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普安縣衙里,知縣莊德賢剛剛收到一封書信,送信人把信交到他手中後就離開了。信中沒有稱呼,也沒有寫信人的名字,只是要他把貨準備好,下個月有人來取。
莊德賢心中瞭然,便叫過竇師爺道:「你即刻去一趟人頭山......」
斑竹園在縣城西北七十里,幾百年來都斷斷續續的有人在這裡的沙溪河淘金,官府派相地師一看,卻發現價值極低,於是也就放任不管了。三年前的夏天驟雨不停,河水猛漲,沙溪河邊的小金山垮塌使河水改道。這斑竹園在劍門七十二峰的最深處,幾無人煙,小金山垮塌卻無人受災,官府派人草草地看了看算是了事。
到了秋天,小金山河道淘金的人突然多了起來,足有數百之眾!再一打聽,卻好像那垮了的小金山金子突然多了起來,先前淘金的人都發了財。這些淘金人都是親戚帶親戚,族人幫族人,外人卻很難知曉。再到後來,斑竹園淘金的事又慢慢的沒聲沒息了,只是官府在去往小金山河道的路口設了一個卡,說山體垮塌形成了堰塞湖,很危險,任何人皆不能進入。
這天晚上,十餘條大漢從小金山卡口快步走了出來。領頭的大漢虎背熊腰,一臉絡腮鬍,手持一柄斬馬刀,神情頗為機警。借著月光,一行人很快走出了河灘地,漸漸的鑽進了黑松林。
黑松林,山上都是高大的馬尾松,遮天蔽日;林子裡有狼、熊、野豬等猛獸,更兇險的是常有土匪劫道,所以當地人寧可繞行幾十里也不願穿行這條林中捷徑。
十餘人在林間小道疾行了近兩個時辰,看看到了一處稍微平坦的草地,領頭的大漢叫眾人休息片刻。眾人或坐或躺,紛紛打開水壺,取出乾糧。突然一聲鑼響,草地周圍火把齊明,數十蒙面人手持弩箭,把那十餘大漢團團圍住!
一個頭戴方巾的蒙面人越眾而出,對那領頭的大漢說道:「宋照齊,把貨留下,我讓你們走。」
宋照齊看了看四周,說道:「看來你們啥都知道哈!我要是說不呢?」
「那很簡單,人和貨都留下,」方巾蒙面人說道:「五十張快弩,神仙也逃不掉。宋照齊,我敬你是條好漢,實在不忍相害,你也不要逼我動手。」
宋照齊想了想,說道:「好,東西歸你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走!」說完,解下系在腰間的包裹扔給方巾蒙面人,帶著眾人揚長而去。
青溪鋪是一個千餘戶人的小鎮,處於保寧府和陝西鞏昌府交界處,秦嶺山脈的最西端,山高水遠,外人極少涉足。
在鎮子東頭的四合院裡,一個白須齊胸的老者坐在堂屋的上首,緩緩的說道:「此事,你如何看?」
下首的漢子赫然正是宋照齊!
「此事證明了內奸的存在,」宋照齊沉思了好一會才答道:「堂主安排到小金山,我就立馬帶本舵的兄弟出發,這些人不可能走漏風聲,這樣可以排除本舵兄弟的嫌疑;我們在小金山總共不到一個時辰,小金山即便有內奸報信,也不可能那麼快就調齊人手給我們設了伏。看來,問題出在前幾天派人去小金山叫他們備貨的時候。」
老者點點頭,說道:「這是其一。你想過沒有,昨晚他們殺你們易如反掌,為何卻放你們走?」
宋照齊說道:「這個我倒沒有深想,我只道他們也怕把我們逼急了自損八百。」
老者說道:「他們忌憚你的功夫是可能的,但五十張快弩,你也很難逃脫。此事重大,我會馬上稟報教主。最近你就待在這裡,萬事小心。」說罷轉身離開。
從四合院的後門離開後,逕自往前走了百十丈,老者來到一處白牆灰瓦的小院前,在朱紅色的院門上輕輕的敲了三下,院門打開,一個清秀的小生對著老者行了一個拱手禮,說道:「洪堂主來了,教主正等著呢。」
這是一套典型的川北小院,堂屋在面南背北的中間一排,主人的臥室、會客廳就在堂屋的左右,兩側是兩排耳房,分布著幾間臥室和飯堂、工具房等。
會客廳的正中間坐著一位妙齡女子,飄逸的飛仙髻,雪白的百襉裙,不施粉黛無礙桃李之色,不著武裝卻難掩英武之氣!
