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亮祖:哈哈,使者來了!道同死期到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人!立刻把朱亮祖,朱暹父子二人,給咱逮捕入京!

  片刻不得停留!

  令傅有德前去廣東那邊,接替朱亮祖職務!」

  朱元璋出聲下令,讓人立刻按照他的命令去執行。

  本身在聽到了梅殷所說的,朱亮祖這傢伙干出來的那些事情之後,朱元璋心裏面就已經是,按捺不住那騰騰的殺意。

  想要把朱亮祖父子二人,給弄過來解決了!

  若非是梅殷和朱標對他進行勸說,他已經這麼做了!

  這個時候,看到了道同捨命送來的這等文書,心裏面的這些怒火哪裡還壓得住?

  立刻就下令,前去把朱亮祖朱暹父子給弄過來。

  來治他們的罪!

  除了要派人傅友德前去接替朱亮祖的位置之外。

  他這邊,又讓朱棣這個兒子,立刻出京,前去廣東那裡。

  帶著御史台御史,大理寺少卿等相應官員,到那邊親自坐鎮。

  徹查朱亮祖,朱暹等人犯下的事。

  不僅僅要查他們父子二人,連同廣東那邊,在這次在這些事情里犯事的官員,世家大族這些,的都給一併的清掃了!

  絕對不姑息!

  從道同的上書中,還有朱亮祖到那邊干出來的諸多事裡,他能夠看得出來,那邊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雖然明面上看起來,是他們父子二人的事。

  可是這些事情里,所涉及到的,絕對不只是他們兩個。

  肯定會拔出蘿蔔帶出泥,扯出一大片的人!

  當年自己這裡拿下廣東,沒有費什麼兵馬。

  是有廖永忠他們帶兵來到那邊之後,統領廣東的何真,就審時度勢,直接降了。

  歸順了自己。

  可以說沒費多大的周章,就將廣東納入麾下。

  那邊沒有受什麼刀兵之禍。

  可也同樣是因為這事,導致那邊的各方面勢力,蟠根錯節特別的複雜。

  問題很嚴重。

  尤其是地方上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勢力,更是如此。

  這些事兒,朱元璋在此之前是有所了解的。

  但是,卻也一直沒有在那邊動手,對這個事情進行解決。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在此之前沒有想到,事情會有如此這般的嚴重。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大明初立,諸多的事情需要解決。

  暫時沒有功夫去理會這些。

  但是,既然朱亮祖,朱暹父子等人,在那邊干出這種事情來。

  那他這邊,也就沒必要再客氣了。

  諸多事情都可以動手。

  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來清掃一番。

  打掃打掃屋子。

  讓那邊的人知道,除了地方宗族,除了他們地方上的勢力之外。

  大明還有朝廷,還有皇帝。

  不可能所有的官員,都與他們同流合污。

  在大明,最大的只能是皇帝,是朝廷!

  聽了自己家父皇,所下達的這個命令。

  太子朱標這次,倒是沒有再多說什麼。

  他能理解,自己家父皇如此暴怒。

  實在是朱亮祖這些人,在地方上面把事情做的太過分了。

  過分到了,連他都看不下去,想要動手對他們這些人大開殺戒,來上一番的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麼可能會阻攔自己家父皇!

  他這個太子仁善不假,但並不是一味的仁善,並不是個爛好人。

  在很多事情上,有著他的原則在。

  這些人敢動手,就該有這麼個結局!

  就該這樣處理。

  他們做出來的那些事,對得起他們現在的這個結局!

  那裡,也確確實實應該好好的清掃清掃了!

  免得很多人,認不清楚形勢了,分不清這大明,到底是誰的天下!


  有些時候,動用一些殺伐手段是必須的。

  一味的說教並不管用。

  說教上十句,百句,不如殺上一次人的效果好!

