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對劉啟講解道:

  「如果大臣們不敢拿主意,皇帝自己又沒有主意。」

  「大家都不作為,這會導致國勢衰弱,任人欺凌。」

  「這是皇權過於集中的缺點。」

  劉啟已經開始暈頭轉向了,他雙手扶額,低頭看著腳下,語氣困惑道:

  「可是不加強皇權,後宮干政、宦官奪政、權臣篡位等事情,終究還是會出現的!」

  「走不通……都走不通!」

  「沒路可走!」

  劉恆靜靜的聽著。

  席地而坐的人不動不晃,像一顆根深蒂固的參天大樹。

  鬱鬱蔥蔥的大樹投下一片遮陽的樹蔭。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劉啟抬起被自己抓得蓬頭散發的腦袋。

  劉恆淡淡道:

  「做好一位皇帝、一名天子該做的事情就夠了。」

  「其他的事,都是吳牛喘月。」

  「杞人憂天。」

  ……

  【相對於后妃、皇族、太監、權臣和佞臣。】

  【朋黨是最難難處理的問題。】

  【所謂朋黨,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山頭、圈子。】

  【大臣跟皇帝沒法單打獨鬥。但是,當這些大臣分成山頭團結起來之後,同一個山頭的大臣們相互通風報信,協調行動,一起騙皇上,皇帝就很難應付了。】

  【而且兩個山頭的大臣相互掐,皇帝也不容易管。】

  【乾隆即位之初,朝中就出現了朋黨的苗頭。】

  ……

  天幕上。

  高大幽深的宮殿內。

  在青色層迭的藻井中,威嚴的金色龍首探出。

  它注視著穹蓋下兩人。

  兩名身穿朝服,頂戴花翎的老臣跪在金磚鋪地的大殿上。

  兩人都斜眼看向對方。

  而接受跪拜的皇帝則看著他們,臉上帶著微笑。

  一言不發。

  ……

  【即位之初,乾隆沒有自己的執政班底,都是父親留下來的舊臣,由四位輔政大臣莊親王胤祿、果親王胤禮、大學士張廷玉和鄂爾泰等任總理事務王大臣。】

  【他急召回正前往浙江視察海塘工程的老師朱軾,任命他為協辦總理事務大臣。】

  【在諸多大臣中,乾隆唯對朱軾抱有深厚的感情,也最信任朱軾。】

  【但朱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去世了。】

  【乾隆二年(1737)為了政治平穩過渡,乾隆開始重用鄂爾泰和張廷玉。】

  【鄂爾泰、張廷玉是雍正皇帝生前最信任的大臣,甚至在遺詔中讚揚他們是「不世出之名臣」,並要求將二人「配享太廟」。】

  【此時鄂爾泰、張廷玉秉政,「門下士互相推奉,漸至分朋引類,陰為角斗」,形成了鄂、張朋黨。】

  【滿洲官員大多依附鄂爾泰,而漢人官員則多投靠張廷玉。】

  【但由於乾隆以滿洲為本位的思想較之康熙皇帝、雍正皇帝更加濃厚,因此,鄂黨要稍占上風。】

  【可實際上鄂、張黨爭都在乾隆皇帝的操控之下,誠如他自己所說:「朕臨御以來,用人之權從不旁落。試問數年中,因二臣之薦而用者為何人?因二臣之劾而退者為何人?」】

  【乾隆五年(1740),他公開宣示,揭露了滿漢大臣分別依附鄂、張二人的事實,並警告鄂、張朋黨:「鄂爾泰、張廷玉乃皇考與朕久用之好大臣,眾人當成全之,使之完名全節,永受國恩,豈不甚善?若必欲依附逢迎,日積月累,實所以陷害之也。」】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開始有點欣賞這小子了。

  不為其他。

  「真狂啊……」


  也是真有自信!

