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己卷 大氣,格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55章 己卷 大氣,格局

  墨淵在燕州呆了將近十日,實地考察了塵嶺、馬頭崮、閔家樓等地的靈地種植狀況,也參觀了大槐山正在大規模擴建的靈植種植園。

  玄黃神壤、極海冰精已經埋下,開始進行建設,這也顯示了大槐山未來發展的另外一個維度。

  另外陳淮生也主動為墨淵推薦了大槐山這邊的法器法衣製作以及丹藥煉製,歡迎墨淵選購。

  雖然目前大槐山在這方面還只是處於一個剛起步的階段,但是陳淮生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這一塊短板好好彌補起來,而孤竹部顯然也是一個潛在的買主,哪怕現在大槐山所產的法器法衣以及丹藥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無法和幽州那邊售賣的相比,但是勝在穩定和價廉,能賣出一些算一些,也算是為大槐山先開闢一條門道。

  隨著大槐山招收弟子日漸增多,必定會有一些在靈境修行上不盡人意但是又在制器、煉丹這些方面有天賦的人才表現出來,這些人就可以充實到苟一葦籌建的匠作堂和丹道房去,一方面繼續修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這些方面發揮所長。

  苟一葦也已經向陳淮生提出來,應該考慮另外選取或者物色合適的人來掌舵丹道房,畢竟煉丹他也只是粗通,並不算精擅,匠作製作法器法衣,鑽研設立法陣才是最擅長也是他的最大愛好。

  陳淮生已經意識到了,隨著重華派撤離河北,恐怕要想單純依靠自身的發展來迅速壯大實力是不太可能的,那起碼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積累,尤其是在紫府層級的實力要想壯大,吳天恩幾乎不太可能,而趙嗣天和唐經天甚至井中鴻他們倒是有可能,但那起碼要十到十五年的時間,問題是大槐山能夠容忍十到十五年的蟄伏麼?這十到十五年裡,能保證月廬宗或者鳳翼宗甚至天鶴宗不對大槐山起異心歹意麼?

  陳淮生覺得恐怕大槐山熬不到那個時候。

  其實最好的路徑還有一個,那就是向重華派挖角。

  無論是宣尺媚的師尊羋靈君還是渡果,兩個人都是最為合適的對象,渡果如果願意來大槐山,西王母桃便能解決其沉疴,而羋靈君也一直卡在築基巔峰這個坎兒上,難以突破紫府。

  但陳淮生也知道到現在渡果和羋靈君來大槐山的難度反而比以前更難了,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己的突飛猛進,原來和他們比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現在自己短短三四年間不但反超,而且還突破紫府反超出一大截來,這種反差恐怕很難讓渡果和羋靈君能接受這種現實。

  這也讓陳淮生是頗為遺憾。

  之前是考慮到西王母桃的來歷難以向重華派內人交待,畢竟他們很清楚自己當時的行蹤,也清楚華林園遇劫的情況,一下子就能猜到自己頭上,所以一直不敢,不像聖火宗的秦昭業,反而沒有這麼多顧忌了。

  重華派其他人就難度更大了,令狐醉和齊洪奎是不可能的,而其他還有一些築基高段的修士,他們要麼已經在重華派中位高權重,要麼就是自己昔日長輩,又或者就是原來玉菡宗或者凌雲宗中重要人物,是令狐醉和齊洪奎心腹,都不太可能來大槐山,除非重華派出現重大變故。

  不過對陳淮生來說,他寧肯不打這個主意,都希望重華派能在濟郡好好站穩腳跟。

  無論如何,有重華派這個在大趙的「奧援」,對於大槐山在河北立足,都還是有很大意義的,河北諸宗門世家,在與大槐山的交涉中,多少也要考慮一下大槐山背後的重華派。

  一旦重華派崩滅消失,那大槐山就是實力再強幾分,面對天鶴宗和月廬宗甚至十二連環塢這樣的敵手時,一旦他們再無顧及,大槐山就很難存活下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陳淮生覺得自己還得要打散修的主意,無論是直接充實進來的靈境修行強者,比如紫府真君或者築基高段,還是苟一葦覺得可以引入的那些在馴養靈獸和製作丹藥法器有特產的散修。

  「真有這個打算?」公孫勝也能感受到陳淮生的急迫心情,這從陳淮生如此大膽放肆地將孤竹人帶到大槐山參觀考察,並且承諾要將大批靈粟靈米和靈植經翟谷道用海運運往孤竹部就能看得出來。

  在尚未搞定鳳翼宗,甚至鳳翼宗還算是和大槐山隱隱敵對的情況下,就敢承諾用翟谷道海港海運去孤竹部,不能不說陳淮生足夠大膽。

  鳳翼宗目前陷入與翟谷道世家聯盟衝突中,應該無暇顧及其他,陳淮生的大膽妄為也還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否則很難讓鳳翼宗同意。

  但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始終用這種針尖上跳舞的方式,以為可以恰到好處地處理好這些與實力不相符的事情,遲早都要翻船出事。

  「對,公孫兄,你該明白我們現在的難處和苦衷,只要有一分機會,我覺得都應該抓住。」陳淮生坦然地道:「我都不擔心這一點,公孫兄又何必在意?」

  陳淮生知道公孫勝是忌諱任人唯親這個帽子扣在頭上,但他不在乎,連這點兒自信都沒有,何談日後大槐山的壯大。

  「既然淮生你都做了決定,我也就沒話說了,我去聯絡一下,先聽聽他的口風,如果可以的話,我便邀請他來大槐山一行。」公孫勝也就不再推辭,思忖了一下:「另外老苟也和我說起了匠作堂和丹道房需要合適人手,尤其是丹道房需要主持,這個人選我倒是有一個合適的,覺得還能行,但是此人在雍涼,我打算去跑一趟,……」

  陳淮生聽出了公孫勝話語裡的意思,立即接上話,鼓勵道:「公孫兄,咱們現在是和衷共濟,有什麼只要是利於大槐山發展的,不必顧忌其他,大槐山若是連這點兒心胸都沒有,那也就別提日後的生存發展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