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面向未來的改革開始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05章 面向未來的改革開始了

  朱簡烜依次翻看了兒子們的報告,評估這些孩子們的思想傾向。

  他們這種思想傾向若是廣泛傳播,乃至直接應用到中央和地方治理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然後依次給他們做一些簡單的批覆,指出他們的分析和建議中的不合理處,不穩妥處,但沒有直接批判任何一個兒子。

  沒有直接說他們的分析和建議是錯的,沒有告訴他們不能那麼干,只是去分析那會造成什麼後果。

  這個回復的過程,也算是繼續給兒子們上課,而且是單獨的針對性的講課。

  朱簡烜給兒子們提出的問題,給兒子們安排的任務,全都可以算是繼承人考核的一部分。

  而這種考核是累積淘汰式的,明面上繁榮結果也只有通過和淘汰兩個。

  不過對於任何單獨的一次提問和討論,都沒有強制淘汰比例,不是必須要淘汰特定人數。

  除非某個皇子的思維明顯有大問題,而且是連續多次表現出類似的問題和缺陷,否則不會輕易淘汰他們。

  就像朱靖堅那樣,天生殺性極大,而且沒有自知的情況下,也會有多次機會確認情況。

  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考察,在朱簡烜的心目中不斷積累印象分。

  按照朱簡烜年輕時候的考量,會根據兒子們的表現,不斷的給他們累積賦分,最後選出一個總體最合心意的當繼承人。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天下局勢和心態的變化,朱簡烜對繼承人的規劃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現在朱簡烜不準備單獨選出一個繼承人了,而是將絕大部分有能力的兒子都篩選出來,讓他們在自己未來構建的體系之中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

