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旁門左道
話語一落,賈赦頓時變了臉色,他剛剛才說不會有什麼王侯公子之流的人來祝賀,可現實毫不留情地立馬給了他一巴掌。
賈政則是面色不變,似是對一幕早有預料一樣。
但這還沒完,又聽得小廝喊道:「恪誠郡王府送賀禮到。」
這一下,賈赦的一張老臉瞬間就黑了,賈政也張大了嘴巴,滿臉意外之色,一眾賓客先是安靜了一瞬,隨即就互相交頭接耳起來。
恪誠郡王是誰,知道之人都知曉這位是當今聖上親子,不知道的人聽名頭也能感覺到此人是皇室子弟,地位非同一般。
不多時,就看見馮紫英從寧國府正門處滿臉笑意而來,後面跟著四五個小廝,或手提,或肩挑著一些包裝華美的賀禮。
賈瑜看到這一幕,也是第一時間迎了上去:「哈哈,馮兄,你可算來了。」
「賈兄,恭喜恭喜,有了爵位,飛黃騰達之日必不遠矣。「馮紫英恭賀道。
「謝馮兄吉言,快請入座。」賈瑜說著,親自引著馮紫英就坐。
入座後,馮紫英道:「賈兄,這種場面王爺不適宜出面,不然有喧賓奪主之嫌,所以特讓我將賀禮代送過來。」
賈瑜道:「我理解殿下的用心,改日必去相謝。」
他自然明白這裡面的門道,要是恪誠郡王親自來,眾人勢必都要敬著這恪誠郡王,連他也要如此,這樣一來,連他這個主人的風頭也要壓過去,所以只送上賀禮才是最好的。
這時,小廝們也陸續將酒菜端上了桌,在賈瑜的致意下,眾賓客也都開動了起來。
一時間,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但賈瑜只是吃了兩口菜,並沒有動酒,畢竟一會兒要進宮,可能會見到當今天子,弄得一身酒氣終歸不好。
吃了些菜後,賈瑜又對馮紫英道:「馮兄,我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馮紫英則是用大杯喝著酒,他酒量極好,用小杯喝著不盡興,賈瑜就讓人給他換了大杯來。
聽聞賈瑜開口,他想也不想就道:「賈兄儘管直說便是。」
賈瑜低聲道:「馮兄手下可有業務純熟的帳房先生或是掌柜一類的人物,我想暫借兩個過來用幾天。」
馮紫英放下酒杯:「賈兄你是要.......?」
賈瑜點頭:「不錯,我現在在這寧國府里其實只是個空架子罷了,連這酒宴也是靠珍大嫂子操持,如若不將錢財之權握在手裡,怕是管不了這麼多口子人。」
他自然不可能一來就將寧國府的事務全部交給尤氏打理,畢竟尤氏再怎麼說也是賈珍之妻,寧國府原來的主母,更兼三品誥命夫人。
而這一切的風光,自己一來就將其給盡數奪走了,不管尤氏怎麼想,對自己有無怨恨,他都是要防備一二的。
而想要控制府內事務,第一步就是將府里的錢財牢牢抓在手裡,只有錢財配合自己寧國之主的身份,才能讓這府里的老老少少都乖乖聽自己的話。
最重要的是,他自從進入寧國府大門的那一刻起,心心念念的就是寧國府里那成堆的白花花的銀子,因為銀子對他來說就等同於一件件古董字畫,就等同於源源不絕的心力!
