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貿易村社
林海不置可否道:「不行嗎?難道侯爺覺得這裡不夠好?」
米格爾搖頭道:「不是不夠好,而是你沒有這個實力。」
林海認真道:「請侯爺仔細說說吧。」
米格爾道:「正如我所言,這裡是通往長崎和馬尼拉的必經之地。不管是誰占據了這裡,都會讓大員的荷蘭人和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坐立不安,他們的商船將時刻面臨威脅。」
林海道:「可是侯爺不是剛剛說過,如果把這裡要塞化……」
「前提是你有足夠的錢把這裡要塞化。」米格爾打斷了林海的話,「而且任何要塞都要靠士兵防守,如果假想敵是荷蘭人或西班牙人,這裡至少需要一千名訓練有素的士兵駐防,光靠雞籠出產的鹿皮根本支撐不了這個開銷。」
林海沉默了一會,又道:「如果我還能從福建或浙江獲得大量生絲,在這裡經營到長崎和平戶的轉口貿易,那麼侯爺覺得能行嗎?」
米格爾回道:「這要看你的生絲貿易能做到多大規模了。不過如果雞籠的鹿皮養不活駐紮在這裡的軍隊,那你何必要費這個勁?福建到長崎的生絲貿易本來就很興旺,並不需要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就能開展。」
林海笑而不語,心道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附近有礦,而且是金銅銀礦、煤礦、硫磺礦、明礬礦、硃砂礦都有。
如果不考慮這些礦產,事實上米格爾說的一點都沒錯。
在原本的歷史上,西班牙人因為屢受大員荷蘭人的劫掠,在天啟六年出兵占領了基隆。然而因為和鄭芝龍關係不佳,再加上跟日本人鬧翻了,這塊殖民地從建立伊始就入不敷出,需要馬尼拉方面不斷投入。
西班牙人在社寮島建立的要塞遠比米格爾說的完備,然而由於馬尼拉不斷削減駐軍人數,到崇禎十三年荷西基隆戰役時只剩下四百人。最終荷蘭人僅僅用了六天時間就打贏了這場戰爭,順利奪得基隆。
說話間,博望號已停在了港灣中。
剛剛下錨,就有兩條獨木舟爭先恐後劃了過來。那獨木舟長約三四丈,寬達丈余,乃是用生長了幾百年的樟樹掏空而成。
「遠方的客人,歡迎來到雞籠。」率先靠近的獨木舟上傳來了一句閩南話,接著又說了一句日語,林海猜測應該也是歡迎的意思。
說話之人站在獨木舟上,大約二十出頭,上身穿著鹿皮,下身圍著兩塊遮羞布,頭髮只留頭頂部分,披散在腦後好似一個頭陀。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耳朵,兩個耳垂上均打了一個大大的圓孔,孔中放置有一根拇指粗的短木棍,把他的耳垂撐得很大,看上去感覺很疼。
然而這人早已習慣並不覺得疼痛,說話時面帶笑容,露出缺了兩齒的一口黃牙。舟中除他之外還有幾名槳手,所有人的造型都是大同小異。
這人怎麼看也不像華人或日本人,但卻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和日語,這實在有些超出林海的預計。
「多謝,你是金包里人還是大雞籠人?」米格爾用粵語向獨木舟喊話。
「金包里,我是金包里社的,我叫歐灣。」那人換上粵語朝米格爾咧嘴直笑,接著又轉頭對後面那條獨木舟嘰里咕嚕說了幾句土語,眼中帶有一絲嘲諷。
後面獨木舟上也站著一個土人,另有幾名坐著的槳手,裝束打扮也和歐灣那伙人差不多。
站著那人聽到歐灣的話,臉色不太好看。他先是嘰里咕嚕回了歐灣幾句,接著又擠出一絲笑容,用粵語對博望號喊道:「明國的客人,等你們和金包里做完交易,也歡迎來我們大雞籠做客。」
「好說好說。」米格爾笑著對其揮手。
於是後面那獨木舟劃開了,之前說話的歐灣道:「那麼,各位明國客人,請隨我來吧。」
米格爾對林海道:「我們跟著這個歐灣,先去金包里社。」
林海不解道:「這兩條獨木舟是怎麼回事?」
