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壓服
第395章 壓服
大蘭山,後堂之中,王翊與施琅坐於上方左右,下方則是馮京第,李長詳,林興珠等幾人
此時距離諸寨會盟已過半月,這半月期間大蘭寨大軍齊出,接連占據太平,雪竇等山中諸多大寨
再加上早在會盟以前,便已併入的東山寨李長詳部,及平岡寨黃宗羲部
短短半月時間,大蘭山寨已一躍成為四明山中首屈一指的霸主,再無任何山寨足以挑戰大蘭寨義軍盟主的地位
大蘭寨此次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收編各寨,除了出其不意,施琅麾下的兵卒同樣功不可沒
施琅帶入山中的兵卒極為精銳,這些人不僅皆著全甲,弓馬嫻熟,更能穿著全套數十斤的甲冑連續行軍一二十里
大蘭山此次收編各寨,施琅派出的兵卒雖然不多,但各大山寨中的頑抗之人,幾乎都是這些兵卒所殺
王翊等人麾下的兵卒,大多時候只是跟在後面,接收投降山寨而已
黃宗羲大致稟告了一番山中情況,又是繼續開口說道
「四明山區十餘處要地大寨,如今皆已在朝廷掌控之下,但咱們此次行事太過倉促,如今山中諸路義軍皆已收得消息,各處小寨皆是人心惶惶」
施琅聞言,臉上卻是不以為意,擺了擺手,開口說道
「亂便亂了,四明山中何時不亂,關鍵的還是把控住山中的要地大寨」
「這些大寨皆是山中易守難攻之地,只要占住了這些地方,其餘之人再怎麼鬧,也難成氣候」
當日施琅雖是當機立斷,直接擒住了各寨寨主,但當日會盟的山寨足有三十二家
王翊與李長詳等人雖然提前做了準備,但也不可能同時接收三十二處山寨
大蘭山寨兵力有限,只能先行攻占山中各處大寨
大軍出動難以掩藏,大蘭寨軍卒出動以後,山中各處小寨很快也是發現了大蘭寨中的驚變
如今山中各處小寨要麼是閉寨自守,要麼就是在大蘭山義軍抵達前,便搜刮寨中金銀糧餉,棄寨而逃
各處小寨義軍大量逃入山中,如今山中到處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施琅思索片刻,又是開口說道
「此事朝中已有預料,本將來前,督府已針對此時情形做過預案」
「如今大蘭寨既已掌握山區各處要地,便可化寨為縣,派遣文武前往治理鎮守,重新開始徵收賦稅」
四明山區雖然遍地山嶺,但並不意味著山中沒有耕地,山中四明湖,陳溪,錫杖山等地皆有面積不小的平地可供耕作
先前山中各路義軍山頭林立,各路義軍為爭奪地盤爭鬥不斷,打到最後,山中明明各寨都缺糧,但這些可供耕作的田地反而拋荒野外,無人耕作
這些田地當然可以種糧,但無論誰派人前去耕作,等糧食種出來後,各方必然都會去搶
辛辛苦苦派人耕種,最後反倒可能變成為別人種糧,這等虧本買賣自然沒人會做
此時大蘭寨一家獨大,無論哪家都絕不敢輕易挑釁,那這些山中田地自然也可再次利用起來
林興珠等隨軍宣教使,已經統計過山中這些耕地的情況,只要這些田地能夠復耕,大蘭寨靠著這些田地,養個兩三萬軍卒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了,也僅僅就是能夠養的起罷了,靠著這些田地,讓軍中兵卒吃飽沒有問題,但月餉軍服甲冑這些,那就想也不要想了
王翊等人聞言,也是微微點頭,朝廷所定的計劃,實際上就是效仿粵省朝廷,進行軍正分離
把各處大寨當成一縣,派遣文官收攏流民恢復耕種,徵收賦稅
同時收編山中各處義軍,整編以後再重新派往各寨鎮守,將四明山區徹底納入督府的統治之中
黃宗羲此時卻是眉頭微皺,開口說道
「朝廷已收編各寨,自該將山中各處納入朝廷治下」
「但若要在山中重新開衙建制,文官還好說,武臣卻是不足」
浙省之地文教興盛,多尚節義,清廷占領浙省後,大批士人逃入山中
王翊幾人皆是正經出身的朝臣,是以這些逃入山中的士人,此時也多歸附在王翊李長祥等人麾下
