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取字三保
劉寶目露激動,難掩興奮地小心跪坐在李基的面前,整個過程小心之極,生怕在侯爺的面前失禮。
借著那明亮的燈火,劉寶看清著李基的面容,眼眶不自覺地濕潤。
這個潛伏於皇宮多年,甚至能憑藉著心計手段,成為被呂玲綺所依仗的心腹常侍的劉寶,表情難以控制的失態。
「大丈夫何故做這女兒態?」
李基有些嚴厲地呵斥了劉寶一句,劉寶沒有反駁,反倒是有些傻傻地笑著。
對於一個天閹之人來說,劉寶從記事以來就不曾感受過父母的溫暖,甚至當年被黃巾軍裹挾前,劉寶就已經被家人給趕出了家門四處流浪。
即便是成為桃園眾的一份子被養育長大,劉寶也一直擔心自己的秘密被發現,繼而引來同伴們的白眼嫌棄,甚至被直接趕走。
只是就算劉寶再如何小心,在那種集體環境中,也不可能一直瞞得下去。
由於十常侍把控朝政,閹狗無疑是最被鄙夷之人。
即便是在桃園眾中,劉寶也不出所料地遭到了相當多的白眼,直至那一日躲在角落抽泣的劉寶身後傳來著一聲儒雅溫和的聲音。
「大丈夫何故做女兒態哭泣不止?」
對於劉寶而言,乃是侯爺給了自己一份自尊,依然將他視作真正的大丈夫,甚至為此呵斥了不少孩童。
與桃園眾中普遍更多的孩童會喜歡親近劉備不一樣,劉寶一直將自己視為侯爺的死忠,願意為侯爺效死而無悔。
也為了早日能為侯爺效力,劉寶近乎瘋狂地吸收學習著一切有用的東西。
而李基看著劉寶那傻樂的模樣,反倒是有些愧疚自己平日裡對於一些桃園眾的孩童們關心有些少了,問道。
「回到壽春可還住得適應?」
劉寶如實地回答著。「有些太過安逸無趣,每日除了練武就是讀書……」
說到這裡,劉寶的聲音一頓,追問道。「莫非又有什麼能用劉寶的地方?」
李基聞言,心中反倒多出了一分猶豫。
在李基原本的打算中,劉寶立下了這般不能公開的大功,足以讓他安享餘生了。
所以在劉寶安然離開司隸後,李基就沒有對劉寶做出什麼安排,單純讓劉寶開始適應脫離皇宮的平靜新生活。
只不過劉寶終日不是讀書就是練武,顯然仍有志氣。
所以,李基本是想著,或許今後能向劉備推薦本就是天閹的劉寶為近侍。
不圖劉寶掌握什麼權利,但也能為錦衣司體系下監視皇宮內部的眼線之一,在皇宮內安度餘生。
可這一刻,李基想到了一個劉寶更為適合的去向。
劉寶的好學,讓他成為桃園眾中為數不多對航海操船有所研究之人。
「劉寶,若是讓你出海開拓航線,你可願意?」
劉寶起身,單膝跪倒,正色答道。「只需侯爺一聲令下,劉寶縱使是粉身碎骨也絕不生半點遲疑,出海更是不在話下。」
「這是在問你的意向與想法,不是試探你的忠心,如實回答。」李基呵斥道。
「侯爺的命令便是劉寶的方向!」劉寶毫不猶豫地答道。
李基嘆息了一聲,開口道。
「那你便出海去吧,為大漢開拓出一條遠航的航線,一旦功成,你劉寶將會成為名垂青史的大丈夫。」
對於劉寶,李基自然是相當的了解。
除了心性堅韌以及忠心耿耿外,作為天閹之人的他僅存不多的執念就是成為真正的大丈夫。
眼下,這無疑就是一個機會。
此前揚州的海運蓬勃發展不假,但終究都是些近海航行,北不過至瀛洲,南也只是抵達林邑罷了。
當真想要實現在海外布局諸侯王的藍圖,那麼無疑要提前就開始做一系列的準備。
其中,找出一條往西的遠航航線,摸索清楚沿途的友邦情報,這無疑是重中之重。
當即,李基細細地向劉寶講述了讓劉寶率領一支遠航艦隊嘗試往西開闢航線的打算。
在州級海船試驗已經初成的情況下,遠航的條件儘管還顯得粗糙,但也不是沒有可行性的。
只是,風險無疑是極大的,一去或就是幾年的時間,甚至還有艦隊在異國他鄉盡數埋葬在海底的可能性。
