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種根,不定根
淨誠見沙彌們的神色,他便知道這些沙彌就沒幾個相信自己的話。
淨誠神情嚴肅認真地說:「淨字輩當時割稻時,就有五個人用鐮刀割到了自己的手。這五人里,就有我。」
他說著,向眾人展示了自己的右手手背。
眾人神色微變,紛紛看向淨誠的右手背。
祝樂暗暗一驚,他沒想到淨誠上師居然也會犯和他一樣的錯,讓他有點意外。
只見淨誠右手背白淨細膩,沒有一絲傷痕。
有人心裡嘀咕:不是說割到了自己手嗎,怎麼沒看見有傷痕。
淨誠掃視一圈,尤其是那些一臉狐疑,不相信自己的沙彌他更是停留了一下視線。
他說:「沒有傷痕,是否代表我在說謊?」
那些沙彌紛紛低下頭,不敢說話。
「我沒有那麼多閒工夫騙你們哄你們。
當時我還只是沙彌,雖有寺院的靈丹妙藥治療,但我的手背上仍然留下一道明顯的疤痕,直到我進階四蓮後,這道疤痕才徹底消除。」
「話已至此,我該說的也都說了。接下來,跟我去靈田,看我割稻。」
淨誠淨夢四位上師帶著沙彌們前往靈妙山的靈田。
靈田位於靈妙山西南一角。
祝樂從未去過靈田那邊,據傳靈田的靈稻主要是由靈妙寺還俗的俗家弟子培育。靈妙寺的沙彌只需要割稻收稻,耕田種苗。
這些俗家弟子在靈妙山附近立家族,建村莊,依附著靈妙寺生存。
像這樣的人並不少,很多時候這些俗家弟子也會推薦自己的子孫進入靈妙寺當個小沙彌,哪怕無法成為比丘,能學個娑羅妙蓮經一蓮,練個八部金剛拳也足以。
目的地到了。
「哇,好廣闊的靈田。」圓虎驚道。
眾人眼前的金色靈田廣闊無比,一眼望不盡。
此時靈稻已經成熟,根葉金黃,金色的穗花密密。
清風吹拂,風聲颯颯,葉子稻穗顫顫,像是金色海洋的潮汐,美不勝收。
祝樂心想靈妙寺的靈田有多少畝,他們這些沙彌一天的時間真的能幹完嗎?
淨誠帶著眾沙彌來到一畝靈田前,他身後就是金黃的靈稻。
淨誠伸出手來輕輕摩挲一株靈稻葉上的稻穗。
稻穗金黃,密集的生長在一塊。
淨誠輕笑:「一粒穗花便是一粒靈米,想我靈妙靈田的靈稻,一株能長有三百到五百左右的穗花。汝等可知為何差距會這麼大嗎。」
「弟子不知。」祝樂搖搖頭。
淨誠指向靈稻下方的根杆。
淨誠說:「靈稻豐收的關鍵在靈稻的生長如何。生長如何是收穫果實豐寡的因。
其中最影響靈稻豐收的是便是它的根。根杆有種根和不定根之分。
種根又稱為定根,是主根。
就像是我等修佛,爾等可知我們主根是什麼?」
圓靈連忙舉手,他可不想光讓祝樂一個人出風頭,他連忙道:「是佛經。修佛一切之根本在於佛經。」
淨誠搖搖頭:「似對非對。你之所以說修佛一切之根本在佛經,不是因為佛經是根,而是因為佛經記載有佛法佛理。」
圓靈臉色漲紅地放下手,他為了搶答也是不假思索的回答了,他自認自己的回答並沒有錯,但淨誠又不這樣想,這讓他感覺自己在沙彌們面前丟臉了,有些不愉。
淨誠繼續說:「修佛道之主根在於修佛之心,佛經上記載的佛法佛理就像土壤里的養分供於主根生長,主根的生長會生長出更多不定根,這些不定根又像似養生法、戰法、天地靈物。不定根也會汲取著土壤的養分隨著主根成長。
促進莖稈健康粗壯,葉片生長,才能產生出那一粒粒金黃的穗花。
修佛之心不可無,向佛之心不可無。佛法佛理也不並非僅有佛經有記載,偏執佛經難以悟真,爾等在注重佛經修習之時,也要記得功法等其他方面的修行,明白嗎。」
淨誠說到最後,可謂是圖窮匕見。
淨能、淨夢、淨回三人的視線若有若無地望向了祝樂。
祝樂跟著眾沙彌喊道:「弟子謹記。」
