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淮瀆水神府
第717章 去淮瀆水神府
四瀆失管。
聽了袁守城的話,胡修吾腦中立刻就冒出了這四個字。
涇河龍王因差了雨數,被天庭送上剮龍台身死神消,但事情並沒有完結。
若是按照西遊的說法,涇河龍王有九子,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占了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
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鍾;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宮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砥據太岳。
第九個鼉龍,為西遊一難,抓了唐僧要給舅舅暖壽,孫悟空去了他舅舅西海龍王處告狀,西海太子敖摩昂領兵將鼉龍拿回西海問罪。
黑神話世界中,天庭天規酷烈勝過秦法,可比肩北帝天蓬黑法,對於異類從不留情,父親失職竟要連坐一家,西行結束後,天庭竟然要將涇河龍王一家都送上剮龍台。
九子本就被囚禁在西海中,西海龍王再不願,也沒法拗過天庭,登時便死。
徒勞龍,穩獸龍,敬仲龍在靈山與天庭任職,玉帝判罰一出,無處逃脫,便直接入了剮龍台。
唯有鎮守四瀆的青背龍,小黃龍,小驪龍,赤髯龍請教了袁守城,得到了他的卦辭,得以提前逃走,躲藏起來。
但那已經是西遊取經功成的事情了,現在是貞觀十三年,唐僧剛剛出發,連孫悟空都還沒有遇見。
怎的四瀆水脈現在就出了問題。
胡修吾原本讀過四瀆龍王的影神錄,還對他們有些同情,覺得他們是天庭酷法下的犧牲品。
結果,天庭對其問責確實過重,可他們本身也有過錯。
就好比核電站的員工,知道自己將要被捕,看見了系統警報也沒管,沒和任何人說,拋下了手頭上的工作就走了,致使核電站出事故,糜爛一地。
四瀆失管造成的危害,要比這大得多。
還僅僅是玩忽職守,就已經隱隱造成了數縣出現水災旱禍,要是四瀆失管,絕對會出現大洪水,大旱災。
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等到天庭發現四瀆失管,再度選出四瀆水神,人間已經度過了連年災害,民不聊生,十室九空了。
一方錯,一方也錯。
天下事有時不是非對即錯,非好即壞,也有狗咬狗的時候。
胡修吾提起春滋劍,放下幾兩碎銀子:「多謝道長為我解惑,在下告辭了。」
看著身姿挺拔,不彎不屈的胡修吾,袁守城忍不住多說了兩句:「你打算去做什麼。」
胡修吾說道:「既然已經知道來龍去脈,我當然要撥亂反正。」
四瀆龍王失職,他就提劍讓這四條龍老老實實的履行職責。
他可以坐視四瀆龍王逃走,但是不能容忍四瀆龍王失職,而造成黎民受苦。
袁守城勸阻道:「莫要胡來,四瀆龍神還未最終審判前,仍然是天庭任命的水神,對他們出手,就是藐視天庭。」
「五百年前有個猴子幹過這種事,他被壓在山下五百年。你難道想要同他一個下場。」
胡修吾說道:「難道任由黎民因為四瀆龍神的錯誤,失去性命嗎!?」
袁守城撫須說道:「人皆有命,命數到了,強求不得。」
「你今日救了他們,明日他們也會死。」
從這句話,胡修吾就能聽出來,袁守城對於未來的看法是悲觀的。
這同黑神話中的劇情是一脈相承的,袁守城能夠占卜出未來的結果,但是他也悲哀的發現,未來無法改變。
命運已經註定,凡人皆有一死。神明和個人的劇本,在開始前就已經寫好了結局。一切都在天庭的安排之中。
袁守城嘗試過改變命運,他曾勸阻過涇河龍王,結果涇河龍王還是死了。
知道的越多,也就越灰心,在天命人到來之前,袁守城從未再主動做過事情。
也就是天命人出世後,袁守城才願意幫助天命人,傳授他法術,贈送他可以釀造傷藥的葫蘆法器。
原因,在劇情中彌勒佛已經說過了。
彌勒佛問袁守城:「能否看見未來的情況。」
袁守城說:「看不見了,未來模糊一片。」
彌勒聽後大喜:「就連道長也見不到未來了,好,好,好。」
袁守城不能再占卜出未來,未來不再是只有一種可能了,天庭失去了對未來的控制。
六界生靈有了擢升的機會,掌握命運的可能。
胡修吾又掏出一封銀錠,放在袁守城卦攤的桌子上:「不如道長給我算上一卦,看看我此行吉凶。」
說完,胡修吾已經轉身離去。
