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故人之後不可拒
高瑤瑤見得種虎子出來,卻是心生些嬌嗔,只道王稟等還是瞧不起她。
她心中暗道:「姑奶奶若不顯些手段,你等怕是不肯正眼看我!」
高瑤瑤卻將雙刀交於左手,右手在肋下抹出三柄柳葉刀,甩手一擲。
正衝殺來的種虎子忽覺頭頂髮髻好似被甚物穿了一下,緊接著胯下良駒卻一個踉蹌栽倒地上,直將猝不及防的他甩飛了出去。
待得被摔得暈乎乎的種虎子從地上爬起來回頭看時,卻見自己從家裡帶出來的河西良駒雙眼各插一柄飛刀,正伏在地上抽搐哀嘶。
種虎子見此,心疼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這匹馬還是種虎子剛及冠時,祖父種師極(种師道)贈送與他的成人禮物。
種虎子亦是親手將當初的小馬駒一點一點的餵養長大,並將其訓練成出色的戰馬,兩者之間的感情絕非常人可以想像。
種虎子沉浸在自己的傷心世界裡,幾乎忘記了自己正在與對手廝戰,踉踉蹌蹌的湊到愛馬跟前,撫摸著它的脖頸,聽著它哀哀嘶鳴,忍不住痛哭失聲。
當然,種虎子可以渾不顧當前情勢,別個卻不敢由他任人宰割。
種方和種元兩個驚怒交加的催馬而出,直搶到種虎子跟前,將他與高瑤瑤隔開。
高瑤瑤看了看二人緊張模樣,卻笑問道:「哭鼻子的那小子是你倆的晚輩?」
雖然剛才種虎子吃了大虧,說實話,種方和種元對高瑤瑤不曾趁機傷害種虎子還是頗為感激的。
種方捧刀抱拳道:「那廝正是在下犬子,多謝娘子方才手下留情!」
高瑤瑤嗤笑道:「若奴家所料不錯,你三個應是種家子弟罷!呵呵,只這般心性,也敢上陣拼殺,看來種家後繼無人矣!」
種元聞言卻是大怒,喝道:「賤婢安敢辱我種家聲譽!洒家若不與你個教訓,恐為天下人恥笑爾!且看槍!」
種元挺一桿長槍,飛馬來刺高瑤瑤。
高瑤瑤亦惱種元罵的難聽,卻上前揮刀斬他,只三兩下就殺的種元險象環生。
也虧得高瑤瑤並無取種元性命之意,否則種元早性命難保。
卻說高瑤瑤讓過種元奮力刺來一槍,左手刀沿著槍桿逆削而過。
種元吃不得這一招,只好縮手棄槍,免得被對方一刀削了手腕。
偏偏高瑤瑤得勢不饒人,右手刀又兜頭砍來。
種元失了兵器,赤手空拳招架不得,卻只好閉目待死。
只不過他並沒有等來腦袋落地,卻聽得一聲清脆的兵器碰撞聲。
種元睜眼一看,卻才發現是王稟救了他的頭髮一「命」。
沒錯,高瑤瑤剛才一刀就是衝著種元的頭髮去的,不砍腦袋砍髮髻。
方才種方、種元衝出來保護種虎子時,王稟亦慢一步跟了過來。
待得種元不自量力挑戰高瑤瑤,王稟離得並不遠,故能及時救下他一頭秀髮。
高瑤瑤與王稟拼鬥了兩招,卻勒馬笑道:「這位英雄,你終於肯出來了!」
王稟橫槍抱拳道:「小娘子幾番與我弟兄手下留情,王稟深感恩德,不敢相負。你與我又有殺父之仇,害夫之怨,我亦不得推脫。只王稟身負家事,半副殘軀尚有些用處。待得我家事了了,但你來報仇,我必引頸就戮。」