可只要劉寶功成,那麼他的功績封侯必然不在話下,也將無人敢再詬病身體殘缺的問題。
最後,李基凝視著劉寶,再度給劉寶一次反悔的機會,問道。
「現在,我再問你一次,汝可願去?」
劉寶思索沉吟了片刻,然後開口道。
「僅有一求,望侯爺答應。」
「但說無妨。」李基答道。
劉寶咬著牙,大膽地說出著心中之願。「若一去不回,不知侯爺能為我立一衣冠冢。」
李基整個人的動作為之一頓,忍不住抬手拍了拍眼前年齡比自己小了一輪的劉寶,開口道了一句。
「汝可願改李姓?若你一去不回,那在我死後所立的墳墓左右便會有你的衣冠冢,與我齊享後人香火,如何?」
「李寶,願意!」
李寶激動萬分地答應了下來,然後當場就朝著李基磕頭。
「我記得你還沒有取字,由我給你取個字吧。」李基問道。
「請侯爺賜字。」李寶滿臉歡喜地開口。
李基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李寶,就取『三保』為字,望你保大漢,保萬民,也能保自己。」
當然,李基也希望這個字能夠給李寶帶來好運,讓李寶能夠順利地遠航歸來,且帶回一份能夠引領大漢走向不同方向的海圖。
得了李基賜字的李寶,可謂是歡喜之極,一連低聲念了好幾次,臉上依然滿是笑意。
翌日。
李基親自帶著李寶去面見劉備,言明了準備將李寶收為家族一員且改姓之事。
對於這等小事,劉備自然不會反對,反倒是頗為驚奇。
不過李基在言明了準備讓李寶率領遠航艦隊開拓航線之事後,劉備也是隨之明了,且相當積極地答應了下來。
當然,遠航艦隊的組建也絕非易事。
即便是籌備工作,也需要準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且李寶也需要進一步熟悉以及掌握大量航海事宜。(本章完)
借著那明亮的燈火,劉寶看清著李基的面容,眼眶不自覺地濕潤。
這個潛伏於皇宮多年,甚至能憑藉著心計手段,成為被呂玲綺所依仗的心腹常侍的劉寶,表情難以控制的失態。
「大丈夫何故做這女兒態?」
李基有些嚴厲地呵斥了劉寶一句,劉寶沒有反駁,反倒是有些傻傻地笑著。
對於一個天閹之人來說,劉寶從記事以來就不曾感受過父母的溫暖,甚至當年被黃巾軍裹挾前,劉寶就已經被家人給趕出了家門四處流浪。
即便是成為桃園眾的一份子被養育長大,劉寶也一直擔心自己的秘密被發現,繼而引來同伴們的白眼嫌棄,甚至被直接趕走。
只是就算劉寶再如何小心,在那種集體環境中,也不可能一直瞞得下去。
由於十常侍把控朝政,閹狗無疑是最被鄙夷之人。
即便是在桃園眾中,劉寶也不出所料地遭到了相當多的白眼,直至那一日躲在角落抽泣的劉寶身後傳來著一聲儒雅溫和的聲音。
「大丈夫何故做女兒態哭泣不止?」
對於劉寶而言,乃是侯爺給了自己一份自尊,依然將他視作真正的大丈夫,甚至為此呵斥了不少孩童。
與桃園眾中普遍更多的孩童會喜歡親近劉備不一樣,劉寶一直將自己視為侯爺的死忠,願意為侯爺效死而無悔。
也為了早日能為侯爺效力,劉寶近乎瘋狂地吸收學習著一切有用的東西。
而李基看著劉寶那傻樂的模樣,反倒是有些愧疚自己平日裡對於一些桃園眾的孩童們關心有些少了,問道。
「回到壽春可還住得適應?」
劉寶如實地回答著。「有些太過安逸無趣,每日除了練武就是讀書……」
說到這裡,劉寶的聲音一頓,追問道。「莫非又有什麼能用劉寶的地方?」
李基聞言,心中反倒多出了一分猶豫。
在李基原本的打算中,劉寶立下了這般不能公開的大功,足以讓他安享餘生了。