米格爾笑道:「他們在爭奪率先和我們開展交易的機會。」
「用賽獨木舟的方式?」林海回憶了一下,那兩條獨木舟似乎是停在一起的,等到博望號泊船後才同時劃了過來。
米格爾道:「是的,如你所見,歐灣這條船贏了。」
林海若有所悟道:「也就是說,這兩條船分別代表你剛才說的那兩個村社。這兩個村社在商業上互相競爭,但總體上關係還比較融洽,所以採用和平方式來決定這裡的貿易秩序。」
米格爾道:「沒錯,這兩個村社完全依靠貿易生存。對他們來說,賽獨木舟是最好的機制,既避免了兩個村社之間的爭鬥,同時也讓外來的海商難以利用他們的競爭來提價。」
林海總算是明白了米格爾在宜蘭說的話,看到眼前這一幕,他也毫不懷疑噶瑪蘭人的貿易對象就是基隆這兩個村社。
難怪宜蘭貿易的利潤率高達十倍,和眼前這夥人相比,噶瑪蘭人簡直就是商業小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林海苦笑:「看來,接下來的交易並不是那麼令人期待。」
米格爾打趣道:「也沒那麼壞,除了那些壓艙的印度硝石,你可以在這裡把貨艙全部清空。我們不是馬上就要離開福爾摩莎了嗎?那些小玩意兒在別處可就一文不值了。」
說話間,博望號已經跟著歐灣的獨木舟停在了社寮島的港灣中。
「明國的客人們,請跟我上島吧,我們金包里社就在前面。不知各位是想先做買賣還是先吃飯?我們這裡有美味的菜餚,還有本地的小米酒,都可以用銀子或銅錢付帳。」
聽著歐灣滿懷熱情的介紹,林海有一種到了後世旅遊景點的錯覺,敢情這是一條龍服務?
當天中午,博望號的船員們就在金包里社進餐。在顛簸的海船上晃悠了大半個月,總算能腳踏實地吃個飯了,而且菜品還不賴。
鮮美的海魚,細嫩的鹿肉,還有烤得金黃的蘭嶼豬……雖然烹飪技巧不算精到,但勝在新鮮,這比船上那些醃肉要強得多。
就在林海大快朵頤的時候,突然身後傳來一個聲音:「林兄弟,是你嗎?」
林海轉頭一看,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米格爾搖頭道:「不是不夠好,而是你沒有這個實力。」
林海認真道:「請侯爺仔細說說吧。」
米格爾道:「正如我所言,這裡是通往長崎和馬尼拉的必經之地。不管是誰占據了這裡,都會讓大員的荷蘭人和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坐立不安,他們的商船將時刻面臨威脅。」
林海道:「可是侯爺不是剛剛說過,如果把這裡要塞化……」
「前提是你有足夠的錢把這裡要塞化。」米格爾打斷了林海的話,「而且任何要塞都要靠士兵防守,如果假想敵是荷蘭人或西班牙人,這裡至少需要一千名訓練有素的士兵駐防,光靠雞籠出產的鹿皮根本支撐不了這個開銷。」
林海沉默了一會,又道:「如果我還能從福建或浙江獲得大量生絲,在這裡經營到長崎和平戶的轉口貿易,那麼侯爺覺得能行嗎?」
米格爾回道:「這要看你的生絲貿易能做到多大規模了。不過如果雞籠的鹿皮養不活駐紮在這裡的軍隊,那你何必要費這個勁?福建到長崎的生絲貿易本來就很興旺,並不需要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就能開展。」
林海笑而不語,心道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附近有礦,而且是金銅銀礦、煤礦、硫磺礦、明礬礦、硃砂礦都有。
如果不考慮這些礦產,事實上米格爾說的一點都沒錯。
在原本的歷史上,西班牙人因為屢受大員荷蘭人的劫掠,在天啟六年出兵占領了基隆。然而因為和鄭芝龍關係不佳,再加上跟日本人鬧翻了,這塊殖民地從建立伊始就入不敷出,需要馬尼拉方面不斷投入。
西班牙人在社寮島建立的要塞遠比米格爾說的完備,然而由於馬尼拉不斷削減駐軍人數,到崇禎十三年荷西基隆戰役時只剩下四百人。最終荷蘭人僅僅用了六天時間就打贏了這場戰爭,順利奪得基隆。
