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杜林的讓步
往鋼劍城南方一直走,就能看見一條大河。
這條河名為威爾斯河,發源地在碧海王國境內,流經東部邊境,橫跨大半個南部,一直流入索錫海。
從東部邊境與碧海王國的交界處開始,威爾斯河的幹流就在不斷擴大。
到蒼穹王國的東南邊界時,威爾斯河幹流就擴大到了一個離譜的程度。
再加上威爾斯河橫在東南邊界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正常情況下,從東部前往南部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繞過威爾斯河,走陸路進入南部。
另外一種則是乘船橫渡威爾斯河,這是最快的辦法。
南部毗鄰索錫海域,因此南部的水軍極為發達,冠絕王國。
大皇子的根基全在南部,所以他麾下的軍隊就屬水軍最為強大。
大皇子選擇鋼劍城作為侵略東部的起點,正是因為鋼劍城背靠威爾斯河。
鋼劍城一旦有被攻破的風險,守軍便可率軍後撤,通過橫渡威爾斯河的方式撤回南部。
王國軍的精銳水軍大部分被南部大公掌控,因此無論是王國軍還是東部邊境貴族,他們的水戰能力都比不上大皇子。
若是他們意圖在威爾斯河上追擊鋼劍城守軍,只會被打得葬身河底。
所以他們想要追擊,就只能繞道,走陸路進入南部邊境。
這樣會大量分散對方的兵力,屆時走水路打回鋼劍城易如反掌。
大皇子選擇鋼劍城作為東部邊境的根據地,就是因為鋼劍城的地形進可攻退可守。
因此東部邊境就算成功占領鋼劍城,也要耗費大量兵力鎮守此地,否則鋼劍城只會被捲土重來的叛黨再次奪回。
所以對於王都而言,只有讓東部邊境自己派兵鎮守鋼劍城,並能成功扼制叛黨捲土重來的野心,這才有進攻鋼劍城的意義。
在奧利弗伯爵看來,整個鋼劍城只有自己有能力鎮守鋼劍城。
但那會嚴重分散自己的力量,這對翡翠城的治理毫無益處。
雖說杜林似乎也有鎮守的能力,但奧利弗伯爵可不放心將鋼劍城這塊大肥肉全都交給杜林。
「我這麼說你能明白嗎,杜林子爵?」
杜林對鋼劍城周邊的地形做過了解,他早就對此有所猜測。
大皇子在鋼劍城的布局與杜林猜想的大差不差,即便存在意料之外的部分,卻也在可控範圍內。
奧利弗伯爵說的很有道理,進攻鋼劍城本身具備不小的風險,更別提占領後還需要持續投入。
王都有所顧慮實屬情理之中,畢竟在他們看來,東部邊境沒有能自行鎮守鋼劍城的能力。
哪怕有人相當看得起杜林,其他人也不會容許杜林獨吞鋼劍城。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傢伙也自知爭不過杜林,因此他們寧願邊境繼續戰亂,也不願杜林一家獨大。
杜林明白如何才能讓他們同意進攻鋼劍城,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奧利弗伯爵和王都使者這兩位有話語權的大人物鬆口。
要讓他們鬆口很簡單,只需讓他們明白此戰勝算極大就行。
「伯爵大人,怎麼不見謝利隊長,我覺得我們可以聽聽他的意見。」
「謝利只是一名偵查隊長而已,無法參加我們的會議。」
「伯爵大人、使者大人,事到如今咱們還是開門見山吧。」
王都使者讀懂了杜林的暗示,他明白杜林已經開始懷疑謝利的身份,並認為他與自己一樣,同樣來自王都。
「伯爵大人,就按杜林子爵說的做吧。」
奧利弗伯爵在心裡嘆了口氣,只覺得配合這些王都大人物演戲相當累。
如今杜林看破謝利的身份倒也是件好事,至少自己不必時時刻刻都在演戲。
一直監聽會議的謝利聞言後,也便不再隱藏,大大方方的走進房間,侍立在王都使者身側。
「又見面了,杜林子爵。」謝利和善的笑了笑,「你似乎找我有事,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嗎。」
「謝利隊長應該看過鮮花鎮與傑森伯爵的交戰,想必你知道沃格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說得沒錯。」
「傑森伯爵此戰可謂是傾巢而出,只為迅速占領翡翠城,可他才剛到鮮花鎮就吃了敗仗,謝利隊長有何想法?」
說實話,即便觀看了交戰的全程,謝利也始終不明白杜林是怎麼擊敗傑森伯爵的。
