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1300新生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廣德把人送出府門,目送他們坐進各自的轎子裡,施施然離開。

  要說魏廣德對於他們跑來想入股北方商會沒有一點不滿是不可能的,不過當時魏廣德要想明白了,銀子是賺不完的。

  相對於那點銀子的利潤,魏廣德還是更看重讓這些勛貴從此放棄對土地的執著,轉而把銀子,或者這個時候應該叫「資本」,投入的工業生產中。

  魏廣德為何如此執迷此事,自然是因為他知道後世社會的發展。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土地就是一切的根本,「有土斯有財」這話是一點沒有錯的。

  只不過,當生產力發展起來,特別是西方率先開始工業革命以後,土地的財富效應就被工業取代,只有工業才是最賺錢的,甚至最後能倒逼土地。

  西方「羊吃人」就是這樣來的,紡織企業的興盛需要大量的羊毛和棉花等物資,以滿足社會對紡織商品的需求。

  於是,這些原材料價格飛漲。

  地主為了獲得更好的收益,自然把土地放棄種植糧食,而是改種牧草和棉花等經濟作為。

  英國的毛紡是其紡織業的主力,所以英國的貴族們紛紛在土地上放羊,收穫大量羊毛賣到紡織工廠去,「羊吃人」的現象就出現了。

  只不過,魏廣德以為是幾十年後才發生的事兒,現在其實就已經在英倫三島上發生著,也註定他以為的發財大計會面臨巨大的阻力。

  不過,因為這次分攤出去一部分股分,倒是錯有錯著,規避了一部分風險。

  魏廣德轉身回府,一路上還在考慮先前幾人聊天時,說起鹽引的事兒。

  其實,古代王朝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主要就是兩點,一是天賦,二就是鹽稅。

  商稅,除了在南宋時期獲得重視,成為主要財稅來源外,其他朝代對此重視程度其實都不足。

  倒也不是官員們不重視,而是商稅成為私利,特別是在大明朝。

  魏廣德手下的那些產業分散各地,但是每年繳稅都非常少。

  不是他不繳,而是官府根本就不收,他也就只能和光同塵,總不能自己叫商會主動往官府里送吧,那會被所有商人敵視的,成為天下公敵。

  也就是在月港做生意的商會,才會往當地關稅司那邊繳稅,但是相對於龐大的海外貿易來說,他們繳的那點稅其實也不多。

  不過,魏廣德還是打定主意。

  既然張居正已經開始對田賦動手,準備收入賦稅,那他這些日子也研究下鹽法,看能不能重振大明的鹽稅收入。

  回到後宅,徐江蘭還沒有睡下,她還在等魏廣德回來,想知道前面到底聊了些什麼。

  也不是不能說的秘密,魏廣德就把三位國公爺跑來是想在商會裡參一股的事兒說了。

  「他們背後代表的是京城的大部分勛貴,若是不答應他們入股,還不知道下面會怎麼刁難我們的商隊。」

  徐江蘭知道那些商會的賺錢能力,知道他們向參股,自然不是很願意。

  魏廣德不能說出他考慮的重點不是賺錢,而是要引誘勛貴把目光從土地轉向工坊,或者說工業生產上,所以只能比較含糊的回答。

  別看這時代大家都眼睛盯著土地,後世還有多少人擁有土地的?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那都是被大資本家,大地主占有的,百姓手裡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土地,國內除外。

  那都是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來的,最起碼,農村的土地還是農民所有,雖然加上一個集體,但總歸還是歸農民。

  絕大部分人是沒有土地的,也是因為失去了土地,成為自由民,他們才能進城,進入工坊里做工,成為最早的工人。

  所以,土地兼併說到底雖然影響社會穩定,但是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途徑。

  讓他們兼併土地,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把失地百姓引導進工坊做工,解決他們的生計,社會還是會穩定下來,不會因此發生大動盪。

  這也是魏廣德從未想過限制土地兼併的原因,只要工業起來了,消化掉這部分人口,說不定大明還能領先西方進入工業革命。

  到那時候,哪裡還用擔心百年後中國的國門被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

  別覺得都是泥腿子,會不會學不會操作機器,這年頭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那些設備其實都很簡單,只要教會工人怎麼用就好了。


  說起來,東西方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啥都不會的文盲,大家其實都是一個起跑線。

  「不對,你一個文官,還會怕他們?」

  徐江蘭沉默半晌,忽然反應過來,自己嫁的又不是小門小戶,魏廣德和宮裡的關係,還怕京城這些勛貴嗎?

