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探長丁琦}
{探長丁琦}歲末短景,轉眼又過了20餘天,離農曆春節愈來愈近,街上的年味漸漸濃郁起來,各類商家讓利促銷活動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大家小戶均忙碌地置辦各色年貨,每個人都懷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憧憬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好運平安。
秦晉搬到會所當天,阿香、吳姐等人早都到齊,阿素還帶著阿開、阿華、阿江、阿廣四個一同過來,秦晉將人員統一做了調配,安排阿香帶著阿華、阿江負責煎湯熬粥,阿廣能識幾個字就在中藥櫃檯當學徒,阿開在坐診處打雜傳話,吳姐帶著那幫姐妹負責保健業務,阿素機動,哪裡需要人手就去哪裡幫忙。考慮到清潔衛生,秦晉托吳姐開業後,再找兩個年紀稍大的女傭,吳姐滿口應承,安排妥後,秦晉悉心調教,針灸、按摩、泡腳、刮痧、拔火罐,日夜傳授,耐心講解,親身示範,二十來天,會所大門都未邁出。期間,歐陽秋鳳來過兩次,送來燈籠、春聯、窗花等節氣物品和青梅、寒松、金竹、水仙等花卉,見秦晉實在太忙,靜觀片刻,便自行去了。李俠自舅舅離滬赴倫敦後,怡和銀行那邊十天半月都懶得去應一次卯,無線電培訓班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閒得都快散架了,秦晉實在看不過眼,又擔心冷落她或糾纏自己,半真半假聘請李俠負責整個會所的內部布置。李俠倒挺上心,開著車像小燕子似的飛進飛出,淘換些字畫、古董、小物件等,將會所點綴得雅朴潔淨,素純古拙。吳姐等人已知李俠身世,見這位千金大小姐熱心親切,淳樸善良,毫不盛氣凌人嬌揉做作。稀罕之餘,對李俠是青眼相加誠心相待,沒幾天,李俠和吳姐等打的火熱,親如姊妹。
這天上午,秦晉正在西廂房指導阿香、阿華、阿江、熬製藥粥,吳姐、阿青等在旁觀看品嘗。阿開跑進來,說會所門口有位太太找,秦晉以為是歐陽秋鳳,也沒停手,後想想不對,四姨太每次可都是不請自入的,趕緊放下藥勺,到了門口,卻是丁太太,旁邊還站著一位穿西裝的男士,丁太太見秦晉出來,高興招手。秦晉趕忙上前,笑道:
「丁太太可真是多禮,直接進去就行了,還報什麼?」丁太太是滿臉笑容。指著那位男士說道:「阿晉,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家先生,今天有空陪我來的。」
丁太太的先生是法租界大名鼎鼎的華人總探長丁琦,秦晉是久聞其名,未見其人,會所就在他的管轄地盤上,歐陽秋鳳有心拉丁太太入伙,也是想以後能仰仗他的勢力。秦晉望去,丁先生約莫40歲年紀,身體頎長,風度翩翩,正微笑著看著自己,秦晉不敢怠慢,熱情相迎,連聲恭請。
