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又是意外?
第391章 又是意外?
朱靖坤利用自己的地位,關鍵是自己帶來的聖旨和皇帝的授權,以及自己的習慣和脾氣,把會場的官員整體訓斥了一圈。
首先定下了一個主要的基調,所有牽扯進女子科舉事件的官員,現在都屬於罪臣了,接下來的所有行動都是贖罪。
他們在後續調查過程中的表現,直接決定了他們以前罪行的最終處罰方式,也就是禁止升遷的時間長度。
而這個具體的評價標準,雖然不完全掌握在朱靖坤手中,但是朱靖坤的報告顯然是最關鍵的因素。
然後詢問了解各地的基本情況,現場重點問了幾件相關事情,同時依靠這些事情,再做具體的提醒和警告。
既在氣勢上壓制所有人,也給出一些對官員也有好處的提醒,總體上控制當前的局勢,讓所有官員總體上服從和配合自己。
最後給所有的提學官安排了一些具體的命令,主要是就女子科舉的問題採集地方士紳的觀點。
讓所有的地方官員和提學官回到轄區之後,給轄區內的所有官吏和擁有生員、舉人、進士功名的百姓發通知。
讓這些地方士紳提前準備自己的觀點並撰寫報告。
作為江南提學官的朱靖坤,接下來會在江南地區巡視並接見這些士紳,查閱他們的報告並與他們的代表現場討論。
最後整理出江南士紳的意見匯報給朝廷,最終決定是否允許女子參加科舉,以及如何科舉。
朱靖坤覺得自己能夠大致猜到結果,但不敢用猜測取代實際調研。
該具體做的工作還是要做完,然後在與自己實現的分析總結做對比,驗證自己的分析邏輯是否有問題。
朱靖坤這種皇子接受的教育與普通士紳不同,甚至於實際做事的官員都有很大不同。
事情的具體結果如何,對他們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們已經習慣利用這個過程,驗證和加強自己的判斷能力。
這總判斷能力的高低,其實是對社會運行邏輯的掌握程度決定的,也就是俗話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
去地方調研倒也不需要朱靖坤專門安排,提學官本來就不能常駐在三司衙門駐地。
本來就要在轄區內的各府巡視並主持歲試,檢查學校和學生的情況。
這裡的學生包括已經取得功名的秀才,以及學校的學生。
天工朝以來,大明的教育和科舉系統,正在迅速分化成兩個互不統屬的體系。
一個當然是傳統的科舉路線,朝廷不管啟蒙的學習過程,學生在社學或者私塾學習甚至自學都行。
自認為有能力了的時候,可以請里正和一個秀才以及四個同鄉共同簽字保舉,然後就能去去參加正式的考試了。
歷經縣試、府試、歲試成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成績比較優秀的,有機會直接調到衙門當吏員,同時也就有俸祿了。
廩生制度已經廢除了,別說成績好的秀才,就算是舉人和進士,如果沒有在衙門任職,也沒辦法從朝廷領到俸祿。
不過現在朝廷用人規模遠超以前,所有的吏員都全部用秀才擔任,並由朝廷發放俸祿,相當於廩生了。
成績不是很好的生員,可以繼續參加每年舉行的歲試,衙門會繼續根據需要選人進衙門。
同時也可以去參加鄉試,通過之後就會成為舉人,舉人就有機會直接當官了。
與此同時,各種形式的新式官辦學校越來越多,與學校配套的科舉路線也逐漸形成新潮流。
官辦小學的畢業考試對應傳統縣試,官辦中學的畢業考試對應傳統府試,官辦大學的結業考試對應歲試。
大學畢業,且通過結業考試,同樣能獲得生員身份,成績比較優秀的,同樣可以直接進衙門去任職。
成績不是最優秀的,同樣可以繼續參加每年舉行一次的傳統歲試,然後根據成績進入衙門任職。
或者和傳統書生一樣,繼續直接參加鄉試,準備考取舉人進而直接當官。
崇禎朝以前,縣試和府試由縣令和知府直接組織,天工朝以後逐步改由專職的提學官負責。
歲試始終由三司的提學官負責,選拔舉人的鄉試由中央朝廷直接派遣官員主持。
朱靖坤在江南提學官的駐地休息了三天,等待蘇州本地的士紳接受本地官員的通知,自行思考討論並整理報告。
而就在這幾天裡面,新的意外再次發生了。
上海知州在會議結束之後,馬上乘坐機動車返回轄區,回到衙門之後把判官和秘書們叫來,準備按照朱靖坤的要求發通知。
結果卻首先收到了判官和秘書轉達的一件不合時宜的壞消息。
「黃呂氏死了是什麼意思?哪個黃呂氏?不會是硬要參加歲試的那個女童生……那個寡婦吧!」
上海州判官和秘書神色複雜的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今天上午,您走後不久,呂氏家中的僕人跑到衙門來報案,他們早上起來叫呂氏吃飯,發現呂氏被人殺了……」
上海知州確認了猜測之後,整個人直接就傻了。
這女人死的太不是時候了,如果大皇子再次問起這個女人,甚至要見見這個女人的話,自己該怎麼回答?
