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九死一生
經過數日的行軍,蘇然引領著「破風營」,漸至曹操大軍征討張繡所駐紮之營地——淯水之畔。
此處距張繡據守的宛城約五十里地,其間橫亘著一片廣袤原野。曹操擇此地紮營,實乃深思熟慮之舉。觀那營地所在之淯水畔,地勢平坦開闊,淯水恰似一條蜿蜒玉帶,河水澄澈,水流平緩,為大軍提供了充沛水源,軍中將士日常飲用、洗刷以及戰馬飲水諸事皆可無憂,且借水路之便,諸多笨重物資亦可暢行無阻,後勤補給得以源源不斷。
營地一側,山巒起伏,山上樹木繁茂,鬱鬱蔥蔥,仿若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此屏障既能蔽營地蹤跡,令遠方難以窺探曹軍部署,又可充作防禦工事,若敵軍來犯,曹軍大可憑山林地勢設伏,出其不意而擊之。另一側,則是一片林木稍疏之地,各類樹木錯落而生,雖不及那側山林繁茂幽深,卻也可為營地側翼遮護,使得營地整體處於易守難攻之態勢,可謂占盡地利也。
王虎抬首環顧四周,不禁贊道:「大哥,曹司空這選址之妙,真乃慧眼獨具啊!有水可資用,有山林作掩護,攻守皆宜,妙哉妙哉!」
蘇然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認同,應道:「確乎如此,曹司空久經沙場,征戰多年,這紮營之地選得恰到好處,於我等後續征討張繡之戰,益處頗多呀。」
待靠近營地,營門守衛攔下了「破風營」眾人。蘇然上前,表明身份,出示徵召軍令。守衛查驗完畢,正欲引眾人入營之時,只見一氣質儒雅、身著長袍的中年男子,騎著馬緩緩而來,身後數名侍從相隨。
蘇然抬眸望去,心中暗忖,瞧此人風姿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超凡氣度,想必是曹營中頗具身份地位之人,只是一時卻難辨其身份。遂趕忙整了整衣甲,心下思量不知來者究竟是哪位將軍或是謀士,竟親來相迎。
那男子行至近前,微微拱手,行禮道:「在下荀彧,字文若,現為曹操曹司空麾下之尚書令,平日裡常為曹司空出謀劃策,打理諸多軍政要務。今日奉曹司空之命,特來迎接蘇然及『破風營』眾將士。」
蘇然聞之,心中一驚,面上瞬間浮現出受寵若驚之色,趕忙抱拳回禮,恭敬有加且難掩驚喜惶恐地說道:「原來是荀彧荀先生,久仰先生大名,常聞先生有王佐之才,為曹司空排憂解難,助力甚多,果真是名不虛傳吶!天下如先生這般,憑智慧便可安定一方、輔佐明主成就大業者,著實寥寥無幾呀。今日得見,實乃蘇然三生之幸。勞煩先生親來相迎,末將惶恐至極,未料曹司空對末將如此看重,竟有這般厚待,末將定當竭盡所能,不負曹司空與先生之厚愛。在下蘇然,字靖遠,承蒙曹司空錯愛,得以統領『破風營』,往後還望先生多多關照。」
荀彧微笑著擺了擺手,溫聲道:「靖遠客氣了,曹司空對靖遠頗為讚賞,此前從李典將軍處聽聞你諸多事跡,對你甚是看重,故遣我先來與靖遠見上一面,也好引你前去拜見曹司空,你我邊走邊聊便是。」
言罷,荀彧在前引路,帶著「破風營」眾人入營。一路上,荀彧與蘇然邊走邊談,荀彧對「破風營」之訓練方法、士卒戰力等情況頗感興趣,蘇然便將自己借鑑現代理念訓練士卒之舉,從體能訓練到實戰技巧,再到後勤管理、情報偵察等各方面舉措,一一詳述與荀彧聽。
荀彧邊聽邊不時點頭稱讚,眼中滿是欣賞之意,行至半途,忽止步道:「靖遠,你這『破風營』果真是訓練有素啊。瞧這將士們,個個腰杆挺直,隊列嚴整,雖歷經行軍之疲,卻不見絲毫懈怠之態,且安靜有序,無一人隨意喧譁,這般令行禁止,著實難得。吾在曹司空麾下多年,亦少見如此出色之營伍,想必於戰場上必能發揮強大戰力呀。」
蘇然趕忙謙遜回應道:「先生謬讚了,末將不過是竭盡己力,以些許新法子讓兄弟們明了軍紀之重,能得先生誇讚,實乃榮幸之至。唯盼『破風營』於此次征討張繡之戰中,不負所望,有所建樹便好。」
