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李侍堯邀請和珅
威嚴的縣衙大堂上,擠滿了穿著布衣、麻衣、甚至有穿著綢緞的人們,但是他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同樣的衣衫襤褸,同樣的面黃肌瘦。當大家聽到李侍堯大人的話語之後,所有人都靜靜的等待著奇蹟的發生,畢竟,他們已經好久都沒有感受過作為人的尊嚴了。
「學生成廉拜見總督大人。」只見一位穿著長袍馬褂、讀書人模樣的年輕人走到大堂中央,跪倒在地,非常認真且體面的給李侍堯行了跪拜禮。
李侍堯坐在正大光明匾額下定睛一看,只見一位二十多歲模樣的年輕人,跪在堂下,穿著雖然也是襤褸不堪,卻是整整潔潔,就連衣裳破爛處的補丁,也是處理的特別的細緻,讓人看了感覺很是舒服。
「既然你自稱讀書人,那一定是有功名在身了?」李侍堯很溫和的說道。
「回大人的話,學生是乾隆四十年八的秀才,今日為了孝感二十萬父老鄉親能夠活下去,特來此做一個代表,希望能以我一點點的學識,將孝感百姓的苦難經歷傳遞給大人,傳遞給朝廷。」成廉說完深深的拜倒在地,並將上身一直伏在地上,沒有起身。
李侍堯看得成廉的如此行為,明白這是在告訴自己冤深似海的意思,李侍堯急忙走下大堂,將成廉扶將起來說道:「你開始陳述大家的苦楚吧,本官為你們做主。」
成廉起身後,洋洋灑灑、面面俱到的將這一年來,孝感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原原本本的陳述給了李侍堯大人,就在成廉慷慨激昂的說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在場的所有百姓無一例外的全部跪倒在地,卻是不言不語。
這是百姓對成廉所言的默認,也是對他們的父母官無聲的抗議,本來為民請命的事情,還輪不到一個秀才來出面代表,這是知縣大老爺的職責,可是成廉的越俎代庖,卻實實在在的贏得了所有百姓的支持。
李侍堯混跡官場幾十年,什麼樣的場面他沒有見過,可是,今天的場面他確實是沒有見過,活生生的二十多條性命被活埋他更是聞所未聞,五百餘萬兩的賑災銀子,換來的是,百姓連購買種子的銀子也沒有,這叫什麼事。本來災年已經過去,今年的氣候一定會是一個豐收年,可人禍所致,百姓又要受這災年之苦,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朴,你官倉里的糧食呢,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你治下的百姓能夠過得如此的悽慘。」李侍堯將驚堂木狠狠地摔到公案上,對著坐在自己右下手的秦朴說道。
秦朴急忙站起來回應道:「總督大人有所不知,去年是個大災年,官倉里的所有糧食都變成救濟糧,分發給百姓了,無奈災民實在是太多了,下官即使是將庫糧全部散盡,也沒有解決百姓十之一二的吃飯問題,望大人明察啊。」秦朴哭訴著將自己的委屈,統統都倒在了李侍堯的面前,一點不剩。
李侍堯又一次將驚堂木拍在公案上說道:「朝廷撥給湖北受災的十幾個縣五十餘萬石糧食,五百餘萬兩銀子,你的巡撫大人給你撥了多少?」
秦朴噗通的跪倒在地說道:「朝廷的賑災錢糧到了下官這裡糧食兩萬石,銀子二十萬兩,這些數字在公文上寫的清清楚楚的,請大人過目。」秦朴說完將一紙公文遞到了李侍堯的面前,李侍堯拿起公文看了一眼說道:
「你治下的百姓是多少,你治下的百姓受災的又是多少,都給本官一一道來,如有一點虛假,本官現在就將你的頂戴撤了」