大皇子會不會懷疑,是包括自己在內的江南官員,直接殺了這個女子科舉事件的關鍵當事人?
應天府各行各業的工人叫歇齊行,攻打紫禁城導致皇帝直接遷都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呢。
如果大皇子甚至皇帝,懷疑江南官員為了對抗朝廷而殺人滅口,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關鍵是,這件事情不是江南官員乾的,特別是肯定不是自己乾的,自己得趕緊證明自己的清白。
上海知州愣神了幾秒鐘之後,趕緊繼續追問更多的細節:
「這到底怎麼回事?有嫌犯的蹤跡嗎?是不是黃呂氏夫家兄弟做的?」
上海判官將事先準備好的供詞拿出來:
「這是呂家僕人的供詞,目前沒有辦法確認跟黃呂氏夫家的關係,不過屬下已經讓人去召他們來問話了。
「根據呂家僕人的判斷,很可能是情殺或者是謀財害命,也有可能兼而有之……
「呂氏有幾個關係曖昧的知己友人,時有往來。
「昨日有一個林姓友人來呂家,似乎與呂氏發生了某些爭執,而後憤憤不平的離去。
「屬下也已經讓人去找林姓友人來問話了。」
上海知州聽罷咬牙切齒的說:
「那多半是有姦情了,這寡婦真的就是一個掃把星,就是一個麻煩的源頭。
「我現在和提學官得配合大殿下,召集本地官員和士紳討論事情。
「你其他的事情都別管了,現在專門盯著這件事情,動員一切力量用最快的速度調查清楚。
「最好……最好是三日內就弄清楚怎麼回事,在殿下來上海之前弄清楚怎麼回事,一定要抓到嫌疑人。
「我會跟提刑按察使打電話求助,這女人的身份太敏感了,按察司應該會調動人手相助的。
上海知州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判官,然後直接給提刑按察使打電話。
江南提刑按察使正在寫請罪的奏本,本來就心情鬱悶甚至感到焦頭爛額了。
收到上海知州的電話,聽了上海知州的報告之後,差點直接一巴掌抽在自己的臉上:
「你們都乾的什麼事啊!你們能不能讓我消停一點!」
但是提刑按察使也能夠相信,上海知州這麼突然的跟自己匯報,那這件事情大概率真的就是意外。
同時也知道這件事情真的麻煩而又敏感,這個女人在這個時候被殺實在是容易讓人想歪。
所以提刑按察使把上海知州訓了一頓後,也有氣無力的做出了安排:
「我會馬上安排人手去給你幫忙,但是我也會馬上將這件事情通報給大殿下。」
上海知州聽了前半句就想要趕緊道謝了,但是聽到後半句就驚呆了:
「不不不……不能這樣做啊,這時候太敏感了,還是儘量不要讓殿下知道吧……」
提刑按察使語氣低沉的說:
「就是敏感,才要跟殿下坦白。
「這女人的身份太重要了,這件事情肯定是瞞不住的。
「等到殿下自己發現了才是真的大麻煩。」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上海知州只能接受了提刑按察使的意見和警告。
掛了電話之後,提刑按察使就先放下寫到一半的請罪奏章,慌慌張張的跑去朱靖坤的住處求見了。
讓朱靖坤房門外的護衛通報,說是有非常緊急的事情要儘快報告。
朱靖坤也在寫報告,不知道這個提刑按察使為什麼忽然著急來見自己,但也不能故意不見對方。
萬一真的有什麼重要事情,因為自己不見他給耽誤了,就是自己的過錯了,就讓護衛把對方放了進來。
見面之後,提刑按察使趕緊行禮,然後大致說明了自己得到了消息。
朱靖坤聽完就忍不住皺眉,本能的想要發火訓斥質疑對方,但是話到嘴邊卻又消散無形了:
「好了我知道了,安排人手儘快去把事情調查清楚,無論是黃呂氏夫家的問題,還是姦情導致的,都得有個結果。」
提刑按察使看著朱靖坤頗為淡定,反而變得更加的慌張了,本能的想要強調那是意外。
但是又害怕朱靖坤不詢問,自己就主動強調,可能會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所以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剖白心跡。
朱靖坤卻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態,直接嘆息著搖頭擺手說:
「不用解釋了,我知道你們沒有這個膽子,故意在我過來的時候毀滅關鍵人證。