荀彧微微點頭,含笑道:「靖遠謙遜有加,宛城固若金湯,張繡亦非等閒之輩,然我曹司空大軍亦是兵強馬壯,且麾下良將如雲、謀士如雨,靖遠你這『破風營』更是一支奇兵。若眾人齊心,謀劃得當,不愁拿不下宛城也。」
不多時,眾人來到曹操所在的中軍大帳外。荀彧先進去通報,片刻後,帳內傳出曹操之聲:「讓靖遠進來吧。」
蘇然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甲,邁步入帳。只見大帳之內,燈火通明,曹操正襟危坐於主位之上,兩側數位將領環坐,似在商討軍情。蘇然抬眼打量,見曹操儀表堂堂,面容透著不怒自威之威嚴,古銅色肌膚顯征戰之痕,眼眸深邃銳利,劍眉斜插入鬢,鼻樑高挺,唇上蓄著整齊短須,身著錦袍束以玉帶,腰間佩劍,劍柄鑲寶,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舉手投足間盡顯霸主風範,帳內氣氛因之而凝重幾分。
蘇然趕忙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朗聲道:「末將蘇然,字靖遠,拜見曹司空,奉召攜『破風營』五百士卒前來參戰,願為曹司空效犬馬之勞,征討張繡,平定亂世!」
曹操微微眯眼,細細打量眼前這位年輕軍侯,見其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堅毅與自信,心中暗自留意,思忖道:「果真是一表人才啊,瞧這氣度與精氣神,難怪李典對其讚不絕口,想必是有些真本事的,此次征討張繡,說不定這靖遠能給我帶來不少助力。」
待蘇然起身,曹操展顏笑道:「靖遠,起來說話。本司空聽李典誇讚你年輕有為,今日一見,果真是氣宇不凡吶。方才與荀彧一同前來,文若對你亦是頗為讚賞,他眼光向來獨到,能得他認可,可見你確有過人之處。」
蘇然聞曹操誇讚,趕忙謙遜作揖回應,心中暗念:「這曹操不愧是當世梟雄,只坐於此,便覺威嚴霸氣撲面而來,令人不敢有絲毫懈怠。然其能於亂世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廣納賢才,足見其謀略非凡、領導有方,今日有幸效力麾下,若能竭力表現,或可闖出一番作為,也算不枉此生了。」嘴上則恭敬回道:「多謝曹司空誇讚,末將不過略盡綿薄之力,平日唯督促兄弟們勤加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能得曹司空與荀先生看重,實乃惶恐,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望。」
曹操微微點頭,目光環視帳內眾將,開口道:「靖遠啊,今日帳中諸多將領皆在此,你初來乍到,吾便為你引薦一番,往後一同征討張繡,也好彼此熟稔,協同作戰。」
言罷,曹操指向一位身披重甲、面容剛毅、眼神沉穩之將領道:「這位是于禁於將軍,其作戰勇猛,治軍嚴謹,於排兵布陣之道頗有心得,屢立赫赫戰功,乃吾極為倚重之大將也。」
于禁聞之,起身抱拳,朝蘇然行禮,朗聲道:「久仰靖遠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往後戰場之上,還望多多指教。」
蘇然趕忙回禮,恭敬說道:「於將軍威名遠揚,末將早有耳聞,如雷貫耳,今日得見,方知英雄氣概非凡,往後還望將軍多多關照,末將願隨將軍鞍前馬後,共赴沙場。」
曹操又指向一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威風凜凜之猛將道:「此乃典韋,力大無窮,有萬夫不當之勇,常伴吾左右護衛,有他在,敵軍見之亦要膽寒三分吶。」
典韋哈哈一笑,聲若洪鐘,抱拳道:「靖遠兄弟,往後戰場上並肩殺敵,那才痛快,有啥難處,儘管跟哥哥我說!」
蘇然抱拳還禮,笑道:「早聞典韋將軍神勇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末將佩服至極,願與將軍一同殺敵,揚我軍威。」
