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東江沈太爺
甘夫號是在雲從島被東江水師的巡船發現的,這是朝鮮北部最大的島嶼,就在皮島東邊數十里的海外,島上有東江鎮的駐軍。
所謂皮島、雲從島都是近年來明人的叫法,朝鮮人還是叫椵島、身彌島。替兩島重新命名的正是東江大帥毛文龍,其中皮島典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雲從島則取「雲從龍」之意。
天啟元年,時為練兵游擊的毛文龍在遼東局勢崩壞之際,率勇士一百九十七人乘坐四艘沙船,從海路奇襲鎮江,擒斬後金守將,在敵後光複數百里失地,史稱鎮江大捷。
一年後,毛文龍在登萊巡撫袁可立的支持下開鎮皮島,是為東江鎮。其本人的官運也像坐火箭一樣飆升,如今已累加至正一品的左都督,賜尚方寶劍,掛征虜前將軍印。
雖然被後金軍趕出了鎮江及朝鮮內地,但東江鎮卻憑藉水軍優勢守住遼東和朝鮮的大批海島,甚至還一度占據了遼東半島南端的金州、旅順等地,一時之間成為後金的心腹之患。
如今的毛大帥坐鎮皮島,一方面收納遼民在諸島大興屯田,另一方面則奉旨通商,廣招登萊蘇杭等地的商人北上,漸漸把這個寸草不生的荒島建設成西朝鮮灣的海上都會。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關鍵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視,那就是毛大帥的便宜老丈人——人稱東江沈太爺的沈世魁。
這個沈世魁本來只是遼陽城裡的一個牙行買頭,天啟元年三月遼陽失陷,他在城破之際逃了出來,碾轉來到鎮江,不久後就發生了毛文龍奇襲鎮江之事。
沈世魁本人雖長得不咋地,但卻有一個國色天香的乾女兒。此女本是牙行養大的瘦馬,從小就認沈世魁做了乾爹,遼陽城破時也跟著他一起逃難。
為了取得進身之階,沈世魁用義女做門包兒敲開了毛文龍的帥府大門。可憐毛大帥活了四十多年,就沒在溫柔鄉里打過滾,哪裡扛得住他這美人計?
須知毛文龍早年混得不咋地,三十多歲才娶上媳婦,其妻張氏一直在杭州老家呆著。毛大帥在關外連個暖被窩的都沒有,於是又在遼陽娶了一房小妾,生完兒子第二年就趕上遼陽城破,這新納的小妾又一命嗚呼了。
而沈世魁的乾女兒不僅天生媚骨,且從小就學習取悅男人的種種技巧,毛大帥哪受得了這個?很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沈世魁也隨之成為毛文龍軍中的紅人,大小將校見了他都得稱一聲沈太爺。
不過義女只是塊敲門磚,沈太爺真正受到毛文龍倚重那還是靠的自家本事。
天啟二年底毛文龍進駐皮島,沈世魁見東江鎮財政緊張,於是攛掇毛大帥上疏請求奉旨通商。毛文龍也是商人家庭出身,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在奏疏被批准後便讓沈世魁協助他辦理通商事宜。
沈太爺大字不識一籮筐,做買頭全憑三寸不爛之舌,外加一顆七竅玲瓏心,對於商賈經濟之道乃是行家裡手。
他協助毛文龍在皮島和蛇浦設柵收稅,在鐵山開設馬市,並一手制定東江貿易的規則,還曾多次親赴登萊和朝鮮招商引資,並派人去蘇杭吸納商人。
短短數年,皮島成為東北亞海上貿易的樞紐,並通過釜山倭館貿易接入龐大的全球貿易網絡。憑藉通商之利,毛文龍不僅招募了三四萬精兵,更讓麾下近二十萬遼東難民獲得了生計。
毛文龍看便宜老丈人幹得不錯,乾脆給沈世魁掛了個都司職銜,專辦通商事宜。沈太爺則趁機發揮特長,在東江鎮長袖善舞,帶領東江諸將共同富裕,不僅被毛文龍倚為心腹,在大小將校中也是深孚人望。
如今東江貿易的攤子越鋪越大,毛大帥也越來越懶得過問細務,沈太爺每天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卻又甘之若飴。想當年他不過是遼陽城中一介市儈,哪曾想到有一天能如此風光?