「就算是做了,在我怎麼問起之前,也不會馬上來告訴我。
「父皇對這件事情本來就很生氣了,如果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老人家真的會在江南官場大開殺戒的。
「所以我覺得你們不敢,也沒有人敢挑戰父皇的容忍度。
「你去忙吧,趕緊把關於土地交易問題的請罪書寫好,讓通政司給你們送去順天府。」
提刑按察使心驚肉跳的趕緊拱手躬身連聲稱是:
「是是是,我們絕對不敢,多謝殿下體量,屬下已經寫了大半了,收到消息趕緊過來報告殿下的。」
朱靖坤揮手讓提刑按察使回去,看著對方走出房門之後,把自己寫到一半的報告扔到了一邊。
拿起另外一份空白的秘奏題本,重新整理和撰寫一份另外報告的提綱。
寫完提綱,整理好思緒,沒有將報告完整寫出來,而是直接給自己老爹打電話。
普通臣子沒有機會直接打通皇帝的電話,但朱靖坤顯然不是一般臣子,可以直接叫到號的。
電話接通之後,朱靖坤趕緊按照組織好的提綱,跟父親直接口頭做匯報。
首先說明自己目前發現的情況,包括發現土地公司的交易有問題,包括自己讓江南提刑按察使主動請罪。
包括自己目前做好的安排和規劃,甚至還包括剛剛得知的寡婦黃呂氏的死。
最後說明自己的請求和建議。
請皇帝父親給自己另外多安排一些人手,保護自己的安全也配合自己繼續做事。
朱靖坤剛剛跟提刑按察使說的話是實話,但卻不是全部。
朱靖坤雖然確實覺得,江南官員在腦子正常的情況下,不會在這個時候直接殺人滅口。
但不敢保證這些官員裡面沒有瘋子。
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擺出特別可信的姿態,首先安撫了提刑按察使的情緒。
然後就馬上向自己老爹求援了。
最後朱靖坤口頭向父親建議,拆分現有的提刑按察使司,分別設立一個提點邢獄司,一個按察使司。
同時在府州縣級別,恢復崇禎後期使用過的提刑官,專職負責刑獄事宜,府州現有官員負責其他政務。
現在提刑按察使司一個衙門,本身既負責監督也負責審判和刑獄,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工作,職責過於複雜。
關鍵是有自己監督自己的嫌疑,發現了案件之後自己調查自己管理,甚至可能出現自己審判自己的情況。
對於情況複雜、牽扯眾多的案件,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員就不想正式立案調查,因為那是給他們自己的同僚製造麻煩。
土地公司回收土地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提刑按察使司並沒有出面制止,很可能就有這種考量在內。
府州縣基層官員直接負責審判,同樣有自己管自己和自己審判自己的問題。
特別是在府州縣主官和佐貳官都有審判權力的時候,雙方沆瀣一氣的概率就容易超過互相監督制衡的概率。
崇禎朝單獨設立提刑官,而後續又逐步取消的原因,是當時朝廷的財政無法支持。
但是現在的朝廷財政比當時充沛,足夠支持這種改革了。
朱簡烜收到兒子的電話,就知道對方大概率有什麼緊急事情要報告,所以拿起電話之後就先耐心聽完了對方的報告。
探後直接給出了回應:
「雖然這幫臣子應該沒有膽子跟你為難,但你的小心謹慎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你在江南先安穩幾日,專門收集聽取當地士紳的看法,不要急於做出任何激進的回應和決定。
「我會馬上給你安排更多的護衛人員,並給你調動江南錦衣衛的權力。
「另外安排三個駐防主力師南下,他們不受你的直接指揮,但會負責維持江南的穩定,並確保你的安全。
「至於拆分提刑按察使,以及設立提刑官的事情,我會考慮的。」
朱靖坤聽完就鬆了口氣:
「謝父皇。」
朱靖坤利用自己的地位,關鍵是自己帶來的聖旨和皇帝的授權,以及自己的習慣和脾氣,把會場的官員整體訓斥了一圈。
首先定下了一個主要的基調,所有牽扯進女子科舉事件的官員,現在都屬於罪臣了,接下來的所有行動都是贖罪。
他們在後續調查過程中的表現,直接決定了他們以前罪行的最終處罰方式,也就是禁止升遷的時間長度。
