安郡王蒞臨弊寺,有何指教?」光祿卿段簡禮數周到,恭恭敬敬行禮道。

  光祿寺掌酒醴膳羞之政,總之是個伺候人的活,伺候活人,伺候死人,伺候神仙,也伺候百官。

  李密當年降唐後被高祖李淵任命為此官,結果御宴上百官皆座,由他進獻酒食,他覺得對自己是個羞辱,遂心生反唐。

  就此反了去。

  總之,心性不過關,是干不好這個職位的。

  果然,見光祿卿段簡笑得一團和氣,李象便知是個八面玲瓏的人,跟這樣的人打交道,費心費力。

  遂不再浪費時間,直接道:「欲尋一故人,特為此而來。」

  「哦」段簡驚訝:「不知閣下故人為誰?下官竟有幸與其同衙做事?」

  李象看了他一眼,也不知其是真驚訝,還是假驚訝。

  但話卻是說得漂亮至極。

  光祿寺正官是光祿卿,無論李象故人是誰,都只能是其下屬,他卻說有幸與其同衙做事。

  謙遜至極的同時,又無形中捧高了李象的那位「故人」。

  見對方表現滴水不漏,明顯不是簫銳那樣的士族子弟,心高氣傲,容易受激。


  李象不再打機鋒,直白道:「良醞署史焦革,其子可在寺中?」

  「焦革之子?」段簡眼中閃過一道疑惑,看向身後。

  一人躬身,欲附耳相告。

  被段簡直接揮手打斷,他沉聲道:「東安郡王當面,若是公事,便公言之,若是私事,還輪不到你說。」

  李象眼睛眯了眯,這話當真有水平,又讓人挑不出錯來。

  言外之意,該說的便說,不該說的你自己掂量。

  不過李象卻也明白了,段簡當是不認得「焦革」這個人。

  那人猶豫,段簡面色一沉,說道:「還不快快稟告郡王閣下。」

  說完,對李象拱手道:「閣下,此人乃良醞署令陳設,閣下所說的良醞署史焦革,正是其手下所轄。」

  「下官陳設見過郡王閣下。」陳設躬身行禮道。

  「陳設?」李象笑了笑。

  陳設微微尷尬,顯然也知道自己的名字諧音容易引起誤會。

  他小心翼翼回答道:「稟閣下,故良醞署史焦革早在貞觀十二年便已逝去,其子焦隨得人所助,便也進了良醞署做了奉觶,如今已四年了。」

  至於為誰所助,他閉口不言。

  說完偷偷去看李象反應。

  李象也只當沒聽見。

  只淡淡問道:「哦,焦隨做事如何?」

  「......這。」陳設微微尷尬:「尚可,尚可。」

  良醞署光是奉觶便有百二十人,他哪記得清某一個人。

  然而,李象卻是明知故問。

  事情明顯沒這麼簡單。

  他瞥了一眼陳設,對段簡道:「敢問光祿卿,這位故人,李象能否一見?」

  段簡沉默了一瞬,李象幾次三番提到「故人」二字,顯然此人不同尋常,如今更是要親見之。

  他下意識看了一眼陳設。

  陳設心虛的縮了縮身體,這讓他心裡有些不妙,一時猶豫了,不知這一見是福是禍。

  「光祿卿?」李象詢問道。

  「閣下既欲見之,自然無不可。」段簡先是慷慨之言,隨即慚愧道:「說來有愧,光祿寺人員繁多,臣竟是未曾留意過這位焦郎,更不知他竟是閣下的故人。有所怠慢了,還望閣下恕罪。」

  說完,對李象行禮。

  李象聽出了意思,是好是壞,他都與此事沒有瓜葛。

  「光祿卿言重了,這位故人,李象也是第一次見呢。」李象淡淡說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驚訝無比,第一次見,這是哪門子的故人。

  若說故人是焦革,但焦革都死了四年了。

  若說四年前見過,但四年前這位東安郡王還不到十歲吧。

  一個郡王,一個不入流小吏,這兩人怎可能有交集?