這天,沈世魁向毛大帥匯報完工作,哼著小曲回到府中,剛在朝鮮婢女的服侍下開始泡腳。
突然,他的侄子沈志祥風風火火跑了過來,滿臉興奮道:「雲從島那嘎達來了個姓林的商人,想要求見叔父。」
沈世魁的幾個兒子都不成器,當年都是遼陽城裡遊手好閒的街溜子,唯有這個大侄子還算上道。因此沈世魁對他一向是視如己出,這兩年也讓他幫著打理通商事宜。
今日不知為何這大侄子也毛毛躁躁的,沈世魁有些心煩地擺了擺手:「入娘的,俺還當咋地啦,原來是個高麗商人,打甚鳥緊?王、胡兩位天使在朝鮮,眼瞅就要回來,大帥讓俺負責接待,沒瞅見你叔這幾天忙得爛眼兒趕蒼蠅?」
他侄兒還沒開口,沈世魁又道:「這兩位可是魏公公身邊的紅人,這事對俺們東江鎮賊重要,大帥都要一點點親自過問,你叔這剛從大帥府上回來,你個癟犢子又來多事。快快退下,俺還得尋思尋思給兩位公公的禮單。」
沈志祥剛要退下,沈世魁忽又覺得有些不對勁,他這個大侄子向來不是個莽撞人,不知為何今日會一反常態。
一念及此,他又向侄兒招了招手:「且慢,這個高麗商人是什麼路數?」
沈志祥搖頭道:「叔,這個姓林的不是朝鮮商人,是俺們大明的商人。」
「哦?大明的商人,那咋會從東邊過來?」沈世魁皺了皺眉,海上航線都有固定的針路,大明的商人都是從西邊的車牛島而來,莫非這個姓林的是使團里的商賈,提前過來打前陣?
但使團也是從皮島向北去宣沙浦,然後走陸路去的朝鮮王京漢城,回程時應該還是走這條路,不應該經過雲從島啊。
沈世魁滿腹疑慮,卻聽他侄兒回道:「這個姓林的雖然是大明商人,但卻是從倭國過來的。」
「哎呀媽呀!」沈世魁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來,把替他洗腳的朝鮮婢女嚇了一跳,「從倭國過來的?這廝現在哪裡?」
所謂皮島、雲從島都是近年來明人的叫法,朝鮮人還是叫椵島、身彌島。替兩島重新命名的正是東江大帥毛文龍,其中皮島典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雲從島則取「雲從龍」之意。
天啟元年,時為練兵游擊的毛文龍在遼東局勢崩壞之際,率勇士一百九十七人乘坐四艘沙船,從海路奇襲鎮江,擒斬後金守將,在敵後光複數百里失地,史稱鎮江大捷。
一年後,毛文龍在登萊巡撫袁可立的支持下開鎮皮島,是為東江鎮。其本人的官運也像坐火箭一樣飆升,如今已累加至正一品的左都督,賜尚方寶劍,掛征虜前將軍印。
雖然被後金軍趕出了鎮江及朝鮮內地,但東江鎮卻憑藉水軍優勢守住遼東和朝鮮的大批海島,甚至還一度占據了遼東半島南端的金州、旅順等地,一時之間成為後金的心腹之患。
如今的毛大帥坐鎮皮島,一方面收納遼民在諸島大興屯田,另一方面則奉旨通商,廣招登萊蘇杭等地的商人北上,漸漸把這個寸草不生的荒島建設成西朝鮮灣的海上都會。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關鍵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視,那就是毛大帥的便宜老丈人——人稱東江沈太爺的沈世魁。
這個沈世魁本來只是遼陽城裡的一個牙行買頭,天啟元年三月遼陽失陷,他在城破之際逃了出來,碾轉來到鎮江,不久後就發生了毛文龍奇襲鎮江之事。
沈世魁本人雖長得不咋地,但卻有一個國色天香的乾女兒。此女本是牙行養大的瘦馬,從小就認沈世魁做了乾爹,遼陽城破時也跟著他一起逃難。
為了取得進身之階,沈世魁用義女做門包兒敲開了毛文龍的帥府大門。可憐毛大帥活了四十多年,就沒在溫柔鄉里打過滾,哪裡扛得住他這美人計?
