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會議
4月17號。
在陳嘟靈依依不捨中,林立乘上了回京城的航班。
都說溫柔鄉是英雄冢,這句話不無道理。
這兩天二人一直膩歪在一起,讓林立頗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
不過兩人終究還沒突破最後一步,他考慮到剛在一起自己就表現的這麼急切,還特別嫻熟,總歸不太好。
不著急,穩一手。
反正兩人已經確定關係,好飯不怕晚。
回到京城,林立沒有第一時間回學校,而是聯繫了陳超之後,回到公司召集各部門進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南尋文化會議室,將近100平的空間裡,各部門負責人都已到齊,此時正分坐在會議桌的兩側交頭接耳,場面十分熱絡。
陳超坐在會議桌左手邊的首位,正在和影視部門的負責人徐飛說著話。
徐飛是他花重金委託獵頭公司挖過來的高材生,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曾先後在多個好萊塢影視公司任職高管,能力出眾且年僅三十四歲。
恰逢他想回國工作,被獵頭聯繫後,再了解到南尋文化的特殊背景,跟陳超見面後一拍即合,遂加入南尋文化負責影視部門的業務。
徐飛將頭靠近陳超,壓低聲音:「陳總,突然把大家都叫過來開會,有什麼大大事發生嗎?」
陳超眼角餘光掃了眼周圍,低下頭來:「公司目前不就只有一個項目嗎?」
徐飛恍然,點頭表示明白。
這時,會議室大門被推開,在一眾審視的目光中,林立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林立徑直走到空著的主位前坐下,環顧一周後唇角淡揚:「大家好,說起來這麼久了,我還是第一次親自主持會議與大家見面。」
「在此,首先歡迎大家加入到我們南尋文化,希望在之後的工作中,大家能夠在不同崗位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將公司發展壯大。」
「我這人功必賞,錯必罰。」
「希望以後大家能協力同行,在自己的人生履歷上添上光彩的一筆。」
一眾高管紛紛稱是,同時心中腹誹,這林總一個大學生,能寫書能拍戲也就算了,怎麼感覺當領導也這麼熟練。
頓了一下,林立繼續開口:「這次會議是要告知大家,公司第一個項目已經和企鵝平台達成了合作,他們將出資一千五百萬買下可愛的獨家播放版權。」
「同時,以S級項目的標準進行宣發,分成。」
話語落下,會議室中頓時熱鬧起來,陳超帶頭鼓掌,其他人紛紛響應,一眾高管皆是暗自對企鵝的大方表示驚訝。
徐飛這時看向林立:「還得多虧了林總的知名度,不然企鵝絕對不可能開出這麼優渥的條件。」
徐飛自然能看出,企鵝醉翁之意不在酒。
與其說企鵝看中的是這個劇,不如說看中的是他們老闆這個人。
林立欣賞的看了他一眼:「什麼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拿到這個條件,所以接下來徐總,你有的忙了。」
「我們的影視部要負責和企鵝視頻那邊對接,展開後續一系列的宣發工作。」
徐飛瞭然的點頭:「林總放心,交給我就好。」
林立反手用指背敲了幾下身前的桌面,見所有人停止討論將注意力集中過來後,林立鄭重開口:「這是我們南尋文化的第一個項目,所以我們一定要做的漂亮,做給圈內去看,做給平台去看。」
「接下來所有部門全力配合影視部徐總,把工作做好,明白?」
「明白!」
各部門主管積極響應,士氣高漲。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公司發展的越好,對他們自然也會更好。
又了解了下各部門現有的工作情況,林立宣布會議結束,單獨留下了徐飛。
端起水杯抿了口後,林立看向徐飛:「徐總應該看過完整的成片了吧。」
徐飛點頭:「看過的。」
林立有心考量一下眼前這位挖過來的高管:「不知道徐總認為宣傳的話,我們這部劇應該從哪個點上出發?」
徐飛神色一稟,坐直了身體,知道展現自己個人能力的時候來了。
「我認為我們應該緊扣劇的主題,從可愛兩個字出發,著重宣傳劇里的親情,愛情,友情之中透露出的可愛之處。」
「可以將每一集設立一個小標題,用來概括本集內容。」
「同時加入適當的旁白,結尾以旁白的形式做總結能夠使主題更加鮮明,同時更快地調動觀眾的觀看情緒。」
一口氣簡潔明了的說完自己的想法,徐飛略微緊張的繃直了身體,等著林立的評價。