而這個具體的評價標準,雖然不完全掌握在朱靖坤手中,但是朱靖坤的報告顯然是最關鍵的因素。
然後詢問了解各地的基本情況,現場重點問了幾件相關事情,同時依靠這些事情,再做具體的提醒和警告。
既在氣勢上壓制所有人,也給出一些對官員也有好處的提醒,總體上控制當前的局勢,讓所有官員總體上服從和配合自己。
最後給所有的提學官安排了一些具體的命令,主要是就女子科舉的問題採集地方士紳的觀點。
讓所有的地方官員和提學官回到轄區之後,給轄區內的所有官吏和擁有生員、舉人、進士功名的百姓發通知。
讓這些地方士紳提前準備自己的觀點並撰寫報告。
作為江南提學官的朱靖坤,接下來會在江南地區巡視並接見這些士紳,查閱他們的報告並與他們的代表現場討論。
最後整理出江南士紳的意見匯報給朝廷,最終決定是否允許女子參加科舉,以及如何科舉。
朱靖坤覺得自己能夠大致猜到結果,但不敢用猜測取代實際調研。
該具體做的工作還是要做完,然後在與自己實現的分析總結做對比,驗證自己的分析邏輯是否有問題。
朱靖坤這種皇子接受的教育與普通士紳不同,甚至於實際做事的官員都有很大不同。
事情的具體結果如何,對他們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們已經習慣利用這個過程,驗證和加強自己的判斷能力。
這總判斷能力的高低,其實是對社會運行邏輯的掌握程度決定的,也就是俗話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
去地方調研倒也不需要朱靖坤專門安排,提學官本來就不能常駐在三司衙門駐地。
本來就要在轄區內的各府巡視並主持歲試,檢查學校和學生的情況。
這裡的學生包括已經取得功名的秀才,以及學校的學生。
天工朝以來,大明的教育和科舉系統,正在迅速分化成兩個互不統屬的體系。
一個當然是傳統的科舉路線,朝廷不管啟蒙的學習過程,學生在社學或者私塾學習甚至自學都行。
自認為有能力了的時候,可以請里正和一個秀才以及四個同鄉共同簽字保舉,然後就能去去參加正式的考試了。
歷經縣試、府試、歲試成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成績比較優秀的,有機會直接調到衙門當吏員,同時也就有俸祿了。
廩生制度已經廢除了,別說成績好的秀才,就算是舉人和進士,如果沒有在衙門任職,也沒辦法從朝廷領到俸祿。
不過現在朝廷用人規模遠超以前,所有的吏員都全部用秀才擔任,並由朝廷發放俸祿,相當於廩生了。
成績不是很好的生員,可以繼續參加每年舉行的歲試,衙門會繼續根據需要選人進衙門。
同時也可以去參加鄉試,通過之後就會成為舉人,舉人就有機會直接當官了。
與此同時,各種形式的新式官辦學校越來越多,與學校配套的科舉路線也逐漸形成新潮流。
官辦小學的畢業考試對應傳統縣試,官辦中學的畢業考試對應傳統府試,官辦大學的結業考試對應歲試。
大學畢業,且通過結業考試,同樣能獲得生員身份,成績比較優秀的,同樣可以直接進衙門去任職。
成績不是最優秀的,同樣可以繼續參加每年舉行一次的傳統歲試,然後根據成績進入衙門任職。
或者和傳統書生一樣,繼續直接參加鄉試,準備考取舉人進而直接當官。
崇禎朝以前,縣試和府試由縣令和知府直接組織,天工朝以後逐步改由專職的提學官負責。
歲試始終由三司的提學官負責,選拔舉人的鄉試由中央朝廷直接派遣官員主持。
朱靖坤在江南提學官的駐地休息了三天,等待蘇州本地的士紳接受本地官員的通知,自行思考討論並整理報告。
而就在這幾天裡面,新的意外再次發生了。
上海知州在會議結束之後,馬上乘坐機動車返回轄區,回到衙門之後把判官和秘書們叫來,準備按照朱靖坤的要求發通知。
結果卻首先收到了判官和秘書轉達的一件不合時宜的壞消息。
「黃呂氏死了是什麼意思?哪個黃呂氏?不會是硬要參加歲試的那個女童生……那個寡婦吧!」
上海州判官和秘書神色複雜的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今天上午,您走後不久,呂氏家中的僕人跑到衙門來報案,他們早上起來叫呂氏吃飯,發現呂氏被人殺了……」
上海知州確認了猜測之後,整個人直接就傻了。
這女人死的太不是時候了,如果大皇子再次問起這個女人,甚至要見見這個女人的話,自己該怎麼回答?