王翊等人此時麾下文臣佐吏不缺,但可獨當一面的武臣卻是嚴重不足
按照王翊等人的計劃,收編山中義軍後,除大蘭山本寨外,太平,雪竇等新得的各處大寨,都要分別駐紮一千到數千的駐軍
將兵卒分散到各寨,一方面是因為大蘭山一寨,根本無法供應數萬大軍的糧餉
另一方面卻是要將兵卒派往各處大寨,鎮壓各地亂軍,儘快恢復山中秩序
王翊李長祥等人聞言,也是眉頭微皺,各地山寨獨立在外,領軍之人不僅要懂兵事,還要忠心可靠
派出的軍將若不通兵事,恐怕壓不住各地的小寨義軍,若不可信,那更是後患無窮
各處大寨本就地勢險要,此次大蘭山能迅速奪取,全靠出奇不意
若是派出的軍將心懷妄意,那恐怕過不了多久,山中又會多出一堆聽調不聽宣的石仲芳
大蘭山寨在短短半月時間內,勢力便膨脹數倍,王翊一時間根本找不到這麼多忠心可用的武人
施琅聞言,卻是開口說道
「此事不難,你等統計一下大概需要多少人手,我直接從浙省調人過來便是,百十個兵將,閩浙還是能派過來的」
王翊黃宗羲幾人聞言,臉上神色卻皆是微微一變
他們並不懷疑施琅所言,閩浙邊境如今屯兵四五萬人,抽調百十名軍將過來自不是問題,這些抽調來的軍將也絕對可靠不會反叛,但這如何可行
場中王翊黃宗羲幾人皆是神色沉默,施琅掃了場中幾人一眼,卻是立時明白了王翊等人所想
施琅嗤笑一聲,開口說道
「當然,本將只是建議,要不要借用浙省兵將,都由你們自己決定」
「本將也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說實話,你們山中這些烏……好吧,你們山中這些義軍,可入不得本將的眼」
施琅眼中閃過一絲輕蔑,四明山中這些義軍動輒號稱數千數萬
但在施琅眼中,除了各寨少量的核心部眾,還勉強有點樣子,其餘所謂的義軍根本不值一提
不說朝廷,單是施琅此次帶來的數百兵卒,只要給這些兵卒配上弓馬,在平地上之上,施琅都有把握殺潰山中這些所謂的數萬義軍
世人皆言人多勢眾,但這一句話卻並不一定對,對於未經過操練的百姓,人數越多戰力反而越弱
數萬人聚於一處,不要說迎敵交戰,恐怕沒等敵軍現身,他們自己就要大亂起來
山中這些所謂的義軍不通戰陣,既無甲冑,又無槍銃火炮,臨敵一擁而上,稍有風吹草動便立時潰逃
不說朝廷的幾支禁軍,這些人連投靠朝廷前的施家軍都不如
在見過朝中的幾支禁軍以後,這些人哪裡入得了施琅的眼
當然若想提升這些人的戰力,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在軍中配齊基層軍將嚴加操練,發餉收攏軍心,再配上甲冑火器等武備,這些義軍同樣可堪一用
但施琅若有這功夫,去養自家麾下的軍卒不好嗎,散給這些人那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這些各寨義軍與其說是兵卒,不如說是拿起刀劍的百姓,真遇上稍微操練過的兵馬,立時便要大潰
王翊等人見得施琅臉上的輕蔑之色,臉上先是不忿,但很快也是沉默下來
他們知道施琅的身份,如今浙省之中聲名最著的,自然是統領武驤禁軍的靖國公李明忠,其次便是掌管閩營的固國公施福
這兩人領軍鎮守閩浙數年,硬是讓先前勢如破竹的清軍,在閩浙之地不得寸進,而施琅正是施福之侄
與朝廷布設在閩浙的大軍相比,山中這些義軍,恐怕還真入不得施琅的眼
王翊與李長詳等人相視一眼,對施琅的調派軍將之言,既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而是將話題轉移開去
黃宗羲此時又是開口說道
「朝廷收編各寨以後,大蘭山掌握的兵卒已近四萬人,山中根本無力供養如此多軍卒」
「下官與李大人商議以後,以為此時應裁汰老弱,將義軍裁至兩萬人,如此一來,既可減輕糧餉壓力,又可騰出人手屯田耕作」
黃宗羲話音剛落,施琅便眉頭一皺,立時開口說道
