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大能玩具無人機,摧毀我族聖殿!地理吧工程組來活了
……
新的天幕出現。
【舉全族之力,卻干不過大能的一個探測器。】
【原來這就是絕望的感覺嗎?】
畫面里出現了一個馬蜂窩。
無數的螞蜂從馬蜂窩裡陸續的湧出,飛向天空。
而就在馬蜂窩旁邊的半空中。
赫然有一個綁著木棒的小型無人機。
雖然天幕沒有正式的介紹過無人機是什麼東西,
但是畫面里曾經出現過多次。
特別是之前的沙特酋長無人機表演法天象地。
更是令古人們印象深刻。
古人們大概也能知道。
無人機就是一種不需要駕駛員的飛機。
造型和大小各有不同。
但只要能理解飛機,理解無人機,倒也不難。
畫面里的馬蜂,感覺自己的巢穴受到了無人機的威脅。
於是陸陸續續的對無人機群起而攻之。
然而鋼鐵機械的無人機,
根本就不怕馬蜂。
絕大部分的馬蜂,甚至過不了無人機的幾個螺旋槳。
即使成功的貼近無人機。
但鋼鐵的無人機,又豈會害怕區區的馬蜂?
【這是一個馬蜂們,奮起反抗無人機清理馬蜂窩的視頻。】
【馬蜂舉全族之力,卻解決不了高等文明的探測器。】
【這一刻的馬蜂們,是不是很像玄幻小說中,護族大陣被破,宗門老祖齊齊飛出,與那上界大魔對抗。】
【然而上界大魔僅憑護體真氣。】
【就讓宗門老祖們絕招盡出卻無計可施,死傷無數。】
【宗門的年輕天驕們氣不過,也一併衝殺過去。】
【可就在接觸到護體真氣的那一瞬間,便紛紛被打成齏粉。】
【而上界大魔在拆除我族聖殿之後,揚長離去時一聲冷哼,所散發的氣場便將我吹飛出去,當場暈死。】
【直到許多年之後,我才知道。】
【原來那一天屠戮我族,憑藉著護體真氣便碾壓全族的上界大魔。】
【也不過是大能手中一個小玩具罷了。】
【我族的生死存亡,種族延續之戰。】
【在大能們的眼中,也不過是打掃衛生罷了。】
【我們是蟲子……】
簡短的天幕視頻結束。
彈幕紛紛飛出。
《水滴和人類艦隊be like:》
《太空兩千響,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大史:蟲子從來沒有被真正……完啦!》
《沒事,雖然馬蜂打不過大能的探測器,但是可以打的過大能。》
《可要是打了大能,大能等會再來可就不只是探測器了喲。》
《馬蜂的勝利方式,就是直接找本體。》
《打跑了一個本體,正慶幸天不亡我族,然後過了一會穿著防護服拎著噴火器的大能本體來了》
《大能看見馬蜂,一般都是嚇得直接跑。》
《因為大能全是煉器的,精於煉器而疏於性命,全靠法寶苟命。》
《俄烏士兵:馬蜂孩子們,我們同樣干不過。》
《蜜蜂:修仙是騙局!上界大能竟以我族口水為食。》
……
而在明朝。
鄭和自然對無人機捅馬蜂窩沒什麼興趣。
但是藉助這段視頻。
鄭和倒是對無人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體型不大的無人機,卻是如此靈活。」
「總感覺相比天幕上出現過的戰鬥機,無人機是完全另外一種體系。」
「不知道無人機造價如何?是否穩定?」
「如果價格不貴,能夠穩定產出的話。」
「如果運用到戰爭中的話,只怕會極大的改變戰爭的態勢呢。」
……
新的天幕!
