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古今皆如幻影,殺伐便作謎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4章 古今皆如幻影,殺伐便作謎根

  「此陣要煉人道大丹,其根基其實根植於人道傳承,也就是古之智慧!

  古之文籍!」

  「這一個個字符,組合起來就是古籍上的語句,而每一個語句就是一個節點,若能連破節點,就能洞穿此陣,顯露出口,脫離大陣!」

  「要如何打破節點?雖無實證,但在下猜測,要以文思智慧激發其中語句,引出其中內涵,顯露謎題,而吾等只要將之破解,便可打破節點!」

  耳中聽著遠處楊所言,李易一邊走,一邊觀察著遍布牆壁的奇異字符,若有所思。

  「這話的意思,是用文思智慧,將字符組成的語句具象化,聽著像是一種創作—」

  先前他只是粗略掃過,尚且不覺得如何,如今既是仔細觀察,他竟意外發覺,每當目光凝視於一兩枚字符上,試圖辨認和理解其中含義時,自己心中便有一陣激動,更有許多異樣,其源頭,赫然是化心中儒家神!

  「這裡面藏著精神意境,能填補我新凝的心中神,而且說不定,還能補充那《師徒傳》。」念頭一動,李易生出種種猜測:「「如此看來,那楊家郎君所言不虛,構成這道陣法的根基,正是人道傳承,而且與儒家之學關係不淺,只是」

  他眉頭漸漸皺起。

  「我雖能感覺到字符後面潛藏著的精神意境,卻不認識這種古篆字,現場學習也不是不可能,」他看了一眼顏老與那楊,「但著實沒有太多必要,倒不如先試一試智慧的碰撞。」

  「公主,李郎君有動作了。」

  比起其他樓層的混亂,五層反而要安靜的多。

  見著李易有了動作,當即就有個婢女來到太華公主身旁稟報。

  太華公主點了點頭,注意到周圍的沉重氣氛,就對左右道:「今日,是邪人處心積慮的布局,準備的不可謂不萬全,就是先前那三人要以邪念侵染眾人,沒有李郎君出手的話,光是這一關恐怕都過不了。現在,別看大陣詭異、堅固,但那是其他人沒有辦法,如今李郎君既有了動作,情況自然不同。」

  說著說著,她站起身來。

  「公主,您這是?」

  太華公主笑道:,「這個時候,名帖就不太好送了,不如親自過去一觀,

  看一看李郎君會如何破局。更何況,不是還有幾位看看就有本事的人,也在試圖破解嗎?正好過去一觀。」

  「我也去!」李婉依當即走了過來,!「這前後才過多久,李去疾的本事就增長不少,我得親自去瞧瞧。」

  「那孤王也去見識見識。」信王自然不會落於人後,一下子起身。

  不只是這幾位宗室,陳家女、裴家女同樣也在關注著李易的動向,此刻一見他有了動作,那裴家女當即興奮起來,就要走上前去,卻被陳家女一把抓住。

  她道:「裴妹妹,你剛剛才對他出手,現在貿然找上門去,萬一被他誤會了,那可大為不妙。」

  裴家女搖頭道:「方才我是被人迷惑了心智,這位李公子如此精明,豈能看不出來?現在過去,正好和他說通,解除了誤會,日後也好親近、接近。」

  陳家女搖頭道:「不妥,如今大陣尚在,我等皆被困在此處,這位李家公子顯然是要去解陣的,你貿然過去,豈不是要擾亂了他?萬一——」」

  她話未說完,就被裴家女打斷。

  「陳姐姐,我怎麼覺得—」裴家女眯起眼睛,打量著身旁女子,「你是在刻意阻攔我?不想讓我接近?我可說清楚,婆婆這次召集吾等,是因為有了道郎人選,尋個人好讓咱們修行玄法的,但這人我不和你爭了,你卻也不該動其他心思,看上我瞧上的郎君。」

  陳家女欲言又止,卻不知從何說起。

  遠處,李嶂扶著李晟,緩步走了過來。

  陳家女看了二人一眼,就道:「婆婆之事屬於隱秘,妹妹還是莫要聲張的好。」

  裴家女冷哼一聲,不置可否。

  倒是李嶂走到跟前,沉聲道:「還請兩位照料一下我兄長,我既學得一點經義,此時也要去試著破解此陣!」

  「你也去?」裴家女面露驚異,看了他一眼。

  「我這兄弟的文采可不低!」李晟卻是為自家兄弟說了一句,接著又站直了身子,「我不用修養,方才不過都是皮外傷,損失了一些氣力罷了。方才對付邪教之人,某是半點用處都沒派上,反而成了他人的絆腳石,那這破解大陣,說什麼也得出一份力了。」