圓虎心裡嘀咕:淨誠上師說的這番話,簡直就是在勸圓真師兄暫且放下佛經,回歸往日的修行上。淨誠上師一定和圓真師兄關係很好。
淨誠握著鐮刀,他說:「靈稻莖稈越往地面越粗壯結實,難以割動。我們割稻,既不能太往上,也不能太往下。
通常割兩拳到三拳之間距離的莖稈即可。」
「要注意,稻穗豐盛也代表著莖稈多,你們沙彌還在長身體,手不大,難以一手握牢所有莖稈。如果不用手握緊莖稈,鐮刀也不好用。
這鐮刀雖說是吹毛利器,但靈稻莖稈也異常結實。
這時就要用上八部金剛拳,巧妙地運轉第三部第二式游龍纏,其後一割。」
淨誠彎下腰,他的手靈巧如游龍繞在一株靈稻莖稈,莖稈被他繞纏縮緊如一體,淨誠順勢用鐮刀一切。
淨誠乾淨利落的切斷莖稈,手法嫻熟地將被切斷的莖稈放好。
他又說:「割稻是莊稼活,用也要用莊稼把式,之前也有說過,不論做什麼事情,姿勢一定要正確,爾等有看清我方才彎腰的身姿?」
「沒有。」祝樂等人搖搖頭。
「我再做最後一次,這一次,用心看用心記。」
「是,淨誠上師。」
淨誠又做了一次,這次祝樂看得很清楚。
淨誠扎的是練八部金剛拳的馬步,他彎腰的姿勢是八部金剛拳里的一式,他這彎腰的姿勢就像似在練八部金剛拳,而他手也確實在打八部金剛拳的游龍纏。
祝樂目光閃爍,他感覺淨誠用鐮刀割靈稻的那一手,也像是八部金剛拳里的一式。
淨誠用鐮刀割稻,用的全是八部金剛拳里的招式,但他是拆解開來用,每個招式拆分再合用,貼合鐮刀割稻的自然動作。
祝樂心想如果淨誠上師能再多示範幾次,我一定知道淨誠上師那一刀用的是什麼招式。
現在祝樂並不知道,他只能先模仿淨誠的動作,再來思考淨誠到底用了哪一式八部金剛拳。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爾等也該開始下田割稻了。
今日務必將這一百畝靈田全部收割完靈稻。」
淨誠神情嚴肅認真地說:「淨字輩當時割稻時,就有五個人用鐮刀割到了自己的手。這五人里,就有我。」
他說著,向眾人展示了自己的右手手背。
眾人神色微變,紛紛看向淨誠的右手背。
祝樂暗暗一驚,他沒想到淨誠上師居然也會犯和他一樣的錯,讓他有點意外。
只見淨誠右手背白淨細膩,沒有一絲傷痕。
有人心裡嘀咕:不是說割到了自己手嗎,怎麼沒看見有傷痕。
淨誠掃視一圈,尤其是那些一臉狐疑,不相信自己的沙彌他更是停留了一下視線。
他說:「沒有傷痕,是否代表我在說謊?」
那些沙彌紛紛低下頭,不敢說話。
「我沒有那麼多閒工夫騙你們哄你們。
當時我還只是沙彌,雖有寺院的靈丹妙藥治療,但我的手背上仍然留下一道明顯的疤痕,直到我進階四蓮後,這道疤痕才徹底消除。」
「話已至此,我該說的也都說了。接下來,跟我去靈田,看我割稻。」
淨誠淨夢四位上師帶著沙彌們前往靈妙山的靈田。
靈田位於靈妙山西南一角。
祝樂從未去過靈田那邊,據傳靈田的靈稻主要是由靈妙寺還俗的俗家弟子培育。靈妙寺的沙彌只需要割稻收稻,耕田種苗。
這些俗家弟子在靈妙山附近立家族,建村莊,依附著靈妙寺生存。
像這樣的人並不少,很多時候這些俗家弟子也會推薦自己的子孫進入靈妙寺當個小沙彌,哪怕無法成為比丘,能學個娑羅妙蓮經一蓮,練個八部金剛拳也足以。
目的地到了。
「哇,好廣闊的靈田。」圓虎驚道。
眾人眼前的金色靈田廣闊無比,一眼望不盡。
此時靈稻已經成熟,根葉金黃,金色的穗花密密。
清風吹拂,風聲颯颯,葉子稻穗顫顫,像是金色海洋的潮汐,美不勝收。
祝樂心想靈妙寺的靈田有多少畝,他們這些沙彌一天的時間真的能幹完嗎?
