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494.電影票務
第495章 494.電影票務
傑克馬可能已經實現了人生目標,脫離了低級趣味,動輒就是高大上的理論。
現在西方媒體,也會動輒拿環保來說事兒。
後來祛魅以後大家才明白,所謂的環保不過是他們立起來的靶子,真正做事的其實根本不會發聲。
就拿治理荒漠化這件事來說,當時因為土地荒漠化,國內一度被非常多西方媒體攻擊,後來經過國內連年不斷的治理荒漠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西方媒體又開始說遏制荒漠化其實是損害自然環境。
總之什麼話都讓他們說了。
但不管怎麼說,阿里的螞蟻森林,後來確實對治理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這點兒確實得承認。
但在網際網路高峰對話上,扯環境問題,多少有點兒跟本次對話的主題不搭界了。
幸好這不是辯論會,要是換成辯論會當傑克馬這樣說的時候,估計就直接判負沒有辯論的機會了。
好在他確實在演講這一塊兒很有天賦,可能是曾經做過老師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首富的加持,讓他即使再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也能讓大家聽下去。
主持人劉芳菲在傑克馬發表完自已的講話之後,立即又把話題給扯了回來。
有點難為她這個主持人了,既要負責提問,還需要隨時注意不能讓人跑題,對現場情況進行控場。
以至於後來話題拋再拋給其他人之後,基本上每個回答的人,都會點一下傑克馬剛才說的東西,表明現場的大佬其實也並非都是擁有大胸懷的。
大家都好好談論本身從事的東西和網際網路的關係、影響,就顯得你能非要去整什麼人類生存的環境。
真那麼愛護環境,出行你就11路腿過去,別坐你那輛邁巴赫。
也別乘坐你那架私人飛機。
那不是會造成大氣污染嘛,走著多健康,就算距離遠不能走著,乘坐麼共交通嘛,不是也能減少污染的。
好在大家也沒有抓住這個點不放,而是提一嘴就罷,不會一直揪看讓傑克馬下不來台。
在座的各位,其實或多或少都有合作,平時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都要臉面。
其實處在當今這個時候,一個人要是真的研究透徹現在對話的內容,對於未來還是有非常好的啟發,畢竟他們所站的高度是無數人遠遠不及的,看得也比較遠。
但具體能有多少人獲益,獲益多少,就看個人了。
高峰對話的持續時間不短不長,一個小時四十多分鐘,不到兩個小時的樣子就結束了。
現場還有很多人意猶未盡。
這段對話的視頻也有人傳到了土豆視頻的網站上,引起了很多討論,不過可惜的是這些討論的聲音,大多是寧歌的粉絲,他們不會關注內容,只會關注寧歌。
當然,也有一些人會對對話的內容比較關注,通常這些人都是網際網路上沉默的大多數,即便是從視頻中吸取到了很多有用的營養,通常也不會發表什麼看法。
有深度的人不喜歡發聲,看不懂的不明白怎麼發聲,只有一桶水不滿半桶水當的人才喜歡在網絡上指點江山。
高峰對話結束之後,也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傑克馬叫住了寧歌,請他一起去吃飯。
本屆的峰會確實很環保,吃的東西用的東西也都是這樣,材料全都是可降解的,基本上以紙製品為主。
用餐的地方也比較集中,像是昨天晚上的晚宴,就是傑克馬組織,現場來了非常多人,全都是知名公司的總裁。
寧歌也在其中,不過昨天的宴請並沒有留下照片。
今天中午的用餐就比較私人,更像是工作餐的形式,因為到了下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場的人沒有一個能閒下來。
寧歌還以為老馬找自己什麼事,沒想到他提及了之前跟寧歌提過的拍電影這件事。
傑克馬對於這件事真的是念念不忘。
但寧歌確實沒有什麼興趣。
老馬拍成一部微電影,放在土豆視頻上寧歌沒有意見,至於親自參與進去就算了,雙方關係還沒有好到這種地步。
昨天晚上傑克馬組局,寧歌已經很給面子了,畢竟當時到場的很多人裡面,就只有他這個土豆視頻的人沒有任何派系。
所謂的派系,自然是指阿里和騰訊。
傑克馬和托尼馬兩人之間雖然沒有什麼矛盾,但確實尿不到一個壺裡。
寧歌跟兩家都有關係,關係都不深。
論個人之間的關係,他確實跟傑克馬更近一些,畢竟接觸的比較多,而跟托尼馬的接觸很少,自然也就關係遠一些。
其實寧歌跟網際網路企業這一幫人的接觸都不算多,丁三石還邀請他參加他的宴請,只是寧歌沒有時間拒絕了,他跟丁三石的接觸更少了。
也確實有事情。
22日的晚上,就是後天晚上,金馬獎就舉辦了,寧歌也要出席現場。
所以明天他就會離開烏鎮前往台北。
寧歌不願意參與進來,傑克馬自然不能非要他不可,不過提及這件事之後,他又說起另外的情況,這次的事情就是跟電影相關,也跟網際網路相關了。