  話說到了現在,太子朱標在很多事情上的想法,和之前是相比也有了一個很大的區別。

  燕王朱棣,在得到了自己家父皇的這個任命之後。

  立刻便帶了一些官員,燕王三護衛出發。

  要按照自己家父皇的任命去做事情。

  這一次到那邊該怎麼做事兒,他心裏面已經有了譜。

  一來是因為之前,在鎮壓蘇州那邊的事情上,有了很多的經驗。

  另外一方面,也是父皇還有大哥,都提前對他進行了一些交代。

  給他說了到了那邊後,事情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這一次,朱元璋直接把燕王朱棣這個親兒子都給派遣了出去。

  讓燕王朱棣來做這件事。

  從這裡就能看得出來,朱元璋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不然,不可能讓堂堂一個親王,去做這些事情。

  梅殷這個時候,已經是返回到了雙水村那邊,接著做自己的事情。

  如今,從雙水村這邊鋪設的鐵路,往京師那邊已經是延伸出去了七八里。

  經過初期的摸索,技術只會越來越成熟。

  而且也培養出來了一些,技術相對成熟的匠人。

  那麼在接下來鋪設鐵路時,速度將會越來越快。

  在這種情況下,在接下來用不了太長時間,大概有個半年左右。大明的第一條鐵路就能正式完工,可以通車了!

  也是因此,對於朱亮祖父子的事情,他現在已經沒有再投去太多的注意力。

  在他看來,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朱亮祖他們那邊已經是沒有了任何轉圜的餘地。

  朱亮祖朱暹父子二人,必然會如同歷史上那樣,死的非常悽慘。

  得到他們應有的報應。

  就他們做出來的那些事兒,會被朱元璋這樣炮製,那是再正常不過。

  在這事情上,他可以絕對信任老朱。

  老朱也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朱亮祖朱暹他們兩個,已經是必死之人。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這裡與其浪費大量的精力,去關注這兩個必死之人。

  反倒不如將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蒸汽輪船,蒸汽火車以及其餘的諸多事情上來。

  這樣才更加的有意義。

  而在朱暹父子二人死掉之後,梅殷在一些事情上,也能夠長鬆一口氣了。

  因為在他們父子也死掉之後,那麼意味著目前為止,和自己有仇,有過節的,且地位比較高的人,已經死乾淨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這邊的安全問題,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

  雖然依照他的身份地位,還有朱元璋以及大舅哥朱標這些人,對他的重視程度。

  他的安全問題,是不用太過於擔心的。

  但是小心一下,總是沒有過錯的。

  畢竟安全無小事。

  再說,如今他這裡可不僅僅只是他一個。

  也是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多小心點兒總沒錯。

  當然,如今稍微的鬆一口氣歸鬆一口氣。

  但是梅殷,依舊不會太過於掉以輕心。

  接下來,對於他自身的安全以及自己妻兒老小的安全,都會十分的上心。

  在沒有死諫任務,不對朱元璋進行死諫時,他對於自己的性命,還有一家老小這些人的性命,還是非常在意。

  畢竟他現在的生活如此美好,過上了上輩子做夢都不敢想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之下,又怎麼可能會不珍惜自己的性命。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會不儘可能的,對自己的妻兒老小的性命來進行負責?


  很多事情,只有人活著才能夠去做。

  只有活著,這個世界才能與你有關。

  若是人沒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而且,之前齊王朱榑這傢伙所弄出來的事情,也讓梅殷引以為戒

  讓他不能太過於掉以輕心。

  因為有些時候,你就算是什麼事都沒做,也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恨上你。

  並做出一些遠遠超出你想像的事情來!