對他來說南尋文化目前的規模和他待過的那些好萊塢公司根本沒法比,但有林立這個特殊的老闆在,他個人非常看好南尋文化後續的發展前景,所以積極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
林立也沒讓他久等,打量了他一眼:「徐總果然不愧是在好萊塢待過的,非常有想法,那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就好。」
徐飛得到肯定後也放鬆了身子:「林總放心,一定辦好。」
徐飛的方式其實是和林立記憶里是類似的,說明徐飛對劇宣這塊有他獨到的眼光,表現符合預期。
又和徐飛閒聊了一會,說了一些他在好萊塢的趣事後兩人才結束這場談話。
找到陳超後,二人一起離開公司回學校。
車上,陳超轉頭瞄了眼林立,一臉得意:「怎麼樣阿立,我挖的這個徐飛能力可以吧。」
林立舒展眉目,緩緩開口:「能力還不錯,暫時可以用,之後的話,看公司發展起來後他的能力上限在哪。」
陳超點頭表示明白,然後感嘆:「現在就看上線播出後市場的反應了。」
林立瞥了他一眼:「放心,我什麼時候失手過?」
陳超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言,靠在后座眯了起來。
最近完善公司組織架構的事都是他在盯,著實有些疲累。
林立看著窗外倒退的風景,心中諸多思量。
可愛這部劇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會失敗,但這部劇之後,他接下來的動作該往哪個方向,才是他要思考的。
拍劇還是拍電影,他肯定是更傾向於後者,但是拍劇和拍電影又有本質上的區別。
電影是小眾的,用鏡頭講述。
電視劇比較重視劇情,用台詞取勝,是大眾的。
電影在電影院放映,電視劇在電視上放映。
電影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把人物刻畫好,電視劇可以慢慢地來,一集一集的體現人物性格。
電影的時間一般在 1-3個小時左右,電視劇可以有很多集。
而且電影很考驗一個演員的演技,演員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塑造出一個形象讓觀眾認識。
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在他看來其實是電視劇更面向於普羅大眾,更通俗。
電影相對更嚴謹,可以表達更深刻、深入的東西。
而且對於演員來說,演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不同是,演電影需要準備的時間長得多。
在演電影的時候,如果演員的狀態還不夠,或者沒有飽滿表達的情況下,戲是不能過的。
但在拍電視劇的時候,寬容度可能更高一些。
所以首先在演員選擇上,就要比拍電視劇要謹慎許多。
林立認為如果可愛播出成功之後,他選擇繼續拍劇,那大眾對他的認可度肯定會更高。
哪怕是他想再拍更大的製作,幾大平台和資方也會揮舞著鈔票來支持。
可如果他要碰電影這個領域,可能所有人心底都會打個問號。
甚至可能還會受到來自老牌影視公司的打壓,院線的不看好。
只要符合規則,別人可不會考慮你有多高的知名度,是什麼社會地位。
每個圈子都有每個圈子的規則。
太陽底下無新事,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不過他還是想拍電影,當然一開始他並不打算起步太高,首部電影自然要以小成本為主,畢竟以小博大成功後,再拍下一部作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資本市場看的是回報率,不同於可愛這部小成本網劇,他可以自己出資就把劇拍了,然後找個合適的平台賣了。
電影市場是要合作的,一部大片,動輒成本過億,僅僅靠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很難實現的。
哪怕是行業內比較經驗豐富的影視公司,也會拉動其他的影視公司參股,共同推動項目的落地。
每家影視公司,定位也有區別,有的擅長投資、融資,有的擅長策劃、編劇,有的擅長製作,有的具有良好的藝人資源,合作共贏,取長補短,對電影項目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林立不差錢,也不怕他拍的電影會賠錢,但他明白一個道理,不能吃獨食,一旦獨食吃多了,就會被圈子聯手抵制。
所以他也會挑選幾個合適的合作夥伴,他吃肉,別人也得跟著喝湯才行。
腦子中大概過了一遍,林立心中也有了決定。
忙完這段時間,他就抽空把劇本寫出來。