  說著說著,他不由自主的朝李易看了過去,眼中情緒複雜:「今日方知人外有人。」

  同樣關注著李易的,還有許多人,其中一人的心情,卻是既疑且怒,正是那張火。

  他先前被季夏之法迷惑了心智,貿然動手之後,一個照面就被擊破不說,自身更受重創,此刻體內還是一陣火辣辣的,四肢百骸更有諸多傷損,

  可以說,只是這一下,他此番過來的諸多目的,就盡做無用。

  但更重要的是,張火注意到了翟法言等人的古怪表現,再想著這人的名姓,表情越發陰沉。

  相比之下,那位北帝派的鄧准,在不受劍光追蹤後,立刻盤膝調息,閉目蘊養,不管其他之事了。

  而隨著這些人的目光,跟著李易逐漸聚集於廣異樓的正門處,而這裡早已聚集了眾人的目光,幾位老儒、宿儒、儒生,以及武士打扮的男子,已將那楊圍在中間。

  「諸位覺得用文思之法破解,太過籠統?」在察覺到太華公主一行人後,楊順著一個提問,答道:「這其中的隱秘,就讓我來親自演示一下,

  省得諸位覺得我在信口胡說。話說回來,其實這也沒有多少胡說的空間,畢竟若是不成,咱們都要交代在這!」

  說話間,他抬起手指,輕輕點在門邊的牆上,壓住了一個字符,文思涌動間,身上仿佛籠罩看一層奇異之氣,似虛似實,如煙如霧。

  「文氣!而且這般模樣,乃是容納百川的虛懷文氣!」

  立刻有識貨之人認了出來。

  李易這時也湊熱鬧一般的過來,沿途之人一見他,立刻主動讓開一條路來,更多有拱手行禮、問好的,一時襯托得李易氣度非凡。

  「去疾,你來了。」顏闕疑一見來者,更撫須笑了起來,隨即見著身旁幾個老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立刻揮揮手,「有什麼話,等會再說,去疾此來,自然是為了解開此陣,不要耽誤了正事。何況,你們幾個老古板不知變通,萬一說出不中聽的話,影響了去疾的心情,繼而亂了文思,豈不是弄巧成拙?」

  李易聽著好奇,但這時確實不是分心之時,也不多問,而是看著那纏繞著楊的文氣。

  顏闕疑知他在儒道上的進境,主動解釋道:「文思凝聚,顯化於外,便是文氣。這算是儒道之中的一條分支之路,是結合了神道之法、玄門之術的傳承,作用是將一身文思積累顯化於外,用文采、文思干涉現世。學宮之中,也有幾條不同的傳承,最為有名的就是浩然之氣了,亦是文氣的一種。

  不過,要修文氣,便要分心他顧,因此在儒門之中,並非所有人都修此氣,

  許多人是意境到了,自然而然的就滋生了文氣。」

  他那幾個老友,聽看顏闕疑一番解釋,卻是心中一跳,這才想起,這個受老顏推薦而入學宮之人,學儒都還沒多久,若這困住眾人的陣法,真要靠文道底蘊才能破解,一個初學乍練之人,就算再有天賦,短時間內,又能如何?

  而楊近在哭尺,亦聽到此處,心中一喜,暗道這搶奪了自己契機、氣運之人,在文道上果然短板不小,連文氣之說都不知,於是心頭抵定,嘴中則道:「這位兄台,先前蒙你出手,緩解了危機,已是大功一件,這自人皆有不善之事,你也無需因文思不夠而自責,只管等著,這破陣的事,就交給..—嗯?」」

  他話說到一半,卻見李易抬起一根手指,身上泛起點點光輝,匯聚在指八正仁口日星辰「璀璨文氣!」

  又有識貨之人驚呼,卻讓不少人驚疑。

  「多謝顏老指點。」李易沖老顏點點頭。

  顏闕疑一愜,隨即擺擺手:「這是你積累夠了,才能一而就,旁人可沒有這個本事。」隨即,他注意到幾個老友驚疑不定的表情,不由暗自冷笑,猜到了他們的心思,便暗道這群人坐並觀天,不記教訓。

  「定是故意裝做不懂,然後藉此想要一鳴驚人!幼稚!」

  楊臉色僵硬,不復多言,直接抬起手,將一身文氣匯聚起來,朝面前的牆壁一指,點在一團流轉的字符上!

  呼呼呼那字符登時涌動變化,最後炸裂開來,與文思相合,層層組合,竟在眾人面前展露出一片幻境!

  金戈鐵馬,殺聲震天!

  一隊隊兵卒嘶吼著碰撞在一起,然後鮮血飛濺!

  染血沙場,兩軍廝殺!

  眾人像是一下子從繁華樓宇中,落到了慘烈沙場,血腥之氣、殺之聲撲面而來,榭栩如生,五感皆陷,一個個臉色陡變!

  剛剛抵達此處的李嶂,見著這一幕,當即不解:」「這是戰場?不是說字符組合的古籍語句乃是節點,要破解謎題嗎?怎的還有幻境?」

  與他同來的李晟卻是精神一震,明白過來:「這是將兵法上的語句,變做幻境,這謎題自然就是幻境本身!兵法謎題,好!當真是好!」

  同樣置身於幻境的李易,卻感到自已的伏矢中,那沉寂許久的大唐疆域圖,忽的震顫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