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組裝
組裝完之後,江國培打算試驗一下能不能用,結果剛要打算試驗的時候發現空間沒有電。
這個時候就比較尷尬了,沒有電怎麼辦呢?江國培想了想,把其中一個電機改成了手搖發電機。
江國培拿出了一個小燈泡,插上電線,連接著發電機的兩邊,最後轉動發電機。
轉了十幾圈燈泡才發出微微的亮光,江國培知道這是成了。
隨後再加上了三個大小不一的齒輪,那你原來轉一圈,等於現在的兩千九百多圈。
果不其然,剛安上那些齒輪,江國培轉了一圈燈泡發出的光,十分的亮眼。
「砰」的一聲,那個燈泡炸了,江國培知道,這是電流太大的原因,隨後把發電機與電風扇的電機連接起來。
一轉「嗡嗡」的聲音傳來,江國培看著電機上的那個扇葉轉動的飛快,知道這是成功了。
江國培高興的手舞足蹈,畢竟這是自己徒手製作的發電機與電動馬達。
隨後發現自己一轉,另一邊才開始轉,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到來了傲魄空,一人一龍商量了一下。
把原來從池塘挖出來的那堆土地,放在了池塘旁邊,然後傲魄空在上面灌滿水,水從上面流了下來。
形成了一個小瀑布,江國培再製造了一個小水車,放在了瀑布旁邊。
就這樣一個水車,發電機就這麼好了,水從上面流下來,帶動水車的轉動,水車帶動發電機轉動。
江國培試驗了一下,過不起了,馬達轉的飛快,江國培的手放在上面,突然感覺到非常的熱。
壞了!沒安裝開關,江國培馬上製作了,一個開關,又製作了一個電阻,用來控制電流的大小。
江國培把馬達上面的扇葉換了下來換成,一個個小刀片。
隨後拿了一個木桶上面,同底下有早就製作好的凹槽卡上面,再把兩個半圓形的蓋子合在一起。
至於為什麼不用鐵的,問就是沒有,要是有鐵桶,早就被其他人買掉了,江國培的那個鐵通,裡面也是鏽跡斑斑。
只能裝一些雜物,不能裝糧食之類的。
就這樣一個木桶,上面按著一個電動馬達,一個中型的磨粉機就製作好了。
一次性可以磨80斤左右的小麥,江國培試驗了一下,先放入20斤左右的小麥實驗一下。
隨著一聲聲刀片旋轉的聲音傳出來,江國培過了一個多小時左右才打開木桶查看了一下。
發現略微泛著黃的麵粉磨成了,江國培沒有把小麥給蛻皮。
這些麵粉是要拿到外面給人看的,於自己吃的,肯定是要蛻皮的。
用石碾子,配上水車源不動的開始給水稻和小麥脫皮。
江國培看著這些都準備好了的東西,隨後叫來了傲魄空叫他設定一下,最後一道半自動生產線就完成了。
江國培想著還剩下一個電動馬達,用來幹什麼呢?
