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苹和曉燕(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久這個叫番茄的人就把這個酒店給高價盤了下來,老闆娘就是這個曉燕了。

  苹離開了這個酒店,她怎不能在這個酒店打工吧,這不讓人笑話嘛。她從那盤出店那天起,就隻身一人毅然決然的來到上海,開始了艱辛打工的生涯。

  打工中的艱辛就不必細說了,有彷徨,有恐怖,也有淚啊-----其中的痛楚只有她自己知道。

  一年後苹想回到家鄉看看,但一想到那些點點滴滴,心裡不是個滋味。她想到以前她那個曾經讓她開心又心酸的酒店看看-----

  酒店照常開著,那招牌換了。她在店面外躊躇,裡面出來了一個年青的服務員笑臉迎了出來,聲音很柔和的說:

  「您好!請進來看看。」

  易主了,這個店,但她還是腳不聽使喚進了這個酒店,她叫了兩個菜,她想了解曉燕的去處。之後,她終於了解到曉燕上個月才盤出這個酒店,她不想再累再打拼了,那個番茄為她買了一套房子,她在家無所事事,就整天的打麻將。

  這個店主指著路對面的後面的一幢樓說:

  「她就住在後面一幢的十三樓,1306,她現在快活哦,那個浙江人養著她。」

  苹走出了這個酒店,心裡五味雜成。因為曾經有人也要為她在這裡買一套房子,可她拒絕了。她現在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人生不就是那麼回事嗎?有什麼了不起的,自己那麼守著,可自己還是離了婚。搞得自己孑然一身,還要繼續在外面背井離鄉的拼搏。

  苹還是找到了曉燕,她們在宛陵湖慢步,苹聽著曉燕的經歷——

  那個浙江人番茄為她買了一套三居家的房子,五十多萬。番茄呢,一個星期到曉燕這裡住兩天,星期六早上就來了,到星期一早上就回家。有時番茄還給她一些零用錢,保生活開支也夠了,酒店也賺了一些錢。

  不久曉燕迷上了打麻將,她就沒有心思開酒店了,索性就把酒店轉了出去。星期一到星期五送孩子上學,之後就打麻將。星期六和星期天就陪著番茄在家,做好吃的和睡覺。有時也逛逛敬亭山啊,宛陵湖啊,新港國際城和小城故事等,生活過得很滋潤。

  有時番茄還帶些浙江的朋友來這裡小聚,朋友都是老闆,出手也大方,一來就包錢給她的小孩。在她家賭錢時,誰贏了錢都丟幾百元給她。

  番茄有一種習慣,讓曉燕對他產生了反感,這種生活最終他們沒有走下去。

  打麻將時,如果曉燕出錯了牌,番茄總是不停的說她。出牌時,總是對她指指點點。這讓她很是受不了。世間的事就是這樣,有些很小的事,和不快,久而久之就會放大,從而產生很大的波瀾。

  番茄在曉燕眼裡的形象越來越矮小了,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是什麼就是什麼。以前番茄對她小心翼翼的態度現在沒有了,時常還有點放肆,後了就嚴然像這幢房子的主人,包括屋裡的人都好似是他的專屬品,儘管此產權證是曉燕的。有時為了小事就吵,甚至於一句話說的不對就發火。

  曉燕心想要跟番茄一個了斷,她讓他和他老婆離婚和自己結婚。離婚是不可能的,因為番茄妻子很能幹,家裡的廠幾乎是她一個人挑著的,這些曉燕是知道的。

  吵了一段時間,曉燕又提出,每個星期要他在她家住五天,在他老婆那住兩天,這個事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番茄還要工作呀,怎麼可能一個星期有五天時間在情人這裡呢。

  曉燕也知道番茄是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隨即她就拋出這句話來:

  「那我們就散夥吧!」

  番茄求了多少天,也沒有改變曉燕的決定,1301的鑰匙,他有,以前他可以自由出入這套房子,最後一次,他的鑰匙打不開門了。

  曉燕和苹說著她的經歷,她說她還是要嫁人的,不能永遠做別人的情人。家還是要有的,畢竟自己才三十幾歲,以後路還長著呢。總是讓別人包養著,以後誰還敢和她交往。要麼他離婚和她結婚,可他不行啊,所以她只能這樣做了。

  正說話問,一輛黑色的奧迪停在她倆身邊,車門玻璃開了,一個人伸出頭欲向曉燕打招呼,可曉燕頭即刻偏向別處。

  苹看到車內的番茄面容很憔悴,和以前判如兩人,那欲言又止的神態讓人很心痛。苹看到番茄眼裡含著淚,慢慢的合上車門玻璃,車慢慢的從她們眼前消失了,猶如一個老人蹣跚而去。

  「我看到他在哭,你心真很。」苹憂憂的說,

  「其實我心裡也很難受啊,但我和他之間一定要做個了斷!」曉燕眼望著遠處說,苹感覺到曉燕在強壓著一絲悲傷。

  看來曉燕是個有主張又果斷的人,和曉燕道別後,苹若有所思。

  不久苹又聽到曉燕又傍上了另一個浙江人,那個浙江人沒有為她買房子,可把她的房子裝修了一番,劃了十多萬元錢。可是後來呢,這個曉燕被這個人玩了,因為他所進的裝修材料全部在建材市場賒來的,包括裝修的工的工錢全部都沒有給。

  曉燕家幾乎天天有人來要帳,迫不得已,曉燕就把這套房子賣了,然後偷偷的跑到碧桂園買了一套別墅。

  聽說現在又和一個老闆有來往,聽說這個老闆比她年青,每個星期六就來,星期一就走。這個相好的,看曉燕打麻將從來不插一句話,坐在她身邊幫她續茶,還剝香蕉給她吃,還把蘋果皮削掉後把蘋果切成小塊送到她嘴裡------

  苹還照常在外打工,一日遇一老婦人暈於路邊,憂慮間,還是決定把她送於醫院。後沒有像想像的那樣被訛詐。病屬千恩萬謝後問苹工作情況,後問文化程度。原來老婦人的女兒是校董,並還開辦月嫂培訓學校。苹被納入月嫂學校培訓,經過一年的培訓,就在學校留下任教了。因為苹在外打工多年,所以了解現在青年夫婦的情況,所以她建議開闢月嫂就業業務,並開設月嫂就業電子商務,由於現在年青人工作很沉重也忙,請月嫂的特別多,所以認為這方面業務會特別的好。學校採取了她的建議,果然業務紅火。兩年後,入股校股,成為一大股東,並任此校校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