  他眯眼看著天幕里乾隆的意思。

  朕知道你們在幹什麼、想幹什麼。

  但朕依然放縱你們。

  因為朕知道,你們一定翻不了天。

  朕在,天就塌不了。

  而從另一種角度看,乾隆又在警告他們。

  朕容許你們在一定範圍內玩這種抱團遊戲。

  但你們不能過分。

  過分了,是要挨打的。

  「一松一弛,一緊一放。」

  「讓大臣心上總懸著一把利刃。」

  朱厚熜腦中的一層薄翳突然被捅開。

  「一把劍,其刃似出未出之際才是最可怕、最有威懾力的。」

  自己對大臣的方式有些太粗糙了。

  朱厚熜眼中精光一閃。

  朕應該展示一下肌肉了。

  ……

  【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左都御史劉統勛上奏稱,張廷玉曆事三朝,皇上對他的厚恩眷顧可謂極盛。】

  【但現在外面傳聞「桐城張、姚兩姓,占卻半部縉紳」,他們家族的勢力已經太大了,請求在三年之內停止張家親屬升官。】

  【這個奏章得到乾隆的批准。】

  【張廷玉見勢不妙,請求解除自己管理吏部的權力,但被拒絕。】

  【第二年,張廷玉欲將伯爵之位轉給兒子張若靄承襲,結果乾隆以「我朝文臣無封公、侯、伯之例。大學士張廷玉伯爵,系格外加恩」的理由,剝奪了他的爵位世襲。】

  【而同時,左副都御史仲永檀與鄂爾泰長子鄂容安串通泄露密奏內容,仲永檀被逮捕下獄,鄂容安被革職,並牽連到了鄂爾泰,他的所有加級、紀錄,俱著銷去,降二級,從寬留任。】