  段簡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兩人有什麼關係。

  讓這位東安郡王不惜親自來尋這位「故人」。

  半刻鐘後,焦隨被帶來了。

  「見過郡,郡王。」焦隨行大禮,一揖及地,頭都快低到了地上。

  「請起。」李象說道,面色平靜。

  讓一眾偷偷觀察他的人失望了。

  焦隨起身,站在原地,身子畏縮,不敢抬頭看。

  李象觀察了一眼,頭髮濕漉漉的,穿著一身明顯不是他的新衣服,面色局促不安。

  來之前,應是匆匆裝扮過的。

  至於為何,不言自明。

  李象直接詢問道:「光祿卿,敢問焦隨現任何職?」

  「這」段簡一怔,方才良醞署令陳設已是說過了,焦隨職為奉觶。

  陳設這位良醞署令都才正八品下,下更有丞正九品下,已是最低級了。

  在下面更有府三人,史六人,監事二人,掌醞二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觶百二十人,掌固四人。

  就連焦隨死去的老父焦革曾任的良醞署史都不入流,更別說奉觶了。

  奉觶,簡單說來,就是捧酒杯的。


  最低一級了。

  形同僕役。

  這位東安郡王明知故問,當意有所圖才是。

  他遂疑惑問向良醞署令陳設:「其父既能做到署史,當是懂釀酒的,既有淵源,其可會釀酒?」

  將球踢走,擺明了不願沾這因果。

  更何況,他火眼金睛,一看看出明顯是下屬惹出來的禍,難道讓他這個上官背?

  「這。」陳設冷汗淋漓,心虛道:「當是會的。」

  「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什麼叫當是會的?」段簡面色一沉,訓斥道:「你這位良醞署令是如何做的?豈非瀆職邪?」

  「完了」陳設臉一下白了,一個瀆職壓下來,他自己這個良醞署令算是做到頭了。

  他哆哆嗦嗦,面如死灰,躬下身認罪道:「下官知罪。」

  段簡冷哼一聲,轉向李象,面帶愧疚道:「觀焦隨一表人才,又家學淵源,做奉觶卻是屈才了,閣下放心,下官必有安排。」

  他承諾痛快,一個僕役一般的人物,連微末小吏都不是。他安排起來一點難度沒有,就算連升數級,也不算什麼大事。

  現在重要的是,能不能讓這位東安郡王滿意。

  畢竟,誰也不知道焦隨這位「故人」,在其心中,「故」到什麼程度?

  李象冷眼旁觀,見其處置果斷,不發一言。

  場中一時安靜。

  就在太僕寺眾多官吏心中忐忑,段簡猶豫不決時,李象突然一笑,淡淡道:「豈敢麻煩太僕卿,既是李象的故人,當由李象自己照顧。」

  段簡面色一變,堂中剎那間落針可聞,眾多官吏屏住呼吸。

  東安郡王這是......不滿了?

  「李象這便走了,日後再入府拜會太僕卿。」

  然而隨著李象又一道聲音落下。

  霎那間堂中如沐春風,眾人鬆了口氣。

  段簡更是露出笑容來,入府拜會,意味著私交,李象說出此話,說明他心中並無芥蒂。

  但李象如此,他反而越要讓李象滿意,當即面色一冷,下令道:「良醞署令陳設,瀆職素餐,來人,將他帶下去,嚴加查問所有罪狀。」

  「光祿卿,恕罪,恕罪啊。」陳設面色大變,哀嚎道。

  李象笑眯眯的看在眼裡,看著他被人拖走,一聲不發,這讓堂中所有官吏心中一凜。

  一瞬間,李象的形象從傳聞一下變得具象了。

  一位少年郡王,能救濟萬民,心懷菩薩心腸;可無聲中哪怕站在這裡,不發一言,也能決定一名官吏的前途。

  不愧是陛下的長孫,讓人敬畏。

  所有人心中喟嘆。

  「李象這便不打擾光祿卿了。」李象拱手道別道:「告辭。」

  「哪裡,哪裡。」段簡親自送出門來,表情依依惜別。

  這位郡王是位聰明人。

  不是麼,其來了光祿寺,除了言說「見一位故人」,別的可什麼都沒說,也沒讓他為難。

  這年頭,一位郡王竟懂得不為難下官的道理,這可太難得了。

  一眾官吏雖然疑惑李象為何徒步而來,徒步而走,連個隨從都沒有。這雖然有失官儀,但介於李象有入西市三年的經歷,眾人竟不覺得太過奇怪。

  且見其背負雙手,施施然而行,天生自帶一股超人一等的氣度。

  不禁折服。

  唯有焦隨滿臉茫然,一眾上官自動為他打包好了行禮,用眼神示意他跟上。

  他只能心神忐忑的跟在李象後面。

  全程他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東安郡王這位自言是他故人的故人,全程都未跟他說過一句話。

  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成了這位東安郡王的故人。

  李象直接出皇城東門,避開了瘋狂尋找他的八名衛率。

  「去咸陽縣衙等我。」李象對焦隨說道。

  然後便沒入了人群中。

  留下焦隨,呆立片刻,下意識按照李象的吩咐,出長安城往咸陽縣而去。


  ......