不想那高瑤瑤卻搖手道:「大官人休怪,奴家來攔路廝並,放言報仇並非實心,乃藉故與大官人等結交爾。奴家與你等不但無有仇怨,反而受些恩德哩!」
王稟聽得迷惑,卻問道:「小娘子所言,王稟實聽不明白!」
高瑤瑤自下了馬,將雙刀擱了,款款與王稟道了個萬福(婦人行禮的方式),道:「官人且容奴家細說,奴家本是名門之後,家祖父乃邊地名將高永年,因吃帳下羌兵叛亂見害,更受奸人污諉罪責,舉家坐受官責。
我父為避罪責,攜妻女落腳本地梁家莊作得鄉野教頭。
那召忻等人皆受我父教授武藝,本有些師徒恩義,怎料前年家父病疫身故後,他等渾不顧我父授藝之恩,卻來強奪奴家母女。
奴家自有些武藝,本欲與他等拼個死活,只念及母親嬌弱,卻好與他等虛與委蛇。
梁筳奸猾,先約強占我母,認奴家作得義女;召忻覬覦奴家,欲要強娶為妾,奴家武藝勝他些,卻與他約定,須與家父守孝三載,方能出嫁,否則寧死不從。
那召忻無法,只好從了奴家約定。
我父去後,我母因憂思我父,年前亦患疾病故。
自此奴家父母皆去,只余奴家一介小女子孑然影立,惶惶然舉目無親,正不知從此該如何是好。
忽有大官人誅殺二賊,斷些厄念,解奴家脫此苦海,再返人倫。
奴家感念大官人恩義,卻來相投。
只唯恐大官人並諸位好漢輕賤奴家,故以報仇之說作伐子。」
王稟聽得高瑤瑤述說了來歷,卻是忍不住唏噓些。
高瑤瑤之祖父高永年在西北邊地卻是有名的騎軍悍將,論個人勇武幾更勝號稱西軍第一的劉法。
其本為党項蕃部首領出身,高永年之父因心慕漢家文華,於高太后垂簾時期投奔大宋,被賜名高世忠,更與將門高家之庶女婚配。
哲宗年間,王贍取青唐,高永年率領蕃兵為先鋒,立功不小。其後更有單馬持矛,刺羌酋彪雞於萬眾之中,梟其首,潰其軍的驚人壯舉。
高永年之死頗有些令人惋惜。
時羌人首領溪賒羅撒率部侵廓州,高永年率部反擊,逐敵三十里,碰上羌部精銳,高永年發現對方多是自己曾經招納過的舊部。
這個時候的羌人降而復叛,叛而復降乃是常態,於是高永年就跑去招降對方。
為了表示誠意,他甚至沒有攜帶護衛,結果羌人趁機把他抓起來殺了。
當時的宋軍主將王厚在高永年死後彈劾他過於信任降羌而枉死,然後宋徽宗順水推舟奪了高永年的追贈撫恤。
高瑤瑤表露了身份,王稟自不再與她敵對,卻引高瑤瑤與眾兄弟分說了她的來歷。
高永年因是蕃將,雖然在西北名聲不小,但並不受西軍上下擁戴,所以高瑤瑤的名將孫女身份並未引起眾人太大的反響,唯有一人例外。
陳通看了看那高瑤瑤,卻暗自嘆氣,自己還真是好運道,出門就能撞上故人之後。
待得兩廂見了禮,王稟問起高瑤瑤打算。
高瑤瑤道:「邠州乃奴家傷心之地,幾欲脫去。今逢大官人等,奴家願侍奉左右,以報恩德。」
王稟與眾人低議些,卻道:「小娘子容辨。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若容留你,只我等皆是江湖粗漢,一路同行恐冒犯了娘子,損你些清譽。」
高瑤瑤聽得卻是面色慘白,只待哀求些。
陳通卻忽喝道:「高娘子乃江湖奇女子也!其人武藝之高強,真可謂巾幗不讓鬚眉!豈能作一般婦人視之!其能誠心來投,我等理當歡喜接納,而不可拒人於千里之外!」
