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的機會
四十不惑,惑是什麼意思,迷惑,困頓,深層次的意思呢?指的就是開悟,經歷了很多,體驗了很多,學習了很多,有了自己的感悟,其實不需要驚天動地,但是切切實實,就是開悟。用什麼來開頭呢,還是人生吧,40歲了,你會不自覺的考慮。
一:人生沒有意義,變化是常態。
我們來這人世間體驗幾十年,長的100年,最終是回歸大地,被慢慢遺忘,有多少人還會給自己的超過三代的親屬掃墓,基本到爺爺奶奶這輩,再上一輩的墳地都找不到,除了特殊的家族除外,烈士或者英雄人物。
放大一點說,地球根本不在意人類或者動物的生死,太陽熄滅了宇宙也無所謂,太陽在宇宙面前跟螞蟻沒什麼區別,個人的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別說放到宇宙里,就是放到人類歷史裡,根本沒有存在感,偉大的人物在世界通史裡面就是短短的一瞬間,翻書快的話你根本就記不住。
人的痛苦,無非就是,做不出,想得到;得不到,放不下;拿不起,忘不掉。要保證這些,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簡單的話就兩句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難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功名利祿馬上催;
人活著只需要,水,食物,空氣,保暖以及安全,其他都是社會屬性跟自身的需求屬性。這些屬性都是人為制定的枷鎖,包括上層對下層,包括身邊人,自己人,其他人,他們是什麼,是夢想,也是束縛;是權利,也是圈套;是金錢,也是奴隸;是地位,也是韁繩;是婚姻,也是牢籠。
二:遠離娛樂至死,持續禁慾。
媒體文化研究大師尼爾波茲曼在1985年出版的代表作《娛樂至死》就預見: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你刷了4個小時的各種新聞,商店,又看了2個小時的劇,再加了2個小時的短視頻,8個小時一晃就不見了,其他的時間還得吃喝拉撒睡,哦,對了,還有工作8小時,你的時間根本就不夠。
資本家在利用我們的本能去無意識浪費時間,他們的商業模式就是讓人們的注意力持續吸引在屏幕上。利用大模型,大數據,算法,你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在注視下,只要你一點點偏離,馬上就會出讓你回來的刺激事情,他們都在競爭你的注意力,諷刺的是產品設計師也會陷入自己的產品之中,中了自己的圈套,儘管他知道產品設計出來的目的以及背後的原理。
放棄短期內能夠讓你上癮的東西,比如打遊戲、熬夜、刷劇,這些「奶頭樂」只能夠給你帶來短期的快樂,並不能夠讓你成長,甚至會帶來痛苦和無聊。而那些長期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和收益的事情,往往一開始是痛苦的、無聊的,比如讀書、健身、早睡,但這些事情帶來的快樂遠比短期快樂反饋更多。
把時間分給睡眠,分給書籍,分給運動,分給花鳥樹木和山川湖海,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而不是將自己浪費在資本家設計的框框裡面,也不是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
當你開始做時間的主人,你會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噴涌而出的平靜的力量,至於那些焦慮與不安自然煙消雲散,時間是殺手鐧,是每個人的終極力量,只是很多人意識不到。
三:永遠相信長期主義,複利思維。
堅持去做長期,長遠的事情,有價值的事情,熱愛的事情,哪怕暫時看不到成績,徐霞客遊記就是長期靠雙腳丈量大地寫出來的,他只是個普通的人物,但是成就了偉大的自己,也給我們後代留下了偉大的著作,偉大的人物,偉大的著作無一例外。
有價值的東西值得我們慢慢去做,值得花足夠的時間去做。
複利是可怕的,當你認識到的時候。
四:錢能解決90%的問題
剩下的10%,用錢也可以延緩或者減少,所以賺錢是你要刻在腦子裡面的東西,不要心存任何僥倖,不要給自己任何講條件的機會,努力賺錢吧。
五:不要好為人師
觀察一下身邊真正的有錢人,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明明知道這個人不行,但是他不提醒、不指點不好為人師,即便是他的認知經驗都超過了對方,他也不會給對方的提建議。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無論你指點、說教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情商最低的行為就是不停的講道理,智者慎言戒口,愚者指點江山,江山是打出來之後指點的。
能說服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牆。
能點醒一個人的從來不是說教,而是磨難。
六:珍惜身邊人
「走得越遠,見識越多,認識的人越多,就越能體會到,人這一輩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時又在意你的人,就那麼幾個。這幾個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人一輩子,能遇見那麼幾個真心相待的人真的就足夠了,這世上讓你覺得新鮮的東西很多,但讓你感到安心的東西卻很少,這茫茫宇宙,浩瀚無邊,無盡大陸,人山人海,我們能遇見,能相識,能相伴,可以看作是命運,或者說的更厲害一點,是奇蹟之一,真的要好好珍惜。
七: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
因為所以的看法和評價都是暫時,你發現了嗎?真正能跟隨你一生的是什麼?是經歷,是經驗,是技能,是學習能力,是你最終的成績。
西楚霸王的失利是為什麼,他太驕傲了,太在意江東父老的看法和評價了,留下千古名句,無顏見江東父老,其實他未必不可以東山再起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不是嗎?