  這一次的考核也是全員通過,只是不同的回答累積的印象分不同。

  朱簡烜兒子們的報告很多,而且是陸陸續續發到的,不是同時送過來的。

  朱簡烜平時還要處理別的事情,收到報告了就批了送出去,斷斷續續的看完回復完畢,時間也來到年關了。

  各部衙門放假了,除了留守值班和執勤的人員之外,大部分外地的官員和將領都回老家了。

  最近這些年,由於交通越來越便利,朱簡烜還專門給了合適的假期,曾經過年不能回老家的官員現在都能回家了。

  再加上朱簡烜主動控制順天府城的居民,現在真正能在城內落戶的就是宗室和勛貴以及少量退休官僚。

  就算是已經落戶的這些人,如果他們老家在外地的,過年期間也可能會回鄉去跟宗親團聚。

  順天府城內的大部分居民過年的時候都會離開,過年期間的順天府城格外冷清。

  以至於最近這些年,已經在順天府安家的宗室勛貴們,也會在過年期間開車去熱鬧的地方遊玩了。

  比如說最近的通州和房山,稍微遠一點的永平和天津,甚至有人直接跑南方去過冬。

  這就導致順天府城內更加的冷清了,過年期間的鞭炮聲都稀稀拉拉的。

  現在順天府比朱簡烜前世的大城市「季節性」還要強。

  不過朱簡烜在過年的時候,把留在順天府的高級宗室、勛貴、官僚們聚起來,在北苑新宮吃飯放煙花。

  還讓宮中和民間的藝人來表演節目,還用錄像設備錄下來廣播出去。

  讓不能來現場的人也有機會看。

  大明現在已經有了廣播電視系統,但是應用的範圍也還不是特別廣泛。

  朱簡烜搞這種晚會也算能起到宣傳作用。

  有了電視機,就能跟皇帝看一樣的節目了,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噱頭。

  除夕過後,天工二十六年正式開啟,世界各地的官民百姓們,開始用各自的方式走親訪友。

  大明朝廷和藩國統治的地方,包括大明本土、南洋、澳洲、西域、印度、天方、非洲、霖洲、美洲等正常過年。

  其他已經成為大明藩屬國的歐洲國家,無論官方也民間也開始在大明春節前後搞慶祝活動。

  新年開年後的各種活動中,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朱簡烜的生日。

  朱簡烜度過了自己四十九歲的生日之後,過年期間的漫長假期結束,官僚和將領們返回崗位。


  天工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的朝會開始後,朱簡烜就讓李銳出來宣讀幾份聖旨。

  首先是責令戶部負責控制減少童工,鼓勵寡婦改嫁,擴建孤兒院、養老院,擴大養老保險等新改革事宜。

  這些基本都是朱簡烜去年考慮好的,從兒子們的建議中提取出來的安排。

  下面的官僚們聽到這些安排,有的恍然有的感覺疑惑,有的隱約猜到了什麼,也有很多完全無法理解。

  因為朱簡烜這些新政令,基本都會有增加人口的效果。

  最典型的就是鼓勵寡婦改嫁,守寡的女子多半不會再生育,但是改嫁之後多半會再次生育。

  通常都是人口非常稀少的時候,朝廷才會專門鼓勵寡婦改嫁。

  比如說西漢初年和三國時期。

  甚至在需求最為迫切的時候,已婚女子跟丈夫分居的,都會被官員拉去改嫁。

  曹魏時期搞出過把出徵士兵的妻子拉去改嫁的事情。

  不能讓女人的肚子閒著。

  等到人口過多的明清時期,朝廷和民間都會鼓勵守寡了。

  但是大明現在的人口狀況,皇帝和朝廷的官員們都很清楚啊,大明本土就是人口太多了。

  人口基礎龐大,增長速度也不斷飆升,現在一年都快三千萬了。

  所以朝廷這些年一直在組織海外移民。

  情況都已經這樣了,皇帝卻還要鼓勵寡婦改嫁?這不是自己給自己上強度嗎?

  就算是一部分官員知道,皇帝讓大皇子去調查江南女子科舉的內情了,也一下子猜不到朱簡烜的真實思考邏輯。

  他們就是以為,皇帝覺得寡婦有錢還沒有固定的丈夫,就容易生出各種事端,所以才會這樣安排。

  實際上朱簡烜盯上的是工廠和商行,最先進入工廠和商行做工的就是底層的寡婦。

  不過這件事情倒沒有引起官僚、勛貴們的注意,就覺得這單純就是為了平復寡婦科舉相關的影響。

  李銳的第一份聖旨讀完,相關部門的官員一起躬身領旨。

  李銳去宣讀第二份聖旨。

  根據大皇子朱靖堅在江南地區的考察報告,首先做出對女子學校和女子科舉事務的明確規定。

  在此基礎上責令李銳和汪萊,在科學院和工程院之外,籌建獨立的教育院。

  教育院負責管理所有的學校和學生事務,包括曾經的所有的生員及以上有功名的百姓。

  學校體系內的各級結業考試,以及新設立的女學事務,也由教育院自行負責。

  同時負責編撰大明工程技術說明文檔、大明各級學校的教科書。

  以上諸般事務,在教育院下設立不同部門負責,科學院和工程院相關人員通力協助。

  設科學院大學士、工程院大學士、教育院大學士,三院主官默認加對應大學士銜併入內閣預機務。

  三院主官均由工匠系統出身的官員擔任。

  以後三院事務相關的奏章,由三院大學士專門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和傳達。

  以後禮部只負責傳統形式的科舉。

  這份聖旨宣讀出來之後,現場的所有宗室、勛貴、官員、工匠們都是滿心的驚愕。

  設立女子學校並開辦專門的女子科舉,這兩件事情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朱簡烜借著這件事情做的權力調整。

  這首先是再次調整了禮部的權力和職責,主要是把學校和學生的相關事務摘出去了,還將科舉相關事務一分為二了。

  同時正式拔高了科學、工程、教育三院的地位。

  朝廷的其他部門主官侍郎,以及分管幾個部門的尚書們,能給皇帝直接上奏章,但不能自行帶著奏章直接去找皇帝。

  他們的奏章要讓通政司公開傳遞,要讓內閣主動參與相關討論。

  還是因為現在的朝廷部門太多了,皇帝對各部門的主官都不是很熟悉,經常要讓內閣先給皇帝介紹情況。

  朝廷各部機構的地位在內閣之下。

  本一書一最一新一章一節

  在一一看!