「你的貓眼電影,有沒有接受融資的打算?」
「當然,不過年內暫時不需要,如果開啟A輪融資,大致會到明年的下半年時間。阿里想要投資?」
寧歌知道,後來不光有貓眼電影,還有阿里的淘票票。
這兩者是大家觀看電影最先選擇的網上購買方式,不過因為貓眼電影後面接受了騰訊的投資,用戶數量相對來說更龐大一些。
畢竟搭載在微信上,使用起來也方便不少,社交軟體是大家最常用的東西,對比微信,阿里的支付寶只是一個單純的支付軟體,天然就跟微信存在一定的差距。
傑克馬道:「阿里一直在組建自己的大文娛產業,電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很看好貓眼電影的發展,我認為未來支付方式轉移到線上之後,
這種方式會像你說的一樣,成為最主流的東西。」
「我沒記錯的話,阿里影業已經推出了淘寶的線上票務,未來阿里的重心應該是發展這個東西吧?如果雙方產生衝突,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寧歌直言不諱道。
現在的淘票票還不叫這個名字,就叫淘寶電影,使用的人數不多,跟貓眼電影的用戶數量比不了。
但依託支付寶,未來淘票票也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傑克馬道:「兩條腿走路才走得快,貓眼電影擁有先發優勢,我個人是更看好的。如果是本身還在美團,也就那樣了,換成現在你做主,我覺得它未來的前景會更好。」
「美團的發展不也挺好嗎?」
「好是好,不過王星這個人有時候太執,美團跟阿里在布局上,有一定的分歧。」傑克馬並不在意說這些,因為寧歌也是美團的大股東,這些事情寧歌很清楚。
阿里在投資領域的口碑其實不太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阿里在投資對方之後,喜歡插手公司的管理以及未來的發展。
這種情況下,如果是一個性格軟弱的創業者,最後很容易讓創業公司變成了阿里的公司,最後失去了創業公司的獨特性,從而死掉。
而一個強硬的創業者,肯定受不了阿里這種指手畫腳的方式,必然會產生矛盾。
未來王星為什麼跟阿里分道揚,最後轉投騰訊的懷抱,就是王星本身是一個很有性格的創業者,他不想美團被阿里影響,成為整個阿里系拼圖的一環。
他想要更多。
當然,美團成功之後,他以及整個管理層都有些不當人,這就是另外的話了。
成為資本之後,是這樣的,要不怎麼說資本家都應該吊路燈呢。
寧歌沒有拒絕傑克馬口頭的投資,當然也沒有給準話,
就現在來說,其實貓眼電影不缺錢,它的發展迅猛,現階段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線上票務公司,在電影方面更是一家獨大。
其他人想要超越貓眼比較困難,畢竟寧歌在電影界的情況在這兒擺著,
能動用的資源遠不是一個初創公司可以比擬的。
即便是阿里的淘寶電影,也差得遠。
相對阿里,寧歌更希望跟騰訊合作,依託於微信的貓眼才會是完全體。
他相信以托尼馬的眼光也不會放過這個明顯是電影票務的獨角獸企業,
必然也會投資,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下午的時候,寧歌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寧理。
這樣的盛會自然少不了投資公司,現場基本上知名的投資公司都有高級領導前來,在整個大會期間會有非常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台上亮相。
是一個非常好了解的機會,如果情況合適,投資不是問題。
寧理就是現在這樣的情況。
理想創投已經不再是過去只依賴於寧歌一個人的投資公司了,它現在也是投資領域再冉升起的明星投資資本,投資了非常多優質企業。
當然,也有虧損的。
只是相對於虧損的方面,成功的更多,而且有不少看上去就很有發展前景。
後面的很多投資,跟寧歌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寧歌大多數時候並不會關注公司的具體事務,只是會翻看一些業務和財務報表。
寧理在公司乾的很不錯,現在已經成為公司副總,也是投資領域比較出名的投資人。
可以稱之為優質的鑽石王老五。
寧歌和寧理的關係,在業內不算秘密,基本上該知道的都知道,不該知道的也知道了。
只是相對於寧歌,寧理比較少出現在大眾面前,也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表現的比較低調。
他看過寧歌的生活,對於暴露在聚光燈下面敬謝不敏,他才不會喜歡被網友們議論。
寧歌的名氣自然不用說,現場沒有人不認識他,很多人的網際網路創業團隊也希望能得到寧歌的關注,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一個給錢很大方的人,而且幾乎從不插手公司的管理。