  【鄂黨、張黨,一滿一漢,在乾隆的調控下一直勢均力敵,雙峰並峙。】

  【乾隆十年(1745),鄂爾泰得病死了。】

  【乾隆提拔出身於滿洲鑲黃旗、開國功臣遏必隆的孫子、一等公訥親接替鄂爾泰為領班軍機大臣。】

  【鄂爾泰死後,乾隆一直在觀察張廷玉,想抓他的小辮子處理一下。】

  【但張廷玉一直遵守臣道,乾隆沒有動手理由和機會。】

  【一直到乾隆十三年。】

  ……

  天幕上。

  天穹在頃刻之間便完全黯淡下來。

  哨風帶著潮濕的雨意,涼涼的撲懷而來。

  濃淡不一的雲團壓得低低的,無章法無次序地互相擠壓著。

  在陽光下,河道兩邊十分明艷輝耀的青翠一下子變成黛綠。

  濃鬱郁碧幽幽山巒像被墨玉瀑布般覆蓋。

  御艦上的黃龍大纛沒有往日明亮,愈發神秘幽暗。

  船舷邊繞舟迴廊上,一色站的宮女、太監。

  暖閣內。

  瀰漫著濃烈的藥香,隱雜著幾縷裊裊幽幽寂寞升空的檀香氣息。

  乾隆坐在床榻邊上,看著床上的女子。

  黑髮散在大紅色的荷鴦繡枕面上。

  一雙美麗的翦水瞳眸盯著皇帝。

  她眉宇微蹙,脂玉似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喉頭吞咽著,卻說不出什麼。

  「別急,安心靜養……我…我就在你身邊……哪也不去……」

  聲音已經哽咽,乾隆垂淚給她掩著被角。

  女子努力凝視著,眼中的神采漸漸消失。

  最終,隱於眼瞼。

  乾隆看著她,顫著伸手試她鼻息。

  一概杳然。

  隨即便是眼前一黑。

  ……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

  【在南巡路上,三十七歲的富察皇后去世。】

  ……

  大清·雍正時期


  弘曆認為自己一定是看錯了,聽差了。

  他突然感覺自己身在虛空縹緲之中。

  暖閣、椅案、几榻、都好似在輕煙微靄中旋轉漂浮起來。

  最後一幕,是阿瑪焦急奔來且高呼的聲音。

  「弘曆!弘曆!太醫!快叫太醫!」

  ……

  大清·乾隆時期

  暖閣中一片寂靜。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永琰頭都不敢抬。

  在這裡,最大的禁忌就是孝賢皇后。

  對誰大不敬,哪怕是對皇帝本身大不敬,那位都能網開一面。

  最起碼不會立刻要你命。

  但若是有一舉一動,隻言片語對孝賢皇后大不敬。

  誰都救不了你。

  乾隆則一直低著頭。

  一枚鹿尾毛緣邊的小荷包,靜靜躺在他的掌心中。

  ……

  【富察皇后比乾隆小一歲,出生在滿洲鑲黃旗,曾祖父哈什屯是清朝的開國功臣,順治時任內大臣、議政大臣。】

  【祖父米思翰是康熙皇帝的議政大臣和戶部尚書。】

  【父親李榮保是蒙古察哈爾總管,富察氏不僅出身高貴,還賢良淑德,深明大義。】

  【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六歲的富察氏被雍正選中,做了弘曆的嫡福晉,也就是正妻。】

  【當乾隆他忙著處理政務的時候,富察皇后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

  【當乾隆遇到什麼不順利,情緒煩躁的時候,富察皇后就如同一朵解語花一樣,馬上能感受他情緒的變化,輕聲細語地陪皇帝聊天,讓乾隆的情緒很快得到調整。】

  【當乾隆工作累了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富察皇后又能展現自己特別活潑開朗的一面,陪著他玩,兩個人在承德的圍場上縱馬奔弛,富察皇后和乾隆可以瘋玩上一整天。】

  ……

  {精神上的契合才是夫妻生活里最重要的。}

  {富察皇后就非常善於理解乾隆的精神世界。}

  {有一年秋天,乾隆帶著她在避暑山莊打獵,無意間和富察皇后聊起來,說當年祖宗們在關外之時,艱難創業,衣服袖子上,用鹿尾巴絨毛緣個邊就算很好的裝飾了。}

  {皇帝順口說了這麼幾句話,富察皇后卻記在心裡。回到北京後特意讓人找來鹿尾絨毛,親手做了一個鹿尾毛緣邊的小荷包送給乾隆。}

  {乾隆非常喜歡這個荷包,終生把它帶在身邊。}

  {哼……男人的詭計罷了!}

  {樓上的一看就沒對象。}

  {所以在帝制社會說這個很可笑,但乾隆確實真愛富察。}

  {侍候乾隆的老太監注意到,皇后死後,乾隆的精神狀態變得有點不正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無目的活動」增多。}

  {就是走到某張桌子前,卻想不起來自己到這是想幹什麼。}

  {工作沒什麼效率,剛剛說過的話,馬上忘得一乾二淨。每天不停地發火,沖誰都發火,情緒特別惡劣。}

  {也就在這個時期,乾隆做了很多詩。}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產量最高的詩人,一生作了四萬三千多首詩。}

  {但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分行的日記。}

  {但在這四萬多首「日記」當中,有一百多首詩,寫得非常好,情真意切。}

  {這一百多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悼念富察皇后的。貼其中一首。}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

  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聖慈深憶孝,宮壼盡欽賢。

  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弦。}

  ……

  大明。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握住馬皇后的手。

  在這一點上,他能夠理解乾隆。

  那種不但相濡以沫,且靈魂契合的感覺,是永遠難以忘懷的。


  ……

  大唐。

  李世民懷抱著長孫皇后。

  靜靜感受著懷中人的存在。

  乾隆十三年。

  這將是一場大變故。

  皇帝,最會遷怒於人。

  ……

  大漢。

  尷尬。

  煩死了!

  劉邦一動都不敢動。

  真煩死了!你們一定要感情這麼豐富嗎?

