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郵差
第1012章 郵差
「怎麼?」
艾希莉說起的馬努,巴倫當然記得,畢竟這位在奧朗德之後,一直都是法國的總統。
「他希望能夠有機會能跟你見面。」
艾希莉說道:
「他最近在新職務上表現得不錯,而且根據我的觀察,他的理念同我們還是比較契合的。」
說起來,現任的法國總統奧朗德算是馬努的「貴人」,兩人結識於2006年,在那之後,馬努就辭去了在法國經濟財政部擔任的財政督查工作,進入了NM羅斯柴爾德銀行。
也正是在NM羅斯柴爾德銀行,在威廉-韋伯資本將其收購之後,艾希莉發現了馬努的才能。
恰好奧朗德就任了法國總統,因此在艾希莉的支持下,加上馬努同奧朗德之前就有不錯的關係,他就成為了總統府副秘書長。
就在今年的8月底,馬努被奧朗德任命為法國經濟、產業更新和信息技術部長。
雖然到現在,馬努在經濟部長的職位上就任不到兩個月,但馬努的表現還是非常突出的,他立志於改革法國的勞動市場和貿易體系,並且繼續推動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可以說他的一些大膽舉措,讓他成為了國內外媒體的焦點。
而巴倫和艾希莉所看重的,就是馬努身上強烈的歐盟主義、大膽的改革傾向以及與傳統勢力的清晰對立。
「到時候你安排一下時間吧。」
從個人利益上來說,巴倫自然是支持歐洲一體化的,雖然說想要讓歐盟成為美利堅或者蘇聯那樣的事實上的聯邦制國家,是非常困難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將這些地區的市場進行統一,並且有一個相對強勢的權力機構來進行協調和管理,才能夠令歐洲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因此馬努對於巴倫來說,還是有支持的價值的,當然,前提是他能夠為自己所用。
也是本著這樣的想法,巴倫對艾希莉說道:
「在我們去德國之前就好了。」
……
「是的,我們將會投入資金參與到歐洲新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研發之中,並且我可以保證的是,如果這個項目獲得了成功,那麼能夠得到英倫的訂單,以替換目前核戰略中使用的三叉戟飛彈。」
這一次來到法國,巴倫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親自同奧朗德見面,敲定英倫參與到由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共同研製的新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項目中。
畢竟像是這種「戰略性」的大殺器,可想而知研發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歐洲飛彈集團作為一家公司,勢必需要確定最終研發的產品能夠獲得訂單。
目前包括法國、德國和義大利三家都已經確定將在項目成功後予以部署這種戰略飛彈,那麼英倫想要參與進來,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承諾。
但問題在於,目前卡梅倫雖然能夠放出話來,準備調整他們的核戰略,使用更具自主性的飛彈來對核武器進行投放,但具體的部署數量,以及對三叉戟飛彈進行替換的日程表,還不能確定下來——畢竟面對國內的反對意見,他需要時間來令這個措施在議會通過。
那麼就需要巴倫親自同相關國家就這個事情進行溝通了,畢竟大家都需要承認的是,這位英倫公爵的話,比卡梅倫的話更值得信任。
如果對方能夠親口做出這樣的承諾,那麼他們相信最終無論如何都能夠達成。
「我們歡迎英倫加入到我們下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研發中來,相信我們對於擁有能夠更具自主的戰略性投放武器的迫切心情。」
對於巴倫的承諾,奧朗德還是予以肯定的。
而這一次,由卡文迪許信託所控制的標準防務集團也將參與進來——因為原本持有歐洲飛彈集團相當股份的BAE系統公司對於加入這個戰略飛彈的研發計劃並沒有太大的信心,因此最終確定的方案,就是由標準防務集團出資參與這個項目,而標準防務集團和BAE系統公司將組建合資公司。
BAE系統公司會將他們持有的37.5%的歐洲飛彈集團股份,轉移到這家名為標準戰略的合資公司之中。
BAE系統公司和標準防務集團各持有標準戰略公司50%的股份,由標準戰略公司代表英倫方面參與到英、法、德、意四國由歐洲飛彈集團所進行的下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研製項目中。
按照巴倫的想法,既然英倫方面希望以新的自研飛彈代替目前使用的由美利堅方面所提供的三叉戟,那麼這款被命名為「郵差(Postman)」的彈道飛彈,需要具備潛射方式,並且其最大射程應該超過三叉戟,達到7500公里以上。
這樣的戰略遠程飛彈,對於歐洲飛彈集團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這也是這一次巴倫需要說服這些國家的事情。
在此之前,這些國家就有許多聯合開發各型號飛彈的經驗,就比如最知名的就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開發的「風暴陰影」巡航飛彈,這款已經裝備了多國空軍的遠程巡航飛彈,就是由歐洲飛彈集團進行研發的。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但在彈道飛彈領域,英倫因為荒廢了多年,雖然仍有相關技術積累,但已經遠遠不及法國了。
可以說在彈道飛彈領域,法國是歐洲除了俄羅斯之外最強的了,因此要通過歐洲飛彈集團針對彈道飛彈進行研發,勢必是需要獲得法國方面的支持的,在這個領域,德國因為歷史原因,能夠參與相關的共同研究,但依然被限制獨立研發。
英倫則是一段時間「自廢武功」,導致目前相關的技術青黃不接。
因此法國也就必然成為了這一次合作項目的主力。
當然,對於法國來說,也是歡迎英倫等國加入,共同研發的。
這一方面能夠分擔相關研發的資金壓力,另外,作為一直倡導歐洲一體化,以及歐洲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法國來說,能夠在彈道飛彈上不受制於人,獲得自主的投放能力,也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更何況,奧朗德本身就非常樂於顯示法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那麼英倫的這一舉動,也就非常符合他的期許了。