這種情況幾乎是所有創業者都喜歡的完美投資人。
可惜,能得到寧歌青睞的人並不多。
認識寧歌的人多,認識寧理的人也不算少,其中有一個,寧歌也比較熟悉。
他是聚美優品的總裁,同屬於80後的創業者陳鷗,
兩人熟悉,是因為寧理曾經引領理想創投投資過對方,在今年的5月份,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市值幾十億美元,現在的陳鷗也算是風雲人物。
畢竟對比其他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他顯得非常年輕,跟他同歲的張壹鳴現在都遠沒有他耀眼。
但他看上去也要比張壹鳴傲氣不少。
寧歌很理解這種狀態,假如他沒有重來一次,沒有足夠的心態支撐,取得現在的成績,他可能會比傑克馬還狂,
不過有句話叫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倒炕。
跟張壹鳴比起來,陳鷗的後續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天地,天才創業者之間亦有差距。
等分開之後,寧歌跟寧理說:「找一個高位把理想創投持有的聚美優品股份慢慢的出手,一點兒也別留。我看這位陳總就很合適,你可以考慮讓他回購。」
寧理心中一驚:「「你不看好聚美優品以後的發展?」
「嗯,不光是不看好以後的發展,對於這位陳總,我其實也不是很看好。我們這些人其實之所以能成功的飛起來,不光是自身能力的緣故,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踩在了風口上,而一旦風口過去,如果還沒有找到穩定的方法,就很大可能會被打回原形。」
寧歌說完,看著寧理又補充了一句:「做人,千萬不要得意忘形。」
一個人一旦成功了,就很容易飄。
尤其是在沒有足夠閱歷支撐的情況下獲得了巨大成功,就更容易飄起來了,甚至聽不得不同的意見。
成功對於有些人來說不難,難的是在失敗之後東山再起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能力超群。
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的領頭人,有不少是創業失敗很多次再次創業成功的,他們當中有些人即便是失敗了,也會有很多人願意投資。
因為大家清楚,對於這樣的人,失敗只是暫時的,一旦找對了方向,成功不是問題。
寧理看著自家大哥,若有所思。
傑克馬可能已經實現了人生目標,脫離了低級趣味,動輒就是高大上的理論。
現在西方媒體,也會動輒拿環保來說事兒。
後來祛魅以後大家才明白,所謂的環保不過是他們立起來的靶子,真正做事的其實根本不會發聲。
就拿治理荒漠化這件事來說,當時因為土地荒漠化,國內一度被非常多西方媒體攻擊,後來經過國內連年不斷的治理荒漠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西方媒體又開始說遏制荒漠化其實是損害自然環境。
總之什麼話都讓他們說了。
但不管怎麼說,阿里的螞蟻森林,後來確實對治理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這點兒確實得承認。
但在網際網路高峰對話上,扯環境問題,多少有點兒跟本次對話的主題不搭界了。
幸好這不是辯論會,要是換成辯論會當傑克馬這樣說的時候,估計就直接判負沒有辯論的機會了。
好在他確實在演講這一塊兒很有天賦,可能是曾經做過老師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首富的加持,讓他即使再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也能讓大家聽下去。
主持人劉芳菲在傑克馬發表完自已的講話之後,立即又把話題給扯了回來。
有點難為她這個主持人了,既要負責提問,還需要隨時注意不能讓人跑題,對現場情況進行控場。
以至於後來話題拋再拋給其他人之後,基本上每個回答的人,都會點一下傑克馬剛才說的東西,表明現場的大佬其實也並非都是擁有大胸懷的。
大家都好好談論本身從事的東西和網際網路的關係、影響,就顯得你能非要去整什麼人類生存的環境。
真那麼愛護環境,出行你就11路腿過去,別坐你那輛邁巴赫。
也別乘坐你那架私人飛機。
那不是會造成大氣污染嘛,走著多健康,就算距離遠不能走著,乘坐麼共交通嘛,不是也能減少污染的。
好在大家也沒有抓住這個點不放,而是提一嘴就罷,不會一直揪看讓傑克馬下不來台。
在座的各位,其實或多或少都有合作,平時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都要臉面。
其實處在當今這個時候,一個人要是真的研究透徹現在對話的內容,對於未來還是有非常好的啟發,畢竟他們所站的高度是無數人遠遠不及的,看得也比較遠。
但具體能有多少人獲益,獲益多少,就看個人了。