他已經有了選擇。
在陳嘟靈依依不捨中,林立乘上了回京城的航班。
都說溫柔鄉是英雄冢,這句話不無道理。
這兩天二人一直膩歪在一起,讓林立頗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
不過兩人終究還沒突破最後一步,他考慮到剛在一起自己就表現的這麼急切,還特別嫻熟,總歸不太好。
不著急,穩一手。
反正兩人已經確定關係,好飯不怕晚。
回到京城,林立沒有第一時間回學校,而是聯繫了陳超之後,回到公司召集各部門進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南尋文化會議室,將近100平的空間裡,各部門負責人都已到齊,此時正分坐在會議桌的兩側交頭接耳,場面十分熱絡。
陳超坐在會議桌左手邊的首位,正在和影視部門的負責人徐飛說著話。
徐飛是他花重金委託獵頭公司挖過來的高材生,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曾先後在多個好萊塢影視公司任職高管,能力出眾且年僅三十四歲。
恰逢他想回國工作,被獵頭聯繫後,再了解到南尋文化的特殊背景,跟陳超見面後一拍即合,遂加入南尋文化負責影視部門的業務。
徐飛將頭靠近陳超,壓低聲音:「陳總,突然把大家都叫過來開會,有什麼大大事發生嗎?」
陳超眼角餘光掃了眼周圍,低下頭來:「公司目前不就只有一個項目嗎?」
徐飛恍然,點頭表示明白。
這時,會議室大門被推開,在一眾審視的目光中,林立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林立徑直走到空著的主位前坐下,環顧一周後唇角淡揚:「大家好,說起來這麼久了,我還是第一次親自主持會議與大家見面。」
「在此,首先歡迎大家加入到我們南尋文化,希望在之後的工作中,大家能夠在不同崗位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將公司發展壯大。」
「我這人功必賞,錯必罰。」
「希望以後大家能協力同行,在自己的人生履歷上添上光彩的一筆。」
一眾高管紛紛稱是,同時心中腹誹,這林總一個大學生,能寫書能拍戲也就算了,怎麼感覺當領導也這麼熟練。
頓了一下,林立繼續開口:「這次會議是要告知大家,公司第一個項目已經和企鵝平台達成了合作,他們將出資一千五百萬買下可愛的獨家播放版權。」
「同時,以S級項目的標準進行宣發,分成。」
話語落下,會議室中頓時熱鬧起來,陳超帶頭鼓掌,其他人紛紛響應,一眾高管皆是暗自對企鵝的大方表示驚訝。
徐飛這時看向林立:「還得多虧了林總的知名度,不然企鵝絕對不可能開出這麼優渥的條件。」
徐飛自然能看出,企鵝醉翁之意不在酒。
與其說企鵝看中的是這個劇,不如說看中的是他們老闆這個人。
林立欣賞的看了他一眼:「什麼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拿到這個條件,所以接下來徐總,你有的忙了。」
「我們的影視部要負責和企鵝視頻那邊對接,展開後續一系列的宣發工作。」
徐飛瞭然的點頭:「林總放心,交給我就好。」
林立反手用指背敲了幾下身前的桌面,見所有人停止討論將注意力集中過來後,林立鄭重開口:「這是我們南尋文化的第一個項目,所以我們一定要做的漂亮,做給圈內去看,做給平台去看。」
「接下來所有部門全力配合影視部徐總,把工作做好,明白?」
「明白!」
各部門主管積極響應,士氣高漲。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公司發展的越好,對他們自然也會更好。
又了解了下各部門現有的工作情況,林立宣布會議結束,單獨留下了徐飛。
端起水杯抿了口後,林立看向徐飛:「徐總應該看過完整的成片了吧。」
徐飛點頭:「看過的。」
林立有心考量一下眼前這位挖過來的高管:「不知道徐總認為宣傳的話,我們這部劇應該從哪個點上出發?」
徐飛神色一稟,坐直了身體,知道展現自己個人能力的時候來了。
「我認為我們應該緊扣劇的主題,從可愛兩個字出發,著重宣傳劇里的親情,愛情,友情之中透露出的可愛之處。」
「可以將每一集設立一個小標題,用來概括本集內容。」
「同時加入適當的旁白,結尾以旁白的形式做總結能夠使主題更加鮮明,同時更快地調動觀眾的觀看情緒。」
一口氣簡潔明了的說完自己的想法,徐飛略微緊張的繃直了身體,等著林立的評價。
對他來說南尋文化目前的規模和他待過的那些好萊塢公司根本沒法比,但有林立這個特殊的老闆在,他個人非常看好南尋文化後續的發展前景,所以積極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