丁太太是首次來會所,見到會所裡面環境,大為驚喜,秦晉邊引路邊簡單介紹,到二層小樓秦晉住處。丁太太坐下,丁琦卻背著手打量著房間擺放布置,阿素端上茶水,丁太太說道:「阿晉,我和我家先生要回蘇州娘家過春節,怕誤事,今日將手續帶來給你,還有,電話局那邊,我家先生已打過招呼,近兩天就上門安裝放號。」
說完,將法租界工務局核發的營業牌照、稅訖核准證、用水、用電、用工證明等手續從包里拿出,秦晉接過稱謝,方知丁太太今日來此緣由。丁琦坐下呷口茶水,指著丁太太對秦晉說道:
「內子在家多次誇獎你,今日一見,果是如此。」
「哎,你還以為我騙你呀。」丁太太笑著埋怨丈夫。
「丁太太過獎了,要不是你們在上海灘,哪有我秦晉說話的地方?」
「瞧這物件擺設就知有學問,疏密有致,點綴著墨恰到好處,多了則俗,少了則傷,這眼光可不是花錢能買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丁琦四周環顧,含笑說道。
會所房間布置全是李俠擺弄的,丁琦誇獎,秦晉也是高興,他正想解釋,從外面透進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丁太太翕動鼻翼,忍不住問道:「阿晉,搞的啥子名堂?我咋分不出是啥香味?」
秦晉拍著腦袋,「你看我真是忙糊塗了。」說完,笑著站起來朝西廂房喊著阿香、阿素的名字,阿素聽喊急跑過來,秦晉低聲吩咐,阿素邊聽邊點頭,過會兒阿素、阿香端著托盤進來,阿素笑呵呵說道:「丁先生,丁太太初次來,也無好招待,剛剛熬製的幾味粥品,請先生太太品嘗。」丁先生,丁太太瞧去,托盤上四種顏色各異的精美器皿盛著粥品,或清淡雅香,或濃郁紅亮,倒不太識,笑問端詳。阿香悄聲介紹,蟠龍和田玉脂碗盛的是桂圓百合蓮子粥,螭吻雞冠血石碗盛的是紅棗雞絲當歸粥,孤竹翡翠玻璃盞裡面是菊花荷梗雪米粥,這黑色鍾馗捉鬼圖案的土陶罐裝的是冬蟲夏草紅薯粥。隨著阿香的介紹。丁先生、丁太太是嘖嘖稱奇,紅棗艷若寶石,雞絲細如金線,荷梗翠綠盎然,菊花傲雪凝霜,粥品、器皿、相得益彰,宛如山水畫面一般空明淨潔,幽趣萬端,散發著清新的氣息,蕩漾著濃郁的暖意。丁先生、丁太太欣賞著粥品,一時竟不舍下箸,秦晉笑著催請,方持匙淺嘗,初一入口,滑、順、糯、軟,芳香滿頰,入口即化,回味悠長,兩人是讚不絕口。丁太太笑道:
「阿晉,這粥是怎麼熬的?要是讓吳太太、梅太太知道,我捷足先登,還不羨慕死。」
「丁太太,這要因人而異,可不是人人皆可,吃錯了可不行。」秦晉笑道,「藥膳的關鍵是要適時對症,客人才能食髓知味。」
「阿晉,你詳細說說。」丁琦大感興趣,稱呼親切起來。
「俗話說,病從口入,食之安神。知食者養生駐顏,延年益壽,不知食者,肺腑不寧,百病漸生。這款紅棗雞絲當歸粥如再加上等人參就是大補之品,可肺氣燥熱之人得之,如火中澆油;這菊花荷梗雪米粥加進苦蓮,寒氣倍增,可腎虛脾寒之人飲之,如臥冰茹雪。人之五臟六腑陰陽平衡,坎離相濟,才能神清氣爽,五覺敏銳。這四款粥品均中性微熱或微涼,丁先生、丁太太正值盛年青春,五行和諧,飲之如同甘飴瓊漿,自然是滋味美不勝收,感覺妙不可言。」
秦晉話落,丁先生頻頻點首,說道:
「阿晉言之有理,寒熱失調,疾患在身,自然胃口不佳。怏怏厭食,更何況食不對症,就算是端上龍肝鳳髓,也味同嚼蠟,難識其味。」