  「什麼,又丟失了東安郡王的蹤跡?」李世民得知消息,勃然大怒,良久才冷靜下來。冷冷道:「朕先前說過再跟丟了,如何處置爾等的?」

  他揮了揮手,八人垂頭喪氣的退去。

  李世民在兩儀殿走來走去,皺著眉頭陷入思考中:「他到底去了哪裡。」

  然後他抬起頭來,盯著空無一人的大殿,喃喃道:「你到底在做什麼事,為何偏欲避開朕的耳目?」

  「來人,傳姜行本。」李世民思考片刻,沉聲道。

  與此同時,長安城南,和平坊。

  一位青年,面色凝重的走在其中。

  眉頭越皺越緊,只因坊民們看他的眼神很怪,無論他走在哪裡,目光都如影隨從。

  這讓他很不舒服,渾身像有螞蟻在爬。

  「噓,後生仔,快進來。」

  突然,吱呀一聲,前方的門開了。

  一個老嫗沖他招手,面色很急的樣子。

  他面色狐疑的走過去,心中戒備,手握在刀柄上。

  「快,快進來。」老嫗一把抓住他,這讓他面色一變。

  正要拔刀,但見老嫗抓住他手臂的手如雞爪一般枯瘦,他略微一晃,老嫗便被他帶的要倒,便知是普通人。

  遂撤去力氣,隨著對方被拉近了門內。

  老嫗趕緊關上了門,神色緊張的盯著門外。

  見門外沒了動靜,方才鬆口氣。

  然而一開口就讓青年面色大變:「後生仔,你可是要向李大郎尋仇?」

  青年握緊了刀柄,目光很冷。

  「何來遲也?」老嫗突然嗚嗚大哭:「吾恨不能你早來,找那李大郎。」

  青年一愣,見老嫗哭得傷心,他面色古怪。

  試探著開口道:「老人家與李大郎有仇?」

  「呶」老嫗捂著臉,一指圍在身邊的四個幼兒,傷心道:「他們的爹娘沒了,李大郎他......老嫗差點就養不活他們了。」

  「......」青年一怔,瞧著四個模樣可憐兮兮的孩子,心中一軟。但目光隨即變冷,迸射出仇恨。

  咬牙切齒道:「李大郎。」

  果是人面獸心之輩,不光叛父,還欺凌老弱,可惜騙過了世人,不知其真面目。

  「老人家,外面的坊民怎麼回事?」青年壓下怒氣,疑惑道。

  「還能怎麼回事,被李大郎收買了唄。」老嫗嘆道,為青年解了惑。

  他還欲問,老嫗轉身進了狹窄漆黑的廚房,顫顫巍巍為他端來一碗水,慈祥的望著他:「後生仔渴了吧,快喝了它。」

  青年遲疑的接過,遲遲不放在嘴邊。

  老嫗見狀嘆道:「老嫗兒子若還活著,大概跟你一般大了吧。」

  說完,哀哀哭泣,指天搶地道:「李大郎哦,你怎麼就這麼......」

  聞言,青年放下疑心,啜飲了一口,竟覺分外甘甜,遂一飲而盡。

  老嫗也不哭了,目光慈祥,上上下下打量著他。

  「後生仔先坐一下,老婦去煮飯。」說完拉著四個年幼的孫兒,進了黑漆漆的廚房。或許是怕煙霧飄出來熏著他,還貼心的關上了柴門。

  「吃飽了飯,才好做事哦。」老嫗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從門縫裡傳來。

  剩下青年獨自站在院中。

  外面確實再無動靜,那些緊盯著他的目光消失了,他心神放鬆下來,坐在矮凳上,聽著老嫗不時傳來的聲音,竟漸漸感到困意。

  「李大郎哦,你怎麼就這麼......好哦。」

  青年覺得有些不對勁,但眼前眩暈,他努力搖頭驅趕。

  「他們的爹娘沒了,李大郎......若不是李大郎,老嫗差點就養不活他們了」

  越來越不對了,青年搖搖晃晃的站起來,面色難看。

  「哪裡來的後生仔,吃了瘋藥了,向李大郎尋仇」

  青年眼前一片模糊,他咬著牙,拄著橫刀,步履蹣跚的走向廚房。

  「何來遲也?吾恨不得你早來,被李大郎抓到。」

  青年面色鐵青的握住了柴門,下一刻,天旋地轉,一頭栽倒。

  「吱呀」柴門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