如果其中原因那麼容易參透的話,或許三皇子也不會將自己派往東部邊境。
雖說眼下很多事情無法解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杜林所具備的力量,讓他從一名弱小的邊境子爵,成長到可以抗擊準備充分的傑森伯爵。
要知道傑森伯爵此次捲土重來的兵力相當可怕,結果杜林卻令其折損一半士兵,大敗而歸。
若是翡翠城和沃格鎮爆發戰爭,恐怕前者也要跟傑森伯爵一樣。
「杜林子爵實在是英雄,短短半年時間便能讓沃格鎮改頭換面,這可真是一項領地治理的奇蹟。」
「感謝稱讚,既然謝利隊長認可了沃格鎮的實力,那麼二位為何覺得在得到翡翠城與其他貴族的幫助後,沃格鎮就不能攻下鋼劍城呢。」
「……你準備出多少力?」
「全力以赴。」
謝利仿佛看見了完成任務的機會。
如果杜林真的在進攻鋼劍城時全力以赴,那謝利或許就有機會發掘出沃格鎮變強的秘密。
「你需要翡翠城和其他貴族提供多少幫助。」
「越多越好。」
「你對戰後的利益分配有何建議。」
「多勞多得。」
謝利點了點頭,他覺得可以通過杜林的提議。
三皇子親自命謝利前來調查沃格鎮的秘密,因此在級別上,謝利要高於王都使者。
謝利的決定無需經過王都使者同意,相反後者必須無條件支持前者。
「我會將你的想法上報,杜林子爵。」
「感謝支持。」
奧利弗伯爵和王都失蹤面面相覷,他們都不知謝利為何突然改變主意。
謝利改變主意的原因很簡單,杜林願意展露實力只是表面。
最重要的是杜林同意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這就說明他本人不打算將鋼劍城一口吞下。
王都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做手腳,保證杜林不會把鋼劍城變為自己的一言堂。
杜林的讓步使謝利得到探究沃格鎮秘密的機會,同時還確保他不會一家獨大。
謝利沒想到杜林能讓步到這個份上,如果一開始就把話說開,或許就不會那麼麻煩了。
杜林都如此讓步了,再這麼咄咄逼人就有點不識好歹了。
雖然謝利嘴上說著是上報杜林的想法,但實際上進攻鋼劍城已經板上釘釘。
這條河名為威爾斯河,發源地在碧海王國境內,流經東部邊境,橫跨大半個南部,一直流入索錫海。
從東部邊境與碧海王國的交界處開始,威爾斯河的幹流就在不斷擴大。
到蒼穹王國的東南邊界時,威爾斯河幹流就擴大到了一個離譜的程度。
再加上威爾斯河橫在東南邊界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正常情況下,從東部前往南部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繞過威爾斯河,走陸路進入南部。
另外一種則是乘船橫渡威爾斯河,這是最快的辦法。
南部毗鄰索錫海域,因此南部的水軍極為發達,冠絕王國。
大皇子的根基全在南部,所以他麾下的軍隊就屬水軍最為強大。
大皇子選擇鋼劍城作為侵略東部的起點,正是因為鋼劍城背靠威爾斯河。
鋼劍城一旦有被攻破的風險,守軍便可率軍後撤,通過橫渡威爾斯河的方式撤回南部。
王國軍的精銳水軍大部分被南部大公掌控,因此無論是王國軍還是東部邊境貴族,他們的水戰能力都比不上大皇子。
若是他們意圖在威爾斯河上追擊鋼劍城守軍,只會被打得葬身河底。
所以他們想要追擊,就只能繞道,走陸路進入南部邊境。
這樣會大量分散對方的兵力,屆時走水路打回鋼劍城易如反掌。
大皇子選擇鋼劍城作為東部邊境的根據地,就是因為鋼劍城的地形進可攻退可守。
因此東部邊境就算成功占領鋼劍城,也要耗費大量兵力鎮守此地,否則鋼劍城只會被捲土重來的叛黨再次奪回。
所以對於王都而言,只有讓東部邊境自己派兵鎮守鋼劍城,並能成功扼制叛黨捲土重來的野心,這才有進攻鋼劍城的意義。
在奧利弗伯爵看來,整個鋼劍城只有自己有能力鎮守鋼劍城。
但那會嚴重分散自己的力量,這對翡翠城的治理毫無益處。
雖說杜林似乎也有鎮守的能力,但奧利弗伯爵可不放心將鋼劍城這塊大肥肉全都交給杜林。
「我這麼說你能明白嗎,杜林子爵?」
杜林對鋼劍城周邊的地形做過了解,他早就對此有所猜測。
大皇子在鋼劍城的布局與杜林猜想的大差不差,即便存在意料之外的部分,卻也在可控範圍內。