  「呵呵,我是不怕他們,可做生意是為了賺錢,和氣生財,沒必要為了點小事兒把關係鬧僵。」

  魏廣德樂呵呵笑道,「何況,毛呢的生意,國內也就是北方可能好做點,但是買得起的人家總歸還是少。

  讓他們參股,也可以分擔一部分風險,你啥時候見你相公做過虧本的生意。

  我都算好了,開頭兩年,北方商會賺的銀子能夠分紅的很少,絕大部分都只能用來擴大工坊。

  有了這些勛貴的參與,他們的銀子就可以直接投入建造新的工坊,我們分的銀子到時候只會更多。」

  安撫好夫人,魏廣德吩咐人準備熱水,他要洗漱後好睡覺。

  第二天一早,魏廣德回到內閣,第一件事兒就把讓蘆布吩咐人找來近些年官員鹽政的文書。

  是的,田賦的事兒,張居正已經在行動,魏廣德就覺得自己沒必要摻和。

  至於自己當初提的,把地方上攤派的雜稅也一起編入一條鞭法,全國按照省定下不同等級田地的稅銀進行收繳就行了。

  等稅收上來,地方上再按照分配的銀子從稅銀里提走自己那部分,剩下的叫朝廷。

  魏廣德也不知道正在會不會這麼做,本身這次之前就請旨,打算連同勛貴和宗室的田莊一起都丈量一下,統一額定賦稅。

  朝廷不能限制那些人兼併土地,那就把稅銀定死,管他誰做地主,稅銀交上來就行。

  那現在,魏廣德就得考慮鹽稅的事兒,想辦法把鹽稅也收上來。

  這樣,朝廷短時間內就會有足夠的白銀豐盈國庫。

  朝廷的事兒,只要有銀子,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治理一個國家就兩點,做好了就可以實現長治久安。

  一是治吏,二是經濟。

  治吏,不是說嚴懲貪官污吏,那是高拱的想法,發現一個懲治一個,讓吏治清明。

  可是懲治貪官污吏不是目的,根本目的還是楊讓官員做事兒,把公務處理好。

  抓一個貪官,在扶上來一個貪官,這有意思嗎?

  讀書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不過是說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實際上讀書還就是為了這兩樣東西來的。

  大明朝的讀書人,在科舉的時候就已經變壞了,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所以當了官還能管住自己手的人少之又少。

  就算一開始可以,可是沉浸官場幾年後,還能不忘初心的人,那就是鳳毛麟角。

  海瑞牛逼,能夠一直不讓自己拿不該拿的銀子,但是也因此得罪整個官場中人。

  當然,還是那話,海瑞治理地方的時候,應該不會為了豐滿自己的口袋攤派雜稅、中飽私囊,但是官員的「福利」應該不會少拿。

  否則,單就朱元璋定下的那點俸祿,還要折色,他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怎麼養活家人。

  這幾年,魏廣德早就也注意到鹽稅收入減少的問題。

  只不過因為是戶部的差事兒,和他關係不大,所以魏廣德之前從未考慮插手此事。

  自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把鹽業列為國家專營開始,中國歷代政府都將其視為經濟命脈嚴格把控,其專營收入在財政收入中占據很高的比例。

