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Ch700 時代需要的命運
第701章 Ch.700 時代需要的命運
通過審問(引導)女王學院的學生們,扯出切滕漢姆的壞小子幫。
沒過太久,一行人又匆匆融進夜色,朝著那座沉默在潮霧中的男校駛去。
這一回,沒了『暴徒』,執行官就充當了暴徒的角色。
費南德斯和刀刃更專注於問訊和研究她們耳中的異種,切滕漢姆的逮捕任務就落到了彼得·赫勒、羅蘭與一眾匆匆被召回的執行官的頭上。
還有約克。
這位快要舉行升環儀式的年輕男孩。
也算個十足有天賦的孩子了。
「如果不是約克,我原本打算不再帶學徒了。和茱提亞大人談過,她倒是說的准。」馬車上,彼得·赫勒向羅蘭透露幾年前曾和伊妮德的某次對話。
「她說我早晚會遇上破例的。」
「顯然我們的約克足夠有天賦。」羅蘭朝約克眨眨眼,對方翹起嘴角,學著自己的導師挺直腰,一絲不苟。
「不,」老先生搖搖頭,「真正有天賦的從來都不多。」
他說。
「審判庭往往會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考核,來反覆確認一個人的信仰是否虔誠、他究竟具不具備『冷酷』的特質,以及,他的靈魂之火是否旺盛。」
「可是,羅蘭,這只是執行官的『天賦』,不是儀式者的『天賦』。」
他敲打著膝蓋,雙眼凝視羅蘭時,像望著另一個人。
「我原本以為,最有希望抵達不朽的是克什亥。後來,我想想…」
「大概十年前。」
「伊妮德·茱提亞大人展現出了和以往不同的『面貌』——那時,我又認為,她才是能真正帶領審判庭前進的人…」
直到羅蘭·柯林斯和仙德爾·克拉托弗的出現。
當然。
這句話他不會真講出來。
比起羅蘭和仙德爾,任何人都顯得不夠出色——包括他的學徒約克。
不到一年時間,從凡人觸摸神秘,於掌心展現秘術三角,成為正式儀式者,面對血肉搖籃的邪教徒,參與了布里斯托的地獄慘案後倖存…
林林總總。
天才是一方面。
命運又是另一方面。
在神秘這條路上走得越遠的人,就越相信命運——它無法被人為修改,所謂『「命運」道路的儀式者戲弄命運』的說法,實際上,也正是這個世界齒輪運轉嚙合的一環而已。
就像聖者黛麗絲一樣。
每個時代,都會有世界需要的人出現。
——彼得·赫勒不認為自己的猜想完全正確,但他活了這麼久,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最後都完美契合,成為那無數龐大齒輪中的一環。
這讓人敬畏,也讓人恐懼。
「我並不清楚你踏在什麼樣的道路上,羅蘭。但我希望,你能堅守自己的理念,直至死亡,都不要因為任何人偏移、更改它。」
彼得·赫勒無論怎樣說話都讓人舒服,這不單純是相貌的作用。
「哪怕有違真理。」
「不僅真理,羅蘭,」老紳士笑出皺紋,仿佛看穿了羅蘭話語背後藏著的妖怪:「哪怕違背審判庭的教義,聖十字的教義,或這世界上絕大多數教派的教義——唯有堅持自己的人,才值得尊重。」
「就像我從來不同德溫森或刀刃一樣諷刺邪教徒。我不認為他們的思想和信仰出了什麼問題,只是,在我面前,他們必須化為灰燼而已。」
彼得·赫勒看中的不是信仰,而是立場。
「審判庭里的瀆神者真不少。」
-
的確。
-
能堅持十年還留在這裡的,恐怕沒有幾個對教會抱有好感了。
「我是說神靈。」
-
教會不代表神靈嗎?