天幕上出現了一張中國地圖。
【地理吧施工隊來活了!】
【看到地圖上的渤海沒有?】
【有網友提出一個思路:】
【如果修建一個大壩,將我國的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連起來,將渤海圍成一座湖。】
【假以時日,渤海就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從而徹底解決我國北方缺水的問題。】
【不知道這個項目,王多魚總裁投不投?】
天幕外。
秦朝。
嬴政被逗樂了。
「把渤海變成一個湖?」
「無邊大海,變成一座湖,這也真虧是後世的華夏子民真敢想。」
「不過當初的齊國之所以富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渤海的資源。」
「要是把渤海變成一個湖,那到底是好還是壞?」
天幕。
【「封閉渤海,打造巨型淡水湖「的地理吧工程,需從多維度進行科學論證。】
【從地理格局來看,渤海作為我國內海,三面環陸,通過110公里寬的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其7.73萬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下,平均18米的淺水特徵,確實為改造提供了物理基礎。】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渤海雖然在海洋中不算大。】
【但其實也是一個巨無霸!】
【渤海的水量是鄱陽湖的70倍以上,總水量超過17000億立方米。】
【在完成了攔海工程之後,需要河水不斷的注入淡水將其稀釋。】
【水鹽平衡計算顯示,將渤海30‰鹽度降至0.5‰。】
【需引入103.8萬億立方米淡水。】
【當於完整的,注入一個蘇必利爾湖的湖水。】
【即便集合黃河、海河等入海徑流及區域降水,扣除蒸發量後,淨增淡水量僅579億立方米/年。】
【按此速度,完全淡化渤海需持續1800年。】
【可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還有一個問題。】
【是渤海本身就有那麼多的海水,再注入大量的淡水,現有的渤海海域它裝的下嗎?】
【裝不下,沒那個能力。】
【按現有水域容積,注入60倍水量將抬升水位60米,導致環渤海3.5萬平方公里陸地(含京津唐都市圈)被淹。】
【直接威脅1.2億人口生存空間。】
【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而且渤海作為鹽度梯度明顯的半封閉海,維繫著獨特的海洋生物群落。】
【這裡不僅是華北-東北的「海洋牧場「,年產60萬噸海鮮供給北方市場。】
【更是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
【其年產200萬噸海鹽的產業價值,也構成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渤海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經濟價值。】
【將其攔海為湖,實在可惜。】
【如果真的想要徹底解決北方用水問題,很顯然最好還是選擇其他的工程。】
視頻到此結束。
彈幕也紛紛飛出。
《壞了,我家沒了。》
《1800年?秦始皇聽了都想退錢!》
《真要能圍起來,需要稀釋嗎?直接將鹹水全部排出去不是更容易?》
《可以僱人往外舀水,還能解決就業問題。》
《直接填海造陸,搞房地產算咯!》
《這個活,我地理吧工程組接了。》
《感覺,不如直布羅陀大壩工程,把地中海搞成一個大沙漠。》
《把白令海峽堵住,東南亞群島連成一片,澳洲和智利南端修一堵牆,把太平洋變成一個淡水湖。》
《太平洋:倒反天罡是吧?》(本章完)
新的天幕出現。
【舉全族之力,卻干不過大能的一個探測器。】
【原來這就是絕望的感覺嗎?】
畫面里出現了一個馬蜂窩。
無數的螞蜂從馬蜂窩裡陸續的湧出,飛向天空。
而就在馬蜂窩旁邊的半空中。
赫然有一個綁著木棒的小型無人機。
雖然天幕沒有正式的介紹過無人機是什麼東西,
但是畫面里曾經出現過多次。
特別是之前的沙特酋長無人機表演法天象地。
更是令古人們印象深刻。
古人們大概也能知道。
無人機就是一種不需要駕駛員的飛機。
造型和大小各有不同。
但只要能理解飛機,理解無人機,倒也不難。
畫面里的馬蜂,感覺自己的巢穴受到了無人機的威脅。
於是陸陸續續的對無人機群起而攻之。
然而鋼鐵機械的無人機,
根本就不怕馬蜂。
絕大部分的馬蜂,甚至過不了無人機的幾個螺旋槳。
即使成功的貼近無人機。
但鋼鐵的無人機,又豈會害怕區區的馬蜂?