「對,對,就是此理。」秦晉笑道。
「這藥膳可大有學問。」丁琦感嘆道。「小時我患上一種不知名的熱病,每到春夏交際,渾身奇癢,多方求醫問診,也不見好,後父親打聽到城中有一名醫,慕名帶我前去吃了兩次什麼珍珠茶粥就好了,那滋味說不出來的奇妙舒服。」
「是不是珍珠青蓮綠茶粥?」秦晉聽後試探問道。
「好像是這名。」丁琦有點不敢肯定,隨即自嘲笑道,「那時我太小,才五六歲。」
「丁先生是湖北襄陽人士?」秦晉問道。
「我祖籍襄陽樊城的,你····」丁琦有點奇怪。
「這就對了,這珍珠青蓮綠茶粥可是我家廣安堂的祖傳秘方,清熱解毒,扶正祛邪,醒腦提神,奇效無比。」秦晉呵呵笑著。
丁琦聞言先是一愣,旋即搓搓手,指著秦晉,又指著丁太太,喜笑顏開說道:
「我太太曾說你在武當學過藝,我硬沒聯想起來,難怪精通醫理,原來是世代相傳。」
「丁先生說話一點鄉音都沒有。」秦晉笑說。
「別說你了,阿晉,我和他結婚多年,還是首次知道他是湖北的,我還一直當他是廣州人呢。」丁太太詫異中還有點埋怨。
「我熱病好後,父親在廣州洋行謀了個採辦的差事,便將家遷了過去,後來又送我去法國讀書。鄉音漸漸忘卻了。」丁琦吃粥吃的渾身舒坦,又知幼時惡疾為秦晉祖上救治,與秦晉是倍感親切,談性漸長,竟與秦晉扯起留學往事,最後丁琦感嘆道:
「阿晉,我在法國寒窗數暑,攻讀的是經濟學,回國後卻在同學的保薦下,坐上上海法租界的華人總探長,還娶了個本地的千金小姐做太太,你說我人生的這碗粥是否適時對症?」說完開懷大笑。
「哎,我看你是吃錯了,你應該留在法國娶個法蘭西的番婆才對症。」
丁琦留法期間有段異國情戀,歸國後還藕斷絲連,一直保持著聯繫。丁太太與丁琦初識時就曾聽聞,十幾年耿耿於懷倒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心病,見丈夫憶起留學往事眉飛色舞,興高采烈,沒好氣的就來了一句。
丁琦對太太的脾氣了如指掌,害怕她摔破醋罈子,不管不顧爭吵起來,有失臉面,不敢回嘴,只顧拿著湯匙刮著粥底。秦晉瞅著丁太太,突然不悅,話裡帶刺,丁琦神情也有點不自然,想著是丁琦哪句話惹得丁太太不痛快,忙打圓場說道:
「丁先生,你是學經濟的,我有個問題真是要請教你。」
「阿晉,你我一見如故,幼時又承蒙你父祖輩救治,先生來先生去,顯得生分。以後啊,你我兄弟相稱,有什麼話儘管說。」
「是。」秦晉笑道:「大哥,這會所年後即將開業,你說每人的會費收多少合適?」
丁琦沒想到秦晉提出這個問題,倒被秦晉問住了,感到不好回答,便放下粥碗,在客廳里踱起步來,丁太太見秦晉的問題關乎自家利益,也挺關心,於是坐直身子,耳朵豎著,眼睛盯著,等著丈夫開口,丁琦雙臂抱攏,右手摸著下巴站在窗前,半響迴轉身來,朝秦晉伸出兩個指頭。
「二十塊銀元也不算少了,相當於···」秦晉話未說完,被丁琦打斷,「什麼二十塊,是每人二百塊,少一塊都不行。」
「太貴了,還不把人家都嚇跑了,阿晉,你可別信他的。」秦晉未開口,丁太太著急起來。
「大哥,二百塊真是貴呀,在上海,中等人家一年不吃不喝都掙不到。」
「就是嘛。」丁太太嘴裡嘟嘟囔囔。
「你婦道人家懂什麼?」丁琦倒上勁了,過來坐下,沖丁太太說道:
