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電影節首映
不得不說,今年參加柏林電影節的好萊塢影片是真的多。
常昆也見到了不少好萊塢演員。
什麼阿爾帕西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梅爾·吉勃遜,朱利安·摩爾,卡梅隆·迪亞茨,米拉喬沃維奇。
加上之前見過的馬特·達蒙他們。
知道的是在柏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奧斯卡呢。
「好多國際影星啊!」小胖也覺得不虛此行,忍不住地看了眼常昆,好奇問道,「感覺常導你好淡定啊!之前經常見這些大明星?」
「我也是第一次見這麼多。」
「但為什麼要激動?」常昆笑笑,不以為然。
如果說是前世現在的自己,那確實可能挺激動的。
但誰讓自己見得多呢。
就一個愛潑斯坦,再加一個吹牛老爹,常昆已經祛魅了。
頂多女明星要是肯和自己交流一番,小常昆可能會激動一下。
本人是不會有什麼太大感覺的。
現在。
「能讓我這個人激動的只有美元和人民幣!」
「美元是美元本身。」
「人民幣是上面的頭像!」
「好了,走吧,還得去趕下一場呢。」
這一次,看的是《我的父親母親》。
這部片在參加電影節之前,十月份那會兒就已經在國內放過了,常昆這一輩子也看過一次了,沒什麼驚喜的,看完之後和章紫衣他們聊了一會兒,告了一聲他們自己《白日焰火》的首映時間,邀請他們前來觀影后便離開了。
臨近《白日焰火》首映之前,常昆還參加了關金鵬的《有時跳舞》首映。
實話實說,常昆覺得一般,不如他的《胭脂扣》和《阮玲玉》。
甚至都比不上未來的《藍宇》。
不過還是在水準上的,不像某些人,能拍出《霸王別姬》《黃土地》,也能拍出《道士下山》和《無極》,突出一個薛丁格的拍片水準。
當然,《有時跳舞》還是有吸引常昆的地方的。
比如說李家欣。
這會兒三十歲的李家欣,依然是有幾分韻味的。
可惜了。
恨不能和年輕時候的她一起探討生命的真諦。
最好還是第一次探討。
現在嘛,興趣有,卻不大。
放著一旁的小胖自己都還沒下手呢,對三十歲的人,而且還是一個整活能力不低的女人,看看拉倒了。
看完片子,和導演關金鵬聊一會兒後,常昆就帶著范小胖他們來到了主辦方給《白日焰火》安排的影廳了。
柏林電影節雖然長期排行三大老末。
可那也是歐洲三大的老末,比什麼奇幻電影節還是來的要大方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常昆不是第一次來柏林了,而且在波爾圖那邊也算是闖出了一點名聲,不再是新人了,這個影廳有足足八百多個座位。
做了一番準備,等到快要時開始首映的時候,這八百多個座位已經坐了六百多個,看起來相當緊湊了。
其中不少是其他主競賽單元的劇組成員們前來捧場,順便探聽敵情。
片商影評人記者之類的自也少不了,這些人大都坐在了前排。
看了一下座位上的人,微微地吸口氣,常昆走上台,「感謝大家支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這部電影,不影響大家觀影了,祝大家看的開心!」
說完,常昆坐回了座位。
熄燈。
一道光柱出現在了銀幕上。
一部電影,就是一段人生。
這道光柱帶領著觀眾們一起進入了一段新的人生之中。
廠標之後,是一輛運煤車。
車裡有白色的廢舊塑膠袋。
黑與白,就是這片大地上的整體基調。
張自力在和前妻打了一次分手戰之後,接到命案報警,去理髮店抓嫌疑人時,因為張自力忘記帶手銬,只能用一隻手銬銬兩名嫌疑人,造成了同事的犧牲。
在醫院看完犧牲的同事,又看完前面洗煤廠發信啊的死者梁志軍的妻子,張自力和另外一名同事開進了一段隧道之中。
先是正打鏡頭。
後是反打,好像是一個人坐在車上,看著那條隧道。
片名出現,《白日焰火》。
英文片名《Black coal,Thin ice》
下一秒,不少觀眾就意識到此時隧道的盡頭有些不對勁。
怎麼感覺下雪了呢。
隨著是盡頭走出隧道,果不其然,外面已經是一片白茫茫。
「這個鏡頭不錯!」
正在下面觀影的張藝某忍不住地感慨了一句,跟章紫衣道,「就憑這個鏡頭,你這個同學就很有進步。」
「《致命身份》更像是一部偏cut的好萊塢商業片,而這部片的鏡頭語言什麼的就運用的相當不錯了。」
「還有之前那個被主角一腳踢下去台階,不斷滾落,最後碎裂開的啤酒瓶,不就是在預示張自力的結果?不斷下墜,最後破滅。」
「是嗎?」章紫衣笑著附和地點了點頭,「張導您不說我都沒發現,什麼鏡頭語言之類的,我是真不太懂,就是感覺剛才那個隧道的鏡頭挺驚艷的,讓人一下子就知道是什麼情況,卻也能和前面銜接住。」
「不會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吧?」張偉萍呵呵一笑,「還是看看後面怎麼樣吧,只看前面,這不就還是一部普通的破案片?這樣的片子,是怎麼來到柏林電影節的?」
「難不成又是一個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張偉萍撇了撇嘴。
他對常昆是有些不爽的。
他之前明明都說投資常昆以後的電影了,那小子居然不接茬。
這讓他有些覺得拉不下臉來。
這年頭無數的電影導演,除了馮曉鋼,哪個不缺投資?就是張藝某,當初拍《有話好好說》,大家一聽說鞏利不是女主角,不也沒幾個投資的嗎?