一個製成了水流發電機,一個製成了磨粉機的馬達。
剩下的這一個江國培打算製成一個洗衣機,畢竟現在的衣服江國培基本都是運用空間,在水裡泡泡,然後搓搓最後曬乾了。
江國培行了行,都有空間了,我還要什麼洗衣機。
江國培看著剩下這一個電動馬達,猶如雞肋一般,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江國培四處看了看,看到不遠處的自行車,頓時來了主意,想到以前在網絡上看的那群視頻。
給自行車加裝一個電動馬達,秒變時速40km的電動車。
雖然看上去很簡單,還有一個問題,江國培沒有那種電動車蓄電池。
沒有那種電池,現在的一切都是空談。
不過我國這電動車好像是1960年以後才開始研發,並小規模生產試用,1990年之後才開始普及率才逐漸上升的。
不成要專門從空間裡留一個小洞讓電線穿過去,直接連接到發電機與自行車上的馬達。
那樣的畫面江國培想了想就不寒而慄太奇怪了,而且別人光看著也感覺非常奇怪。
還是算了吧,江國培在心中想到。
可是左看右看江國培就是不想放棄這一個馬達,江國培打算把它直接製作成一個風力發電機。
改天直接安裝在,四合院的屋頂上,可是那樣一想又感覺很奇怪。
最後還是把它安裝成一個水力發電機,和那個水車連到了一塊兒,再試了一下那個磨粉機,果然,因為電流更大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製作完成直接在空間裡,美美的吃了一頓,吃著剛磨出來的大米,配著剛土地里拔出來的蔬菜。
出來一看時間,已經下午1點了,江國培立馬先去河邊看看,這一次去把東西送完。
不過因為江國培速度非常快,到河邊的時候,旁邊還一個人都沒有。
這幾天突然開始變冷了,就這樣自己找個太陽底下,懶洋洋的曬太陽。
就這樣一邊打磨時間,一邊時刻關注著手中的魚竿兒。
這一次江國培把木頭的魚竿換成了竹子的。還是竹子的比較好,竹子的比較有韌性,不會一用力就斷掉。
不一會兒,各位大爺就陸陸續續的趕來了,我不起來,第一個來的還是李衛國。
李衛國一來就看著,江國培旁邊,兩個大木桶的魚餌(江國培剛才製作磨粉機,外殼的時候順便製作的。)
江國培:「李大爺,120斤左右的魚餌全在這裡了,你們自己慢慢分吧。」
說著江國培就把兩個大木桶提了起來,遞給了李衛國。
李衛國一看感嘆到江國培力氣還不小,120斤左右的魚餌,加上兩個大木桶,那個木桶看著就應該有二三十斤。
合計快180斤了,江國培就是你輕而易舉的提了起來,果然年輕人身體就是好。
李衛國雙手用力,才把兩個大木桶提了起來,江國培一看連忙道歉:「李大爺,對不住,忘了,我現在就來幫忙。」
江國培直接把兩個大木桶提到了李衛國座位的旁邊。
李衛國看這一幕,不禁的有些感嘆:自己連區區兩個木桶都提不動了嗎,果然還是老了。
這個時候就比較尷尬了,沒有電怎麼辦呢?江國培想了想,把其中一個電機改成了手搖發電機。
江國培拿出了一個小燈泡,插上電線,連接著發電機的兩邊,最後轉動發電機。
轉了十幾圈燈泡才發出微微的亮光,江國培知道這是成了。
隨後再加上了三個大小不一的齒輪,那你原來轉一圈,等於現在的兩千九百多圈。
果不其然,剛安上那些齒輪,江國培轉了一圈燈泡發出的光,十分的亮眼。
「砰」的一聲,那個燈泡炸了,江國培知道,這是電流太大的原因,隨後把發電機與電風扇的電機連接起來。
一轉「嗡嗡」的聲音傳來,江國培看著電機上的那個扇葉轉動的飛快,知道這是成功了。
江國培高興的手舞足蹈,畢竟這是自己徒手製作的發電機與電動馬達。
隨後發現自己一轉,另一邊才開始轉,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到來了傲魄空,一人一龍商量了一下。
把原來從池塘挖出來的那堆土地,放在了池塘旁邊,然後傲魄空在上面灌滿水,水從上面流了下來。
形成了一個小瀑布,江國培再製造了一個小水車,放在了瀑布旁邊。
就這樣一個水車,發電機就這麼好了,水從上面流下來,帶動水車的轉動,水車帶動發電機轉動。
江國培試驗了一下,過不起了,馬達轉的飛快,江國培的手放在上面,突然感覺到非常的熱。
壞了!沒安裝開關,江國培馬上製作了,一個開關,又製作了一個電阻,用來控制電流的大小。
江國培把馬達上面的扇葉換了下來換成,一個個小刀片。
隨後拿了一個木桶上面,同底下有早就製作好的凹槽卡上面,再把兩個半圓形的蓋子合在一起。
至於為什麼不用鐵的,問就是沒有,要是有鐵桶,早就被其他人買掉了,江國培的那個鐵通,裡面也是鏽跡斑斑。
只能裝一些雜物,不能裝糧食之類的。
就這樣一個木桶,上面按著一個電動馬達,一個中型的磨粉機就製作好了。
一次性可以磨80斤左右的小麥,江國培試驗了一下,先放入20斤左右的小麥實驗一下。
隨著一聲聲刀片旋轉的聲音傳出來,江國培過了一個多小時左右才打開木桶查看了一下。
發現略微泛著黃的麵粉磨成了,江國培沒有把小麥給蛻皮。
這些麵粉是要拿到外面給人看的,於自己吃的,肯定是要蛻皮的。
用石碾子,配上水車源不動的開始給水稻和小麥脫皮。
江國培看著這些都準備好了的東西,隨後叫來了傲魄空叫他設定一下,最後一道半自動生產線就完成了。
江國培想著還剩下一個電動馬達,用來幹什麼呢?