諸將聽聞,目光皆投向蘇然,于禁微微皺眉,似在思忖這新來之人究竟有何能耐,能得曹操如此看重;典韋則是一臉豪爽,對蘇然多了幾分親近之意;而其餘將領,亦各自心懷想法,或好奇,或審視,皆在暗暗打量蘇然。
蘇然心中知曉,這些名將皆是戰功赫赫之人,自己初來乍到,想要真正融入,非得拿出真本事不可,當下也暗自打起精神,應對這諸般目光。
曹操再看向一位身著黑袍、神情冷峻、目光深邃,透著一股神秘氣息之將領,介紹道:「這位是徐晃徐將軍,其智勇雙全,擅奇襲戰術,常能出其不意,克敵制勝,亦是我軍中一員猛將也。」
徐晃起身,朝蘇然微微抱拳,淡淡道:「靖遠,久仰,往後還請多留意戰場上局勢,莫要莽撞行事。」話語間雖平淡,卻透著一股沙場老將對新人的提點之意。
蘇然趕忙回禮,誠懇說道:「多謝徐將軍提醒,末將定會謹記,往後還請將軍不吝賜教,多多指點迷津。」
蘇然一一與各位將領見禮,心中對曹營之實力越發清晰明了,亦滿懷期待能與這些名將一同征戰,為征討張繡貢獻力量。
曹操待眾人見過禮後,便開始說起此次征討張繡之局勢。只見曹操面色凝重,沉聲道:「諸位,張繡據守宛城,那宛城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且張繡麾下亦是兵精將勇,其麾下有胡車兒者,勇力過人,能負五百斤而日行七百里,不可小覷也。再者,張繡深得宛城民心,軍民一心,防守頗為嚴密。」
眾將聽聞,皆微微皺眉,深知此戰之艱難。
曹操繼而說道:「故而,我等需精心謀劃,各盡其責。先鋒之職,至關重要,需一員有勇有謀且麾下士卒善戰之將領擔當,吾觀靖遠你這『破風營』訓練有素,你自身又頗具治軍之才,吾有意讓你靖遠做此次征討張繡之先鋒,率你那『破風營』先行開路,探查敵情,遇敵之時率先發起衝擊,為大軍撕開敵軍防線,你意下如何?先鋒之責,關乎此戰成敗,責任重大,你可願擔此重任啊?」曹操目光灼灼,看向蘇然,眼神中既有期許,又含審視,欲觀其應對這等要事之態度。
蘇然聞之,心中先是一驚,知曉先鋒之職兇險萬分,卻亦是極易建功立業之良機,當下略作思索,神色變得越發凝重而堅毅,再次抱拳行禮,恭聲道:「曹司空如此看重末將,委以先鋒之任,末將感激涕零,定當肝腦塗地以報司空信任。只是末將深知先鋒責任重大,關乎全軍士氣與戰局走向,末將雖有決心,卻也不敢貿然應下,還望曹司空容末將回去與『破風營』的兄弟們商議一番,也好讓兄弟們知曉此事,一同下定決心,全力以赴。」蘇然言辭懇切,不卑不亢,既表願意擔當之心,又體現對麾下士卒之尊重,畢竟先鋒之任,需兄弟們齊心方可成事。
曹操微微點頭,覺得蘇然考慮周全,認可其做法,說道:「嗯,靖遠你這般謹慎,倒也妥當。那你且先回去與士卒們商議,儘快給我個回復。還有一事,這先鋒不僅要衝在最前,有時還需擔當那先登之人,率先登上城牆,為大軍打開城門,或是在陣前衝破敵軍之堅固防線,此乃九死一生之事,你與你那『破風營』可願做這先登之人吶?」
蘇然聞此,心中明白先登者需直面最兇猛戰火,以血肉之軀為大軍蹚出一條血路,然其眼神中毫無懼色,反而湧起一股豪邁之情,大聲回道:「曹司空,末將深知先登之兇險,可我『破風營』的兄弟們皆是不懼生死的好兒郎,平日裡承蒙司空恩澤,又操練許久,為的就是能在戰場上為曹司空、為咱大軍效死命。若真到了需有人先登之時,末將願率『破風營』的兄弟們沖在最前,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定要為大軍殺出一條通路,絕不退縮!」蘇然此番話語,說得慷慨激昂,聲震大帳,盡顯其視死如歸之氣魄與對曹操之忠誠。
曹操聽後,大為動容,站起身來,走到蘇然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贊道:「好!好一個靖遠,好一個『破風營』!有你等這番豪情壯志,何愁張繡不破。你且先回去準備,待與兄弟們商議好後,再來回復於我。」
蘇然抱拳應諾,隨後便恭敬地退出大帳,腳步匆匆地往「破風營」駐地趕去,一路上腦海中不斷思索著該如何與兄弟們言說這先鋒與先登之事,同時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鬥志與期待。