無論吉凶,這一趟他都會去。
這一卦不是給他看的,是給那袁守城看的。
袁守城嘆氣:「痴兒。」
但也起了一卦。
三枚銅錢拋出,空中滴溜溜一轉,落向卦攤上的先天八卦圖。
銅錢雖然兩陽一陰,落在巽位上,但實際上毫無意義,因為這次袁守城竟然沒有捕捉到哪一絲天命玄機,探究到未來一角。
「咦~」
袁守城又驚又喜。
銅錢沒有帶上天機,如何能代表天數。
他失算了,未能占卜出胡修吾的未來。
但袁守城卻為此手舞足蹈:「天命變矣,我道斷矣。」
······
占卜斷了是好事,可也對胡修吾造成了小麻煩。
天數一亂,靈山和天庭就暫時找不到誰是亂世之因。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可天數一亂,胡修吾想要找到某些地方,也沒法卜算出來。
淮水距離長安最近,加上淮水龍神·小黃龍,乃是四瀆龍神之首,其他四瀆龍神的哥哥,涇河龍王的長子,為人多智有謀,在九個兄弟之間,頗有威望。
先勸服了小黃龍,有他幫助,其他四瀆龍神自然也願意聽胡修吾的。
要是說服不成,只能拳服。
那先去掉小黃龍,其餘龍神也沒有聯合阻敵的智謀和能力。
可是,胡修吾想得挺好,執行時卻出現了披露。
不同於四海龍王,四瀆水神的府邸在什麼地方,並沒有文獻有明確的說法。
胡修吾並不清楚小黃龍的淮瀆水神府在淮水的什麼位置。
不過,找地方,不就是尋人問路,看圖索驥。
他不了解淮瀆水神府在何處,當地本土的土著,還不清楚。
四瀆對於中原九州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響著九州子民的安危禍福,甚至影響著朝代更替。
四瀆穩,則天下安;四瀆動,則九州亂。
地位如此崇高,四瀆水神府的位置,各大道觀,寺廟必然知曉。
不願意走回頭路的胡修吾,就地找到了一間占地千畝的大道觀,潛入其藏書閣中,翻閱遊記或博物志。
想要編輯出一本博物志或地理志,需要海量的資料,若要真實詳細,還必須要去過實地,或是見到過實物。
這類書籍耗費心力,少有人願意編寫。不過一旦編寫出來,就是國之重寶,往往深藏於世家大族,或是深宮翰林之中。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本草綱目都是如此。
別說古人不識貨,古人識貨的很,只是聰明人太多而已。編寫這類書需經年累月的苦功,又對仕途或是修為無補,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選。
所以,唯有這種大門大派,才能養出有時間,有學識的弟子,研究和更新門閣內的博物志和地理志。
胡修吾蒙蔽住藏經閣中傳法長老的感知,不讓他察覺到自身的存在。正大光明的從此處藏書閣內部,維持藏書閣運營的藏書吏前走過。
擔任藏書吏的弟子,看見胡修吾從容得遊走在層層書架之間,縱然沒有人認識他,可也沒人覺得他是個外人。
類似博物志和地理志的書籍並不難找,因為這類書籍往往是個大部頭,《水經注》,《本草綱目》,《天工開物》往往都有數十卷,比同時代的書籍要多得多。
藏書閣中,除了門派法術,就數它們占地面積最大了,除去放著功法典籍,看守嚴格的書架,剩餘的大部頭就是博物志了。
胡修吾拿了一套《清源九州神鬼考證引》,找了個空桌坐下,直接在藏書閣中翻找了起來,先找目錄。
古書也是有目錄的,自漢代起,就有給書做目錄的習慣,這是防止書籍有失遺缺卷的情況。
翻到水系神鬼卷,胡修吾果然找到淮瀆水神府的所在地。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中有淮水之神黃龍,居於淮南道光州南灣湖底。南灣湖東端的賢山南麓山谷中,有大寺,名為賢山寺。」
小黃龍的淮瀆水神府,原來在南灣湖底。
胡修吾思考著南灣湖的位置。
『淮南道光州,那不就是豫省的義陽市,毛尖之都嘛。』
找到了南灣湖的位置,胡修吾便不再著急,好整以暇翻起全捲來。
這處地方,是黑神話前傳,許多情況他了解的並不細緻,正好藉此書,查缺補漏。
只見那書中寫有一處胡修吾頗覺眼熟的地方:
【天地有九處湯泉,俱是眾烏所化。那九陽泉,乃香冷泉、伴山泉、溫泉、東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廣汾泉、湯泉,西牛賀洲盤絲山嶺中,有濯垢泉。】
未見濯垢真容,撼矣。
後又有一行小字:
【原為崑崙仙女所有,宋元嘉七年被盤絲洞七蜘蛛精所占?】
