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起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寧沒回答。

  她沒有辦法違心告訴小姨,現在的她不怨。

  次日,紀寧送小姨離開大山,小姨拉著紀寧再次詢問,「寧寧,要不還是和小姨一起走,好嗎?」

  她太不放心讓侄女一個人留下來整理姐姐遺物,很擔心會不會出什麼事。

  紀寧搖頭,「我想留下來看看媽媽走過的地方,或許……」

  或許看過、走過後,她才不會怨恨。

  送行的村長東叔拍著胸膛保證,「你放心,我們一定會照顧好寧寧。」

  江承北也鄭重道:「您放心,這段時間我會一直照看好紀寧,直到送她回去。」

  他是公益志願者,近期不會離開山里。

  有了他們的保證,小姨這才放心離開。

  送走小姨後,紀寧回到她媽媽生前居住的房間整理遺物,江承北一道默默跟進來。

  以李果為首的孩子們,眼神亮晶晶的看著紀寧從他們身邊經過,孩子們都很敏感,能夠感覺到紀寧對他們的不喜,李果握緊從山裡摘的野果子,用樹葉包好,偷偷放在門檻邊。

  李松、李欣倆人過來,高中畢業的他們已經是大孩子,更加清楚紀寧對他們抱有排斥,見小孩子都圍在屋前,倆人悄悄把孩子們領開。

  走遠後,李欣抱著小衛,很認真地對孩子說,「寧寧姐姐現在心情不好,你們別去鬧她,知道嗎。」

  「好。」孩子們都很懂事地點頭,李果絞著手指頭,不安地問李欣,「欣欣姐,寧寧姐是不是不喜歡我們。」

  「沒有。」李欣否認,「寧寧姐沒有不喜歡我們,她只是心情不好。」

  李松道:「於媽媽才走,寧寧姐失去親媽媽,她很傷心。你們想辦法讓寧寧姐開心起來,好不好?」

  「好!」孩子們都用力點頭。

  李欣又告訴他們,於媽媽走了,寧寧姐也和他們一樣成了孤兒,而於媽媽以前說過,他們雖然沒有父母,身邊的小夥伴就是自己的親兄弟姐妹,那現在成了孤兒的寧寧姐也是他們的親姐姐了,他們要想辦法讓親姐姐開心起來。

  紀寧並不知道小孩們想讓自己變開心,她進了房間後便默默收拾東西。

  江承北把交由他保管的一些重要證件、資料、銀行卡、照片等東西交給紀寧。

  紀寧看著那本「心理諮詢師證書」,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當年,身為國企員工的媽媽之所以決定留在山區,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她是一名心理諮詢師。

  六年前紀寧高考後,兩母女出門旅遊,於清遠碰巧遇上在山區里支教的老同學。

  老同學見面一起聊到了山區的留守兒童,聊到了山區孤兒們心理問題上,那個時候的紀寧並不知道一場老同學的意外相逢,徹底改寫了她媽媽於清遠對未來的規劃。

  旅遊結束後,於清遠告訴女兒紀寧,她的老同學想讓她過去為幾名孤兒做心理輔導,紀寧沒有多想點頭同意。

  哪知道後來等紀寧拿到大學通知書後,遠在於清遠告訴紀寧,她已從國企辭職,決定在山區當一名行走在各個山區裡的「兒童心理諮詢師」。

  紀寧哪能接受,馬上趕到山區,倆母女誰也不能說服誰。

  最後,紀寧氣憤離開,將近大半年的時間不和於清遠聯繫。

  後來的幾年裡,倆母女雖然聯繫,但多數是不歡而散。

  最近一次聯繫是四個月前,於清遠想通過紀寧是「新媒體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在紀寧自己經營的公眾號、抖音等平台幫忙宣傳「關注山區孤兒,關注山區兒童心理」的活動,紀寧趁機提出要求,她可以宣傳,前提必須是於清紀離開山區,回到城市生活。

  結果,不出意外又一次談崩。

  誰知道,倆母女再次相見,已是天人永隔。

  收拾好遺物後,紀寧第一次主動對江承北道:「帶我四處走走吧,最好是去我媽媽曾經幫助過的孩子們的家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