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攻大於防
第628章 攻大於防
有人開了一瓶啤酒給夏爾遞上,法蘭西銷量第一的1664。
(上圖為法蘭西1664啤酒,成立於1664年,以金黃色的淡啤酒和5%的酒精含量聞名)
「謝謝。」夏爾朝遞酒的年輕少校點了點頭。
年輕少校二十幾歲的樣子,頗有些老成感,此時正一臉迫切的看著夏爾,眼神中還帶著幾分熾熱。
「不客氣,將軍。」年輕少校回答:「我已連續在這裡等一個多月了,就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周圍的軍官們會心的笑了起來,他們之所以常來這個俱樂部,或多或少也是為了能像現在這樣跟夏爾談談並希望學到點什麼。
夏爾不急,他喝了口啤酒,冰涼冰涼的,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先生們。」夏爾放下酒瓶,不急不緩的問:「首先我們應該要考慮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在實戰中是防守更具優勢,還是進攻更有優勢?」
這話把軍官們問住了,這也是他們一直在爭論的問題,但始終沒能得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過了一會兒就有軍官回答:
「我認為是進攻更有優勢,將軍,因為進攻時能激發士兵的士氣。」
「是的,如果有炮火準備和坦克,進攻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
「中將對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的穿插其實都是進攻,這可以證明進攻才是正確的。」
……
他們雖然舉了夏爾穿插的例子,但腦海里想的卻是福煦的「進攻理論」,有些人甚至把夏爾的勝利當作是福煦「進攻理論」正確性的實證。
畢竟夏爾的確是在進攻中獲得勝利的。
但這話馬上遭到另一批軍官的反駁:
「我認為防守更有優勢,比如索姆河戰役,德國人一天就造成10萬英軍的傷亡。」
「是的,這很明顯,防守占據地利,只要火力配置得當,就能給敵人更多的傷亡,有時甚至是數倍、數十倍。」
「我也這麼認為,畢竟防守一方躲在戰壕里射擊,進攻一方就是靶子。貝當將軍在凡爾登戰役中的勝利就證明了這一點。」
這部分軍官大多是貝當一派。
此時許多基層官兵更願意相信「防禦理論」,因為這更符合現實情況也更符合他們的心理狀態。
否則,就不會有前線士兵的譁變了。
夏爾等軍官們的爭論平息下來後,分析道:「實戰中的情況更多是『防大於攻』,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往往戰損更高,他們甚至付出很大的代價也無法將防線往前推進一步。」
軍官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這是塹壕戰現實的情況,敵我雙方挖了戰壕對峙,彼此拿對方沒辦法,許多進攻都是徒增傷亡。
這是連「進攻理論」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然而,夏爾話鋒一轉,又說道:「但這只是戰術層面的情況,先生們,我想說的是,在戰略層面上卻是『攻大於防』。」
軍官們面面相覷,他們被夏爾這個突如其來的反轉搞得有些糊塗了。
明明是防守更有利,為什麼又會說「攻大於防」?
夏爾不慌不忙的拿過桌上的刀叉擺起了龍門陣,邊擺邊說:
「這是敵人防線,這是我軍防線。」
「敵我雙方為了能防住對方進攻,就需要構築完整的防線且不能有任何漏洞。」
「否則敵人就會從這個漏洞突破並擴大戰果。」
軍官們點頭表示同意,此時西線的情況就是這樣。
夏爾接著說:
「這條防線全長700多公里,敵我雙方都投入了上百萬的軍隊駐防。」
「但即便如此,前線的兵員素質依舊參差不齊,許多地方兵員不足準備不足,只是敵我雙方都沒發現而已。」
軍官們再次點頭,他們中許多人是從前線回來的,有的還不只去過一回,他們很清楚夏爾說的是真實情況。
最後夏爾總結道:
「之所以會出現這情況,是因為防守一方需要守好每一點。」
「而要在700多公里長的防線上守好每一點卻是基本不可能的,這已超出了人類的能力範圍。」
「反而是進攻一方,卻只需要不斷觀察,從這700多公里長的防線找到一個漏洞再突破,就能取得勝利。」
「這,就是我要說的『攻大於防』。」
一眾軍官恍然大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這如果用上華夏成語其實很容易解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防守方是那個「千慮都不能一失」的智者,而進攻方卻是那個「千慮只要一得」就能獲勝的愚者。
接著有軍官發出歡呼:「中將說得對,『攻大於防』就說明福煦將軍是正確的,這是對『進攻理論』的輔證。」
「不。」年輕少校當即出聲反對:
「夏爾中將說的『攻大於防』與福煦將軍的『進攻理論』是兩回事。」
「福煦將軍的『進攻理論』片面強調進攻的優勢不考慮其它因素。」
「而夏爾中將說的『攻大於防』,指的是我們必定能在敵人的防線中找到弱點,並以這個弱點為中心突破再擴大戰果。」
夏爾心下暗贊,這個少校還算有見識,他至少不會像其它軍官只是簡單的把理論分為「進攻」和「防禦」兩類。
接著又有人好奇的問:「將軍,但是『攻大於防』的理論,跟您在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的穿插有什麼關係?」
「您還沒聽明白嗎,菲爾德?」年輕少校回答:
「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並不是原定的計劃,而是中將在敵人漫長的防線中找到的破綻。」
「就像中將說的,只要防線一長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就必然會有些地方準備不足。」
「因此,才會一次又一次出現德國人防備不足被中將集中精銳部隊輕鬆擊潰的情況。」
軍官們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這一切不是運氣也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這說明它是一種可以複製的戰術。」
「這的確是與『進攻理論』不一樣。」
「太棒了,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戰術運用到戰鬥中!」