一個製成了水流發電機,一個製成了磨粉機的馬達。
剩下的這一個江國培打算製成一個洗衣機,畢竟現在的衣服江國培基本都是運用空間,在水裡泡泡,然後搓搓最後曬乾了。
江國培行了行,都有空間了,我還要什麼洗衣機。
江國培看著剩下這一個電動馬達,猶如雞肋一般,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江國培四處看了看,看到不遠處的自行車,頓時來了主意,想到以前在網絡上看的那群視頻。
給自行車加裝一個電動馬達,秒變時速40km的電動車。
雖然看上去很簡單,還有一個問題,江國培沒有那種電動車蓄電池。
沒有那種電池,現在的一切都是空談。
不過我國這電動車好像是1960年以後才開始研發,並小規模生產試用,1990年之後才開始普及率才逐漸上升的。
不成要專門從空間裡留一個小洞讓電線穿過去,直接連接到發電機與自行車上的馬達。
那樣的畫面江國培想了想就不寒而慄太奇怪了,而且別人光看著也感覺非常奇怪。
還是算了吧,江國培在心中想到。
可是左看右看江國培就是不想放棄這一個馬達,江國培打算把它直接製作成一個風力發電機。
改天直接安裝在,四合院的屋頂上,可是那樣一想又感覺很奇怪。
最後還是把它安裝成一個水力發電機,和那個水車連到了一塊兒,再試了一下那個磨粉機,果然,因為電流更大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製作完成直接在空間裡,美美的吃了一頓,吃著剛磨出來的大米,配著剛土地里拔出來的蔬菜。
出來一看時間,已經下午1點了,江國培立馬先去河邊看看,這一次去把東西送完。
不過因為江國培速度非常快,到河邊的時候,旁邊還一個人都沒有。
這幾天突然開始變冷了,就這樣自己找個太陽底下,懶洋洋的曬太陽。
就這樣一邊打磨時間,一邊時刻關注著手中的魚竿兒。
這一次江國培把木頭的魚竿換成了竹子的。還是竹子的比較好,竹子的比較有韌性,不會一用力就斷掉。
不一會兒,各位大爺就陸陸續續的趕來了,我不起來,第一個來的還是李衛國。
李衛國一來就看著,江國培旁邊,兩個大木桶的魚餌(江國培剛才製作磨粉機,外殼的時候順便製作的。)
江國培:「李大爺,120斤左右的魚餌全在這裡了,你們自己慢慢分吧。」
說著江國培就把兩個大木桶提了起來,遞給了李衛國。
李衛國一看感嘆到江國培力氣還不小,120斤左右的魚餌,加上兩個大木桶,那個木桶看著就應該有二三十斤。
合計快180斤了,江國培就是你輕而易舉的提了起來,果然年輕人身體就是好。
李衛國雙手用力,才把兩個大木桶提了起來,江國培一看連忙道歉:「李大爺,對不住,忘了,我現在就來幫忙。」
江國培直接把兩個大木桶提到了李衛國座位的旁邊。
李衛國看這一幕,不禁的有些感嘆:自己連區區兩個木桶都提不動了嗎,果然還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