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百世之仇猶可報也!亞歷山大東征大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網友們的熱議中,天幕也在繼續。

  【古代的文人們,對於戰爭勝利所取得的功績,也是堪稱惜字如金。】

  【史書原文: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逐霸西戎。】

  【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滅了12個小國給概括了,他們在史書上就值這幾個字。】

  【但要是吃了虧打輸了?】

  【那在史書上就得大寫特寫!】

  【甚至包括我們現在的教材也是這樣的。】

  【幾千年的古代史,一本書教材就講完了。】

  【而100年的近代史分了上下兩冊。】

  【這些呀,全都是記仇的小本本呢。】

  【我們古人的確是侵略性不強,因為在古代看來那根本就不叫侵略,而叫不服王化。】

  【我們是去交朋友的,是去帶來王化的。】

  【但是史書上沒寫的是,那些不願意跟我們交朋友的都被滅了國。】

  【而華夏民族對於滅人全族,有一種近乎扭曲的執念。】

  【不僅古代如此,看看現代。】

  【韓國小說里,把錢看的最重;日本小說里把女友看的最重;而東大的小說里,把殺人全家看的最重。】

  【你寫小說在消滅敵人的時候,最好不要有隔頁仇。】

  【否則的話,馬上就會有人噴你是聖母,毒點滿滿。】

  【孔子說的好,別說幾十年,幾百年的仇,就算是百世之仇,有能力就立即把它辦了,要是沒有能力,就先暫時記帳上,一代一代的往下傳。】

  【早晚有一天給他給辦了。】

  【正所謂九世之讎猶可報乎?】

  【百世之仇猶可報也!】

  【按孔子他老人家的理論來講:別說幾十年,100多年前的近代仇恨,就算是5000年前的仇恨也依然處於報仇有效期內。】

  天幕視頻結束,網友們也在議論紛紛。

  《胡扯!我們不記仇只是愛好種地,所以借點地種種。》

  《大一統確實是儒家公羊的核心思想。》

  《石錘中古戰錘矮人屬于震旦分支。》

  《秦皇,漢武:一行字、唐宗,宋祖:一段話、明清盛世:一頁紙、近代史:兩本書。》

  《贏了一筆帶過,輸了反覆復盤。》

  《甚至連趙構秦檜這倆貨,都還天天想著發兵西南夷開疆拓土。》

  《小時候看西遊記,不明白為什麼那些國王一看到通關文牒就那麼客氣,還以為是他們熱情好客呢。》

  《唐僧:尼瑪的,大唐的國境線還在追我。》

  《樓蘭不是被滅,是因為河流改道自然消亡了。》

  《樓蘭國因為樓蘭河改道而滅國,但自從漢軍「徵調」周圍國家30萬民夫,樓蘭河就因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改道了。》

  《開疆擴土的事情,就是頂一世之罵名,利千秋萬代。》

  而天幕之外。

  如果說這段視頻里宣傳的思想,在現代還有爭議的話。

  但在古代。

  這內容就是完全的正確!

  秦朝。

  嬴政十分欣慰的點了點頭。

  「想當初我大秦的列祖列宗,滅國無數,艱苦創業。」

  「這期間被我大秦滅掉的蠻夷勢力,又何止十二個?」

  「只要是大秦看上的土地,大秦就必須要擁有。」

  「這正是大秦子民以及後世華夏子民所應該擁有的自信!」

  「特別是看到後世的華夏子民。」

  「無論是歷朝歷代,還是天幕所處的後世華夏現代,都孜孜不倦的追求著大一統的思想。」

  「大秦可以亡。」

  「但是大秦統一的思想不能亡!「

  漢朝。

  漢武帝劉徹,也覺得這一段天幕視頻講的內容很對自己的胃口。

  「說的好,開疆拓土,橫掃四方,哪一位帝王不想做這樣的事?」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的殘酷。」

  「我大漢如果對外不夠強硬,那麼就會被外族騎到頭上。」

  「華夏子民就會淪為異族的奴隸。」

  「相信這一點,即使是後世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華夏子民也是有認識的。」

  而在明朝。

  朱祁鎮看完了視頻。

  自然也是覺得後世的這段視頻,內容非常的有道理。

  非常符合朱祁鎮對自己文韜武略的定位。

  「假如朕,能夠成功的把國境線再往北推進500公里左右。」

  「那朕在後世的評價,估計就高到誇張了。」

  「嘿嘿嘿,一想起後世的天幕視頻會瘋狂的誇讚朕,就讓朕覺得心曠神怡呢。」

  ……

  而新的天幕也隨即出現。

  【假如亞歷山大東征秦國,會發生什麼?】

  天幕上出現了一個氣宇軒昂的金髮男子,他被標註為亞歷山大大帝。

  此時的亞歷山大,率領著一群全副武裝的精銳士兵正在誓師!

  亞帝拔出長劍說道:

  【我們已經征服了世界,但是聽說東邊還有一個十分富饒的國家叫做大秦。】

  【我亞歷山大將率領馬其頓方陣殺向東方,征服大秦!】

  【馬其頓的勇士們,沖啊!】

  ……

  天幕外。

  秦始皇嬴政一愣。

  什麼玩意兒要來打大秦?

  一個西方的蠻夷竟敢來進攻大秦?

  還揚言要征服大秦?

  他哪兒來的膽子?

  第一時間嬴政自然是有些生氣的,怎麼什麼阿貓阿狗都敢口出狂言了?

  不過嬴政又隨即想起了當年的商朝時期。

  「當年一群叫做雅利安人的蠻夷入侵大商,結果被婦好給全殲。」

  「大部分當場被殺,少部分成了戰俘拿去殉葬了。」

  「估計這一個所謂的亞歷山大大帝,跟當年的雅利安人差不多吧。」

  「化外蠻夷,也稱大帝?」

  「確實有些令人忍俊不禁。」

  「不過是又一群不知天高地厚,找死的西方蠻夷罷了。」

  「倒也沒必要把他們看的多重視。」

  而在商朝。

  紂王帝辛,則也是露出了羨慕的表情,說道:

  「一定又是雅利安人,對吧?」

  「羨慕後世的這個大秦,又有這麼多的西方奴隸可以拿去殉葬。」

  「寡人不願意拿商人奴隸去殉葬。」

  「但如果是蠻夷戰俘,那寡人可是相當贊成。」

  「這要是把亞歷山大的大軍全部殺了,埋進墳里,死了之後得多享受啊?」

  「如果這個什麼亞歷山大大帝,率領的人夠多,送來的戰俘不僅足夠殉葬,之外還能夠拿去祭天的話?」

  「說不定可以保我大商風調雨順呢。「(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