淨誠帶著眾沙彌來到一畝靈田前,他身後就是金黃的靈稻。
淨誠伸出手來輕輕摩挲一株靈稻葉上的稻穗。
稻穗金黃,密集的生長在一塊。
淨誠輕笑:「一粒穗花便是一粒靈米,想我靈妙靈田的靈稻,一株能長有三百到五百左右的穗花。汝等可知為何差距會這麼大嗎。」
「弟子不知。」祝樂搖搖頭。
淨誠指向靈稻下方的根杆。
淨誠說:「靈稻豐收的關鍵在靈稻的生長如何。生長如何是收穫果實豐寡的因。
其中最影響靈稻豐收的是便是它的根。根杆有種根和不定根之分。
種根又稱為定根,是主根。
就像是我等修佛,爾等可知我們主根是什麼?」
圓靈連忙舉手,他可不想光讓祝樂一個人出風頭,他連忙道:「是佛經。修佛一切之根本在於佛經。」
淨誠搖搖頭:「似對非對。你之所以說修佛一切之根本在佛經,不是因為佛經是根,而是因為佛經記載有佛法佛理。」
圓靈臉色漲紅地放下手,他為了搶答也是不假思索的回答了,他自認自己的回答並沒有錯,但淨誠又不這樣想,這讓他感覺自己在沙彌們面前丟臉了,有些不愉。
淨誠繼續說:「修佛道之主根在於修佛之心,佛經上記載的佛法佛理就像土壤里的養分供於主根生長,主根的生長會生長出更多不定根,這些不定根又像似養生法、戰法、天地靈物。不定根也會汲取著土壤的養分隨著主根成長。
促進莖稈健康粗壯,葉片生長,才能產生出那一粒粒金黃的穗花。
修佛之心不可無,向佛之心不可無。佛法佛理也不並非僅有佛經有記載,偏執佛經難以悟真,爾等在注重佛經修習之時,也要記得功法等其他方面的修行,明白嗎。」
淨誠說到最後,可謂是圖窮匕見。
淨能、淨夢、淨回三人的視線若有若無地望向了祝樂。
祝樂跟著眾沙彌喊道:「弟子謹記。」
圓虎心裡嘀咕:淨誠上師說的這番話,簡直就是在勸圓真師兄暫且放下佛經,回歸往日的修行上。淨誠上師一定和圓真師兄關係很好。
淨誠握著鐮刀,他說:「靈稻莖稈越往地面越粗壯結實,難以割動。我們割稻,既不能太往上,也不能太往下。
通常割兩拳到三拳之間距離的莖稈即可。」
「要注意,稻穗豐盛也代表著莖稈多,你們沙彌還在長身體,手不大,難以一手握牢所有莖稈。如果不用手握緊莖稈,鐮刀也不好用。
這鐮刀雖說是吹毛利器,但靈稻莖稈也異常結實。
這時就要用上八部金剛拳,巧妙地運轉第三部第二式游龍纏,其後一割。」
淨誠彎下腰,他的手靈巧如游龍繞在一株靈稻莖稈,莖稈被他繞纏縮緊如一體,淨誠順勢用鐮刀一切。
淨誠乾淨利落的切斷莖稈,手法嫻熟地將被切斷的莖稈放好。
他又說:「割稻是莊稼活,用也要用莊稼把式,之前也有說過,不論做什麼事情,姿勢一定要正確,爾等有看清我方才彎腰的身姿?」
「沒有。」祝樂等人搖搖頭。
「我再做最後一次,這一次,用心看用心記。」
「是,淨誠上師。」
淨誠又做了一次,這次祝樂看得很清楚。
淨誠扎的是練八部金剛拳的馬步,他彎腰的姿勢是八部金剛拳里的一式,他這彎腰的姿勢就像似在練八部金剛拳,而他手也確實在打八部金剛拳的游龍纏。
祝樂目光閃爍,他感覺淨誠用鐮刀割靈稻的那一手,也像是八部金剛拳里的一式。
淨誠用鐮刀割稻,用的全是八部金剛拳里的招式,但他是拆解開來用,每個招式拆分再合用,貼合鐮刀割稻的自然動作。
祝樂心想如果淨誠上師能再多示範幾次,我一定知道淨誠上師那一刀用的是什麼招式。
現在祝樂並不知道,他只能先模仿淨誠的動作,再來思考淨誠到底用了哪一式八部金剛拳。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爾等也該開始下田割稻了。
今日務必將這一百畝靈田全部收割完靈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