此處距張繡據守的宛城約五十里地,其間橫亘著一片廣袤原野。曹操擇此地紮營,實乃深思熟慮之舉。觀那營地所在之淯水畔,地勢平坦開闊,淯水恰似一條蜿蜒玉帶,河水澄澈,水流平緩,為大軍提供了充沛水源,軍中將士日常飲用、洗刷以及戰馬飲水諸事皆可無憂,且借水路之便,諸多笨重物資亦可暢行無阻,後勤補給得以源源不斷。
營地一側,山巒起伏,山上樹木繁茂,鬱鬱蔥蔥,仿若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此屏障既能蔽營地蹤跡,令遠方難以窺探曹軍部署,又可充作防禦工事,若敵軍來犯,曹軍大可憑山林地勢設伏,出其不意而擊之。另一側,則是一片林木稍疏之地,各類樹木錯落而生,雖不及那側山林繁茂幽深,卻也可為營地側翼遮護,使得營地整體處於易守難攻之態勢,可謂占盡地利也。
王虎抬首環顧四周,不禁贊道:「大哥,曹司空這選址之妙,真乃慧眼獨具啊!有水可資用,有山林作掩護,攻守皆宜,妙哉妙哉!」
蘇然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認同,應道:「確乎如此,曹司空久經沙場,征戰多年,這紮營之地選得恰到好處,於我等後續征討張繡之戰,益處頗多呀。」
待靠近營地,營門守衛攔下了「破風營」眾人。蘇然上前,表明身份,出示徵召軍令。守衛查驗完畢,正欲引眾人入營之時,只見一氣質儒雅、身著長袍的中年男子,騎著馬緩緩而來,身後數名侍從相隨。
蘇然抬眸望去,心中暗忖,瞧此人風姿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超凡氣度,想必是曹營中頗具身份地位之人,只是一時卻難辨其身份。遂趕忙整了整衣甲,心下思量不知來者究竟是哪位將軍或是謀士,竟親來相迎。
那男子行至近前,微微拱手,行禮道:「在下荀彧,字文若,現為曹操曹司空麾下之尚書令,平日裡常為曹司空出謀劃策,打理諸多軍政要務。今日奉曹司空之命,特來迎接蘇然及『破風營』眾將士。」
蘇然聞之,心中一驚,面上瞬間浮現出受寵若驚之色,趕忙抱拳回禮,恭敬有加且難掩驚喜惶恐地說道:「原來是荀彧荀先生,久仰先生大名,常聞先生有王佐之才,為曹司空排憂解難,助力甚多,果真是名不虛傳吶!天下如先生這般,憑智慧便可安定一方、輔佐明主成就大業者,著實寥寥無幾呀。今日得見,實乃蘇然三生之幸。勞煩先生親來相迎,末將惶恐至極,未料曹司空對末將如此看重,竟有這般厚待,末將定當竭盡所能,不負曹司空與先生之厚愛。在下蘇然,字靖遠,承蒙曹司空錯愛,得以統領『破風營』,往後還望先生多多關照。」
荀彧微笑著擺了擺手,溫聲道:「靖遠客氣了,曹司空對靖遠頗為讚賞,此前從李典將軍處聽聞你諸多事跡,對你甚是看重,故遣我先來與靖遠見上一面,也好引你前去拜見曹司空,你我邊走邊聊便是。」
言罷,荀彧在前引路,帶著「破風營」眾人入營。一路上,荀彧與蘇然邊走邊談,荀彧對「破風營」之訓練方法、士卒戰力等情況頗感興趣,蘇然便將自己借鑑現代理念訓練士卒之舉,從體能訓練到實戰技巧,再到後勤管理、情報偵察等各方面舉措,一一詳述與荀彧聽。
荀彧邊聽邊不時點頭稱讚,眼中滿是欣賞之意,行至半途,忽止步道:「靖遠,你這『破風營』果真是訓練有素啊。瞧這將士們,個個腰杆挺直,隊列嚴整,雖歷經行軍之疲,卻不見絲毫懈怠之態,且安靜有序,無一人隨意喧譁,這般令行禁止,著實難得。吾在曹司空麾下多年,亦少見如此出色之營伍,想必於戰場上必能發揮強大戰力呀。」
蘇然趕忙謙遜回應道:「先生謬讚了,末將不過是竭盡己力,以些許新法子讓兄弟們明了軍紀之重,能得先生誇讚,實乃榮幸之至。唯盼『破風營』於此次征討張繡之戰中,不負所望,有所建樹便好。」
荀彧微微點頭,含笑道:「靖遠謙遜有加,宛城固若金湯,張繡亦非等閒之輩,然我曹司空大軍亦是兵強馬壯,且麾下良將如雲、謀士如雨,靖遠你這『破風營』更是一支奇兵。若眾人齊心,謀劃得當,不愁拿不下宛城也。」