林立也沒讓他久等,打量了他一眼:「徐總果然不愧是在好萊塢待過的,非常有想法,那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就好。」
徐飛得到肯定後也放鬆了身子:「林總放心,一定辦好。」
徐飛的方式其實是和林立記憶里是類似的,說明徐飛對劇宣這塊有他獨到的眼光,表現符合預期。
又和徐飛閒聊了一會,說了一些他在好萊塢的趣事後兩人才結束這場談話。
找到陳超後,二人一起離開公司回學校。
車上,陳超轉頭瞄了眼林立,一臉得意:「怎麼樣阿立,我挖的這個徐飛能力可以吧。」
林立舒展眉目,緩緩開口:「能力還不錯,暫時可以用,之後的話,看公司發展起來後他的能力上限在哪。」
陳超點頭表示明白,然後感嘆:「現在就看上線播出後市場的反應了。」
林立瞥了他一眼:「放心,我什麼時候失手過?」
陳超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言,靠在后座眯了起來。
最近完善公司組織架構的事都是他在盯,著實有些疲累。
林立看著窗外倒退的風景,心中諸多思量。
可愛這部劇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會失敗,但這部劇之後,他接下來的動作該往哪個方向,才是他要思考的。
拍劇還是拍電影,他肯定是更傾向於後者,但是拍劇和拍電影又有本質上的區別。
電影是小眾的,用鏡頭講述。
電視劇比較重視劇情,用台詞取勝,是大眾的。
電影在電影院放映,電視劇在電視上放映。
電影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把人物刻畫好,電視劇可以慢慢地來,一集一集的體現人物性格。
電影的時間一般在 1-3個小時左右,電視劇可以有很多集。
而且電影很考驗一個演員的演技,演員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塑造出一個形象讓觀眾認識。
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在他看來其實是電視劇更面向於普羅大眾,更通俗。
電影相對更嚴謹,可以表達更深刻、深入的東西。
而且對於演員來說,演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不同是,演電影需要準備的時間長得多。
在演電影的時候,如果演員的狀態還不夠,或者沒有飽滿表達的情況下,戲是不能過的。
但在拍電視劇的時候,寬容度可能更高一些。
所以首先在演員選擇上,就要比拍電視劇要謹慎許多。
林立認為如果可愛播出成功之後,他選擇繼續拍劇,那大眾對他的認可度肯定會更高。
哪怕是他想再拍更大的製作,幾大平台和資方也會揮舞著鈔票來支持。
可如果他要碰電影這個領域,可能所有人心底都會打個問號。
甚至可能還會受到來自老牌影視公司的打壓,院線的不看好。
只要符合規則,別人可不會考慮你有多高的知名度,是什麼社會地位。
每個圈子都有每個圈子的規則。
太陽底下無新事,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不過他還是想拍電影,當然一開始他並不打算起步太高,首部電影自然要以小成本為主,畢竟以小博大成功後,再拍下一部作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資本市場看的是回報率,不同於可愛這部小成本網劇,他可以自己出資就把劇拍了,然後找個合適的平台賣了。
電影市場是要合作的,一部大片,動輒成本過億,僅僅靠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很難實現的。
哪怕是行業內比較經驗豐富的影視公司,也會拉動其他的影視公司參股,共同推動項目的落地。
每家影視公司,定位也有區別,有的擅長投資、融資,有的擅長策劃、編劇,有的擅長製作,有的具有良好的藝人資源,合作共贏,取長補短,對電影項目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林立不差錢,也不怕他拍的電影會賠錢,但他明白一個道理,不能吃獨食,一旦獨食吃多了,就會被圈子聯手抵制。
所以他也會挑選幾個合適的合作夥伴,他吃肉,別人也得跟著喝湯才行。
腦子中大概過了一遍,林立心中也有了決定。
忙完這段時間,他就抽空把劇本寫出來。
他已經有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