「你看,這會所水石潺湲,風竹相吞,爐煙芳裊,草木自馨。居繁華地而不喧囂,處煙火中而不流俗。清新雅意,雲捲雲舒,這份情趣,這份環境,你說值多少錢?針灸、按摩、拔火罐,原本都是草根平民、江湖郎中謀食求生的手段,可經阿晉調理後卻成為一種時尚雅事,你說這份時尚,這份風騷值多少錢?再說阿晉的才識,你又不是不知,現在上海灘上漸有傳聞,你說這份精湛的醫術。又值多少錢?」丁琦侃侃而談,丁太太啞口無言。接著,丁琦又轉向秦晉說道:
「阿晉,你開的是醫療會所,不是單純的診所,會所提供什麼?是尊貴,是時尚,是成功,是臉面。會費低了,能體現會員的尊貴成功嗎?不僅不能,反倒讓他們瞧小了,相信大哥的話。到時他們會爭先恐後地報名,就怕人多了,你阿晉接待不過來了。」
丁琦一席話理直氣壯,入木三分,秦晉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轉向丁太太,丁太太手指輕磕著腦門,笑道:「阿靜,你別看我,會所的事你拿主意,我倒覺得我家先生的話有些道理。阿鳳若不找我入股,我想我也會入會,總不成別人都來了,我一個人孤家寡人,豈不成笑話了?」
丁琦聽太太提起歐陽秋鳳,搖著頭頗有感慨。
「這四姨太真是人精呀。你看她拉的股東,警察局長家的、工務局長家的,開業時怕是附庸風雅,曲意奉迎來入會的都不在少數。我這個法租界總探長也是暗中被她指使,忙得不亦樂乎。」
「阿鳳可是害你了,滿腹怨氣似的,只讓你辦些手續,舉手之勞,你就在阿晉面前訴苦,說給誰聽呀?」丁太太似笑非笑,眼睛睃著丈夫。
「不是,不是,哪裡還敢有怨氣,以後啊,我就替你們會所看家護院吧。」
丁琦自嘲嘆道。
想想也是,丁太太、阿晉都笑了起來。
臨別時,丁琦將辦公室電話號碼留給秦晉,告訴秦晉以後有事儘管開口,秦晉再三致謝,將兩人送至會所門口,望著他們駕車離去,不見背影才轉入。
秦晉搬到會所當天,阿香、吳姐等人早都到齊,阿素還帶著阿開、阿華、阿江、阿廣四個一同過來,秦晉將人員統一做了調配,安排阿香帶著阿華、阿江負責煎湯熬粥,阿廣能識幾個字就在中藥櫃檯當學徒,阿開在坐診處打雜傳話,吳姐帶著那幫姐妹負責保健業務,阿素機動,哪裡需要人手就去哪裡幫忙。考慮到清潔衛生,秦晉托吳姐開業後,再找兩個年紀稍大的女傭,吳姐滿口應承,安排妥後,秦晉悉心調教,針灸、按摩、泡腳、刮痧、拔火罐,日夜傳授,耐心講解,親身示範,二十來天,會所大門都未邁出。期間,歐陽秋鳳來過兩次,送來燈籠、春聯、窗花等節氣物品和青梅、寒松、金竹、水仙等花卉,見秦晉實在太忙,靜觀片刻,便自行去了。李俠自舅舅離滬赴倫敦後,怡和銀行那邊十天半月都懶得去應一次卯,無線電培訓班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閒得都快散架了,秦晉實在看不過眼,又擔心冷落她或糾纏自己,半真半假聘請李俠負責整個會所的內部布置。李俠倒挺上心,開著車像小燕子似的飛進飛出,淘換些字畫、古董、小物件等,將會所點綴得雅朴潔淨,素純古拙。吳姐等人已知李俠身世,見這位千金大小姐熱心親切,淳樸善良,毫不盛氣凌人嬌揉做作。稀罕之餘,對李俠是青眼相加誠心相待,沒幾天,李俠和吳姐等打的火熱,親如姊妹。