不多時,眾人來到曹操所在的中軍大帳外。荀彧先進去通報,片刻後,帳內傳出曹操之聲:「讓靖遠進來吧。」
蘇然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甲,邁步入帳。只見大帳之內,燈火通明,曹操正襟危坐於主位之上,兩側數位將領環坐,似在商討軍情。蘇然抬眼打量,見曹操儀表堂堂,面容透著不怒自威之威嚴,古銅色肌膚顯征戰之痕,眼眸深邃銳利,劍眉斜插入鬢,鼻樑高挺,唇上蓄著整齊短須,身著錦袍束以玉帶,腰間佩劍,劍柄鑲寶,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舉手投足間盡顯霸主風範,帳內氣氛因之而凝重幾分。
蘇然趕忙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朗聲道:「末將蘇然,字靖遠,拜見曹司空,奉召攜『破風營』五百士卒前來參戰,願為曹司空效犬馬之勞,征討張繡,平定亂世!」
曹操微微眯眼,細細打量眼前這位年輕軍侯,見其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堅毅與自信,心中暗自留意,思忖道:「果真是一表人才啊,瞧這氣度與精氣神,難怪李典對其讚不絕口,想必是有些真本事的,此次征討張繡,說不定這靖遠能給我帶來不少助力。」
待蘇然起身,曹操展顏笑道:「靖遠,起來說話。本司空聽李典誇讚你年輕有為,今日一見,果真是氣宇不凡吶。方才與荀彧一同前來,文若對你亦是頗為讚賞,他眼光向來獨到,能得他認可,可見你確有過人之處。」
蘇然聞曹操誇讚,趕忙謙遜作揖回應,心中暗念:「這曹操不愧是當世梟雄,只坐於此,便覺威嚴霸氣撲面而來,令人不敢有絲毫懈怠。然其能於亂世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廣納賢才,足見其謀略非凡、領導有方,今日有幸效力麾下,若能竭力表現,或可闖出一番作為,也算不枉此生了。」嘴上則恭敬回道:「多謝曹司空誇讚,末將不過略盡綿薄之力,平日唯督促兄弟們勤加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能得曹司空與荀先生看重,實乃惶恐,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望。」
曹操微微點頭,目光環視帳內眾將,開口道:「靖遠啊,今日帳中諸多將領皆在此,你初來乍到,吾便為你引薦一番,往後一同征討張繡,也好彼此熟稔,協同作戰。」
言罷,曹操指向一位身披重甲、面容剛毅、眼神沉穩之將領道:「這位是于禁於將軍,其作戰勇猛,治軍嚴謹,於排兵布陣之道頗有心得,屢立赫赫戰功,乃吾極為倚重之大將也。」
于禁聞之,起身抱拳,朝蘇然行禮,朗聲道:「久仰靖遠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往後戰場之上,還望多多指教。」
蘇然趕忙回禮,恭敬說道:「於將軍威名遠揚,末將早有耳聞,如雷貫耳,今日得見,方知英雄氣概非凡,往後還望將軍多多關照,末將願隨將軍鞍前馬後,共赴沙場。」
曹操又指向一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威風凜凜之猛將道:「此乃典韋,力大無窮,有萬夫不當之勇,常伴吾左右護衛,有他在,敵軍見之亦要膽寒三分吶。」
典韋哈哈一笑,聲若洪鐘,抱拳道:「靖遠兄弟,往後戰場上並肩殺敵,那才痛快,有啥難處,儘管跟哥哥我說!」
蘇然抱拳還禮,笑道:「早聞典韋將軍神勇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末將佩服至極,願與將軍一同殺敵,揚我軍威。」
諸將聽聞,目光皆投向蘇然,于禁微微皺眉,似在思忖這新來之人究竟有何能耐,能得曹操如此看重;典韋則是一臉豪爽,對蘇然多了幾分親近之意;而其餘將領,亦各自心懷想法,或好奇,或審視,皆在暗暗打量蘇然。