【這是一個馬蜂們,奮起反抗無人機清理馬蜂窩的視頻。】
【馬蜂舉全族之力,卻解決不了高等文明的探測器。】
【這一刻的馬蜂們,是不是很像玄幻小說中,護族大陣被破,宗門老祖齊齊飛出,與那上界大魔對抗。】
【然而上界大魔僅憑護體真氣。】
【就讓宗門老祖們絕招盡出卻無計可施,死傷無數。】
【宗門的年輕天驕們氣不過,也一併衝殺過去。】
【可就在接觸到護體真氣的那一瞬間,便紛紛被打成齏粉。】
【而上界大魔在拆除我族聖殿之後,揚長離去時一聲冷哼,所散發的氣場便將我吹飛出去,當場暈死。】
【直到許多年之後,我才知道。】
【原來那一天屠戮我族,憑藉著護體真氣便碾壓全族的上界大魔。】
【也不過是大能手中一個小玩具罷了。】
【我族的生死存亡,種族延續之戰。】
【在大能們的眼中,也不過是打掃衛生罷了。】
【我們是蟲子……】
簡短的天幕視頻結束。
彈幕紛紛飛出。
《水滴和人類艦隊be like:》
《太空兩千響,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大史:蟲子從來沒有被真正……完啦!》
《沒事,雖然馬蜂打不過大能的探測器,但是可以打的過大能。》
《可要是打了大能,大能等會再來可就不只是探測器了喲。》
《馬蜂的勝利方式,就是直接找本體。》
《打跑了一個本體,正慶幸天不亡我族,然後過了一會穿著防護服拎著噴火器的大能本體來了》
《大能看見馬蜂,一般都是嚇得直接跑。》
《因為大能全是煉器的,精於煉器而疏於性命,全靠法寶苟命。》
《俄烏士兵:馬蜂孩子們,我們同樣干不過。》
《蜜蜂:修仙是騙局!上界大能竟以我族口水為食。》
……
而在明朝。
鄭和自然對無人機捅馬蜂窩沒什麼興趣。
但是藉助這段視頻。
鄭和倒是對無人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體型不大的無人機,卻是如此靈活。」
「總感覺相比天幕上出現過的戰鬥機,無人機是完全另外一種體系。」
「不知道無人機造價如何?是否穩定?」
「如果價格不貴,能夠穩定產出的話。」
「如果運用到戰爭中的話,只怕會極大的改變戰爭的態勢呢。」
……
新的天幕!
天幕上出現了一張中國地圖。
【地理吧施工隊來活了!】
【看到地圖上的渤海沒有?】
【有網友提出一個思路:】
【如果修建一個大壩,將我國的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連起來,將渤海圍成一座湖。】
【假以時日,渤海就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從而徹底解決我國北方缺水的問題。】
【不知道這個項目,王多魚總裁投不投?】
天幕外。
秦朝。
嬴政被逗樂了。
「把渤海變成一個湖?」
「無邊大海,變成一座湖,這也真虧是後世的華夏子民真敢想。」
「不過當初的齊國之所以富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渤海的資源。」
「要是把渤海變成一個湖,那到底是好還是壞?」
天幕。
【「封閉渤海,打造巨型淡水湖「的地理吧工程,需從多維度進行科學論證。】
【從地理格局來看,渤海作為我國內海,三面環陸,通過110公里寬的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其7.73萬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下,平均18米的淺水特徵,確實為改造提供了物理基礎。】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渤海雖然在海洋中不算大。】
【但其實也是一個巨無霸!】
【渤海的水量是鄱陽湖的70倍以上,總水量超過17000億立方米。】
【在完成了攔海工程之後,需要河水不斷的注入淡水將其稀釋。】
【水鹽平衡計算顯示,將渤海30‰鹽度降至0.5‰。】
【需引入103.8萬億立方米淡水。】
【當於完整的,注入一個蘇必利爾湖的湖水。】
【即便集合黃河、海河等入海徑流及區域降水,扣除蒸發量後,淨增淡水量僅579億立方米/年。】
【按此速度,完全淡化渤海需持續1800年。】
【可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還有一個問題。】
【是渤海本身就有那麼多的海水,再注入大量的淡水,現有的渤海海域它裝的下嗎?】
【裝不下,沒那個能力。】
【按現有水域容積,注入60倍水量將抬升水位60米,導致環渤海3.5萬平方公里陸地(含京津唐都市圈)被淹。】
【直接威脅1.2億人口生存空間。】
【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而且渤海作為鹽度梯度明顯的半封閉海,維繫著獨特的海洋生物群落。】
【這裡不僅是華北-東北的「海洋牧場「,年產60萬噸海鮮供給北方市場。】
【更是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
【其年產200萬噸海鹽的產業價值,也構成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
【渤海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經濟價值。】
【將其攔海為湖,實在可惜。】
【如果真的想要徹底解決北方用水問題,很顯然最好還是選擇其他的工程。】
視頻到此結束。
彈幕也紛紛飛出。
《壞了,我家沒了。》
《1800年?秦始皇聽了都想退錢!》
《真要能圍起來,需要稀釋嗎?直接將鹹水全部排出去不是更容易?》
《可以僱人往外舀水,還能解決就業問題。》
《直接填海造陸,搞房地產算咯!》
《這個活,我地理吧工程組接了。》
《感覺,不如直布羅陀大壩工程,把地中海搞成一個大沙漠。》
《把白令海峽堵住,東南亞群島連成一片,澳洲和智利南端修一堵牆,把太平洋變成一個淡水湖。》
《太平洋:倒反天罡是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