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人類有可能生活在宇宙邊緣,或已被拋棄,這是怎麼回事?
地球是咱老家,打從幾百萬年前人類誕生起,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可惜那會兒沒有高科技,對地球也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古人還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想想也是挺逗的。
後來,人類文明發展突飛猛進,幾百年前就進入了科技時代。有了科技加持,咱們才明白以前的認知有多麼out。特別是走出地球後,才發現人類只是住在地球表面,而這層「皮」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廣闊的海洋和神秘的地球內部,咱們根本沒法生存。
如果以地心為基準,人類居住的地表就相當於地球的「郊區」。站在太空中,我們又發現了太陽系這個大家族,太陽是老大,而地球只能排老三,不算核心成員。
太陽系在銀河系裡也就是個小透明。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小弟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銀河系的核心住著個超大質量黑洞,離中心越近,恆星、天體和物質就越多,反之就很空曠。而太陽系,就處在銀河系的偏遠郊區。
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人類很可能住在宇宙的「鄉下」。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有人可能不服氣了:人類這麼牛,怎麼可能住在宇宙邊緣?別急,咱們來分析一下。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之後就一直在膨脹,現在到底有多大,鬼知道。雖然不知道宇宙的確切大小,但科學家對它的形狀倒是有個大膽的猜測:球形。
如果宇宙真是個球,那肯定有個中心點。宇宙中心在哪兒,咱也不知道,但根據銀河系中心天體密集的現象,可以推測:宇宙中心附近的恆星、星系密度應該很大。
如果以後咱們有了更牛的望遠鏡,能觀測到天體和物質非常密集的星域,那說不定離宇宙中心就不遠了。那麼,人類會不會也住在中心附近呢?根據目前的觀測和分析,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咱們住在宇宙的「十八線」。
前面提到了,太陽系在銀河系邊緣,而銀河系上面還有本星系群,它在本星系群里也屬於邊緣位置。本星系群上面是室女星系團,它同樣處在室女星系團的邊緣。再往上就是超星系團,宇宙是由無數個這樣的「超級城市」組成的。
室女座星系團離超星系團中心非常遠,像個偏遠小鎮。科學家研究了超星系團內天體和物質的密度分布,認為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能也很偏。以此類推,人類住的地方很可能真是宇宙的「窮鄉僻壤」。
也許有人會說,住在宇宙邊緣也太慘了吧?要知道,宇宙的物質分布很不均勻,一般來說,離中心越近,物質密度越高,不管是小星系、星系群還是超星系團,都這樣。原因很簡單,引力強的地方通常都在中心區域,比如太陽系中心、銀河系中心。
同理,由於邊緣地帶引力較弱,天體和物質的密度就比較低,屬於宇宙中的「無人區」。如果「無人區」沒有文明還好,可如果有文明不幸住在那兒,就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
就拿人類來說,現在用的資源和能源主要來自地球。但隨著科技發展,地球資源遲早會被耗盡,到時候人類就得走向星際,開發太空資源。等太陽系的資源也用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得去太陽系外「挖礦」。
但太陽系外的資源非常有限,這會嚴重阻礙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沒有足夠的資源,人類的太空科技就很難突破,更別提實現光速或超光速飛行了。沒有超快的速度,我們就不能走得更遠,採集更多資源。
從資源和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處在宇宙邊緣確實有點「點背」。但如果從安全和延續的角度來看,這反而是件好事。
而人類正好生活在宇宙的「犄角旮旯」,這給了我們足夠的安全保障和發展時間。雖然邊緣地區的資源匱乏,但只要時間足夠長,人類總有一天會強大起來,成為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超級文明。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走出太陽系,走出銀河系,向宇宙中心進發,去和其他高級文明接觸交流。
後來,人類文明發展突飛猛進,幾百年前就進入了科技時代。有了科技加持,咱們才明白以前的認知有多麼out。特別是走出地球後,才發現人類只是住在地球表面,而這層「皮」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廣闊的海洋和神秘的地球內部,咱們根本沒法生存。
如果以地心為基準,人類居住的地表就相當於地球的「郊區」。站在太空中,我們又發現了太陽系這個大家族,太陽是老大,而地球只能排老三,不算核心成員。
太陽系在銀河系裡也就是個小透明。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小弟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銀河系的核心住著個超大質量黑洞,離中心越近,恆星、天體和物質就越多,反之就很空曠。而太陽系,就處在銀河系的偏遠郊區。
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人類很可能住在宇宙的「鄉下」。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有人可能不服氣了:人類這麼牛,怎麼可能住在宇宙邊緣?別急,咱們來分析一下。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之後就一直在膨脹,現在到底有多大,鬼知道。雖然不知道宇宙的確切大小,但科學家對它的形狀倒是有個大膽的猜測:球形。
如果宇宙真是個球,那肯定有個中心點。宇宙中心在哪兒,咱也不知道,但根據銀河系中心天體密集的現象,可以推測:宇宙中心附近的恆星、星系密度應該很大。
如果以後咱們有了更牛的望遠鏡,能觀測到天體和物質非常密集的星域,那說不定離宇宙中心就不遠了。那麼,人類會不會也住在中心附近呢?根據目前的觀測和分析,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咱們住在宇宙的「十八線」。
前面提到了,太陽系在銀河系邊緣,而銀河系上面還有本星系群,它在本星系群里也屬於邊緣位置。本星系群上面是室女星系團,它同樣處在室女星系團的邊緣。再往上就是超星系團,宇宙是由無數個這樣的「超級城市」組成的。
室女座星系團離超星系團中心非常遠,像個偏遠小鎮。科學家研究了超星系團內天體和物質的密度分布,認為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能也很偏。以此類推,人類住的地方很可能真是宇宙的「窮鄉僻壤」。
也許有人會說,住在宇宙邊緣也太慘了吧?要知道,宇宙的物質分布很不均勻,一般來說,離中心越近,物質密度越高,不管是小星系、星系群還是超星系團,都這樣。原因很簡單,引力強的地方通常都在中心區域,比如太陽系中心、銀河系中心。
同理,由於邊緣地帶引力較弱,天體和物質的密度就比較低,屬於宇宙中的「無人區」。如果「無人區」沒有文明還好,可如果有文明不幸住在那兒,就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
就拿人類來說,現在用的資源和能源主要來自地球。但隨著科技發展,地球資源遲早會被耗盡,到時候人類就得走向星際,開發太空資源。等太陽系的資源也用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得去太陽系外「挖礦」。
但太陽系外的資源非常有限,這會嚴重阻礙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沒有足夠的資源,人類的太空科技就很難突破,更別提實現光速或超光速飛行了。沒有超快的速度,我們就不能走得更遠,採集更多資源。
從資源和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處在宇宙邊緣確實有點「點背」。但如果從安全和延續的角度來看,這反而是件好事。
而人類正好生活在宇宙的「犄角旮旯」,這給了我們足夠的安全保障和發展時間。雖然邊緣地區的資源匱乏,但只要時間足夠長,人類總有一天會強大起來,成為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超級文明。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走出太陽系,走出銀河系,向宇宙中心進發,去和其他高級文明接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