高峰對話的持續時間不短不長,一個小時四十多分鐘,不到兩個小時的樣子就結束了。
現場還有很多人意猶未盡。
這段對話的視頻也有人傳到了土豆視頻的網站上,引起了很多討論,不過可惜的是這些討論的聲音,大多是寧歌的粉絲,他們不會關注內容,只會關注寧歌。
當然,也有一些人會對對話的內容比較關注,通常這些人都是網際網路上沉默的大多數,即便是從視頻中吸取到了很多有用的營養,通常也不會發表什麼看法。
有深度的人不喜歡發聲,看不懂的不明白怎麼發聲,只有一桶水不滿半桶水當的人才喜歡在網絡上指點江山。
高峰對話結束之後,也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傑克馬叫住了寧歌,請他一起去吃飯。
本屆的峰會確實很環保,吃的東西用的東西也都是這樣,材料全都是可降解的,基本上以紙製品為主。
用餐的地方也比較集中,像是昨天晚上的晚宴,就是傑克馬組織,現場來了非常多人,全都是知名公司的總裁。
寧歌也在其中,不過昨天的宴請並沒有留下照片。
今天中午的用餐就比較私人,更像是工作餐的形式,因為到了下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場的人沒有一個能閒下來。
寧歌還以為老馬找自己什麼事,沒想到他提及了之前跟寧歌提過的拍電影這件事。
傑克馬對於這件事真的是念念不忘。
但寧歌確實沒有什麼興趣。
老馬拍成一部微電影,放在土豆視頻上寧歌沒有意見,至於親自參與進去就算了,雙方關係還沒有好到這種地步。
昨天晚上傑克馬組局,寧歌已經很給面子了,畢竟當時到場的很多人裡面,就只有他這個土豆視頻的人沒有任何派系。
所謂的派系,自然是指阿里和騰訊。
傑克馬和托尼馬兩人之間雖然沒有什麼矛盾,但確實尿不到一個壺裡。
寧歌跟兩家都有關係,關係都不深。
論個人之間的關係,他確實跟傑克馬更近一些,畢竟接觸的比較多,而跟托尼馬的接觸很少,自然也就關係遠一些。
其實寧歌跟網際網路企業這一幫人的接觸都不算多,丁三石還邀請他參加他的宴請,只是寧歌沒有時間拒絕了,他跟丁三石的接觸更少了。
也確實有事情。
22日的晚上,就是後天晚上,金馬獎就舉辦了,寧歌也要出席現場。
所以明天他就會離開烏鎮前往台北。
寧歌不願意參與進來,傑克馬自然不能非要他不可,不過提及這件事之後,他又說起另外的情況,這次的事情就是跟電影相關,也跟網際網路相關了。
「你的貓眼電影,有沒有接受融資的打算?」
「當然,不過年內暫時不需要,如果開啟A輪融資,大致會到明年的下半年時間。阿里想要投資?」
寧歌知道,後來不光有貓眼電影,還有阿里的淘票票。
這兩者是大家觀看電影最先選擇的網上購買方式,不過因為貓眼電影後面接受了騰訊的投資,用戶數量相對來說更龐大一些。
畢竟搭載在微信上,使用起來也方便不少,社交軟體是大家最常用的東西,對比微信,阿里的支付寶只是一個單純的支付軟體,天然就跟微信存在一定的差距。
傑克馬道:「阿里一直在組建自己的大文娛產業,電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很看好貓眼電影的發展,我認為未來支付方式轉移到線上之後,
這種方式會像你說的一樣,成為最主流的東西。」
「我沒記錯的話,阿里影業已經推出了淘寶的線上票務,未來阿里的重心應該是發展這個東西吧?如果雙方產生衝突,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寧歌直言不諱道。
現在的淘票票還不叫這個名字,就叫淘寶電影,使用的人數不多,跟貓眼電影的用戶數量比不了。
但依託支付寶,未來淘票票也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傑克馬道:「兩條腿走路才走得快,貓眼電影擁有先發優勢,我個人是更看好的。如果是本身還在美團,也就那樣了,換成現在你做主,我覺得它未來的前景會更好。」
「美團的發展不也挺好嗎?」
「好是好,不過王星這個人有時候太執,美團跟阿里在布局上,有一定的分歧。」傑克馬並不在意說這些,因為寧歌也是美團的大股東,這些事情寧歌很清楚。
阿里在投資領域的口碑其實不太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阿里在投資對方之後,喜歡插手公司的管理以及未來的發展。
這種情況下,如果是一個性格軟弱的創業者,最後很容易讓創業公司變成了阿里的公司,最後失去了創業公司的獨特性,從而死掉。
而一個強硬的創業者,肯定受不了阿里這種指手畫腳的方式,必然會產生矛盾。
未來王星為什麼跟阿里分道揚,最後轉投騰訊的懷抱,就是王星本身是一個很有性格的創業者,他不想美團被阿里影響,成為整個阿里系拼圖的一環。
他想要更多。
當然,美團成功之後,他以及整個管理層都有些不當人,這就是另外的話了。
成為資本之後,是這樣的,要不怎麼說資本家都應該吊路燈呢。
寧歌沒有拒絕傑克馬口頭的投資,當然也沒有給準話,