幾乎所有的擔憂跟恐懼,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想像,但實際上,只有你真正去做了,才發現,一切擔憂跟畏懼,都是鏡中月,水中花,最後可能是最快樂的。
劉邦在楚漢爭霸當中扮演的較色,就是典型的屢敗屢戰,跟項羽的對戰中,基本上沒贏過,逃跑,撕毀協議,典型的小人,跟項羽的君子形象完全不一樣,但是他不在意,最後建立了大漢王朝,成王敗寇,他才是最快樂的勝利者。
八:相互支持和尊重才是好道路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次越高,你就會發現:
越高端越有教養的人,大都相互支持和尊重,抱團發展,因為你好了大家都好。
層次越低的人,反駁欲也會越強,越是喜歡抵毀,嫉妒,拆台,鄙視,比較,閒言碎語,因為我不好,我也不想你好,你也不能比我好,所以,一定要遠離那些自卑到瞧不起自己的人,多接近給你能量的人,和一群有格局有思維的人一起前行才是最重要的。
九:不要試圖改變任何人
永遠不要試圖改變任何人,就算這個人是你的父母、妻子,孩子。
大器晚成也好,永遠到不了山頂也罷,但一定要快樂和真誠,沒有什麼大不了,這個世界上總要允許普通人的存在。
到最後,你會明白:
「造人的,是天地,是造物者,是整個社會,是時空萬物,是物理的、生化的規律,而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改造人這方面,特別是對於一個成年人,幾乎什麼都做不了。」
十:選擇門當戶對或者更好的結婚
選擇一位門當戶對或者更好的人結婚,而不是找個人滿足你的懶惰和巨嬰。
深夜給你倒水,深夜給你夜宵,把你照顧得無微不至,這些都不是稀缺資源。真正的稀缺資源是對方的談吐,對方的知識面,對方的視野,對方控制局面的能力,對方的情緒穩定,對方的賺錢能力。
最佳的配偶,是你人生戰場的盟友,而不是找個人滿足你的懶惰和巨嬰。
十一:不要混水摸魚
打工千萬不能入戲太深,打工的目的是偷師出道,其本質就是拿錢辦事,賺錢是第一目的。
所以,不要混水摸魚,你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養老,而是為了在獲得資源並熟悉脈絡之後,升職或跳槽。你上班只是為下一步晉升做準備,不要在同事和上級的讚賞中迷失了自我,只有渾渾噩噩的庸人才以摸魚為榮。
當你具備學習思維的時候,你才能與身邊的打工仔拉開差距,職場當中的一些勾心鬥角,對你來說毫無意義,你根本無需在意,關注自己的提升。
只有這樣,你就不會抱怨加班,抱怨吃虧,因為你從進入崗位開始,就是在為你以後鋪路。
十二:多看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不是大話,歷史,文學,社科,心理,哲學,經濟等等,當你沉下心來時,書里有廣闊的世界,有很多人的一生,有歷史的腳步,有王朝的變遷,有改革的苦難,有勝利的希望,你都看到,附身於你,誰都帶不走。
秦始皇想建立的萬年帝國為什麼短短10幾年就沒了?
漢朝為什麼外戚跟宦官專政?
三國最後為什麼天下一統?
輝煌的唐朝為什麼落寞坍塌?
宋朝的國際貿易為什麼做的風生水起?
征服世界的元帝國為什麼短暫即逝?
嘔心瀝血的崇禎帝為什麼煤山自縊?
大清帝國為什麼任人揉捏?