所以在劉寶安然離開司隸後,李基就沒有對劉寶做出什麼安排,單純讓劉寶開始適應脫離皇宮的平靜新生活。
只不過劉寶終日不是讀書就是練武,顯然仍有志氣。
所以,李基本是想著,或許今後能向劉備推薦本就是天閹的劉寶為近侍。
不圖劉寶掌握什麼權利,但也能為錦衣司體系下監視皇宮內部的眼線之一,在皇宮內安度餘生。
可這一刻,李基想到了一個劉寶更為適合的去向。
劉寶的好學,讓他成為桃園眾中為數不多對航海操船有所研究之人。
「劉寶,若是讓你出海開拓航線,你可願意?」
劉寶起身,單膝跪倒,正色答道。「只需侯爺一聲令下,劉寶縱使是粉身碎骨也絕不生半點遲疑,出海更是不在話下。」
「這是在問你的意向與想法,不是試探你的忠心,如實回答。」李基呵斥道。
「侯爺的命令便是劉寶的方向!」劉寶毫不猶豫地答道。
李基嘆息了一聲,開口道。
「那你便出海去吧,為大漢開拓出一條遠航的航線,一旦功成,你劉寶將會成為名垂青史的大丈夫。」
對於劉寶,李基自然是相當的了解。
除了心性堅韌以及忠心耿耿外,作為天閹之人的他僅存不多的執念就是成為真正的大丈夫。
眼下,這無疑就是一個機會。
此前揚州的海運蓬勃發展不假,但終究都是些近海航行,北不過至瀛洲,南也只是抵達林邑罷了。
當真想要實現在海外布局諸侯王的藍圖,那麼無疑要提前就開始做一系列的準備。
其中,找出一條往西的遠航航線,摸索清楚沿途的友邦情報,這無疑是重中之重。
當即,李基細細地向劉寶講述了讓劉寶率領一支遠航艦隊嘗試往西開闢航線的打算。
在州級海船試驗已經初成的情況下,遠航的條件儘管還顯得粗糙,但也不是沒有可行性的。
只是,風險無疑是極大的,一去或就是幾年的時間,甚至還有艦隊在異國他鄉盡數埋葬在海底的可能性。
可只要劉寶功成,那麼他的功績封侯必然不在話下,也將無人敢再詬病身體殘缺的問題。
最後,李基凝視著劉寶,再度給劉寶一次反悔的機會,問道。
「現在,我再問你一次,汝可願去?」
劉寶思索沉吟了片刻,然後開口道。
「僅有一求,望侯爺答應。」
「但說無妨。」李基答道。
劉寶咬著牙,大膽地說出著心中之願。「若一去不回,不知侯爺能為我立一衣冠冢。」
李基整個人的動作為之一頓,忍不住抬手拍了拍眼前年齡比自己小了一輪的劉寶,開口道了一句。
「汝可願改李姓?若你一去不回,那在我死後所立的墳墓左右便會有你的衣冠冢,與我齊享後人香火,如何?」
「李寶,願意!」
李寶激動萬分地答應了下來,然後當場就朝著李基磕頭。
「我記得你還沒有取字,由我給你取個字吧。」李基問道。
「請侯爺賜字。」李寶滿臉歡喜地開口。
李基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李寶,就取『三保』為字,望你保大漢,保萬民,也能保自己。」
當然,李基也希望這個字能夠給李寶帶來好運,讓李寶能夠順利地遠航歸來,且帶回一份能夠引領大漢走向不同方向的海圖。
得了李基賜字的李寶,可謂是歡喜之極,一連低聲念了好幾次,臉上依然滿是笑意。
翌日。
李基親自帶著李寶去面見劉備,言明了準備將李寶收為家族一員且改姓之事。
對於這等小事,劉備自然不會反對,反倒是頗為驚奇。
不過李基在言明了準備讓李寶率領遠航艦隊開拓航線之事後,劉備也是隨之明了,且相當積極地答應了下來。
當然,遠航艦隊的組建也絕非易事。
即便是籌備工作,也需要準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且李寶也需要進一步熟悉以及掌握大量航海事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