大皇子會不會懷疑,是包括自己在內的江南官員,直接殺了這個女子科舉事件的關鍵當事人?
應天府各行各業的工人叫歇齊行,攻打紫禁城導致皇帝直接遷都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呢。
如果大皇子甚至皇帝,懷疑江南官員為了對抗朝廷而殺人滅口,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關鍵是,這件事情不是江南官員乾的,特別是肯定不是自己乾的,自己得趕緊證明自己的清白。
上海知州愣神了幾秒鐘之後,趕緊繼續追問更多的細節:
「這到底怎麼回事?有嫌犯的蹤跡嗎?是不是黃呂氏夫家兄弟做的?」
上海判官將事先準備好的供詞拿出來:
「這是呂家僕人的供詞,目前沒有辦法確認跟黃呂氏夫家的關係,不過屬下已經讓人去召他們來問話了。
「根據呂家僕人的判斷,很可能是情殺或者是謀財害命,也有可能兼而有之……
「呂氏有幾個關係曖昧的知己友人,時有往來。
「昨日有一個林姓友人來呂家,似乎與呂氏發生了某些爭執,而後憤憤不平的離去。
「屬下也已經讓人去找林姓友人來問話了。」
上海知州聽罷咬牙切齒的說:
「那多半是有姦情了,這寡婦真的就是一個掃把星,就是一個麻煩的源頭。
「我現在和提學官得配合大殿下,召集本地官員和士紳討論事情。
「你其他的事情都別管了,現在專門盯著這件事情,動員一切力量用最快的速度調查清楚。
「最好……最好是三日內就弄清楚怎麼回事,在殿下來上海之前弄清楚怎麼回事,一定要抓到嫌疑人。
「我會跟提刑按察使打電話求助,這女人的身份太敏感了,按察司應該會調動人手相助的。
上海知州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判官,然後直接給提刑按察使打電話。
江南提刑按察使正在寫請罪的奏本,本來就心情鬱悶甚至感到焦頭爛額了。
收到上海知州的電話,聽了上海知州的報告之後,差點直接一巴掌抽在自己的臉上:
「你們都乾的什麼事啊!你們能不能讓我消停一點!」
但是提刑按察使也能夠相信,上海知州這麼突然的跟自己匯報,那這件事情大概率真的就是意外。
同時也知道這件事情真的麻煩而又敏感,這個女人在這個時候被殺實在是容易讓人想歪。
所以提刑按察使把上海知州訓了一頓後,也有氣無力的做出了安排:
「我會馬上安排人手去給你幫忙,但是我也會馬上將這件事情通報給大殿下。」
上海知州聽了前半句就想要趕緊道謝了,但是聽到後半句就驚呆了:
「不不不……不能這樣做啊,這時候太敏感了,還是儘量不要讓殿下知道吧……」
提刑按察使語氣低沉的說:
「就是敏感,才要跟殿下坦白。
「這女人的身份太重要了,這件事情肯定是瞞不住的。
「等到殿下自己發現了才是真的大麻煩。」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上海知州只能接受了提刑按察使的意見和警告。
掛了電話之後,提刑按察使就先放下寫到一半的請罪奏章,慌慌張張的跑去朱靖坤的住處求見了。
讓朱靖坤房門外的護衛通報,說是有非常緊急的事情要儘快報告。
朱靖坤也在寫報告,不知道這個提刑按察使為什麼忽然著急來見自己,但也不能故意不見對方。
萬一真的有什麼重要事情,因為自己不見他給耽誤了,就是自己的過錯了,就讓護衛把對方放了進來。
見面之後,提刑按察使趕緊行禮,然後大致說明了自己得到了消息。
朱靖坤聽完就忍不住皺眉,本能的想要發火訓斥質疑對方,但是話到嘴邊卻又消散無形了:
「好了我知道了,安排人手儘快去把事情調查清楚,無論是黃呂氏夫家的問題,還是姦情導致的,都得有個結果。」
提刑按察使看著朱靖坤頗為淡定,反而變得更加的慌張了,本能的想要強調那是意外。
但是又害怕朱靖坤不詢問,自己就主動強調,可能會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所以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剖白心跡。