「不可,山中不久之後便要用兵,此時只嫌軍卒不夠多,豈有裁軍之理,此事絕不可行!」
黃宗羲等人自然知道施琅所說的用兵是何事,但黃宗羲凝眉思索片刻,卻還是開口說道
「各寨收編而來的義軍良莠不齊,若是就這樣派出山外,一旦遇上清虜之軍,恐怕立時就要死傷慘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下官以為,此時不如只留下精銳,其餘之人則留在山中耕……」
黃宗羲還沒說完,施琅卻立時冷聲打斷
「這些人既然打著朝廷的旗號,那便是朝廷兵將,此時朝廷有令,豈容他們退縮不前」
「你等也不要說什麼裁撤精銳了,本將從軍十載,卻從未聽過能靠裁撤裁出精銳的」
「戰場之上,沒有什麼青壯老弱,能活下來的就是精銳!」
「這些收編的軍卒必須全數跟隨出戰,能活著回來的封官受職,若是死了,那便是報效朝廷,亦是理所應當」
施琅目光掃過場中眾人,臉上閃過一絲厲色沒有事冷聲說道
「況且諸位也當知道,此時將這些人派出去,對大蘭寨而言同樣也有好處」
王翊等人聞言,也是沉默下來,將這些人派出去,當然對大蘭山寨有好處
大蘭寨如今雖然收編了山中各寨,但其實各寨義軍並未心服,各寨之人只不過是礙於王翊等人的兵力,這才暫時臣服
若是大蘭寨將這些人裁撤放歸山中,一個不慎這些人便又要占山為王,在山中生亂
將這些收編義軍派出山外,恰是保證山中穩定的最好方法,只要將這些義軍帶出山外,這些人離了山中,就只能跟著大蘭寨行動
說句不好聽的,只有這些人戰死在山外,大蘭寨對四明山的統治才算徹底穩固
但王翊等人此時卻皆是眉頭緊皺,沒有應聲,清廷在北統治日久,這些年逃入山中的百姓也越來越少
山中這些人現在是死一個就少一個,若是按施琅這種做法,這些收編的義軍恐怕要折損大半
王翊此時卻是忽然看向左側一直沉默不言的馮京第,開口說道
「馮大人對此事有何意見」
馮京第見得眾人看來,沉默片刻,便開口說道
「在下此來只為替魯監國殿下宣詔,其餘之事非是在下所能妄言,出兵一事事關重大,還需王撫台與施將軍好生商議」
馮京第說完,便又是坐在椅上一言不發,施琅看著眉頭緊皺的王翊等人,卻是冷笑一聲
「怎麼,想要出爾反爾」
「王撫台,你需記得,你乃是浙北巡撫朝廷大臣,而不是什麼大蘭寨主,又或者什麼四明山義軍領袖!」
施琅領兵潛入山中後,為什麼要協助王翊收編各寨,便是因為王翊的實力實在太弱了
若是全用大蘭山及黃宗羲幾寨的人馬去完成任務,等事情做完,大蘭寨及東山寨這幾部親明山寨,恐怕直接就要在山中被抹去
對施琅來說,只要能完成任務,大蘭寨這些人死不死他並不在乎
但朝廷有朝廷的考量,既然朝廷決定先協助王翊等人統合四明山,那施琅便也多費一番手腳,幫王翊整編山中義軍
只是施琅卻沒想到,他這才剛剛助王翊等人掌控住四明山,王翊這些人就開始捨不得這些家當了
這些人也不想想,他們此時所得的這些家當,到底是誰幫他們拿下來的
王翊聞言,臉上也是神色微變,沉聲說道
「施將軍,本官不是這個意思,這幾萬義軍乃是山中近半青壯,若是大量折損在山外,日後將會削弱山中義軍實力,本官……」
王翊還沒說完,施琅便已直接揮手打斷,開口說道
「好了,此事就這樣,出兵之事乃是朝廷之令,此事非是在下可改,恐怕亦不容諸位討價還價」
「本將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整合山中,哪些人該留下鎮守山中,哪些人隨軍出戰,皆由你們自己決定」
「一個月後山中必須出兵,咱們正好趁著正旦之時,給韃子送上一份大禮!」
施琅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他當然知道王翊等人的想法,但那干他何事
施琅冒著天大的風險偷渡前線,領兵潛入山中,是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可不是為了幫王翊這些人去做山大王