  大明每年的賦稅收入單論白銀的話,鹽稅顯然是排第一位的。

  按照蘆布翻找來戶部的文書,魏廣德只是簡單計算就大略估算出歲入鹽課銀超過一百萬兩。

  只不過這些鹽稅並不是全部支運太倉,出海鹽外,井鹽和池鹽的稅銀大約三十萬兩是轉運九邊,包括寧夏、延綏和宣大等邊鎮。

  畢竟他們都在河西,運輸不便,自然不需要再運到京城。

  至於鹽引的發放數量,每年都在二百五十萬引左右。

  按照此時的鹽引重量,大引四百斤鹽,小引二百斤鹽,大明現在官鹽每年發放鹽引就是十億斤。


  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很大,實際上人對食鹽的需求非常巨大。

  這年頭,每人一年大約需要十二斤鹽,五口之家就算再怎麼省著吃,一年五十斤鹽還是要吃的。

  而且,明清時期一斤相當於後來的1.2市斤,再通俗點說就是600克一斤。

  十億斤這個數字,算起來不過就是三千萬成年人的食用量,根本就不夠明朝的需要。

  但是,朝廷就算真要繼續增加鹽引投放卻也是困難重重,根本原因還是在鹽法上。

  現在別看每年投入大約二百五十萬引,但實際上大明鹽場根本就供應不了這麼多鹽。

  是的,大明現在的鹽法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鹽引積壓,鹽場拿不出鹽交付。

  這也導致現在南邊揚州的幾個「交易所」,鹽引價格大跌。

  明朝的鹽場產量隨著國家穩定,產量也是不斷增加,但真實人口的增加數字更大,只不過沒有體現在朝廷的「黃冊」上。

  明朝的鹽,東部主要就是海鹽,而在西部則是以池鹽和井鹽為主,海鹽是最主要的獲得鹽的方式,臨海地區有大量鹽田曬鹽。

  只不過,因為和灶戶之間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所以實際上大明每年的鹽產量並不能被鹽場收足,而是被灶戶偷偷賣給了私鹽販子。

  這些私鹽販子,許多也是受僱於鹽商。

  畢竟,正規渠道要獲得官鹽太難,還不如弄點官鹽再參雜私鹽販賣牟利。

  在後世,有人懷疑明朝的私鹽規模可能數倍於官鹽,其中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對明朝人口的猜測。

  因為官鹽每年的發引量就那麼多,還不能足額供應,但是民間私鹽橫行。

  若是供需充足,怎麼可能還有鹽商高價購買鹽引。

  鹽商買鹽引,根本目的其實還是掩護他們手裡收購的私鹽。

  值得一提的是,自弘治年間開中法敗壞以後,朝廷允許直接納銀而不需要向邊鎮輸運糧草,雖然快速豐盈國庫,但也導致邊鎮屯田荒廢。

  而到這個時候,鹽引也就成為可以正大光明進行交易的憑證。

  魏廣德對鹽引興趣不大,他的視線更多還是瞄向了鹽場。

  是的,只要有足夠的鹽被生產出來,基本上就不愁賣。

  而此時大明還是按照明初的制度,灶戶負責鹽的生產,由鹽場統購統銷。

  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

  灶戶都有任務,只要每年把鹽場任務完成,多出來的鹽他們大多就私下裡賣掉用來繳稅。

  魏廣德自然還是用後世的思路,想著是不是搞個鹽業商會,直接進行海鹽的生產。

  只不過,這就和現在大明的灶戶制度有衝突。

  沿海灘涂,大部分都分給了灶戶。

  這麼多年下來,灶戶也開始兩極分化,一些灶戶變得富裕,而更多的灶戶則陷入貧窮。

  而且這百餘年來,灶戶灘涂被地方豪強侵占很厲害,還和田地一樣也出現了富灶兼併貧灶鹽田的情況。

  戶籍制度

  魏廣德知道,他的商會要是真介入鹽場生產,那就得從那些富灶手裡買到鹽田,僱傭貧灶進行生產,但是在這裡就有個繞不開的限制,那就是戶籍。

  先不說朝廷是否允許商會參與鹽場,到時候商會以什麼身份來做這個生意?

  商會一旦參與,那肯定要想方設法增加鹽田,到時候必然大量僱工,勢必就要引入民戶參與,特別是那些失地民戶。

  否則,單靠灶戶,怕是不能滿足需要。

  魏廣德此時考慮的就是,因為灘涂被侵占,讓灶戶失去了砍伐柴火的地方,所以煮鹽基本上已經消失,沿海只能靠曬鹽生產為主。

  若是在沿海找到有煤礦的地方,開採煤炭煮鹽,也不知道有沒有可能產生利潤。

  即便有私鹽,可只要能增加鹽產量,根本就不愁賣,交給鹽場就行了,他們自然會處理。

  食鹽供應增加,自然會影響鹽價,百姓也能吃到便宜的鹽。

  而朝廷,也可以增加鹽引的投放,獲得更多的鹽稅。(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