朱靖坤卻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態,直接嘆息著搖頭擺手說:
「不用解釋了,我知道你們沒有這個膽子,故意在我過來的時候毀滅關鍵人證。
「就算是做了,在我怎麼問起之前,也不會馬上來告訴我。
「父皇對這件事情本來就很生氣了,如果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老人家真的會在江南官場大開殺戒的。
「所以我覺得你們不敢,也沒有人敢挑戰父皇的容忍度。
「你去忙吧,趕緊把關於土地交易問題的請罪書寫好,讓通政司給你們送去順天府。」
提刑按察使心驚肉跳的趕緊拱手躬身連聲稱是:
「是是是,我們絕對不敢,多謝殿下體量,屬下已經寫了大半了,收到消息趕緊過來報告殿下的。」
朱靖坤揮手讓提刑按察使回去,看著對方走出房門之後,把自己寫到一半的報告扔到了一邊。
拿起另外一份空白的秘奏題本,重新整理和撰寫一份另外報告的提綱。
寫完提綱,整理好思緒,沒有將報告完整寫出來,而是直接給自己老爹打電話。
普通臣子沒有機會直接打通皇帝的電話,但朱靖坤顯然不是一般臣子,可以直接叫到號的。
電話接通之後,朱靖坤趕緊按照組織好的提綱,跟父親直接口頭做匯報。
首先說明自己目前發現的情況,包括發現土地公司的交易有問題,包括自己讓江南提刑按察使主動請罪。
包括自己目前做好的安排和規劃,甚至還包括剛剛得知的寡婦黃呂氏的死。
最後說明自己的請求和建議。
請皇帝父親給自己另外多安排一些人手,保護自己的安全也配合自己繼續做事。
朱靖坤剛剛跟提刑按察使說的話是實話,但卻不是全部。
朱靖坤雖然確實覺得,江南官員在腦子正常的情況下,不會在這個時候直接殺人滅口。
但不敢保證這些官員裡面沒有瘋子。
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擺出特別可信的姿態,首先安撫了提刑按察使的情緒。
然後就馬上向自己老爹求援了。
最後朱靖坤口頭向父親建議,拆分現有的提刑按察使司,分別設立一個提點邢獄司,一個按察使司。
同時在府州縣級別,恢復崇禎後期使用過的提刑官,專職負責刑獄事宜,府州現有官員負責其他政務。
現在提刑按察使司一個衙門,本身既負責監督也負責審判和刑獄,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工作,職責過於複雜。
關鍵是有自己監督自己的嫌疑,發現了案件之後自己調查自己管理,甚至可能出現自己審判自己的情況。
對於情況複雜、牽扯眾多的案件,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員就不想正式立案調查,因為那是給他們自己的同僚製造麻煩。
土地公司回收土地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提刑按察使司並沒有出面制止,很可能就有這種考量在內。
府州縣基層官員直接負責審判,同樣有自己管自己和自己審判自己的問題。
特別是在府州縣主官和佐貳官都有審判權力的時候,雙方沆瀣一氣的概率就容易超過互相監督制衡的概率。
崇禎朝單獨設立提刑官,而後續又逐步取消的原因,是當時朝廷的財政無法支持。
但是現在的朝廷財政比當時充沛,足夠支持這種改革了。
朱簡烜收到兒子的電話,就知道對方大概率有什麼緊急事情要報告,所以拿起電話之後就先耐心聽完了對方的報告。
探後直接給出了回應:
「雖然這幫臣子應該沒有膽子跟你為難,但你的小心謹慎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你在江南先安穩幾日,專門收集聽取當地士紳的看法,不要急於做出任何激進的回應和決定。
「我會馬上給你安排更多的護衛人員,並給你調動江南錦衣衛的權力。
「另外安排三個駐防主力師南下,他們不受你的直接指揮,但會負責維持江南的穩定,並確保你的安全。
「至於拆分提刑按察使,以及設立提刑官的事情,我會考慮的。」
朱靖坤聽完就鬆了口氣:
「謝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