奧利弗伯爵說的很有道理,進攻鋼劍城本身具備不小的風險,更別提占領後還需要持續投入。
王都有所顧慮實屬情理之中,畢竟在他們看來,東部邊境沒有能自行鎮守鋼劍城的能力。
哪怕有人相當看得起杜林,其他人也不會容許杜林獨吞鋼劍城。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傢伙也自知爭不過杜林,因此他們寧願邊境繼續戰亂,也不願杜林一家獨大。
杜林明白如何才能讓他們同意進攻鋼劍城,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奧利弗伯爵和王都使者這兩位有話語權的大人物鬆口。
要讓他們鬆口很簡單,只需讓他們明白此戰勝算極大就行。
「伯爵大人,怎麼不見謝利隊長,我覺得我們可以聽聽他的意見。」
「謝利只是一名偵查隊長而已,無法參加我們的會議。」
「伯爵大人、使者大人,事到如今咱們還是開門見山吧。」
王都使者讀懂了杜林的暗示,他明白杜林已經開始懷疑謝利的身份,並認為他與自己一樣,同樣來自王都。
「伯爵大人,就按杜林子爵說的做吧。」
奧利弗伯爵在心裡嘆了口氣,只覺得配合這些王都大人物演戲相當累。
如今杜林看破謝利的身份倒也是件好事,至少自己不必時時刻刻都在演戲。
一直監聽會議的謝利聞言後,也便不再隱藏,大大方方的走進房間,侍立在王都使者身側。
「又見面了,杜林子爵。」謝利和善的笑了笑,「你似乎找我有事,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嗎。」
「謝利隊長應該看過鮮花鎮與傑森伯爵的交戰,想必你知道沃格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說得沒錯。」
「傑森伯爵此戰可謂是傾巢而出,只為迅速占領翡翠城,可他才剛到鮮花鎮就吃了敗仗,謝利隊長有何想法?」
說實話,即便觀看了交戰的全程,謝利也始終不明白杜林是怎麼擊敗傑森伯爵的。
如果其中原因那麼容易參透的話,或許三皇子也不會將自己派往東部邊境。
雖說眼下很多事情無法解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杜林所具備的力量,讓他從一名弱小的邊境子爵,成長到可以抗擊準備充分的傑森伯爵。
要知道傑森伯爵此次捲土重來的兵力相當可怕,結果杜林卻令其折損一半士兵,大敗而歸。
若是翡翠城和沃格鎮爆發戰爭,恐怕前者也要跟傑森伯爵一樣。
「杜林子爵實在是英雄,短短半年時間便能讓沃格鎮改頭換面,這可真是一項領地治理的奇蹟。」
「感謝稱讚,既然謝利隊長認可了沃格鎮的實力,那麼二位為何覺得在得到翡翠城與其他貴族的幫助後,沃格鎮就不能攻下鋼劍城呢。」
「……你準備出多少力?」
「全力以赴。」
謝利仿佛看見了完成任務的機會。
如果杜林真的在進攻鋼劍城時全力以赴,那謝利或許就有機會發掘出沃格鎮變強的秘密。
「你需要翡翠城和其他貴族提供多少幫助。」
「越多越好。」
「你對戰後的利益分配有何建議。」
「多勞多得。」
謝利點了點頭,他覺得可以通過杜林的提議。
三皇子親自命謝利前來調查沃格鎮的秘密,因此在級別上,謝利要高於王都使者。
謝利的決定無需經過王都使者同意,相反後者必須無條件支持前者。
「我會將你的想法上報,杜林子爵。」
「感謝支持。」
奧利弗伯爵和王都失蹤面面相覷,他們都不知謝利為何突然改變主意。
謝利改變主意的原因很簡單,杜林願意展露實力只是表面。
最重要的是杜林同意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這就說明他本人不打算將鋼劍城一口吞下。
王都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做手腳,保證杜林不會把鋼劍城變為自己的一言堂。
杜林的讓步使謝利得到探究沃格鎮秘密的機會,同時還確保他不會一家獨大。
謝利沒想到杜林能讓步到這個份上,如果一開始就把話說開,或許就不會那麼麻煩了。
杜林都如此讓步了,再這麼咄咄逼人就有點不識好歹了。
雖然謝利嘴上說著是上報杜林的想法,但實際上進攻鋼劍城已經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