洪堂主緊走幾步,向著那女子深施一禮,說道:「見過教主。」
「不用多禮,」那女子揮揮手說道:「洪堂主請坐。」
洪堂主坐下說道:「宋照齊這事很是蹊蹺,金子被搶了,對方占盡優勢卻讓我們的人全身而退,好像全然不懼被認出來。」
女子說道:「劫財不傷人命是常有的事,不管怎樣,人回來了就是萬幸。只是,這一次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掌握中,這才是最為可怕的。洪堂主,要儘快把奸細找出來!」女子沉思片刻,繼續說道:「還有幾點你要留意,首先,劫貨的人帶了五十把快弩,這事很不尋常,這不是一般土匪能做得到的。什麼人才能隨便拿出這麼多快弩?你要從這裡入手;其次,惜官那裡要暗中調查,是不是他這裡出了問題,如發現有異心就立即除掉。」
洪堂主一驚:「惜官是個念舊情的人,本教對他恩重如山,他斷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女子說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姐姐兵敗身亡,我等逃到這裡隱姓埋名,這都是拜內奸所賜。這些教訓,斷不可忘!」
原來,這女子竟是襄陽白蓮教首領王聰兒之妹王憫兒!五年前,王聰兒、姚之富在襄陽舉事,義軍一時席捲襄陽、勛陽、宜昌一帶,清廷調集大軍圍剿,雙方對峙一年多,後由於內奸出賣,王聰兒、姚之富戰敗跳崖自盡,殘部推舉其妹王憫兒為首領,潛入川陝甘交界處的大山中,白蓮教也改頭換面「天理教」,悄悄地發展信眾,以圖後計。
莊德賢心中瞭然,便叫過竇師爺道:「你即刻去一趟人頭山......」
斑竹園在縣城西北七十里,幾百年來都斷斷續續的有人在這裡的沙溪河淘金,官府派相地師一看,卻發現價值極低,於是也就放任不管了。三年前的夏天驟雨不停,河水猛漲,沙溪河邊的小金山垮塌使河水改道。這斑竹園在劍門七十二峰的最深處,幾無人煙,小金山垮塌卻無人受災,官府派人草草地看了看算是了事。
到了秋天,小金山河道淘金的人突然多了起來,足有數百之眾!再一打聽,卻好像那垮了的小金山金子突然多了起來,先前淘金的人都發了財。這些淘金人都是親戚帶親戚,族人幫族人,外人卻很難知曉。再到後來,斑竹園淘金的事又慢慢的沒聲沒息了,只是官府在去往小金山河道的路口設了一個卡,說山體垮塌形成了堰塞湖,很危險,任何人皆不能進入。
這天晚上,十餘條大漢從小金山卡口快步走了出來。領頭的大漢虎背熊腰,一臉絡腮鬍,手持一柄斬馬刀,神情頗為機警。借著月光,一行人很快走出了河灘地,漸漸的鑽進了黑松林。
黑松林,山上都是高大的馬尾松,遮天蔽日;林子裡有狼、熊、野豬等猛獸,更兇險的是常有土匪劫道,所以當地人寧可繞行幾十里也不願穿行這條林中捷徑。
十餘人在林間小道疾行了近兩個時辰,看看到了一處稍微平坦的草地,領頭的大漢叫眾人休息片刻。眾人或坐或躺,紛紛打開水壺,取出乾糧。突然一聲鑼響,草地周圍火把齊明,數十蒙面人手持弩箭,把那十餘大漢團團圍住!