到現在還沒有急沖沖地直接跑到寧國府的公庫中去查看,已經是他足夠克制了。
馮紫英見賈瑜說的直白,笑道:「賈兄一入府就看到關鍵要害所在,了不起,這方面比我厲害些。
我們家在京城裡開著幾家店面,自然有懂得帳目錢財一類的人物,明天我就打發兩個過來給你,任由你差遣。」
賈瑜見目的達成,隨即舉起茶杯:「謝馮兄相助,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
就這樣,待宴席散去後,已經差不多到了中午時分。
賈瑜又急急忙忙帶著聖旨去了禮部一趟,順利地進行了登記造冊,給了他一塊兒證明身份的牌子。又有小吏量了量他的身形,說過幾天會做出相應的袍服來。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守衛森嚴的皇宮之內,已經有人調查出了關於他的許多信息,將其呈送到了大魏天子的御案之上。
乾清宮內,剛用過午膳的建興帝正聽著大內掌宮太監戴權的稟報:「陛下,奴才已經將賈瑜之事基本查清楚了,請陛下過目。」
建興帝拿起戴權呈送的過來的紙張,淡淡道:「看來你還記得朕給你的時限。」
「陛下所言,奴才自然謹記在心。」戴權恭敬道。
建興帝聽了,只是冷哼一聲,閱覽起紙上所寫的內容來。
幾息後,他將手中紙張放到一邊,道:「原來如此,怪不得老三要如此做,太上皇也會為賈瑜出面,這賈瑜,竟然還會些旁門左道之術。」
他身為皇帝,自然知道世間有些奇異之人,或天生異象,或懂些異術,但多是小打小鬧,成不了什麼氣候,甚至很多只能當個樂子看,自然對賈瑜會煉丹一事不感到驚奇,更是下意識將其歸類為旁門左道。
「不過,他所煉之丹藥竟然能對老三的病起效,這也算是於皇室有功了,給他個五品爵位也不算什麼。」
作為父親,他自然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隱疾,多年來尋遍名醫都沒有任何辦法,其二十有一,成婚多年都未有子女,甚至有傳言說其為天閹之人,不能人事。
這些自然也是讓他覺得臉上無光,這幾年不常見這個第三子,也是有這個緣故在內,賈瑜如果最後真能治好老三的隱疾,那也算是了結他一小塊兒心病。
另一方面,太上皇對老三向來疼愛有加,加之賈瑜丹藥能讓太上皇枯木逢春,太上皇高興之餘會出面也是合情合理。
一旁戴權見皇帝的注意力被吸引過去,心中暗鬆了一口氣,看樣子,這遭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古人云,伴君如伴虎,真是半點兒也不假。
他適時出聲道:「陛下所言甚是,而且如果奴才所料不差,那賈瑜今日應當會入宮求見陛下謝恩的。」
「嗯,朕一會......」
建興帝正說著,忽然有一小太監疾步而入,跪至建興帝身前:「啟稟陛下,錦衣衛送來急報。」
戴權眼疾手快,急忙從其手裡接過奏報,轉呈給建興帝。
建興帝看完,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了起來:「錦衣衛指揮使程知儉奏報,因去年黃河水患,河南流民甚多,白蓮教乘機於暗處煽動人心,拉攏百姓入教,大有不軌之兆。」
戴權一聽,頓時吃了一驚,這白蓮教可是名聲在外,自宋時起就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心腹大患,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取締白蓮教,由此引得白蓮教在川陝湖廣等地相繼發生大規模暴動,更是在山東地區聚眾數萬與官軍相抗,最終由明成祖朱棣率軍才將其剿滅。
大魏自立朝以來,也認定白蓮教為邪門歪道,予以打壓,但始終不能將其根除,常於地方之上聚眾作亂。
便道:「陛下,應立即派人去河南之地緝捕白蓮亂黨,防止其糾結流民,生出亂子來。」
「這朕自然知道,還用你來說。」建興帝冷聲道,「但朕該派何人前去,你的內輯事廠嗎?」
賈政則是面色不變,似是對一幕早有預料一樣。
但這還沒完,又聽得小廝喊道:「恪誠郡王府送賀禮到。」
這一下,賈赦的一張老臉瞬間就黑了,賈政也張大了嘴巴,滿臉意外之色,一眾賓客先是安靜了一瞬,隨即就互相交頭接耳起來。
恪誠郡王是誰,知道之人都知曉這位是當今聖上親子,不知道的人聽名頭也能感覺到此人是皇室子弟,地位非同一般。
不多時,就看見馮紫英從寧國府正門處滿臉笑意而來,後面跟著四五個小廝,或手提,或肩挑著一些包裝華美的賀禮。
賈瑜看到這一幕,也是第一時間迎了上去:「哈哈,馮兄,你可算來了。」
「賈兄,恭喜恭喜,有了爵位,飛黃騰達之日必不遠矣。「馮紫英恭賀道。
「謝馮兄吉言,快請入座。」賈瑜說著,親自引著馮紫英就坐。
入座後,馮紫英道:「賈兄,這種場面王爺不適宜出面,不然有喧賓奪主之嫌,所以特讓我將賀禮代送過來。」
賈瑜道:「我理解殿下的用心,改日必去相謝。」
他自然明白這裡面的門道,要是恪誠郡王親自來,眾人勢必都要敬著這恪誠郡王,連他也要如此,這樣一來,連他這個主人的風頭也要壓過去,所以只送上賀禮才是最好的。
這時,小廝們也陸續將酒菜端上了桌,在賈瑜的致意下,眾賓客也都開動了起來。
一時間,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但賈瑜只是吃了兩口菜,並沒有動酒,畢竟一會兒要進宮,可能會見到當今天子,弄得一身酒氣終歸不好。
吃了些菜後,賈瑜又對馮紫英道:「馮兄,我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馮紫英則是用大杯喝著酒,他酒量極好,用小杯喝著不盡興,賈瑜就讓人給他換了大杯來。
聽聞賈瑜開口,他想也不想就道:「賈兄儘管直說便是。」
賈瑜低聲道:「馮兄手下可有業務純熟的帳房先生或是掌柜一類的人物,我想暫借兩個過來用幾天。」
馮紫英放下酒杯:「賈兄你是要.......?」
賈瑜點頭:「不錯,我現在在這寧國府里其實只是個空架子罷了,連這酒宴也是靠珍大嫂子操持,如若不將錢財之權握在手裡,怕是管不了這麼多口子人。」
他自然不可能一來就將寧國府的事務全部交給尤氏打理,畢竟尤氏再怎麼說也是賈珍之妻,寧國府原來的主母,更兼三品誥命夫人。
而這一切的風光,自己一來就將其給盡數奪走了,不管尤氏怎麼想,對自己有無怨恨,他都是要防備一二的。
而想要控制府內事務,第一步就是將府里的錢財牢牢抓在手裡,只有錢財配合自己寧國之主的身份,才能讓這府里的老老少少都乖乖聽自己的話。
最重要的是,他自從進入寧國府大門的那一刻起,心心念念的就是寧國府里那成堆的白花花的銀子,因為銀子對他來說就等同於一件件古董字畫,就等同於源源不絕的心力!