她心中暗道:「姑奶奶若不顯些手段,你等怕是不肯正眼看我!」
高瑤瑤卻將雙刀交於左手,右手在肋下抹出三柄柳葉刀,甩手一擲。
正衝殺來的種虎子忽覺頭頂髮髻好似被甚物穿了一下,緊接著胯下良駒卻一個踉蹌栽倒地上,直將猝不及防的他甩飛了出去。
待得被摔得暈乎乎的種虎子從地上爬起來回頭看時,卻見自己從家裡帶出來的河西良駒雙眼各插一柄飛刀,正伏在地上抽搐哀嘶。
種虎子見此,心疼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這匹馬還是種虎子剛及冠時,祖父種師極(种師道)贈送與他的成人禮物。
種虎子亦是親手將當初的小馬駒一點一點的餵養長大,並將其訓練成出色的戰馬,兩者之間的感情絕非常人可以想像。
種虎子沉浸在自己的傷心世界裡,幾乎忘記了自己正在與對手廝戰,踉踉蹌蹌的湊到愛馬跟前,撫摸著它的脖頸,聽著它哀哀嘶鳴,忍不住痛哭失聲。
當然,種虎子可以渾不顧當前情勢,別個卻不敢由他任人宰割。
種方和種元兩個驚怒交加的催馬而出,直搶到種虎子跟前,將他與高瑤瑤隔開。
高瑤瑤看了看二人緊張模樣,卻笑問道:「哭鼻子的那小子是你倆的晚輩?」
雖然剛才種虎子吃了大虧,說實話,種方和種元對高瑤瑤不曾趁機傷害種虎子還是頗為感激的。
種方捧刀抱拳道:「那廝正是在下犬子,多謝娘子方才手下留情!」
高瑤瑤嗤笑道:「若奴家所料不錯,你三個應是種家子弟罷!呵呵,只這般心性,也敢上陣拼殺,看來種家後繼無人矣!」
種元聞言卻是大怒,喝道:「賤婢安敢辱我種家聲譽!洒家若不與你個教訓,恐為天下人恥笑爾!且看槍!」
種元挺一桿長槍,飛馬來刺高瑤瑤。
高瑤瑤亦惱種元罵的難聽,卻上前揮刀斬他,只三兩下就殺的種元險象環生。
也虧得高瑤瑤並無取種元性命之意,否則種元早性命難保。
卻說高瑤瑤讓過種元奮力刺來一槍,左手刀沿著槍桿逆削而過。
種元吃不得這一招,只好縮手棄槍,免得被對方一刀削了手腕。
偏偏高瑤瑤得勢不饒人,右手刀又兜頭砍來。
種元失了兵器,赤手空拳招架不得,卻只好閉目待死。
只不過他並沒有等來腦袋落地,卻聽得一聲清脆的兵器碰撞聲。
種元睜眼一看,卻才發現是王稟救了他的頭髮一「命」。
沒錯,高瑤瑤剛才一刀就是衝著種元的頭髮去的,不砍腦袋砍髮髻。
方才種方、種元衝出來保護種虎子時,王稟亦慢一步跟了過來。
待得種元不自量力挑戰高瑤瑤,王稟離得並不遠,故能及時救下他一頭秀髮。
高瑤瑤與王稟拼鬥了兩招,卻勒馬笑道:「這位英雄,你終於肯出來了!」
王稟橫槍抱拳道:「小娘子幾番與我弟兄手下留情,王稟深感恩德,不敢相負。你與我又有殺父之仇,害夫之怨,我亦不得推脫。只王稟身負家事,半副殘軀尚有些用處。待得我家事了了,但你來報仇,我必引頸就戮。」
不想那高瑤瑤卻搖手道:「大官人休怪,奴家來攔路廝並,放言報仇並非實心,乃藉故與大官人等結交爾。奴家與你等不但無有仇怨,反而受些恩德哩!」
王稟聽得迷惑,卻問道:「小娘子所言,王稟實聽不明白!」