書里都會告訴你,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十三:知行合一
沒有執行力,好想法等於零。
僅僅單方面的輸入,並不能幫我們產出結果,真正能做出結果的是行動。就像你今天多賺一些錢,那你就離買車買房更近一步,好的輸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多經歷,另一種是多積攢信息差,然後去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
執行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
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執行力差是因為不夠自律、意志力弱,或外界環境的干擾太大。其實這些分析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因為腦科學告訴我們:執行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
所謂選擇模糊,就是我們在面對眾多可能性時無法做出清晰、明確的選擇,或者說,我們想法太多。
當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腦中有很多頭緒,或者擁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時,你就會進入「既想做這個,又想做那個;既可以做這個,又可以做那個「,一旦沒有足夠清晰的指令或目標時,就很容易選擇享樂,放棄那些本該堅持但比較燒腦的選項。
所以知跟行是合在一起的,王陽明悟道誤的就是這個道,500年的悟道。
十四:勇於走出舒適區
每天讀幾頁書、周末上學習班、平時積極去跑步健身,還是選擇躺著玩手機、周末宅家裡睡大覺、沒事玩玩遊戲,刷刷視頻,我想答案很簡單,很多人選擇後者,因為這些事做起來輕鬆,簡單又特別舒爽,而越簡單舒服的事情,越容易讓你迷失在舒適圈裡,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淪為時代的淘汰品。
相反,擁有一定的危機意識,把大片可支配的時間花在提升自我、個人成長的事情上,閱讀大量書籍,填補自己的認知盲區,增長更多見識;多學一種技能,在你需要時你就會知道,技多不壓身,甚至給你帶來轉機。
堅持下去,不僅你的氣質、涵養、見識等會提升不止一個等級,還會擁有更多雖然做起來艱難,增長財富的機會。
十五:多官閒事多吃P
人需要有一定的鈍感力和屏蔽力。什麼意思呢?不要去窺探別人的生活,也不要去揣測別人的想法,更不要陷在過去憂慮未來,任何引起你內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沒必要。
把時間和精力還給自己,在聲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
有句話叫歲月靜好,什麼是歲月靜好呢?
就是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為什麼呢?
當你的見識超過大多數人的時候,你絕對不會是一個很受歡迎的人。你也不可能做著大眾認同的事情,還期待著與眾不同的結果。
《道德經》:人生當如小溪慢流,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最後以什麼來結尾呢,我想了很久,跟大家共勉之。
活在當下,不要活在別人眼裡,你會變成別人的目光;
不要活在過去,你會變成行屍走肉;
也不要活在未來,你會變成空洞的架子。
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世事無常,人生本來變化無常;接受分道揚鑣,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接受孤獨挫敗,大丈夫能屈能伸,江東子弟未必不可重整山河;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那是你們選擇模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完美的神仙還有煩擾;接受困惑、不安、焦慮和遺憾,調整自己的狀態,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人生沒有意義,變化是常態。
我們來這人世間體驗幾十年,長的100年,最終是回歸大地,被慢慢遺忘,有多少人還會給自己的超過三代的親屬掃墓,基本到爺爺奶奶這輩,再上一輩的墳地都找不到,除了特殊的家族除外,烈士或者英雄人物。
放大一點說,地球根本不在意人類或者動物的生死,太陽熄滅了宇宙也無所謂,太陽在宇宙面前跟螞蟻沒什麼區別,個人的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別說放到宇宙里,就是放到人類歷史裡,根本沒有存在感,偉大的人物在世界通史裡面就是短短的一瞬間,翻書快的話你根本就記不住。
人的痛苦,無非就是,做不出,想得到;得不到,放不下;拿不起,忘不掉。要保證這些,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簡單的話就兩句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難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功名利祿馬上催;
人活著只需要,水,食物,空氣,保暖以及安全,其他都是社會屬性跟自身的需求屬性。這些屬性都是人為制定的枷鎖,包括上層對下層,包括身邊人,自己人,其他人,他們是什麼,是夢想,也是束縛;是權利,也是圈套;是金錢,也是奴隸;是地位,也是韁繩;是婚姻,也是牢籠。
二:遠離娛樂至死,持續禁慾。
媒體文化研究大師尼爾波茲曼在1985年出版的代表作《娛樂至死》就預見: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你刷了4個小時的各種新聞,商店,又看了2個小時的劇,再加了2個小時的短視頻,8個小時一晃就不見了,其他的時間還得吃喝拉撒睡,哦,對了,還有工作8小時,你的時間根本就不夠。
資本家在利用我們的本能去無意識浪費時間,他們的商業模式就是讓人們的注意力持續吸引在屏幕上。利用大模型,大數據,算法,你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在注視下,只要你一點點偏離,馬上就會出讓你回來的刺激事情,他們都在競爭你的注意力,諷刺的是產品設計師也會陷入自己的產品之中,中了自己的圈套,儘管他知道產品設計出來的目的以及背後的原理。