四瀆失管。
聽了袁守城的話,胡修吾腦中立刻就冒出了這四個字。
涇河龍王因差了雨數,被天庭送上剮龍台身死神消,但事情並沒有完結。
若是按照西遊的說法,涇河龍王有九子,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占了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
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鍾;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宮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砥據太岳。
第九個鼉龍,為西遊一難,抓了唐僧要給舅舅暖壽,孫悟空去了他舅舅西海龍王處告狀,西海太子敖摩昂領兵將鼉龍拿回西海問罪。
黑神話世界中,天庭天規酷烈勝過秦法,可比肩北帝天蓬黑法,對於異類從不留情,父親失職竟要連坐一家,西行結束後,天庭竟然要將涇河龍王一家都送上剮龍台。
九子本就被囚禁在西海中,西海龍王再不願,也沒法拗過天庭,登時便死。
徒勞龍,穩獸龍,敬仲龍在靈山與天庭任職,玉帝判罰一出,無處逃脫,便直接入了剮龍台。
唯有鎮守四瀆的青背龍,小黃龍,小驪龍,赤髯龍請教了袁守城,得到了他的卦辭,得以提前逃走,躲藏起來。
但那已經是西遊取經功成的事情了,現在是貞觀十三年,唐僧剛剛出發,連孫悟空都還沒有遇見。
怎的四瀆水脈現在就出了問題。
胡修吾原本讀過四瀆龍王的影神錄,還對他們有些同情,覺得他們是天庭酷法下的犧牲品。
結果,天庭對其問責確實過重,可他們本身也有過錯。
就好比核電站的員工,知道自己將要被捕,看見了系統警報也沒管,沒和任何人說,拋下了手頭上的工作就走了,致使核電站出事故,糜爛一地。
四瀆失管造成的危害,要比這大得多。
還僅僅是玩忽職守,就已經隱隱造成了數縣出現水災旱禍,要是四瀆失管,絕對會出現大洪水,大旱災。
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等到天庭發現四瀆失管,再度選出四瀆水神,人間已經度過了連年災害,民不聊生,十室九空了。
一方錯,一方也錯。
天下事有時不是非對即錯,非好即壞,也有狗咬狗的時候。
胡修吾提起春滋劍,放下幾兩碎銀子:「多謝道長為我解惑,在下告辭了。」
看著身姿挺拔,不彎不屈的胡修吾,袁守城忍不住多說了兩句:「你打算去做什麼。」
胡修吾說道:「既然已經知道來龍去脈,我當然要撥亂反正。」
四瀆龍王失職,他就提劍讓這四條龍老老實實的履行職責。
他可以坐視四瀆龍王逃走,但是不能容忍四瀆龍王失職,而造成黎民受苦。
袁守城勸阻道:「莫要胡來,四瀆龍神還未最終審判前,仍然是天庭任命的水神,對他們出手,就是藐視天庭。」
「五百年前有個猴子幹過這種事,他被壓在山下五百年。你難道想要同他一個下場。」
胡修吾說道:「難道任由黎民因為四瀆龍神的錯誤,失去性命嗎!?」
袁守城撫須說道:「人皆有命,命數到了,強求不得。」
「你今日救了他們,明日他們也會死。」
從這句話,胡修吾就能聽出來,袁守城對於未來的看法是悲觀的。
這同黑神話中的劇情是一脈相承的,袁守城能夠占卜出未來的結果,但是他也悲哀的發現,未來無法改變。
命運已經註定,凡人皆有一死。神明和個人的劇本,在開始前就已經寫好了結局。一切都在天庭的安排之中。
袁守城嘗試過改變命運,他曾勸阻過涇河龍王,結果涇河龍王還是死了。
知道的越多,也就越灰心,在天命人到來之前,袁守城從未再主動做過事情。
也就是天命人出世後,袁守城才願意幫助天命人,傳授他法術,贈送他可以釀造傷藥的葫蘆法器。
原因,在劇情中彌勒佛已經說過了。
彌勒佛問袁守城:「能否看見未來的情況。」
袁守城說:「看不見了,未來模糊一片。」
彌勒聽後大喜:「就連道長也見不到未來了,好,好,好。」
袁守城不能再占卜出未來,未來不再是只有一種可能了,天庭失去了對未來的控制。
六界生靈有了擢升的機會,掌握命運的可能。
胡修吾又掏出一封銀錠,放在袁守城卦攤的桌子上:「不如道長給我算上一卦,看看我此行吉凶。」
說完,胡修吾已經轉身離去。
無論吉凶,這一趟他都會去。
這一卦不是給他看的,是給那袁守城看的。
袁守城嘆氣:「痴兒。」
但也起了一卦。