……
(本章完)
有人開了一瓶啤酒給夏爾遞上,法蘭西銷量第一的1664。
(上圖為法蘭西1664啤酒,成立於1664年,以金黃色的淡啤酒和5%的酒精含量聞名)
「謝謝。」夏爾朝遞酒的年輕少校點了點頭。
年輕少校二十幾歲的樣子,頗有些老成感,此時正一臉迫切的看著夏爾,眼神中還帶著幾分熾熱。
「不客氣,將軍。」年輕少校回答:「我已連續在這裡等一個多月了,就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周圍的軍官們會心的笑了起來,他們之所以常來這個俱樂部,或多或少也是為了能像現在這樣跟夏爾談談並希望學到點什麼。
夏爾不急,他喝了口啤酒,冰涼冰涼的,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先生們。」夏爾放下酒瓶,不急不緩的問:「首先我們應該要考慮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在實戰中是防守更具優勢,還是進攻更有優勢?」
這話把軍官們問住了,這也是他們一直在爭論的問題,但始終沒能得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過了一會兒就有軍官回答:
「我認為是進攻更有優勢,將軍,因為進攻時能激發士兵的士氣。」
「是的,如果有炮火準備和坦克,進攻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
「中將對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的穿插其實都是進攻,這可以證明進攻才是正確的。」
……
他們雖然舉了夏爾穿插的例子,但腦海里想的卻是福煦的「進攻理論」,有些人甚至把夏爾的勝利當作是福煦「進攻理論」正確性的實證。
畢竟夏爾的確是在進攻中獲得勝利的。
但這話馬上遭到另一批軍官的反駁:
「我認為防守更有優勢,比如索姆河戰役,德國人一天就造成10萬英軍的傷亡。」
「是的,這很明顯,防守占據地利,只要火力配置得當,就能給敵人更多的傷亡,有時甚至是數倍、數十倍。」
「我也這麼認為,畢竟防守一方躲在戰壕里射擊,進攻一方就是靶子。貝當將軍在凡爾登戰役中的勝利就證明了這一點。」
這部分軍官大多是貝當一派。
此時許多基層官兵更願意相信「防禦理論」,因為這更符合現實情況也更符合他們的心理狀態。
否則,就不會有前線士兵的譁變了。
夏爾等軍官們的爭論平息下來後,分析道:「實戰中的情況更多是『防大於攻』,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往往戰損更高,他們甚至付出很大的代價也無法將防線往前推進一步。」
軍官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這是塹壕戰現實的情況,敵我雙方挖了戰壕對峙,彼此拿對方沒辦法,許多進攻都是徒增傷亡。
這是連「進攻理論」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然而,夏爾話鋒一轉,又說道:「但這只是戰術層面的情況,先生們,我想說的是,在戰略層面上卻是『攻大於防』。」
軍官們面面相覷,他們被夏爾這個突如其來的反轉搞得有些糊塗了。
明明是防守更有利,為什麼又會說「攻大於防」?
夏爾不慌不忙的拿過桌上的刀叉擺起了龍門陣,邊擺邊說:
「這是敵人防線,這是我軍防線。」
「敵我雙方為了能防住對方進攻,就需要構築完整的防線且不能有任何漏洞。」
「否則敵人就會從這個漏洞突破並擴大戰果。」
軍官們點頭表示同意,此時西線的情況就是這樣。
夏爾接著說:
「這條防線全長700多公里,敵我雙方都投入了上百萬的軍隊駐防。」
「但即便如此,前線的兵員素質依舊參差不齊,許多地方兵員不足準備不足,只是敵我雙方都沒發現而已。」
軍官們再次點頭,他們中許多人是從前線回來的,有的還不只去過一回,他們很清楚夏爾說的是真實情況。
最後夏爾總結道:
「之所以會出現這情況,是因為防守一方需要守好每一點。」
「而要在700多公里長的防線上守好每一點卻是基本不可能的,這已超出了人類的能力範圍。」
「反而是進攻一方,卻只需要不斷觀察,從這700多公里長的防線找到一個漏洞再突破,就能取得勝利。」
「這,就是我要說的『攻大於防』。」
一眾軍官恍然大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這如果用上華夏成語其實很容易解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防守方是那個「千慮都不能一失」的智者,而進攻方卻是那個「千慮只要一得」就能獲勝的愚者。
接著有軍官發出歡呼:「中將說得對,『攻大於防』就說明福煦將軍是正確的,這是對『進攻理論』的輔證。」
「不。」年輕少校當即出聲反對:
「夏爾中將說的『攻大於防』與福煦將軍的『進攻理論』是兩回事。」
「福煦將軍的『進攻理論』片面強調進攻的優勢不考慮其它因素。」
「而夏爾中將說的『攻大於防』,指的是我們必定能在敵人的防線中找到弱點,並以這個弱點為中心突破再擴大戰果。」
夏爾心下暗贊,這個少校還算有見識,他至少不會像其它軍官只是簡單的把理論分為「進攻」和「防禦」兩類。
接著又有人好奇的問:「將軍,但是『攻大於防』的理論,跟您在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的穿插有什麼關係?」
「您還沒聽明白嗎,菲爾德?」年輕少校回答:
「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並不是原定的計劃,而是中將在敵人漫長的防線中找到的破綻。」
「就像中將說的,只要防線一長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就必然會有些地方準備不足。」
「因此,才會一次又一次出現德國人防備不足被中將集中精銳部隊輕鬆擊潰的情況。」
軍官們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這一切不是運氣也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這說明它是一種可以複製的戰術。」
「這的確是與『進攻理論』不一樣。」
「太棒了,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戰術運用到戰鬥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