放棄短期內能夠讓你上癮的東西,比如打遊戲、熬夜、刷劇,這些「奶頭樂」只能夠給你帶來短期的快樂,並不能夠讓你成長,甚至會帶來痛苦和無聊。而那些長期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和收益的事情,往往一開始是痛苦的、無聊的,比如讀書、健身、早睡,但這些事情帶來的快樂遠比短期快樂反饋更多。
把時間分給睡眠,分給書籍,分給運動,分給花鳥樹木和山川湖海,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而不是將自己浪費在資本家設計的框框裡面,也不是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
當你開始做時間的主人,你會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噴涌而出的平靜的力量,至於那些焦慮與不安自然煙消雲散,時間是殺手鐧,是每個人的終極力量,只是很多人意識不到。
三:永遠相信長期主義,複利思維。
堅持去做長期,長遠的事情,有價值的事情,熱愛的事情,哪怕暫時看不到成績,徐霞客遊記就是長期靠雙腳丈量大地寫出來的,他只是個普通的人物,但是成就了偉大的自己,也給我們後代留下了偉大的著作,偉大的人物,偉大的著作無一例外。
有價值的東西值得我們慢慢去做,值得花足夠的時間去做。
複利是可怕的,當你認識到的時候。
四:錢能解決90%的問題
剩下的10%,用錢也可以延緩或者減少,所以賺錢是你要刻在腦子裡面的東西,不要心存任何僥倖,不要給自己任何講條件的機會,努力賺錢吧。
五:不要好為人師
觀察一下身邊真正的有錢人,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明明知道這個人不行,但是他不提醒、不指點不好為人師,即便是他的認知經驗都超過了對方,他也不會給對方的提建議。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無論你指點、說教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情商最低的行為就是不停的講道理,智者慎言戒口,愚者指點江山,江山是打出來之後指點的。
能說服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牆。
能點醒一個人的從來不是說教,而是磨難。
六:珍惜身邊人
「走得越遠,見識越多,認識的人越多,就越能體會到,人這一輩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時又在意你的人,就那麼幾個。這幾個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人一輩子,能遇見那麼幾個真心相待的人真的就足夠了,這世上讓你覺得新鮮的東西很多,但讓你感到安心的東西卻很少,這茫茫宇宙,浩瀚無邊,無盡大陸,人山人海,我們能遇見,能相識,能相伴,可以看作是命運,或者說的更厲害一點,是奇蹟之一,真的要好好珍惜。
七: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
因為所以的看法和評價都是暫時,你發現了嗎?真正能跟隨你一生的是什麼?是經歷,是經驗,是技能,是學習能力,是你最終的成績。
西楚霸王的失利是為什麼,他太驕傲了,太在意江東父老的看法和評價了,留下千古名句,無顏見江東父老,其實他未必不可以東山再起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不是嗎?
幾乎所有的擔憂跟恐懼,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想像,但實際上,只有你真正去做了,才發現,一切擔憂跟畏懼,都是鏡中月,水中花,最後可能是最快樂的。
劉邦在楚漢爭霸當中扮演的較色,就是典型的屢敗屢戰,跟項羽的對戰中,基本上沒贏過,逃跑,撕毀協議,典型的小人,跟項羽的君子形象完全不一樣,但是他不在意,最後建立了大漢王朝,成王敗寇,他才是最快樂的勝利者。
八:相互支持和尊重才是好道路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次越高,你就會發現:
越高端越有教養的人,大都相互支持和尊重,抱團發展,因為你好了大家都好。
層次越低的人,反駁欲也會越強,越是喜歡抵毀,嫉妒,拆台,鄙視,比較,閒言碎語,因為我不好,我也不想你好,你也不能比我好,所以,一定要遠離那些自卑到瞧不起自己的人,多接近給你能量的人,和一群有格局有思維的人一起前行才是最重要的。
九:不要試圖改變任何人
永遠不要試圖改變任何人,就算這個人是你的父母、妻子,孩子。
大器晚成也好,永遠到不了山頂也罷,但一定要快樂和真誠,沒有什麼大不了,這個世界上總要允許普通人的存在。
到最後,你會明白:
「造人的,是天地,是造物者,是整個社會,是時空萬物,是物理的、生化的規律,而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改造人這方面,特別是對於一個成年人,幾乎什麼都做不了。」
十:選擇門當戶對或者更好的結婚
選擇一位門當戶對或者更好的人結婚,而不是找個人滿足你的懶惰和巨嬰。
深夜給你倒水,深夜給你夜宵,把你照顧得無微不至,這些都不是稀缺資源。真正的稀缺資源是對方的談吐,對方的知識面,對方的視野,對方控制局面的能力,對方的情緒穩定,對方的賺錢能力。
最佳的配偶,是你人生戰場的盟友,而不是找個人滿足你的懶惰和巨嬰。
十一:不要混水摸魚
打工千萬不能入戲太深,打工的目的是偷師出道,其本質就是拿錢辦事,賺錢是第一目的。
所以,不要混水摸魚,你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養老,而是為了在獲得資源並熟悉脈絡之後,升職或跳槽。你上班只是為下一步晉升做準備,不要在同事和上級的讚賞中迷失了自我,只有渾渾噩噩的庸人才以摸魚為榮。
當你具備學習思維的時候,你才能與身邊的打工仔拉開差距,職場當中的一些勾心鬥角,對你來說毫無意義,你根本無需在意,關注自己的提升。
只有這樣,你就不會抱怨加班,抱怨吃虧,因為你從進入崗位開始,就是在為你以後鋪路。
十二:多看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不是大話,歷史,文學,社科,心理,哲學,經濟等等,當你沉下心來時,書里有廣闊的世界,有很多人的一生,有歷史的腳步,有王朝的變遷,有改革的苦難,有勝利的希望,你都看到,附身於你,誰都帶不走。
秦始皇想建立的萬年帝國為什麼短短10幾年就沒了?