(本章完)
大蘭山,後堂之中,王翊與施琅坐於上方左右,下方則是馮京第,李長詳,林興珠等幾人
此時距離諸寨會盟已過半月,這半月期間大蘭寨大軍齊出,接連占據太平,雪竇等山中諸多大寨
再加上早在會盟以前,便已併入的東山寨李長詳部,及平岡寨黃宗羲部
短短半月時間,大蘭山寨已一躍成為四明山中首屈一指的霸主,再無任何山寨足以挑戰大蘭寨義軍盟主的地位
大蘭寨此次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收編各寨,除了出其不意,施琅麾下的兵卒同樣功不可沒
施琅帶入山中的兵卒極為精銳,這些人不僅皆著全甲,弓馬嫻熟,更能穿著全套數十斤的甲冑連續行軍一二十里
大蘭山此次收編各寨,施琅派出的兵卒雖然不多,但各大山寨中的頑抗之人,幾乎都是這些兵卒所殺
王翊等人麾下的兵卒,大多時候只是跟在後面,接收投降山寨而已
黃宗羲大致稟告了一番山中情況,又是繼續開口說道
「四明山區十餘處要地大寨,如今皆已在朝廷掌控之下,但咱們此次行事太過倉促,如今山中諸路義軍皆已收得消息,各處小寨皆是人心惶惶」
施琅聞言,臉上卻是不以為意,擺了擺手,開口說道
「亂便亂了,四明山中何時不亂,關鍵的還是把控住山中的要地大寨」
「這些大寨皆是山中易守難攻之地,只要占住了這些地方,其餘之人再怎麼鬧,也難成氣候」
當日施琅雖是當機立斷,直接擒住了各寨寨主,但當日會盟的山寨足有三十二家
王翊與李長詳等人雖然提前做了準備,但也不可能同時接收三十二處山寨
大蘭山寨兵力有限,只能先行攻占山中各處大寨
大軍出動難以掩藏,大蘭寨軍卒出動以後,山中各處小寨很快也是發現了大蘭寨中的驚變
如今山中各處小寨要麼是閉寨自守,要麼就是在大蘭山義軍抵達前,便搜刮寨中金銀糧餉,棄寨而逃
各處小寨義軍大量逃入山中,如今山中到處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施琅思索片刻,又是開口說道
「此事朝中已有預料,本將來前,督府已針對此時情形做過預案」
「如今大蘭寨既已掌握山區各處要地,便可化寨為縣,派遣文武前往治理鎮守,重新開始徵收賦稅」
四明山區雖然遍地山嶺,但並不意味著山中沒有耕地,山中四明湖,陳溪,錫杖山等地皆有面積不小的平地可供耕作
先前山中各路義軍山頭林立,各路義軍為爭奪地盤爭鬥不斷,打到最後,山中明明各寨都缺糧,但這些可供耕作的田地反而拋荒野外,無人耕作
這些田地當然可以種糧,但無論誰派人前去耕作,等糧食種出來後,各方必然都會去搶
辛辛苦苦派人耕種,最後反倒可能變成為別人種糧,這等虧本買賣自然沒人會做
此時大蘭寨一家獨大,無論哪家都絕不敢輕易挑釁,那這些山中田地自然也可再次利用起來
林興珠等隨軍宣教使,已經統計過山中這些耕地的情況,只要這些田地能夠復耕,大蘭寨靠著這些田地,養個兩三萬軍卒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了,也僅僅就是能夠養的起罷了,靠著這些田地,讓軍中兵卒吃飽沒有問題,但月餉軍服甲冑這些,那就想也不要想了
王翊等人聞言,也是微微點頭,朝廷所定的計劃,實際上就是效仿粵省朝廷,進行軍正分離
把各處大寨當成一縣,派遣文官收攏流民恢復耕種,徵收賦稅
同時收編山中各處義軍,整編以後再重新派往各寨鎮守,將四明山區徹底納入督府的統治之中
黃宗羲此時卻是眉頭微皺,開口說道
「朝廷已收編各寨,自該將山中各處納入朝廷治下」
「但若要在山中重新開衙建制,文官還好說,武臣卻是不足」
浙省之地文教興盛,多尚節義,清廷占領浙省後,大批士人逃入山中
王翊幾人皆是正經出身的朝臣,是以這些逃入山中的士人,此時也多歸附在王翊李長祥等人麾下
王翊等人此時麾下文臣佐吏不缺,但可獨當一面的武臣卻是嚴重不足