一個頭戴方巾的蒙面人越眾而出,對那領頭的大漢說道:「宋照齊,把貨留下,我讓你們走。」
宋照齊看了看四周,說道:「看來你們啥都知道哈!我要是說不呢?」
「那很簡單,人和貨都留下,」方巾蒙面人說道:「五十張快弩,神仙也逃不掉。宋照齊,我敬你是條好漢,實在不忍相害,你也不要逼我動手。」
宋照齊想了想,說道:「好,東西歸你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走!」說完,解下系在腰間的包裹扔給方巾蒙面人,帶著眾人揚長而去。
青溪鋪是一個千餘戶人的小鎮,處於保寧府和陝西鞏昌府交界處,秦嶺山脈的最西端,山高水遠,外人極少涉足。
在鎮子東頭的四合院裡,一個白須齊胸的老者坐在堂屋的上首,緩緩的說道:「此事,你如何看?」
下首的漢子赫然正是宋照齊!
「此事證明了內奸的存在,」宋照齊沉思了好一會才答道:「堂主安排到小金山,我就立馬帶本舵的兄弟出發,這些人不可能走漏風聲,這樣可以排除本舵兄弟的嫌疑;我們在小金山總共不到一個時辰,小金山即便有內奸報信,也不可能那麼快就調齊人手給我們設了伏。看來,問題出在前幾天派人去小金山叫他們備貨的時候。」
老者點點頭,說道:「這是其一。你想過沒有,昨晚他們殺你們易如反掌,為何卻放你們走?」
宋照齊說道:「這個我倒沒有深想,我只道他們也怕把我們逼急了自損八百。」
老者說道:「他們忌憚你的功夫是可能的,但五十張快弩,你也很難逃脫。此事重大,我會馬上稟報教主。最近你就待在這裡,萬事小心。」說罷轉身離開。
從四合院的後門離開後,逕自往前走了百十丈,老者來到一處白牆灰瓦的小院前,在朱紅色的院門上輕輕的敲了三下,院門打開,一個清秀的小生對著老者行了一個拱手禮,說道:「洪堂主來了,教主正等著呢。」
這是一套典型的川北小院,堂屋在面南背北的中間一排,主人的臥室、會客廳就在堂屋的左右,兩側是兩排耳房,分布著幾間臥室和飯堂、工具房等。
會客廳的正中間坐著一位妙齡女子,飄逸的飛仙髻,雪白的百襉裙,不施粉黛無礙桃李之色,不著武裝卻難掩英武之氣!
洪堂主緊走幾步,向著那女子深施一禮,說道:「見過教主。」
「不用多禮,」那女子揮揮手說道:「洪堂主請坐。」
洪堂主坐下說道:「宋照齊這事很是蹊蹺,金子被搶了,對方占盡優勢卻讓我們的人全身而退,好像全然不懼被認出來。」
女子說道:「劫財不傷人命是常有的事,不管怎樣,人回來了就是萬幸。只是,這一次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掌握中,這才是最為可怕的。洪堂主,要儘快把奸細找出來!」女子沉思片刻,繼續說道:「還有幾點你要留意,首先,劫貨的人帶了五十把快弩,這事很不尋常,這不是一般土匪能做得到的。什麼人才能隨便拿出這麼多快弩?你要從這裡入手;其次,惜官那裡要暗中調查,是不是他這裡出了問題,如發現有異心就立即除掉。」
洪堂主一驚:「惜官是個念舊情的人,本教對他恩重如山,他斷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女子說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姐姐兵敗身亡,我等逃到這裡隱姓埋名,這都是拜內奸所賜。這些教訓,斷不可忘!」
原來,這女子竟是襄陽白蓮教首領王聰兒之妹王憫兒!五年前,王聰兒、姚之富在襄陽舉事,義軍一時席捲襄陽、勛陽、宜昌一帶,清廷調集大軍圍剿,雙方對峙一年多,後由於內奸出賣,王聰兒、姚之富戰敗跳崖自盡,殘部推舉其妹王憫兒為首領,潛入川陝甘交界處的大山中,白蓮教也改頭換面「天理教」,悄悄地發展信眾,以圖後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