  呂雉面色如常。

  不抱希望,就沒有失望。

  身邊這個狗東西是什麼模樣她已經了解透透的了。

  兩人的靈魂契合沒有,但政治契合是堪稱一體。

  罷了,就這樣吧。

  ……

  【雍正八年,富察皇后生下了皇子永璉,這是乾隆的第一個嫡子,因此深得乾隆疼愛。】

  【乾隆元年(1736)七月,乾隆皇帝秘密選定嫡長子永璉為皇儲。親筆寫下諭旨,效仿雍正把它鎖進一個錦盒裡,然後,召集總理事務王大臣與九卿等人宣布已秘密立儲,令總理事務王大臣親眼看著宮裡的總管太監,把這個錦盒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

  【但是沒有想到,乾隆三年(1738)十月,九歲的永璉病死了。乾隆和富察皇后非常難過。】

  【他下令取出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錦盒裡的諭旨,按照皇太子的規格為永璉舉辦了喪禮。】

  【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富察皇后又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永琮。乾隆又把接班人的希望寄托在永琮的身上。】

  【乾隆十二年大年三十,年僅兩歲的永琮出了天花,夭折了。】

  【接連兩次喪子,對乾隆和富察皇后無疑是莫大的打擊】

  ……

  大宋·真宗時期

  劉娥看到這裡突然有一絲難過。

  他們好歹有過屬於自己的孩子。

  而且……真愛……

  劉娥對這兩個字有些嗤之以鼻。

  富察皇后的兩個孩子都夭折了,但乾隆還有其他的孩子。

  他不會理解皇后內心真正的痛苦的。

  ……

  武周。

  武則天抱著孩子,突然垂下淚來。

  所以天幕里沒有述說,但她能理解富察皇后心裡的悲痛。

  十月懷胎下來的孩子,說沒就沒了。

  但她與富察又不一樣。

  她心中有屬於自己的信念。

  不是攀附大樹的菟絲花。

  ……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乾隆要開始他即位之後的第一次東巡,這個日程表是頭一年六月份就確定了的。】

  【而就在這時,欽天監的官員向乾隆陳奏:「客星見離宮,占屬中宮有眚。」】

  【「客星」就是一顆不常見的星星。】

  【「離宮」,是天上名為離宮的六顆星。】

  【欽天監的意思是,一顆忽明忽暗的所謂「客星」突然出現在離宮六星之中,這預示中宮皇后將有災禍。】

  【乾隆看了這個匯報,有點害怕了。】

  【於是,他把皇后也帶上了,一是避禍,二是讓皇后也散散心。】

  【二月,下了泰山,回到濟南,富察皇后得了風寒開始持續發燒。】

  【在濟南待了好幾天也沒好,乾隆想讓皇后在濟南養好病再走,但是富察皇后說,你和文武百官都在這陪著我,會給地方上增加負擔啊。還是回北京,回去再好好調治吧。】

  【乾隆一聽,也在理,就只好啟程北返了。】

  【三月十一日晚上,富察皇后終究沒熬到回京之時。】

  ……

  {至此,乾隆一生都再也沒有進過濟南城。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看了一眼,突然道:

  「如果一百首都是這種程度,那我信其餘的四萬首都是垃圾了。」

  楊玉環狠狠瞪了他一眼。

  寫得多真摯!多樸實!

  太宗皇帝還是打的輕了!

  ……

  {他將自己和富察皇后結婚時居住的乾西二所進行了大改造,命名為「重華宮」。}

  {令人按照自己與富察皇后一起生活時的原貌,布置重華宮。}

  {而每年富察皇后的忌辰,乾隆都要到這裡憑弔,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半天。}

  {這種做法一直堅持到退位。}

  {也因為心裡一直放不下富察皇后,所以他與新皇后烏拉那拉氏的關係一直不好。}

  {乾隆自己也寫詩分析過。}

  {獨旦歌來三忌周,心懷歲月信如流。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有一說一,確實算情種。}

  ……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