秦朴看了看站在堂下的師爺說道:「下官實在是公務繁忙,總督大人所說的準確數字在師爺手裡都有。」秦朴說到這裡,就示意師爺將孝感一縣百姓的戶簙,給李侍堯呈上。
李侍堯打開戶簙念道:「孝感縣治下富戶1530戶,合計人口30562人,佃農14002戶,合計人口114500人。」
李侍堯放下戶簙狠狠地瞪了一眼秦朴說道:「作為一縣父母官,竟然連自己治下的百姓都不能熟記於心,你還當什麼官兒,本官給你算算一筆帳,富戶家裡就是災年,基本的吃喝應該沒有問題,那麼本官就算你縣十一餘萬人受災,一石糧食保守算個一百二十斤,兩萬石就是一百二十萬斤糧食,人均到佃農頭上就是十一斤糧食,二十萬兩銀子均到佃農頭上就是二兩銀子,二兩銀子可以購買二百斤糧食,秦朴大人,本官算的對嗎?」
「總督大人算的對,一個百姓可以得到二百一十一斤糧食,按照正常一個人一天六兩的口糧,足夠飽飽的吃整整一年。」秦朴跪在那裡仔仔細細掰著手指頭算著。
李侍堯點了點頭說道:「至於這所有的賑災錢糧都到那裡去了,本官不和你算,本官只想知道,分到你治下的錢糧,孝感百姓都分到多少。」秦朴嘟嘟喃喃的半天回答不上來。
李侍堯又看著成廉說道:「你說說,孝感的百姓實實在在究竟分到多少糧食。」
「回總督大人的話,孝感百姓實實在在連五十斤糧食都沒有收到。」成廉義正言辭的說道。
「五十斤糧食,你秦朴大人可夠狠的啊,怪不得你治下的百姓悽慘成現在這個樣子,來人吶,將孝感知縣秦朴押入大牢,待本官請旨以後再行定奪。」
只見兩位虎狼兵士將秦朴的頂戴摘去,又像拎小雞子一樣將秦朴押下堂去,秦朴咿咿呀呀的叫喊聲,完全被百姓的喝彩聲完全淹沒了。
李侍堯看到大家的歡呼聲,自己心裡也特別的舒暢,不過,還有一件令人髮指的事情,那就是梅調元活埋饑民一事,李侍堯讓衙役將梅調元以及相關富戶,全部押解到縣衙之上,還沒有開始審就是一頓殺威板子,打的這幫細皮嫩肉的地主老爺們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與此同時,李侍堯將孝感所看到的一切,全部寫在摺子了,呈給皇上,並私下修書一份,六百里加急,送達和珅處,希望和珅能夠來湖北一趟,其大概意思是,「此案實在不僅僅是孝感一處罪孽,波及之廣,潛藏之深,實在不是我李侍堯一人之力可以做好的,望和大人給皇上薦舉一位能臣前來支援,如和大人可以親自前來,李某更是不勝感激。」
「學生成廉拜見總督大人。」只見一位穿著長袍馬褂、讀書人模樣的年輕人走到大堂中央,跪倒在地,非常認真且體面的給李侍堯行了跪拜禮。
李侍堯坐在正大光明匾額下定睛一看,只見一位二十多歲模樣的年輕人,跪在堂下,穿著雖然也是襤褸不堪,卻是整整潔潔,就連衣裳破爛處的補丁,也是處理的特別的細緻,讓人看了感覺很是舒服。
「既然你自稱讀書人,那一定是有功名在身了?」李侍堯很溫和的說道。
「回大人的話,學生是乾隆四十年八的秀才,今日為了孝感二十萬父老鄉親能夠活下去,特來此做一個代表,希望能以我一點點的學識,將孝感百姓的苦難經歷傳遞給大人,傳遞給朝廷。」成廉說完深深的拜倒在地,並將上身一直伏在地上,沒有起身。
李侍堯看得成廉的如此行為,明白這是在告訴自己冤深似海的意思,李侍堯急忙走下大堂,將成廉扶將起來說道:「你開始陳述大家的苦楚吧,本官為你們做主。」
成廉起身後,洋洋灑灑、面面俱到的將這一年來,孝感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原原本本的陳述給了李侍堯大人,就在成廉慷慨激昂的說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在場的所有百姓無一例外的全部跪倒在地,卻是不言不語。