「這個問題留到你課後思考吧,小男孩。」
「說點輕鬆的吧,我不想帶著自己的學徒,和另一位比我年輕時還要英俊百倍的先生聊如此沉重的話題了。」赫勒先生滿眼笑意地轉過臉,發現自己的學徒正一門心思憧憬望著羅蘭。
他很高興。
約克的憧憬對象是正確的。
羅蘭·柯林斯身上有著一股奇怪的、不符合時代的氣質。
他見過這樣的人。
但羅蘭比它更特殊些。
「打算什麼時候升環?」
「打算?」羅蘭嚼了嚼這個詞,詫異:「我打算這個禮拜,每一天都升一環。」
彼得·赫勒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我不打聽你的計劃,但我要提醒你,羅蘭。如果你有幸抵達四環,就要開始小心身邊的刀刃了。」
羅蘭立刻嚴肅起來:「您是說刀刃女士想害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彼得·赫勒:……
一旁的學徒開始偷笑。
見導師沒講話,等了一會,又變成肆無忌憚的笑。
「我是說,身邊的『刀刃』,刀鋒,陰影里的子彈。我很難想像你這樣對茱提亞大人講話…你的確這麼幹過,對吧?」
「他主要喜歡讓對方講不了話。」
羅蘭側了側臉,避開追著他到處飄的火焰文字:「您是說,我要『出名』了?」
「如果你能走到四環,就會。」
彼得·赫勒點頭。
「沒有人樂意為一個二環、三環的小儀式者得罪伊妮德·茱提亞——前提是,他不繼續向上…顯然,你不會讓他們稱心如意。所以我希望你抵達四環之前,提前做好一些準備。」
老紳士細細搓揉著手掌,講話慢條斯理:
「比如一些能讓你在高環手中保住性命的奇物;罕見的、擁有跨環殺敵能力的秘術器官;風險與代價極高,同時也帶來莫測力量的無形之術;一些世俗上的權柄,神秘側的交際——」
「就這一點上,你倒可以請教你的隊長。」
「我們審判庭的交際花。」
彼得·赫勒開了個玩笑:「在這方面他比我們都要有天賦。」
一個短時間內連續向上攀升的儀式者並不罕見。
即便儀式者稀少,但這世界太大了。
總有一些被稱為『天才』的人,能夠接二連三的打破常俗認知,每每做出令人驚訝的舉動——無論在醒時世界生活的凡人,還是涉足眠時世界的儀式者。
但多數『天才』不會像羅蘭這樣,將攀升時間壓縮到一年內。
這已經不在天才的範疇中。
是怪異。
而對待怪異,又是另一種做法了。
比如現在羅蘭只要敢向面前的老紳士揮拳,對方就能立刻察覺,他完成了「審判之劍」的第二步——要麼就是他的二環,非冠神的二環,擁有堪比大儀式「審判之劍」的力量。
這可能嗎?
「我會考慮您說的,赫勒先生。不過…審判庭是我的家,也永遠是,對嗎?」
彼得·赫勒眨眨眼,說了句頗有深意的叛逆話:「如果你問我,我就只建議你把伊妮德·茱提亞女士當做家人。至於其他的『兄弟姐妹』——羅蘭,家人,有時也會有自己的立場…」
小約克搔了搔額角,看看導師,看看羅蘭,漸漸開始聽不懂了。
(本章完)
通過審問(引導)女王學院的學生們,扯出切滕漢姆的壞小子幫。
沒過太久,一行人又匆匆融進夜色,朝著那座沉默在潮霧中的男校駛去。
這一回,沒了『暴徒』,執行官就充當了暴徒的角色。
費南德斯和刀刃更專注於問訊和研究她們耳中的異種,切滕漢姆的逮捕任務就落到了彼得·赫勒、羅蘭與一眾匆匆被召回的執行官的頭上。
還有約克。
這位快要舉行升環儀式的年輕男孩。
也算個十足有天賦的孩子了。
「如果不是約克,我原本打算不再帶學徒了。和茱提亞大人談過,她倒是說的准。」馬車上,彼得·赫勒向羅蘭透露幾年前曾和伊妮德的某次對話。
「她說我早晚會遇上破例的。」
「顯然我們的約克足夠有天賦。」羅蘭朝約克眨眨眼,對方翹起嘴角,學著自己的導師挺直腰,一絲不苟。
「不,」老先生搖搖頭,「真正有天賦的從來都不多。」
他說。
「審判庭往往會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考核,來反覆確認一個人的信仰是否虔誠、他究竟具不具備『冷酷』的特質,以及,他的靈魂之火是否旺盛。」
「可是,羅蘭,這只是執行官的『天賦』,不是儀式者的『天賦』。」
他敲打著膝蓋,雙眼凝視羅蘭時,像望著另一個人。
「我原本以為,最有希望抵達不朽的是克什亥。後來,我想想…」
「大概十年前。」
「伊妮德·茱提亞大人展現出了和以往不同的『面貌』——那時,我又認為,她才是能真正帶領審判庭前進的人…」
直到羅蘭·柯林斯和仙德爾·克拉托弗的出現。
當然。
這句話他不會真講出來。
比起羅蘭和仙德爾,任何人都顯得不夠出色——包括他的學徒約克。
不到一年時間,從凡人觸摸神秘,於掌心展現秘術三角,成為正式儀式者,面對血肉搖籃的邪教徒,參與了布里斯托的地獄慘案後倖存…
林林總總。
天才是一方面。
命運又是另一方面。
在神秘這條路上走得越遠的人,就越相信命運——它無法被人為修改,所謂『「命運」道路的儀式者戲弄命運』的說法,實際上,也正是這個世界齒輪運轉嚙合的一環而已。
就像聖者黛麗絲一樣。
每個時代,都會有世界需要的人出現。
——彼得·赫勒不認為自己的猜想完全正確,但他活了這麼久,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最後都完美契合,成為那無數龐大齒輪中的一環。
這讓人敬畏,也讓人恐懼。
「我並不清楚你踏在什麼樣的道路上,羅蘭。但我希望,你能堅守自己的理念,直至死亡,都不要因為任何人偏移、更改它。」
彼得·赫勒無論怎樣說話都讓人舒服,這不單純是相貌的作用。
「哪怕有違真理。」
「不僅真理,羅蘭,」老紳士笑出皺紋,仿佛看穿了羅蘭話語背後藏著的妖怪:「哪怕違背審判庭的教義,聖十字的教義,或這世界上絕大多數教派的教義——唯有堅持自己的人,才值得尊重。」
「就像我從來不同德溫森或刀刃一樣諷刺邪教徒。我不認為他們的思想和信仰出了什麼問題,只是,在我面前,他們必須化為灰燼而已。」
彼得·赫勒看中的不是信仰,而是立場。
「審判庭里的瀆神者真不少。」
-
的確。
-
能堅持十年還留在這裡的,恐怕沒有幾個對教會抱有好感了。
「我是說神靈。」
-
教會不代表神靈嗎?