到現在還沒有急沖沖地直接跑到寧國府的公庫中去查看,已經是他足夠克制了。
馮紫英見賈瑜說的直白,笑道:「賈兄一入府就看到關鍵要害所在,了不起,這方面比我厲害些。
我們家在京城裡開著幾家店面,自然有懂得帳目錢財一類的人物,明天我就打發兩個過來給你,任由你差遣。」
賈瑜見目的達成,隨即舉起茶杯:「謝馮兄相助,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
就這樣,待宴席散去後,已經差不多到了中午時分。
賈瑜又急急忙忙帶著聖旨去了禮部一趟,順利地進行了登記造冊,給了他一塊兒證明身份的牌子。又有小吏量了量他的身形,說過幾天會做出相應的袍服來。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守衛森嚴的皇宮之內,已經有人調查出了關於他的許多信息,將其呈送到了大魏天子的御案之上。
乾清宮內,剛用過午膳的建興帝正聽著大內掌宮太監戴權的稟報:「陛下,奴才已經將賈瑜之事基本查清楚了,請陛下過目。」
建興帝拿起戴權呈送的過來的紙張,淡淡道:「看來你還記得朕給你的時限。」
「陛下所言,奴才自然謹記在心。」戴權恭敬道。
建興帝聽了,只是冷哼一聲,閱覽起紙上所寫的內容來。
幾息後,他將手中紙張放到一邊,道:「原來如此,怪不得老三要如此做,太上皇也會為賈瑜出面,這賈瑜,竟然還會些旁門左道之術。」
他身為皇帝,自然知道世間有些奇異之人,或天生異象,或懂些異術,但多是小打小鬧,成不了什麼氣候,甚至很多只能當個樂子看,自然對賈瑜會煉丹一事不感到驚奇,更是下意識將其歸類為旁門左道。
「不過,他所煉之丹藥竟然能對老三的病起效,這也算是於皇室有功了,給他個五品爵位也不算什麼。」
作為父親,他自然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隱疾,多年來尋遍名醫都沒有任何辦法,其二十有一,成婚多年都未有子女,甚至有傳言說其為天閹之人,不能人事。
這些自然也是讓他覺得臉上無光,這幾年不常見這個第三子,也是有這個緣故在內,賈瑜如果最後真能治好老三的隱疾,那也算是了結他一小塊兒心病。
另一方面,太上皇對老三向來疼愛有加,加之賈瑜丹藥能讓太上皇枯木逢春,太上皇高興之餘會出面也是合情合理。
一旁戴權見皇帝的注意力被吸引過去,心中暗鬆了一口氣,看樣子,這遭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古人云,伴君如伴虎,真是半點兒也不假。
他適時出聲道:「陛下所言甚是,而且如果奴才所料不差,那賈瑜今日應當會入宮求見陛下謝恩的。」
「嗯,朕一會......」
建興帝正說著,忽然有一小太監疾步而入,跪至建興帝身前:「啟稟陛下,錦衣衛送來急報。」
戴權眼疾手快,急忙從其手裡接過奏報,轉呈給建興帝。
建興帝看完,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了起來:「錦衣衛指揮使程知儉奏報,因去年黃河水患,河南流民甚多,白蓮教乘機於暗處煽動人心,拉攏百姓入教,大有不軌之兆。」
戴權一聽,頓時吃了一驚,這白蓮教可是名聲在外,自宋時起就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心腹大患,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取締白蓮教,由此引得白蓮教在川陝湖廣等地相繼發生大規模暴動,更是在山東地區聚眾數萬與官軍相抗,最終由明成祖朱棣率軍才將其剿滅。
大魏自立朝以來,也認定白蓮教為邪門歪道,予以打壓,但始終不能將其根除,常於地方之上聚眾作亂。
便道:「陛下,應立即派人去河南之地緝捕白蓮亂黨,防止其糾結流民,生出亂子來。」
「這朕自然知道,還用你來說。」建興帝冷聲道,「但朕該派何人前去,你的內輯事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