這天上午,秦晉正在西廂房指導阿香、阿華、阿江、熬製藥粥,吳姐、阿青等在旁觀看品嘗。阿開跑進來,說會所門口有位太太找,秦晉以為是歐陽秋鳳,也沒停手,後想想不對,四姨太每次可都是不請自入的,趕緊放下藥勺,到了門口,卻是丁太太,旁邊還站著一位穿西裝的男士,丁太太見秦晉出來,高興招手。秦晉趕忙上前,笑道:
「丁太太可真是多禮,直接進去就行了,還報什麼?」丁太太是滿臉笑容。指著那位男士說道:「阿晉,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家先生,今天有空陪我來的。」
丁太太的先生是法租界大名鼎鼎的華人總探長丁琦,秦晉是久聞其名,未見其人,會所就在他的管轄地盤上,歐陽秋鳳有心拉丁太太入伙,也是想以後能仰仗他的勢力。秦晉望去,丁先生約莫40歲年紀,身體頎長,風度翩翩,正微笑著看著自己,秦晉不敢怠慢,熱情相迎,連聲恭請。
丁太太是首次來會所,見到會所裡面環境,大為驚喜,秦晉邊引路邊簡單介紹,到二層小樓秦晉住處。丁太太坐下,丁琦卻背著手打量著房間擺放布置,阿素端上茶水,丁太太說道:「阿晉,我和我家先生要回蘇州娘家過春節,怕誤事,今日將手續帶來給你,還有,電話局那邊,我家先生已打過招呼,近兩天就上門安裝放號。」
說完,將法租界工務局核發的營業牌照、稅訖核准證、用水、用電、用工證明等手續從包里拿出,秦晉接過稱謝,方知丁太太今日來此緣由。丁琦坐下呷口茶水,指著丁太太對秦晉說道:
「內子在家多次誇獎你,今日一見,果是如此。」
「哎,你還以為我騙你呀。」丁太太笑著埋怨丈夫。
「丁太太過獎了,要不是你們在上海灘,哪有我秦晉說話的地方?」
「瞧這物件擺設就知有學問,疏密有致,點綴著墨恰到好處,多了則俗,少了則傷,這眼光可不是花錢能買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丁琦四周環顧,含笑說道。
會所房間布置全是李俠擺弄的,丁琦誇獎,秦晉也是高興,他正想解釋,從外面透進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丁太太翕動鼻翼,忍不住問道:「阿晉,搞的啥子名堂?我咋分不出是啥香味?」
秦晉拍著腦袋,「你看我真是忙糊塗了。」說完,笑著站起來朝西廂房喊著阿香、阿素的名字,阿素聽喊急跑過來,秦晉低聲吩咐,阿素邊聽邊點頭,過會兒阿素、阿香端著托盤進來,阿素笑呵呵說道:「丁先生,丁太太初次來,也無好招待,剛剛熬製的幾味粥品,請先生太太品嘗。」丁先生,丁太太瞧去,托盤上四種顏色各異的精美器皿盛著粥品,或清淡雅香,或濃郁紅亮,倒不太識,笑問端詳。阿香悄聲介紹,蟠龍和田玉脂碗盛的是桂圓百合蓮子粥,螭吻雞冠血石碗盛的是紅棗雞絲當歸粥,孤竹翡翠玻璃盞裡面是菊花荷梗雪米粥,這黑色鍾馗捉鬼圖案的土陶罐裝的是冬蟲夏草紅薯粥。隨著阿香的介紹。丁先生、丁太太是嘖嘖稱奇,紅棗艷若寶石,雞絲細如金線,荷梗翠綠盎然,菊花傲雪凝霜,粥品、器皿、相得益彰,宛如山水畫面一般空明淨潔,幽趣萬端,散發著清新的氣息,蕩漾著濃郁的暖意。丁先生、丁太太欣賞著粥品,一時竟不舍下箸,秦晉笑著催請,方持匙淺嘗,初一入口,滑、順、糯、軟,芳香滿頰,入口即化,回味悠長,兩人是讚不絕口。丁太太笑道:
「阿晉,這粥是怎麼熬的?要是讓吳太太、梅太太知道,我捷足先登,還不羨慕死。」
「丁太太,這要因人而異,可不是人人皆可,吃錯了可不行。」秦晉笑道,「藥膳的關鍵是要適時對症,客人才能食髓知味。」
「阿晉,你詳細說說。」丁琦大感興趣,稱呼親切起來。
「俗話說,病從口入,食之安神。知食者養生駐顏,延年益壽,不知食者,肺腑不寧,百病漸生。這款紅棗雞絲當歸粥如再加上等人參就是大補之品,可肺氣燥熱之人得之,如火中澆油;這菊花荷梗雪米粥加進苦蓮,寒氣倍增,可腎虛脾寒之人飲之,如臥冰茹雪。人之五臟六腑陰陽平衡,坎離相濟,才能神清氣爽,五覺敏銳。這四款粥品均中性微熱或微涼,丁先生、丁太太正值盛年青春,五行和諧,飲之如同甘飴瓊漿,自然是滋味美不勝收,感覺妙不可言。」
秦晉話落,丁先生頻頻點首,說道:
「阿晉言之有理,寒熱失調,疾患在身,自然胃口不佳。怏怏厭食,更何況食不對症,就算是端上龍肝鳳髓,也味同嚼蠟,難識其味。」
「對,對,就是此理。」秦晉笑道。
「這藥膳可大有學問。」丁琦感嘆道。「小時我患上一種不知名的熱病,每到春夏交際,渾身奇癢,多方求醫問診,也不見好,後父親打聽到城中有一名醫,慕名帶我前去吃了兩次什麼珍珠茶粥就好了,那滋味說不出來的奇妙舒服。」
「是不是珍珠青蓮綠茶粥?」秦晉聽後試探問道。
「好像是這名。」丁琦有點不敢肯定,隨即自嘲笑道,「那時我太小,才五六歲。」
「丁先生是湖北襄陽人士?」秦晉問道。
「我祖籍襄陽樊城的,你····」丁琦有點奇怪。
「這就對了,這珍珠青蓮綠茶粥可是我家廣安堂的祖傳秘方,清熱解毒,扶正祛邪,醒腦提神,奇效無比。」秦晉呵呵笑著。
丁琦聞言先是一愣,旋即搓搓手,指著秦晉,又指著丁太太,喜笑顏開說道:
「我太太曾說你在武當學過藝,我硬沒聯想起來,難怪精通醫理,原來是世代相傳。」
「丁先生說話一點鄉音都沒有。」秦晉笑說。
「別說你了,阿晉,我和他結婚多年,還是首次知道他是湖北的,我還一直當他是廣州人呢。」丁太太詫異中還有點埋怨。
「我熱病好後,父親在廣州洋行謀了個採辦的差事,便將家遷了過去,後來又送我去法國讀書。鄉音漸漸忘卻了。」丁琦吃粥吃的渾身舒坦,又知幼時惡疾為秦晉祖上救治,與秦晉是倍感親切,談性漸長,竟與秦晉扯起留學往事,最後丁琦感嘆道:
「阿晉,我在法國寒窗數暑,攻讀的是經濟學,回國後卻在同學的保薦下,坐上上海法租界的華人總探長,還娶了個本地的千金小姐做太太,你說我人生的這碗粥是否適時對症?」說完開懷大笑。
「哎,我看你是吃錯了,你應該留在法國娶個法蘭西的番婆才對症。」
丁琦留法期間有段異國情戀,歸國後還藕斷絲連,一直保持著聯繫。丁太太與丁琦初識時就曾聽聞,十幾年耿耿於懷倒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心病,見丈夫憶起留學往事眉飛色舞,興高采烈,沒好氣的就來了一句。