按照王翊等人的計劃,收編山中義軍後,除大蘭山本寨外,太平,雪竇等新得的各處大寨,都要分別駐紮一千到數千的駐軍
將兵卒分散到各寨,一方面是因為大蘭山一寨,根本無法供應數萬大軍的糧餉
另一方面卻是要將兵卒派往各處大寨,鎮壓各地亂軍,儘快恢復山中秩序
王翊李長祥等人聞言,也是眉頭微皺,各地山寨獨立在外,領軍之人不僅要懂兵事,還要忠心可靠
派出的軍將若不通兵事,恐怕壓不住各地的小寨義軍,若不可信,那更是後患無窮
各處大寨本就地勢險要,此次大蘭山能迅速奪取,全靠出奇不意
若是派出的軍將心懷妄意,那恐怕過不了多久,山中又會多出一堆聽調不聽宣的石仲芳
大蘭山寨在短短半月時間內,勢力便膨脹數倍,王翊一時間根本找不到這麼多忠心可用的武人
施琅聞言,卻是開口說道
「此事不難,你等統計一下大概需要多少人手,我直接從浙省調人過來便是,百十個兵將,閩浙還是能派過來的」
王翊黃宗羲幾人聞言,臉上神色卻皆是微微一變
他們並不懷疑施琅所言,閩浙邊境如今屯兵四五萬人,抽調百十名軍將過來自不是問題,這些抽調來的軍將也絕對可靠不會反叛,但這如何可行
場中王翊黃宗羲幾人皆是神色沉默,施琅掃了場中幾人一眼,卻是立時明白了王翊等人所想
施琅嗤笑一聲,開口說道
「當然,本將只是建議,要不要借用浙省兵將,都由你們自己決定」
「本將也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說實話,你們山中這些烏……好吧,你們山中這些義軍,可入不得本將的眼」
施琅眼中閃過一絲輕蔑,四明山中這些義軍動輒號稱數千數萬
但在施琅眼中,除了各寨少量的核心部眾,還勉強有點樣子,其餘所謂的義軍根本不值一提
不說朝廷,單是施琅此次帶來的數百兵卒,只要給這些兵卒配上弓馬,在平地上之上,施琅都有把握殺潰山中這些所謂的數萬義軍
世人皆言人多勢眾,但這一句話卻並不一定對,對於未經過操練的百姓,人數越多戰力反而越弱
數萬人聚於一處,不要說迎敵交戰,恐怕沒等敵軍現身,他們自己就要大亂起來
山中這些所謂的義軍不通戰陣,既無甲冑,又無槍銃火炮,臨敵一擁而上,稍有風吹草動便立時潰逃
不說朝廷的幾支禁軍,這些人連投靠朝廷前的施家軍都不如
在見過朝中的幾支禁軍以後,這些人哪裡入得了施琅的眼
當然若想提升這些人的戰力,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在軍中配齊基層軍將嚴加操練,發餉收攏軍心,再配上甲冑火器等武備,這些義軍同樣可堪一用
但施琅若有這功夫,去養自家麾下的軍卒不好嗎,散給這些人那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這些各寨義軍與其說是兵卒,不如說是拿起刀劍的百姓,真遇上稍微操練過的兵馬,立時便要大潰
王翊等人見得施琅臉上的輕蔑之色,臉上先是不忿,但很快也是沉默下來
他們知道施琅的身份,如今浙省之中聲名最著的,自然是統領武驤禁軍的靖國公李明忠,其次便是掌管閩營的固國公施福
這兩人領軍鎮守閩浙數年,硬是讓先前勢如破竹的清軍,在閩浙之地不得寸進,而施琅正是施福之侄
與朝廷布設在閩浙的大軍相比,山中這些義軍,恐怕還真入不得施琅的眼
王翊與李長詳等人相視一眼,對施琅的調派軍將之言,既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而是將話題轉移開去
黃宗羲此時又是開口說道
「朝廷收編各寨以後,大蘭山掌握的兵卒已近四萬人,山中根本無力供養如此多軍卒」
「下官與李大人商議以後,以為此時應裁汰老弱,將義軍裁至兩萬人,如此一來,既可減輕糧餉壓力,又可騰出人手屯田耕作」
黃宗羲話音剛落,施琅便眉頭一皺,立時開口說道
「不可,山中不久之後便要用兵,此時只嫌軍卒不夠多,豈有裁軍之理,此事絕不可行!」
黃宗羲等人自然知道施琅所說的用兵是何事,但黃宗羲凝眉思索片刻,卻還是開口說道