高瑤瑤自下了馬,將雙刀擱了,款款與王稟道了個萬福(婦人行禮的方式),道:「官人且容奴家細說,奴家本是名門之後,家祖父乃邊地名將高永年,因吃帳下羌兵叛亂見害,更受奸人污諉罪責,舉家坐受官責。
我父為避罪責,攜妻女落腳本地梁家莊作得鄉野教頭。
那召忻等人皆受我父教授武藝,本有些師徒恩義,怎料前年家父病疫身故後,他等渾不顧我父授藝之恩,卻來強奪奴家母女。
奴家自有些武藝,本欲與他等拼個死活,只念及母親嬌弱,卻好與他等虛與委蛇。
梁筳奸猾,先約強占我母,認奴家作得義女;召忻覬覦奴家,欲要強娶為妾,奴家武藝勝他些,卻與他約定,須與家父守孝三載,方能出嫁,否則寧死不從。
那召忻無法,只好從了奴家約定。
我父去後,我母因憂思我父,年前亦患疾病故。
自此奴家父母皆去,只余奴家一介小女子孑然影立,惶惶然舉目無親,正不知從此該如何是好。
忽有大官人誅殺二賊,斷些厄念,解奴家脫此苦海,再返人倫。
奴家感念大官人恩義,卻來相投。
只唯恐大官人並諸位好漢輕賤奴家,故以報仇之說作伐子。」
王稟聽得高瑤瑤述說了來歷,卻是忍不住唏噓些。
高瑤瑤之祖父高永年在西北邊地卻是有名的騎軍悍將,論個人勇武幾更勝號稱西軍第一的劉法。
其本為党項蕃部首領出身,高永年之父因心慕漢家文華,於高太后垂簾時期投奔大宋,被賜名高世忠,更與將門高家之庶女婚配。
哲宗年間,王贍取青唐,高永年率領蕃兵為先鋒,立功不小。其後更有單馬持矛,刺羌酋彪雞於萬眾之中,梟其首,潰其軍的驚人壯舉。
高永年之死頗有些令人惋惜。
時羌人首領溪賒羅撒率部侵廓州,高永年率部反擊,逐敵三十里,碰上羌部精銳,高永年發現對方多是自己曾經招納過的舊部。
這個時候的羌人降而復叛,叛而復降乃是常態,於是高永年就跑去招降對方。
為了表示誠意,他甚至沒有攜帶護衛,結果羌人趁機把他抓起來殺了。
當時的宋軍主將王厚在高永年死後彈劾他過於信任降羌而枉死,然後宋徽宗順水推舟奪了高永年的追贈撫恤。
高瑤瑤表露了身份,王稟自不再與她敵對,卻引高瑤瑤與眾兄弟分說了她的來歷。
高永年因是蕃將,雖然在西北名聲不小,但並不受西軍上下擁戴,所以高瑤瑤的名將孫女身份並未引起眾人太大的反響,唯有一人例外。
陳通看了看那高瑤瑤,卻暗自嘆氣,自己還真是好運道,出門就能撞上故人之後。
待得兩廂見了禮,王稟問起高瑤瑤打算。
高瑤瑤道:「邠州乃奴家傷心之地,幾欲脫去。今逢大官人等,奴家願侍奉左右,以報恩德。」
王稟與眾人低議些,卻道:「小娘子容辨。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若容留你,只我等皆是江湖粗漢,一路同行恐冒犯了娘子,損你些清譽。」
高瑤瑤聽得卻是面色慘白,只待哀求些。
陳通卻忽喝道:「高娘子乃江湖奇女子也!其人武藝之高強,真可謂巾幗不讓鬚眉!豈能作一般婦人視之!其能誠心來投,我等理當歡喜接納,而不可拒人於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