說話間,博望號已停在了港灣中。
剛剛下錨,就有兩條獨木舟爭先恐後劃了過來。那獨木舟長約三四丈,寬達丈余,乃是用生長了幾百年的樟樹掏空而成。
「遠方的客人,歡迎來到雞籠。」率先靠近的獨木舟上傳來了一句閩南話,接著又說了一句日語,林海猜測應該也是歡迎的意思。
說話之人站在獨木舟上,大約二十出頭,上身穿著鹿皮,下身圍著兩塊遮羞布,頭髮只留頭頂部分,披散在腦後好似一個頭陀。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耳朵,兩個耳垂上均打了一個大大的圓孔,孔中放置有一根拇指粗的短木棍,把他的耳垂撐得很大,看上去感覺很疼。
然而這人早已習慣並不覺得疼痛,說話時面帶笑容,露出缺了兩齒的一口黃牙。舟中除他之外還有幾名槳手,所有人的造型都是大同小異。
這人怎麼看也不像華人或日本人,但卻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和日語,這實在有些超出林海的預計。
「多謝,你是金包里人還是大雞籠人?」米格爾用粵語向獨木舟喊話。
「金包里,我是金包里社的,我叫歐灣。」那人換上粵語朝米格爾咧嘴直笑,接著又轉頭對後面那條獨木舟嘰里咕嚕說了幾句土語,眼中帶有一絲嘲諷。
後面獨木舟上也站著一個土人,另有幾名坐著的槳手,裝束打扮也和歐灣那伙人差不多。
站著那人聽到歐灣的話,臉色不太好看。他先是嘰里咕嚕回了歐灣幾句,接著又擠出一絲笑容,用粵語對博望號喊道:「明國的客人,等你們和金包里做完交易,也歡迎來我們大雞籠做客。」
「好說好說。」米格爾笑著對其揮手。
於是後面那獨木舟劃開了,之前說話的歐灣道:「那麼,各位明國客人,請隨我來吧。」
米格爾對林海道:「我們跟著這個歐灣,先去金包里社。」
林海不解道:「這兩條獨木舟是怎麼回事?」
米格爾笑道:「他們在爭奪率先和我們開展交易的機會。」
「用賽獨木舟的方式?」林海回憶了一下,那兩條獨木舟似乎是停在一起的,等到博望號泊船後才同時劃了過來。
米格爾道:「是的,如你所見,歐灣這條船贏了。」
林海若有所悟道:「也就是說,這兩條船分別代表你剛才說的那兩個村社。這兩個村社在商業上互相競爭,但總體上關係還比較融洽,所以採用和平方式來決定這裡的貿易秩序。」
米格爾道:「沒錯,這兩個村社完全依靠貿易生存。對他們來說,賽獨木舟是最好的機制,既避免了兩個村社之間的爭鬥,同時也讓外來的海商難以利用他們的競爭來提價。」
林海總算是明白了米格爾在宜蘭說的話,看到眼前這一幕,他也毫不懷疑噶瑪蘭人的貿易對象就是基隆這兩個村社。
難怪宜蘭貿易的利潤率高達十倍,和眼前這夥人相比,噶瑪蘭人簡直就是商業小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林海苦笑:「看來,接下來的交易並不是那麼令人期待。」
米格爾打趣道:「也沒那麼壞,除了那些壓艙的印度硝石,你可以在這裡把貨艙全部清空。我們不是馬上就要離開福爾摩莎了嗎?那些小玩意兒在別處可就一文不值了。」
說話間,博望號已經跟著歐灣的獨木舟停在了社寮島的港灣中。
「明國的客人們,請跟我上島吧,我們金包里社就在前面。不知各位是想先做買賣還是先吃飯?我們這裡有美味的菜餚,還有本地的小米酒,都可以用銀子或銅錢付帳。」
聽著歐灣滿懷熱情的介紹,林海有一種到了後世旅遊景點的錯覺,敢情這是一條龍服務?
當天中午,博望號的船員們就在金包里社進餐。在顛簸的海船上晃悠了大半個月,總算能腳踏實地吃個飯了,而且菜品還不賴。
鮮美的海魚,細嫩的鹿肉,還有烤得金黃的蘭嶼豬……雖然烹飪技巧不算精到,但勝在新鮮,這比船上那些醃肉要強得多。
就在林海大快朵頤的時候,突然身後傳來一個聲音:「林兄弟,是你嗎?」
林海轉頭一看,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