最後還是他出的手。
那小子憑什麼那麼橫?
而且後來再次地試探,已經讓他知道了,對方是肯定不會接受他的投資的,那自然就有什麼說什麼了。
他不信張藝某會把自己的話告訴常昆。
章紫衣更別說了,她敢嗎?
就算告訴也不怕,反正是不能合作的導演,他能拿自己怎麼著?
「唉。」張藝某在心裡嘆了口氣,自己這個搭檔什麼都好,就兩點,一是不大懂電影,二是匪氣有些重。
不過誰讓當初對自己有恩呢,而且確實是一個合格的製片人,能讓自己安安心心拍戲,忍忍吧。
再次把目光移到銀幕上。
會發現張自力是醉倒在了隧道出口處,旁邊還停著一輛摩托。
而那個視角,則是一個騎著自行車的男人。
這裡是常昆改動的。
原片是電動車,但誰讓這年頭雖然早就有了電動車了,一般人還真不會買那玩意兒,就選擇用上了自行車。
自行車主上去關心了一下主角,發現是個酒蒙子之後,就騎著主角的摩托車離開了。
生動地演繹了一把什麼叫做「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
兩個小時一晃而過。
常昆也見到了不少好萊塢演員。
什麼阿爾帕西諾,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梅爾·吉勃遜,朱利安·摩爾,卡梅隆·迪亞茨,米拉喬沃維奇。
加上之前見過的馬特·達蒙他們。
知道的是在柏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奧斯卡呢。
「好多國際影星啊!」小胖也覺得不虛此行,忍不住地看了眼常昆,好奇問道,「感覺常導你好淡定啊!之前經常見這些大明星?」
「我也是第一次見這麼多。」
「但為什麼要激動?」常昆笑笑,不以為然。
如果說是前世現在的自己,那確實可能挺激動的。
但誰讓自己見得多呢。
就一個愛潑斯坦,再加一個吹牛老爹,常昆已經祛魅了。
頂多女明星要是肯和自己交流一番,小常昆可能會激動一下。
本人是不會有什麼太大感覺的。
現在。
「能讓我這個人激動的只有美元和人民幣!」
「美元是美元本身。」
「人民幣是上面的頭像!」
「好了,走吧,還得去趕下一場呢。」
這一次,看的是《我的父親母親》。
這部片在參加電影節之前,十月份那會兒就已經在國內放過了,常昆這一輩子也看過一次了,沒什麼驚喜的,看完之後和章紫衣他們聊了一會兒,告了一聲他們自己《白日焰火》的首映時間,邀請他們前來觀影后便離開了。
臨近《白日焰火》首映之前,常昆還參加了關金鵬的《有時跳舞》首映。
實話實說,常昆覺得一般,不如他的《胭脂扣》和《阮玲玉》。
甚至都比不上未來的《藍宇》。
不過還是在水準上的,不像某些人,能拍出《霸王別姬》《黃土地》,也能拍出《道士下山》和《無極》,突出一個薛丁格的拍片水準。
當然,《有時跳舞》還是有吸引常昆的地方的。
比如說李家欣。
這會兒三十歲的李家欣,依然是有幾分韻味的。
可惜了。
恨不能和年輕時候的她一起探討生命的真諦。
最好還是第一次探討。
現在嘛,興趣有,卻不大。
放著一旁的小胖自己都還沒下手呢,對三十歲的人,而且還是一個整活能力不低的女人,看看拉倒了。
看完片子,和導演關金鵬聊一會兒後,常昆就帶著范小胖他們來到了主辦方給《白日焰火》安排的影廳了。
柏林電影節雖然長期排行三大老末。
可那也是歐洲三大的老末,比什麼奇幻電影節還是來的要大方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常昆不是第一次來柏林了,而且在波爾圖那邊也算是闖出了一點名聲,不再是新人了,這個影廳有足足八百多個座位。
做了一番準備,等到快要時開始首映的時候,這八百多個座位已經坐了六百多個,看起來相當緊湊了。
其中不少是其他主競賽單元的劇組成員們前來捧場,順便探聽敵情。