須知毛文龍早年混得不咋地,三十多歲才娶上媳婦,其妻張氏一直在杭州老家呆著。毛大帥在關外連個暖被窩的都沒有,於是又在遼陽娶了一房小妾,生完兒子第二年就趕上遼陽城破,這新納的小妾又一命嗚呼了。
而沈世魁的乾女兒不僅天生媚骨,且從小就學習取悅男人的種種技巧,毛大帥哪受得了這個?很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沈世魁也隨之成為毛文龍軍中的紅人,大小將校見了他都得稱一聲沈太爺。
不過義女只是塊敲門磚,沈太爺真正受到毛文龍倚重那還是靠的自家本事。
天啟二年底毛文龍進駐皮島,沈世魁見東江鎮財政緊張,於是攛掇毛大帥上疏請求奉旨通商。毛文龍也是商人家庭出身,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在奏疏被批准後便讓沈世魁協助他辦理通商事宜。
沈太爺大字不識一籮筐,做買頭全憑三寸不爛之舌,外加一顆七竅玲瓏心,對於商賈經濟之道乃是行家裡手。
他協助毛文龍在皮島和蛇浦設柵收稅,在鐵山開設馬市,並一手制定東江貿易的規則,還曾多次親赴登萊和朝鮮招商引資,並派人去蘇杭吸納商人。
短短數年,皮島成為東北亞海上貿易的樞紐,並通過釜山倭館貿易接入龐大的全球貿易網絡。憑藉通商之利,毛文龍不僅招募了三四萬精兵,更讓麾下近二十萬遼東難民獲得了生計。
毛文龍看便宜老丈人幹得不錯,乾脆給沈世魁掛了個都司職銜,專辦通商事宜。沈太爺則趁機發揮特長,在東江鎮長袖善舞,帶領東江諸將共同富裕,不僅被毛文龍倚為心腹,在大小將校中也是深孚人望。
如今東江貿易的攤子越鋪越大,毛大帥也越來越懶得過問細務,沈太爺每天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卻又甘之若飴。想當年他不過是遼陽城中一介市儈,哪曾想到有一天能如此風光?
這天,沈世魁向毛大帥匯報完工作,哼著小曲回到府中,剛在朝鮮婢女的服侍下開始泡腳。
突然,他的侄子沈志祥風風火火跑了過來,滿臉興奮道:「雲從島那嘎達來了個姓林的商人,想要求見叔父。」
沈世魁的幾個兒子都不成器,當年都是遼陽城裡遊手好閒的街溜子,唯有這個大侄子還算上道。因此沈世魁對他一向是視如己出,這兩年也讓他幫著打理通商事宜。
今日不知為何這大侄子也毛毛躁躁的,沈世魁有些心煩地擺了擺手:「入娘的,俺還當咋地啦,原來是個高麗商人,打甚鳥緊?王、胡兩位天使在朝鮮,眼瞅就要回來,大帥讓俺負責接待,沒瞅見你叔這幾天忙得爛眼兒趕蒼蠅?」
他侄兒還沒開口,沈世魁又道:「這兩位可是魏公公身邊的紅人,這事對俺們東江鎮賊重要,大帥都要一點點親自過問,你叔這剛從大帥府上回來,你個癟犢子又來多事。快快退下,俺還得尋思尋思給兩位公公的禮單。」
沈志祥剛要退下,沈世魁忽又覺得有些不對勁,他這個大侄子向來不是個莽撞人,不知為何今日會一反常態。
一念及此,他又向侄兒招了招手:「且慢,這個高麗商人是什麼路數?」
沈志祥搖頭道:「叔,這個姓林的不是朝鮮商人,是俺們大明的商人。」
「哦?大明的商人,那咋會從東邊過來?」沈世魁皺了皺眉,海上航線都有固定的針路,大明的商人都是從西邊的車牛島而來,莫非這個姓林的是使團里的商賈,提前過來打前陣?
但使團也是從皮島向北去宣沙浦,然後走陸路去的朝鮮王京漢城,回程時應該還是走這條路,不應該經過雲從島啊。
沈世魁滿腹疑慮,卻聽他侄兒回道:「這個姓林的雖然是大明商人,但卻是從倭國過來的。」
「哎呀媽呀!」沈世魁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來,把替他洗腳的朝鮮婢女嚇了一跳,「從倭國過來的?這廝現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