丁琦對太太的脾氣了如指掌,害怕她摔破醋罈子,不管不顧爭吵起來,有失臉面,不敢回嘴,只顧拿著湯匙刮著粥底。秦晉瞅著丁太太,突然不悅,話裡帶刺,丁琦神情也有點不自然,想著是丁琦哪句話惹得丁太太不痛快,忙打圓場說道:
「丁先生,你是學經濟的,我有個問題真是要請教你。」
「阿晉,你我一見如故,幼時又承蒙你父祖輩救治,先生來先生去,顯得生分。以後啊,你我兄弟相稱,有什麼話儘管說。」
「是。」秦晉笑道:「大哥,這會所年後即將開業,你說每人的會費收多少合適?」
丁琦沒想到秦晉提出這個問題,倒被秦晉問住了,感到不好回答,便放下粥碗,在客廳里踱起步來,丁太太見秦晉的問題關乎自家利益,也挺關心,於是坐直身子,耳朵豎著,眼睛盯著,等著丈夫開口,丁琦雙臂抱攏,右手摸著下巴站在窗前,半響迴轉身來,朝秦晉伸出兩個指頭。
「二十塊銀元也不算少了,相當於···」秦晉話未說完,被丁琦打斷,「什麼二十塊,是每人二百塊,少一塊都不行。」
「太貴了,還不把人家都嚇跑了,阿晉,你可別信他的。」秦晉未開口,丁太太著急起來。
「大哥,二百塊真是貴呀,在上海,中等人家一年不吃不喝都掙不到。」
「就是嘛。」丁太太嘴裡嘟嘟囔囔。
「你婦道人家懂什麼?」丁琦倒上勁了,過來坐下,沖丁太太說道:
「你看,這會所水石潺湲,風竹相吞,爐煙芳裊,草木自馨。居繁華地而不喧囂,處煙火中而不流俗。清新雅意,雲捲雲舒,這份情趣,這份環境,你說值多少錢?針灸、按摩、拔火罐,原本都是草根平民、江湖郎中謀食求生的手段,可經阿晉調理後卻成為一種時尚雅事,你說這份時尚,這份風騷值多少錢?再說阿晉的才識,你又不是不知,現在上海灘上漸有傳聞,你說這份精湛的醫術。又值多少錢?」丁琦侃侃而談,丁太太啞口無言。接著,丁琦又轉向秦晉說道:
「阿晉,你開的是醫療會所,不是單純的診所,會所提供什麼?是尊貴,是時尚,是成功,是臉面。會費低了,能體現會員的尊貴成功嗎?不僅不能,反倒讓他們瞧小了,相信大哥的話。到時他們會爭先恐後地報名,就怕人多了,你阿晉接待不過來了。」
丁琦一席話理直氣壯,入木三分,秦晉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轉向丁太太,丁太太手指輕磕著腦門,笑道:「阿靜,你別看我,會所的事你拿主意,我倒覺得我家先生的話有些道理。阿鳳若不找我入股,我想我也會入會,總不成別人都來了,我一個人孤家寡人,豈不成笑話了?」
丁琦聽太太提起歐陽秋鳳,搖著頭頗有感慨。
「這四姨太真是人精呀。你看她拉的股東,警察局長家的、工務局長家的,開業時怕是附庸風雅,曲意奉迎來入會的都不在少數。我這個法租界總探長也是暗中被她指使,忙得不亦樂乎。」
「阿鳳可是害你了,滿腹怨氣似的,只讓你辦些手續,舉手之勞,你就在阿晉面前訴苦,說給誰聽呀?」丁太太似笑非笑,眼睛睃著丈夫。
「不是,不是,哪裡還敢有怨氣,以後啊,我就替你們會所看家護院吧。」
丁琦自嘲嘆道。
想想也是,丁太太、阿晉都笑了起來。
臨別時,丁琦將辦公室電話號碼留給秦晉,告訴秦晉以後有事儘管開口,秦晉再三致謝,將兩人送至會所門口,望著他們駕車離去,不見背影才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