漢朝為什麼外戚跟宦官專政?
三國最後為什麼天下一統?
輝煌的唐朝為什麼落寞坍塌?
宋朝的國際貿易為什麼做的風生水起?
征服世界的元帝國為什麼短暫即逝?
嘔心瀝血的崇禎帝為什麼煤山自縊?
大清帝國為什麼任人揉捏?
書里都會告訴你,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十三:知行合一
沒有執行力,好想法等於零。
僅僅單方面的輸入,並不能幫我們產出結果,真正能做出結果的是行動。就像你今天多賺一些錢,那你就離買車買房更近一步,好的輸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多經歷,另一種是多積攢信息差,然後去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
執行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
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執行力差是因為不夠自律、意志力弱,或外界環境的干擾太大。其實這些分析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因為腦科學告訴我們:執行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
所謂選擇模糊,就是我們在面對眾多可能性時無法做出清晰、明確的選擇,或者說,我們想法太多。
當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腦中有很多頭緒,或者擁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時,你就會進入「既想做這個,又想做那個;既可以做這個,又可以做那個「,一旦沒有足夠清晰的指令或目標時,就很容易選擇享樂,放棄那些本該堅持但比較燒腦的選項。
所以知跟行是合在一起的,王陽明悟道誤的就是這個道,500年的悟道。
十四:勇於走出舒適區
每天讀幾頁書、周末上學習班、平時積極去跑步健身,還是選擇躺著玩手機、周末宅家裡睡大覺、沒事玩玩遊戲,刷刷視頻,我想答案很簡單,很多人選擇後者,因為這些事做起來輕鬆,簡單又特別舒爽,而越簡單舒服的事情,越容易讓你迷失在舒適圈裡,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淪為時代的淘汰品。
相反,擁有一定的危機意識,把大片可支配的時間花在提升自我、個人成長的事情上,閱讀大量書籍,填補自己的認知盲區,增長更多見識;多學一種技能,在你需要時你就會知道,技多不壓身,甚至給你帶來轉機。
堅持下去,不僅你的氣質、涵養、見識等會提升不止一個等級,還會擁有更多雖然做起來艱難,增長財富的機會。
十五:多官閒事多吃P
人需要有一定的鈍感力和屏蔽力。什麼意思呢?不要去窺探別人的生活,也不要去揣測別人的想法,更不要陷在過去憂慮未來,任何引起你內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沒必要。
把時間和精力還給自己,在聲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
有句話叫歲月靜好,什麼是歲月靜好呢?
就是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為什麼呢?
當你的見識超過大多數人的時候,你絕對不會是一個很受歡迎的人。你也不可能做著大眾認同的事情,還期待著與眾不同的結果。
《道德經》:人生當如小溪慢流,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最後以什麼來結尾呢,我想了很久,跟大家共勉之。
活在當下,不要活在別人眼裡,你會變成別人的目光;
不要活在過去,你會變成行屍走肉;
也不要活在未來,你會變成空洞的架子。
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世事無常,人生本來變化無常;接受分道揚鑣,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接受孤獨挫敗,大丈夫能屈能伸,江東子弟未必不可重整山河;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那是你們選擇模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完美的神仙還有煩擾;接受困惑、不安、焦慮和遺憾,調整自己的狀態,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