三枚銅錢拋出,空中滴溜溜一轉,落向卦攤上的先天八卦圖。
銅錢雖然兩陽一陰,落在巽位上,但實際上毫無意義,因為這次袁守城竟然沒有捕捉到哪一絲天命玄機,探究到未來一角。
「咦~」
袁守城又驚又喜。
銅錢沒有帶上天機,如何能代表天數。
他失算了,未能占卜出胡修吾的未來。
但袁守城卻為此手舞足蹈:「天命變矣,我道斷矣。」
······
占卜斷了是好事,可也對胡修吾造成了小麻煩。
天數一亂,靈山和天庭就暫時找不到誰是亂世之因。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可天數一亂,胡修吾想要找到某些地方,也沒法卜算出來。
淮水距離長安最近,加上淮水龍神·小黃龍,乃是四瀆龍神之首,其他四瀆龍神的哥哥,涇河龍王的長子,為人多智有謀,在九個兄弟之間,頗有威望。
先勸服了小黃龍,有他幫助,其他四瀆龍神自然也願意聽胡修吾的。
要是說服不成,只能拳服。
那先去掉小黃龍,其餘龍神也沒有聯合阻敵的智謀和能力。
可是,胡修吾想得挺好,執行時卻出現了披露。
不同於四海龍王,四瀆水神的府邸在什麼地方,並沒有文獻有明確的說法。
胡修吾並不清楚小黃龍的淮瀆水神府在淮水的什麼位置。
不過,找地方,不就是尋人問路,看圖索驥。
他不了解淮瀆水神府在何處,當地本土的土著,還不清楚。
四瀆對於中原九州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響著九州子民的安危禍福,甚至影響著朝代更替。
四瀆穩,則天下安;四瀆動,則九州亂。
地位如此崇高,四瀆水神府的位置,各大道觀,寺廟必然知曉。
不願意走回頭路的胡修吾,就地找到了一間占地千畝的大道觀,潛入其藏書閣中,翻閱遊記或博物志。
想要編輯出一本博物志或地理志,需要海量的資料,若要真實詳細,還必須要去過實地,或是見到過實物。
這類書籍耗費心力,少有人願意編寫。不過一旦編寫出來,就是國之重寶,往往深藏於世家大族,或是深宮翰林之中。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本草綱目都是如此。
別說古人不識貨,古人識貨的很,只是聰明人太多而已。編寫這類書需經年累月的苦功,又對仕途或是修為無補,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選。
所以,唯有這種大門大派,才能養出有時間,有學識的弟子,研究和更新門閣內的博物志和地理志。
胡修吾蒙蔽住藏經閣中傳法長老的感知,不讓他察覺到自身的存在。正大光明的從此處藏書閣內部,維持藏書閣運營的藏書吏前走過。
擔任藏書吏的弟子,看見胡修吾從容得遊走在層層書架之間,縱然沒有人認識他,可也沒人覺得他是個外人。
類似博物志和地理志的書籍並不難找,因為這類書籍往往是個大部頭,《水經注》,《本草綱目》,《天工開物》往往都有數十卷,比同時代的書籍要多得多。
藏書閣中,除了門派法術,就數它們占地面積最大了,除去放著功法典籍,看守嚴格的書架,剩餘的大部頭就是博物志了。
胡修吾拿了一套《清源九州神鬼考證引》,找了個空桌坐下,直接在藏書閣中翻找了起來,先找目錄。
古書也是有目錄的,自漢代起,就有給書做目錄的習慣,這是防止書籍有失遺缺卷的情況。
翻到水系神鬼卷,胡修吾果然找到淮瀆水神府的所在地。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中有淮水之神黃龍,居於淮南道光州南灣湖底。南灣湖東端的賢山南麓山谷中,有大寺,名為賢山寺。」
小黃龍的淮瀆水神府,原來在南灣湖底。
胡修吾思考著南灣湖的位置。
『淮南道光州,那不就是豫省的義陽市,毛尖之都嘛。』
找到了南灣湖的位置,胡修吾便不再著急,好整以暇翻起全捲來。
這處地方,是黑神話前傳,許多情況他了解的並不細緻,正好藉此書,查缺補漏。
只見那書中寫有一處胡修吾頗覺眼熟的地方:
【天地有九處湯泉,俱是眾烏所化。那九陽泉,乃香冷泉、伴山泉、溫泉、東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廣汾泉、湯泉,西牛賀洲盤絲山嶺中,有濯垢泉。】
未見濯垢真容,撼矣。
後又有一行小字:
【原為崑崙仙女所有,宋元嘉七年被盤絲洞七蜘蛛精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