就現在來說,其實貓眼電影不缺錢,它的發展迅猛,現階段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線上票務公司,在電影方面更是一家獨大。
其他人想要超越貓眼比較困難,畢竟寧歌在電影界的情況在這兒擺著,
能動用的資源遠不是一個初創公司可以比擬的。
即便是阿里的淘寶電影,也差得遠。
相對阿里,寧歌更希望跟騰訊合作,依託於微信的貓眼才會是完全體。
他相信以托尼馬的眼光也不會放過這個明顯是電影票務的獨角獸企業,
必然也會投資,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下午的時候,寧歌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寧理。
這樣的盛會自然少不了投資公司,現場基本上知名的投資公司都有高級領導前來,在整個大會期間會有非常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台上亮相。
是一個非常好了解的機會,如果情況合適,投資不是問題。
寧理就是現在這樣的情況。
理想創投已經不再是過去只依賴於寧歌一個人的投資公司了,它現在也是投資領域再冉升起的明星投資資本,投資了非常多優質企業。
當然,也有虧損的。
只是相對於虧損的方面,成功的更多,而且有不少看上去就很有發展前景。
後面的很多投資,跟寧歌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寧歌大多數時候並不會關注公司的具體事務,只是會翻看一些業務和財務報表。
寧理在公司乾的很不錯,現在已經成為公司副總,也是投資領域比較出名的投資人。
可以稱之為優質的鑽石王老五。
寧歌和寧理的關係,在業內不算秘密,基本上該知道的都知道,不該知道的也知道了。
只是相對於寧歌,寧理比較少出現在大眾面前,也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表現的比較低調。
他看過寧歌的生活,對於暴露在聚光燈下面敬謝不敏,他才不會喜歡被網友們議論。
寧歌的名氣自然不用說,現場沒有人不認識他,很多人的網際網路創業團隊也希望能得到寧歌的關注,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一個給錢很大方的人,而且幾乎從不插手公司的管理。
這種情況幾乎是所有創業者都喜歡的完美投資人。
可惜,能得到寧歌青睞的人並不多。
認識寧歌的人多,認識寧理的人也不算少,其中有一個,寧歌也比較熟悉。
他是聚美優品的總裁,同屬於80後的創業者陳鷗,
兩人熟悉,是因為寧理曾經引領理想創投投資過對方,在今年的5月份,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市值幾十億美元,現在的陳鷗也算是風雲人物。
畢竟對比其他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他顯得非常年輕,跟他同歲的張壹鳴現在都遠沒有他耀眼。
但他看上去也要比張壹鳴傲氣不少。
寧歌很理解這種狀態,假如他沒有重來一次,沒有足夠的心態支撐,取得現在的成績,他可能會比傑克馬還狂,
不過有句話叫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倒炕。
跟張壹鳴比起來,陳鷗的後續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天地,天才創業者之間亦有差距。
等分開之後,寧歌跟寧理說:「找一個高位把理想創投持有的聚美優品股份慢慢的出手,一點兒也別留。我看這位陳總就很合適,你可以考慮讓他回購。」
寧理心中一驚:「「你不看好聚美優品以後的發展?」
「嗯,不光是不看好以後的發展,對於這位陳總,我其實也不是很看好。我們這些人其實之所以能成功的飛起來,不光是自身能力的緣故,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踩在了風口上,而一旦風口過去,如果還沒有找到穩定的方法,就很大可能會被打回原形。」
寧歌說完,看著寧理又補充了一句:「做人,千萬不要得意忘形。」
一個人一旦成功了,就很容易飄。
尤其是在沒有足夠閱歷支撐的情況下獲得了巨大成功,就更容易飄起來了,甚至聽不得不同的意見。
成功對於有些人來說不難,難的是在失敗之後東山再起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能力超群。
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的領頭人,有不少是創業失敗很多次再次創業成功的,他們當中有些人即便是失敗了,也會有很多人願意投資。
因為大家清楚,對於這樣的人,失敗只是暫時的,一旦找對了方向,成功不是問題。
寧理看著自家大哥,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