  各部的侍郎甚至分管多個部門尚書們,總體的地位也都在內閣大學士之下。

  以前科學院和工程院的主管工匠,李銳和汪萊等人作為皇帝的親傳弟子,能以私人的形式直接去找皇帝說事兒。

  但那種形式不是官方的。

  現在皇帝的這份聖旨,在官方層面正式給了三院這樣的特權。

  三院主官身份直接就是大學士,不光明確可以直接去找皇帝報告,還要排除其他大學士的參與。

  而且三院直接多了三個固定的大學士,天工朝的大學士數量雖然較以往變多了,但也從來沒有超過十個過。

  現在三院的主官直接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額。

  以後三院就不是三個常規的朝廷部門了,而是介於內閣和部門之間的機構。

  現場的宗室、勛貴、官員們,心中都覺得皇帝實在是太偏愛這些工匠們了,只能說真的不愧是天工皇帝。

  但他們心中也都是服氣的,天工皇帝能當上皇帝,大明能有現在的成就,工匠們確實功不可沒。

  朱簡烜也一直以來就是擺明了忠實工匠,倒是讓大部分人員都沒有往別的地方想。

  實際上,朱簡烜的這種調整,是開始嘗試構建新的權力構架了,這是給自己去世之後的大明準備的。

  歐洲和美國有三權分離,神洲的分權邏輯與歐美不同,分權制衡的思路也不一樣。

  神洲的教育和科舉,直接關係到整個整個官僚體系更新換代,而官僚體系又是神洲帝國政治構架的基礎。

  神洲的教育考試相關事務非常重要,至少可以與歐美立法體系相提並論。

  所以朱簡烜要構建一套相對獨立的教育考試系統。

  讓教育院主管新式學校教育和考試,同時讓禮部繼續保留傳統科舉考試系統,兩者之間也產生一定的對抗作用。

  未來學校科舉系統出身的官員,與傳統科舉體系出身的官員,很大概率會形成具有一定對抗性的陣營。

  與此同時,朱簡烜自己判斷,自己去世之後,工匠們的地位很可能會迅速下降。

  自己要為了這種應激式的下降提前做好對沖式的拔高。

  大部分工匠們不擅長權力鬥爭,自己要在活著的時候給他們時間,形成類似學閥的既得利益群體。

  所以把教育、科研、工程這些有相關性的權力、人員、資源綁在一起煉化。

  這個體系的天然骨幹就是自己的徒子徒孫們。

  把傳統的技術工匠師徒傳承與學校相結合,擴大到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的規模。

  朱簡烜的聲威和權力前無古人,也很可能是後無來者的了。

  現在除非是強行大幅度砍掉宗室、勛貴、官僚們的到手的利益,把追隨自己的既得利益者全都打到對立面。

  否則對於各種常規調整性質的改革,都不會遇到什麼實質性的阻礙。

  就算是會讓很多人的利益受損,但只要不會動搖他們的地位,他們也都會選擇承受。

  因為一直以來,無論朱簡烜的計劃多麼的離譜和不可思議,最終的結果基本都是他們大獲全勝。

  就算是有人短暫的損失了一些利益,最終也會獲得更加長遠的巨大的利益。

  大明的官僚、工匠、勛貴、宗室們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了。

  在朱簡烜的計劃遭遇巨大的失敗,他們本人也因此遭受了巨大損失之前,他們現在的思維定勢不會改變。

  所以朱簡烜的現在的改革基本可以為所欲為。

  就算是現場的官員們心中有各種各樣的想法,聽完李銳宣讀的皇帝聖旨之後也全都恭恭敬敬的領旨照辦。

  朝會結束之後,各部門的官員馬上開工,優先干皇帝新安排的活兒。

  朱簡烜的兩大弟子,汪萊和李銳倆人,負責組建新的教育院,從禮部手裡接管原有的學校相關部門。

  朱簡烜這個皇帝,在臣子們忙碌的時候,也在繼續構建和完善自己的改革計劃。

  朱簡烜現在自己當皇帝的時候,無論大明的政府構架是什麼結構的,自己的命令都能被良好的貫徹執行。

  這是自己個人的巨大威望和權勢造成的,不能說明現有的權力構架是不是合理。


  等到自己離開之後,行政體系否能繼續相對穩定高效的運轉,就是構架本身的合理性決定的了。

  雖然朱簡烜現在的政令毫無阻礙,卻要以就算沒有自己的威望影響朝廷也能穩定運行為目標,做全面的改革。

  從天工二十六年開始,朱簡烜開始陸陸續續的發布各種詔令,調整和改變朝廷上的權力和事務流程。

  比如對標三院大學士,給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都加大學士身份,就職之後默認進內閣參與機務,也都直接向皇帝報告。

  這是將司法體系和監督體系,都從傳統的政務體系之中徹底剝離,作為兩套獨立的系統自行運轉。

  相當於把法院和檢察院獨立出來,提高到與行政機構接近的地位。

  又把勛封部改勛封院,同時設勛封院大學士,也直接進內閣參與機務,直接向皇帝報告勛封事務。

  這件事情的影響更小,勛封部本來就高度獨立,勛封部的主要官員也全部都是勛貴,專門管理勛貴事務,與常規政務無關。

  與此同時,大理寺卿、都御史、勛封大學士的設立,讓科學院、工程院、教育院的地位不再那麼特殊。

  普通官僚們開始覺得,皇帝是要調整朝廷部門構架了,不是專門提高工匠地位。

  在心中稍微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同時開始擔心接下來還有更多的調整,未來幾年他們可能會非常的忙碌。

  本來已經基本形成慣例的各種辦事流程,可能都要被打亂了重新梳理了。

  但天工皇帝想幹的事情,沒有人敢阻攔。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