蘇然心中知曉,這些名將皆是戰功赫赫之人,自己初來乍到,想要真正融入,非得拿出真本事不可,當下也暗自打起精神,應對這諸般目光。
曹操再看向一位身著黑袍、神情冷峻、目光深邃,透著一股神秘氣息之將領,介紹道:「這位是徐晃徐將軍,其智勇雙全,擅奇襲戰術,常能出其不意,克敵制勝,亦是我軍中一員猛將也。」
徐晃起身,朝蘇然微微抱拳,淡淡道:「靖遠,久仰,往後還請多留意戰場上局勢,莫要莽撞行事。」話語間雖平淡,卻透著一股沙場老將對新人的提點之意。
蘇然趕忙回禮,誠懇說道:「多謝徐將軍提醒,末將定會謹記,往後還請將軍不吝賜教,多多指點迷津。」
蘇然一一與各位將領見禮,心中對曹營之實力越發清晰明了,亦滿懷期待能與這些名將一同征戰,為征討張繡貢獻力量。
曹操待眾人見過禮後,便開始說起此次征討張繡之局勢。只見曹操面色凝重,沉聲道:「諸位,張繡據守宛城,那宛城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且張繡麾下亦是兵精將勇,其麾下有胡車兒者,勇力過人,能負五百斤而日行七百里,不可小覷也。再者,張繡深得宛城民心,軍民一心,防守頗為嚴密。」
眾將聽聞,皆微微皺眉,深知此戰之艱難。
曹操繼而說道:「故而,我等需精心謀劃,各盡其責。先鋒之職,至關重要,需一員有勇有謀且麾下士卒善戰之將領擔當,吾觀靖遠你這『破風營』訓練有素,你自身又頗具治軍之才,吾有意讓你靖遠做此次征討張繡之先鋒,率你那『破風營』先行開路,探查敵情,遇敵之時率先發起衝擊,為大軍撕開敵軍防線,你意下如何?先鋒之責,關乎此戰成敗,責任重大,你可願擔此重任啊?」曹操目光灼灼,看向蘇然,眼神中既有期許,又含審視,欲觀其應對這等要事之態度。
蘇然聞之,心中先是一驚,知曉先鋒之職兇險萬分,卻亦是極易建功立業之良機,當下略作思索,神色變得越發凝重而堅毅,再次抱拳行禮,恭聲道:「曹司空如此看重末將,委以先鋒之任,末將感激涕零,定當肝腦塗地以報司空信任。只是末將深知先鋒責任重大,關乎全軍士氣與戰局走向,末將雖有決心,卻也不敢貿然應下,還望曹司空容末將回去與『破風營』的兄弟們商議一番,也好讓兄弟們知曉此事,一同下定決心,全力以赴。」蘇然言辭懇切,不卑不亢,既表願意擔當之心,又體現對麾下士卒之尊重,畢竟先鋒之任,需兄弟們齊心方可成事。
曹操微微點頭,覺得蘇然考慮周全,認可其做法,說道:「嗯,靖遠你這般謹慎,倒也妥當。那你且先回去與士卒們商議,儘快給我個回復。還有一事,這先鋒不僅要衝在最前,有時還需擔當那先登之人,率先登上城牆,為大軍打開城門,或是在陣前衝破敵軍之堅固防線,此乃九死一生之事,你與你那『破風營』可願做這先登之人吶?」
蘇然聞此,心中明白先登者需直面最兇猛戰火,以血肉之軀為大軍蹚出一條血路,然其眼神中毫無懼色,反而湧起一股豪邁之情,大聲回道:「曹司空,末將深知先登之兇險,可我『破風營』的兄弟們皆是不懼生死的好兒郎,平日裡承蒙司空恩澤,又操練許久,為的就是能在戰場上為曹司空、為咱大軍效死命。若真到了需有人先登之時,末將願率『破風營』的兄弟們沖在最前,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定要為大軍殺出一條通路,絕不退縮!」蘇然此番話語,說得慷慨激昂,聲震大帳,盡顯其視死如歸之氣魄與對曹操之忠誠。
曹操聽後,大為動容,站起身來,走到蘇然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贊道:「好!好一個靖遠,好一個『破風營』!有你等這番豪情壯志,何愁張繡不破。你且先回去準備,待與兄弟們商議好後,再來回復於我。」
蘇然抱拳應諾,隨後便恭敬地退出大帳,腳步匆匆地往「破風營」駐地趕去,一路上腦海中不斷思索著該如何與兄弟們言說這先鋒與先登之事,同時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鬥志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