「各寨收編而來的義軍良莠不齊,若是就這樣派出山外,一旦遇上清虜之軍,恐怕立時就要死傷慘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下官以為,此時不如只留下精銳,其餘之人則留在山中耕……」
黃宗羲還沒說完,施琅卻立時冷聲打斷
「這些人既然打著朝廷的旗號,那便是朝廷兵將,此時朝廷有令,豈容他們退縮不前」
「你等也不要說什麼裁撤精銳了,本將從軍十載,卻從未聽過能靠裁撤裁出精銳的」
「戰場之上,沒有什麼青壯老弱,能活下來的就是精銳!」
「這些收編的軍卒必須全數跟隨出戰,能活著回來的封官受職,若是死了,那便是報效朝廷,亦是理所應當」
施琅目光掃過場中眾人,臉上閃過一絲厲色沒有事冷聲說道
「況且諸位也當知道,此時將這些人派出去,對大蘭寨而言同樣也有好處」
王翊等人聞言,也是沉默下來,將這些人派出去,當然對大蘭山寨有好處
大蘭寨如今雖然收編了山中各寨,但其實各寨義軍並未心服,各寨之人只不過是礙於王翊等人的兵力,這才暫時臣服
若是大蘭寨將這些人裁撤放歸山中,一個不慎這些人便又要占山為王,在山中生亂
將這些收編義軍派出山外,恰是保證山中穩定的最好方法,只要將這些義軍帶出山外,這些人離了山中,就只能跟著大蘭寨行動
說句不好聽的,只有這些人戰死在山外,大蘭寨對四明山的統治才算徹底穩固
但王翊等人此時卻皆是眉頭緊皺,沒有應聲,清廷在北統治日久,這些年逃入山中的百姓也越來越少
山中這些人現在是死一個就少一個,若是按施琅這種做法,這些收編的義軍恐怕要折損大半
王翊此時卻是忽然看向左側一直沉默不言的馮京第,開口說道
「馮大人對此事有何意見」
馮京第見得眾人看來,沉默片刻,便開口說道
「在下此來只為替魯監國殿下宣詔,其餘之事非是在下所能妄言,出兵一事事關重大,還需王撫台與施將軍好生商議」
馮京第說完,便又是坐在椅上一言不發,施琅看著眉頭緊皺的王翊等人,卻是冷笑一聲
「怎麼,想要出爾反爾」
「王撫台,你需記得,你乃是浙北巡撫朝廷大臣,而不是什麼大蘭寨主,又或者什麼四明山義軍領袖!」
施琅領兵潛入山中後,為什麼要協助王翊收編各寨,便是因為王翊的實力實在太弱了
若是全用大蘭山及黃宗羲幾寨的人馬去完成任務,等事情做完,大蘭寨及東山寨這幾部親明山寨,恐怕直接就要在山中被抹去
對施琅來說,只要能完成任務,大蘭寨這些人死不死他並不在乎
但朝廷有朝廷的考量,既然朝廷決定先協助王翊等人統合四明山,那施琅便也多費一番手腳,幫王翊整編山中義軍
只是施琅卻沒想到,他這才剛剛助王翊等人掌控住四明山,王翊這些人就開始捨不得這些家當了
這些人也不想想,他們此時所得的這些家當,到底是誰幫他們拿下來的
王翊聞言,臉上也是神色微變,沉聲說道
「施將軍,本官不是這個意思,這幾萬義軍乃是山中近半青壯,若是大量折損在山外,日後將會削弱山中義軍實力,本官……」
王翊還沒說完,施琅便已直接揮手打斷,開口說道
「好了,此事就這樣,出兵之事乃是朝廷之令,此事非是在下可改,恐怕亦不容諸位討價還價」
「本將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整合山中,哪些人該留下鎮守山中,哪些人隨軍出戰,皆由你們自己決定」
「一個月後山中必須出兵,咱們正好趁著正旦之時,給韃子送上一份大禮!」
施琅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他當然知道王翊等人的想法,但那干他何事
施琅冒著天大的風險偷渡前線,領兵潛入山中,是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可不是為了幫王翊這些人去做山大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