  只能說,小說這些還需要講究邏輯。

  但是這現實卻遠比小說更加的不講理,更加的沒有邏輯。

  在梅殷做這些事情的同時,不時還會期待一下死諫系統,能夠給他再來一個死諫任務。

  讓他接著對老朱進行死諫,從而能夠得到一些獎勵。

  能夠讓他獲得更多的壽命,以及更多的知識。

  書到用時方恨少,隨著對大明改進的加深,越是知道的越多,梅殷就越發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他這邊,想要讓大明越走越遠。

  想要讓大明,能夠按照他的想法,一刻不停的走下去。

  走上蒸汽時代,走向工業化,走向全球。

  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明越來越強大。

  那麼的話,就需要有著許許多多方面的努力。

  很多事情都很重要。

  但其中梅殷覺得,各種各樣的現代化知識是根本。

  畢竟百年大計,以人為本嘛。

  教育興國,科技興國這些話,都已經指明了方向。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這裡自然而然的會期待,能夠從死諫系統這裡,獲得了更多的現代的知識。

  然後,通過他這邊建立的學校,以及其餘的一些方法,將這些知識給教授出去。

  並在大明這邊流傳開。

  而後國家富強,百姓生活這些,和知識緊密的聯繫到一起。

  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只要這個循環能夠形成,那麼在今後,自己帶給大明的這些影響,就不會消失。

  哪怕是在今後自己沒了,大明這邊,也將會在自己所開創的這條道路上,一刻不停的繼續前行。

  並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這些,不會因為自己的去世就停滯不前……

  除了期待的死諫系統,繼續給他來死諫任務之外。

  梅殷這裡,同樣還在豬身上大做文章。

  畢竟相對於死諫任務。這個不受自己控制的東西,餵豬就能變強這個好東西,才是重中之重。

  雖然餵豬就能變強,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激發。

  但是,卻能勤能補拙。

  堅持不懈的在這些事上努力下去,終究是有很大的機會,能夠實現自己的一些想法。

  這個時候,梅殷又一次的把豬給弄到了車上去。

  只不過這一次所弄的,並不是蒸汽火車。

  這車裝著蒸汽機,但是除了蒸汽機之外,後面還帶有鐵犁。

  梅殷這是準備對拖拉機下手了。

  話說,蒸汽機出現之後進行造車,梅殷覺得,最先應該造出來的就是蒸汽火車。

  但是在蒸汽火車之後,緊接著需要研製的,不是那種私人可以用的汽車。

  而是用來耕地的蒸汽車拖拉機。

  畢竟如今的大明是個十足農業社會。

  況且他還知道,一個強大興盛的農業,是發展工業的堅實基礎。

  在這種情況之下,在弄出來了蒸汽火車,還有蒸汽輪船的製作方法之外之後。

  自然而然的,就會將目光給投注到蒸汽拖拉機上面。

  若是能夠把蒸汽拖拉機給弄出來,那麼大明這裡的農業,也將會有一個極大的提升。

  畢竟拖拉機耕地的效率,不知道比牛高上多少,更不要說如今這個時候,大明不少地方的不少人,甚至於連牛都沒有。


  在種植糧食的時候,還是靠傳統的方式人工翻耕土地。

  通過手提肩挑這些辦法,來把糧食從地裡面往家裡面運。

  效率太低。

  在這種情況下,弄拖拉機出來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而在梅殷這裡,為這些事情而做努力的時候。

  廣東那邊,也有著事情發生。

  朱亮祖朱暹父子等人,正在那裡翹首以待。

  只期盼著朝廷那邊,趕緊有使者前來。

  好把道同這個狗東西給弄死。

  雖然他們都已經相信,依靠著朱亮祖做出來的這些事情,道同這傢伙這次必死無疑。

  皇帝絕對不會放過道同。

  但是事關重大。

  在真正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他們心裏面終究還是有些不太安穩。

  擔心事情會出現一些反覆。

  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看到的。

  他們只想早一點讓道同死,讓這件事情塵埃落定。

  他們心裏面的一些擔憂,才會徹底的消失不見。

  才能夠真真正正的長出一口氣。

  畢竟,他們這些人都知道事情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哪怕事兒已經讓他們給做成了真的,但是卻難以欺騙自己。

  有句話叫做,只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到底有多冤枉,

  這個時候,把這話給用到這些人的身上,也很是合適。

  如此滿是心焦的等待了幾日之後,終於有朝廷的使者,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縱馬而來。

  見到使者終於到來後,朱亮祖等人長鬆一口氣。

  好!

  好!

  使者到了,道同馬上就要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