片商影評人記者之類的自也少不了,這些人大都坐在了前排。
看了一下座位上的人,微微地吸口氣,常昆走上台,「感謝大家支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這部電影,不影響大家觀影了,祝大家看的開心!」
說完,常昆坐回了座位。
熄燈。
一道光柱出現在了銀幕上。
一部電影,就是一段人生。
這道光柱帶領著觀眾們一起進入了一段新的人生之中。
廠標之後,是一輛運煤車。
車裡有白色的廢舊塑膠袋。
黑與白,就是這片大地上的整體基調。
張自力在和前妻打了一次分手戰之後,接到命案報警,去理髮店抓嫌疑人時,因為張自力忘記帶手銬,只能用一隻手銬銬兩名嫌疑人,造成了同事的犧牲。
在醫院看完犧牲的同事,又看完前面洗煤廠發信啊的死者梁志軍的妻子,張自力和另外一名同事開進了一段隧道之中。
先是正打鏡頭。
後是反打,好像是一個人坐在車上,看著那條隧道。
片名出現,《白日焰火》。
英文片名《Black coal,Thin ice》
下一秒,不少觀眾就意識到此時隧道的盡頭有些不對勁。
怎麼感覺下雪了呢。
隨著是盡頭走出隧道,果不其然,外面已經是一片白茫茫。
「這個鏡頭不錯!」
正在下面觀影的張藝某忍不住地感慨了一句,跟章紫衣道,「就憑這個鏡頭,你這個同學就很有進步。」
「《致命身份》更像是一部偏cut的好萊塢商業片,而這部片的鏡頭語言什麼的就運用的相當不錯了。」
「還有之前那個被主角一腳踢下去台階,不斷滾落,最後碎裂開的啤酒瓶,不就是在預示張自力的結果?不斷下墜,最後破滅。」
「是嗎?」章紫衣笑著附和地點了點頭,「張導您不說我都沒發現,什麼鏡頭語言之類的,我是真不太懂,就是感覺剛才那個隧道的鏡頭挺驚艷的,讓人一下子就知道是什麼情況,卻也能和前面銜接住。」
「不會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吧?」張偉萍呵呵一笑,「還是看看後面怎麼樣吧,只看前面,這不就還是一部普通的破案片?這樣的片子,是怎麼來到柏林電影節的?」
「難不成又是一個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張偉萍撇了撇嘴。
他對常昆是有些不爽的。
他之前明明都說投資常昆以後的電影了,那小子居然不接茬。
這讓他有些覺得拉不下臉來。
這年頭無數的電影導演,除了馮曉鋼,哪個不缺投資?就是張藝某,當初拍《有話好好說》,大家一聽說鞏利不是女主角,不也沒幾個投資的嗎?
最後還是他出的手。
那小子憑什麼那麼橫?
而且後來再次地試探,已經讓他知道了,對方是肯定不會接受他的投資的,那自然就有什麼說什麼了。
他不信張藝某會把自己的話告訴常昆。
章紫衣更別說了,她敢嗎?
就算告訴也不怕,反正是不能合作的導演,他能拿自己怎麼著?
「唉。」張藝某在心裡嘆了口氣,自己這個搭檔什麼都好,就兩點,一是不大懂電影,二是匪氣有些重。
不過誰讓當初對自己有恩呢,而且確實是一個合格的製片人,能讓自己安安心心拍戲,忍忍吧。
再次把目光移到銀幕上。
會發現張自力是醉倒在了隧道出口處,旁邊還停著一輛摩托。
而那個視角,則是一個騎著自行車的男人。
這裡是常昆改動的。
原片是電動車,但誰讓這年頭雖然早就有了電動車了,一般人還真不會買那玩意兒,就選擇用上了自行車。
自行車主上去關心了一下主角,發現是個酒蒙子之後,就騎著主角的摩托車離開了。
生動地演繹了一把什麼叫做「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
兩個小時一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