(本章完)
「怎麼?」
艾希莉說起的馬努,巴倫當然記得,畢竟這位在奧朗德之後,一直都是法國的總統。
「他希望能夠有機會能跟你見面。」
艾希莉說道:
「他最近在新職務上表現得不錯,而且根據我的觀察,他的理念同我們還是比較契合的。」
說起來,現任的法國總統奧朗德算是馬努的「貴人」,兩人結識於2006年,在那之後,馬努就辭去了在法國經濟財政部擔任的財政督查工作,進入了NM羅斯柴爾德銀行。
也正是在NM羅斯柴爾德銀行,在威廉-韋伯資本將其收購之後,艾希莉發現了馬努的才能。
恰好奧朗德就任了法國總統,因此在艾希莉的支持下,加上馬努同奧朗德之前就有不錯的關係,他就成為了總統府副秘書長。
就在今年的8月底,馬努被奧朗德任命為法國經濟、產業更新和信息技術部長。
雖然到現在,馬努在經濟部長的職位上就任不到兩個月,但馬努的表現還是非常突出的,他立志於改革法國的勞動市場和貿易體系,並且繼續推動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可以說他的一些大膽舉措,讓他成為了國內外媒體的焦點。
而巴倫和艾希莉所看重的,就是馬努身上強烈的歐盟主義、大膽的改革傾向以及與傳統勢力的清晰對立。
「到時候你安排一下時間吧。」
從個人利益上來說,巴倫自然是支持歐洲一體化的,雖然說想要讓歐盟成為美利堅或者蘇聯那樣的事實上的聯邦制國家,是非常困難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將這些地區的市場進行統一,並且有一個相對強勢的權力機構來進行協調和管理,才能夠令歐洲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因此馬努對於巴倫來說,還是有支持的價值的,當然,前提是他能夠為自己所用。
也是本著這樣的想法,巴倫對艾希莉說道:
「在我們去德國之前就好了。」
……
「是的,我們將會投入資金參與到歐洲新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研發之中,並且我可以保證的是,如果這個項目獲得了成功,那麼能夠得到英倫的訂單,以替換目前核戰略中使用的三叉戟飛彈。」
這一次來到法國,巴倫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親自同奧朗德見面,敲定英倫參與到由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共同研製的新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項目中。
畢竟像是這種「戰略性」的大殺器,可想而知研發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歐洲飛彈集團作為一家公司,勢必需要確定最終研發的產品能夠獲得訂單。
目前包括法國、德國和義大利三家都已經確定將在項目成功後予以部署這種戰略飛彈,那麼英倫想要參與進來,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承諾。
但問題在於,目前卡梅倫雖然能夠放出話來,準備調整他們的核戰略,使用更具自主性的飛彈來對核武器進行投放,但具體的部署數量,以及對三叉戟飛彈進行替換的日程表,還不能確定下來——畢竟面對國內的反對意見,他需要時間來令這個措施在議會通過。
那麼就需要巴倫親自同相關國家就這個事情進行溝通了,畢竟大家都需要承認的是,這位英倫公爵的話,比卡梅倫的話更值得信任。
如果對方能夠親口做出這樣的承諾,那麼他們相信最終無論如何都能夠達成。
「我們歡迎英倫加入到我們下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研發中來,相信我們對於擁有能夠更具自主的戰略性投放武器的迫切心情。」
對於巴倫的承諾,奧朗德還是予以肯定的。
而這一次,由卡文迪許信託所控制的標準防務集團也將參與進來——因為原本持有歐洲飛彈集團相當股份的BAE系統公司對於加入這個戰略飛彈的研發計劃並沒有太大的信心,因此最終確定的方案,就是由標準防務集團出資參與這個項目,而標準防務集團和BAE系統公司將組建合資公司。
BAE系統公司會將他們持有的37.5%的歐洲飛彈集團股份,轉移到這家名為標準戰略的合資公司之中。
BAE系統公司和標準防務集團各持有標準戰略公司50%的股份,由標準戰略公司代表英倫方面參與到英、法、德、意四國由歐洲飛彈集團所進行的下一代中遠程戰略飛彈的研製項目中。
按照巴倫的想法,既然英倫方面希望以新的自研飛彈代替目前使用的由美利堅方面所提供的三叉戟,那麼這款被命名為「郵差(Postman)」的彈道飛彈,需要具備潛射方式,並且其最大射程應該超過三叉戟,達到7500公里以上。
這樣的戰略遠程飛彈,對於歐洲飛彈集團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這也是這一次巴倫需要說服這些國家的事情。
在此之前,這些國家就有許多聯合開發各型號飛彈的經驗,就比如最知名的就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開發的「風暴陰影」巡航飛彈,這款已經裝備了多國空軍的遠程巡航飛彈,就是由歐洲飛彈集團進行研發的。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但在彈道飛彈領域,英倫因為荒廢了多年,雖然仍有相關技術積累,但已經遠遠不及法國了。
可以說在彈道飛彈領域,法國是歐洲除了俄羅斯之外最強的了,因此要通過歐洲飛彈集團針對彈道飛彈進行研發,勢必是需要獲得法國方面的支持的,在這個領域,德國因為歷史原因,能夠參與相關的共同研究,但依然被限制獨立研發。
英倫則是一段時間「自廢武功」,導致目前相關的技術青黃不接。
因此法國也就必然成為了這一次合作項目的主力。
當然,對於法國來說,也是歡迎英倫等國加入,共同研發的。
這一方面能夠分擔相關研發的資金壓力,另外,作為一直倡導歐洲一體化,以及歐洲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法國來說,能夠在彈道飛彈上不受制於人,獲得自主的投放能力,也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更何況,奧朗德本身就非常樂於顯示法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那麼英倫的這一舉動,也就非常符合他的期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