「這個問題留到你課後思考吧,小男孩。」
「說點輕鬆的吧,我不想帶著自己的學徒,和另一位比我年輕時還要英俊百倍的先生聊如此沉重的話題了。」赫勒先生滿眼笑意地轉過臉,發現自己的學徒正一門心思憧憬望著羅蘭。
他很高興。
約克的憧憬對象是正確的。
羅蘭·柯林斯身上有著一股奇怪的、不符合時代的氣質。
他見過這樣的人。
但羅蘭比它更特殊些。
「打算什麼時候升環?」
「打算?」羅蘭嚼了嚼這個詞,詫異:「我打算這個禮拜,每一天都升一環。」
彼得·赫勒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我不打聽你的計劃,但我要提醒你,羅蘭。如果你有幸抵達四環,就要開始小心身邊的刀刃了。」
羅蘭立刻嚴肅起來:「您是說刀刃女士想害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彼得·赫勒:……
一旁的學徒開始偷笑。
見導師沒講話,等了一會,又變成肆無忌憚的笑。
「我是說,身邊的『刀刃』,刀鋒,陰影里的子彈。我很難想像你這樣對茱提亞大人講話…你的確這麼幹過,對吧?」
「他主要喜歡讓對方講不了話。」
羅蘭側了側臉,避開追著他到處飄的火焰文字:「您是說,我要『出名』了?」
「如果你能走到四環,就會。」
彼得·赫勒點頭。
「沒有人樂意為一個二環、三環的小儀式者得罪伊妮德·茱提亞——前提是,他不繼續向上…顯然,你不會讓他們稱心如意。所以我希望你抵達四環之前,提前做好一些準備。」
老紳士細細搓揉著手掌,講話慢條斯理:
「比如一些能讓你在高環手中保住性命的奇物;罕見的、擁有跨環殺敵能力的秘術器官;風險與代價極高,同時也帶來莫測力量的無形之術;一些世俗上的權柄,神秘側的交際——」
「就這一點上,你倒可以請教你的隊長。」
「我們審判庭的交際花。」
彼得·赫勒開了個玩笑:「在這方面他比我們都要有天賦。」
一個短時間內連續向上攀升的儀式者並不罕見。
即便儀式者稀少,但這世界太大了。
總有一些被稱為『天才』的人,能夠接二連三的打破常俗認知,每每做出令人驚訝的舉動——無論在醒時世界生活的凡人,還是涉足眠時世界的儀式者。
但多數『天才』不會像羅蘭這樣,將攀升時間壓縮到一年內。
這已經不在天才的範疇中。
是怪異。
而對待怪異,又是另一種做法了。
比如現在羅蘭只要敢向面前的老紳士揮拳,對方就能立刻察覺,他完成了「審判之劍」的第二步——要麼就是他的二環,非冠神的二環,擁有堪比大儀式「審判之劍」的力量。
這可能嗎?
「我會考慮您說的,赫勒先生。不過…審判庭是我的家,也永遠是,對嗎?」
彼得·赫勒眨眨眼,說了句頗有深意的叛逆話:「如果你問我,我就只建議你把伊妮德·茱提亞女士當做家人。至於其他的『兄弟姐妹』——羅蘭,家人,有時也會有自己的立場…」
小約克搔了搔額角,看看導師,看看羅蘭,漸漸開始聽不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