這是百姓對成廉所言的默認,也是對他們的父母官無聲的抗議,本來為民請命的事情,還輪不到一個秀才來出面代表,這是知縣大老爺的職責,可是成廉的越俎代庖,卻實實在在的贏得了所有百姓的支持。
李侍堯混跡官場幾十年,什麼樣的場面他沒有見過,可是,今天的場面他確實是沒有見過,活生生的二十多條性命被活埋他更是聞所未聞,五百餘萬兩的賑災銀子,換來的是,百姓連購買種子的銀子也沒有,這叫什麼事。本來災年已經過去,今年的氣候一定會是一個豐收年,可人禍所致,百姓又要受這災年之苦,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朴,你官倉里的糧食呢,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你治下的百姓能夠過得如此的悽慘。」李侍堯將驚堂木狠狠地摔到公案上,對著坐在自己右下手的秦朴說道。
秦朴急忙站起來回應道:「總督大人有所不知,去年是個大災年,官倉里的所有糧食都變成救濟糧,分發給百姓了,無奈災民實在是太多了,下官即使是將庫糧全部散盡,也沒有解決百姓十之一二的吃飯問題,望大人明察啊。」秦朴哭訴著將自己的委屈,統統都倒在了李侍堯的面前,一點不剩。
李侍堯又一次將驚堂木拍在公案上說道:「朝廷撥給湖北受災的十幾個縣五十餘萬石糧食,五百餘萬兩銀子,你的巡撫大人給你撥了多少?」
秦朴噗通的跪倒在地說道:「朝廷的賑災錢糧到了下官這裡糧食兩萬石,銀子二十萬兩,這些數字在公文上寫的清清楚楚的,請大人過目。」秦朴說完將一紙公文遞到了李侍堯的面前,李侍堯拿起公文看了一眼說道:
「你治下的百姓是多少,你治下的百姓受災的又是多少,都給本官一一道來,如有一點虛假,本官現在就將你的頂戴撤了」
秦朴看了看站在堂下的師爺說道:「下官實在是公務繁忙,總督大人所說的準確數字在師爺手裡都有。」秦朴說到這裡,就示意師爺將孝感一縣百姓的戶簙,給李侍堯呈上。
李侍堯打開戶簙念道:「孝感縣治下富戶1530戶,合計人口30562人,佃農14002戶,合計人口114500人。」
李侍堯放下戶簙狠狠地瞪了一眼秦朴說道:「作為一縣父母官,竟然連自己治下的百姓都不能熟記於心,你還當什麼官兒,本官給你算算一筆帳,富戶家裡就是災年,基本的吃喝應該沒有問題,那麼本官就算你縣十一餘萬人受災,一石糧食保守算個一百二十斤,兩萬石就是一百二十萬斤糧食,人均到佃農頭上就是十一斤糧食,二十萬兩銀子均到佃農頭上就是二兩銀子,二兩銀子可以購買二百斤糧食,秦朴大人,本官算的對嗎?」
「總督大人算的對,一個百姓可以得到二百一十一斤糧食,按照正常一個人一天六兩的口糧,足夠飽飽的吃整整一年。」秦朴跪在那裡仔仔細細掰著手指頭算著。
李侍堯點了點頭說道:「至於這所有的賑災錢糧都到那裡去了,本官不和你算,本官只想知道,分到你治下的錢糧,孝感百姓都分到多少。」秦朴嘟嘟喃喃的半天回答不上來。
李侍堯又看著成廉說道:「你說說,孝感的百姓實實在在究竟分到多少糧食。」
「回總督大人的話,孝感百姓實實在在連五十斤糧食都沒有收到。」成廉義正言辭的說道。
「五十斤糧食,你秦朴大人可夠狠的啊,怪不得你治下的百姓悽慘成現在這個樣子,來人吶,將孝感知縣秦朴押入大牢,待本官請旨以後再行定奪。」
只見兩位虎狼兵士將秦朴的頂戴摘去,又像拎小雞子一樣將秦朴押下堂去,秦朴咿咿呀呀的叫喊聲,完全被百姓的喝彩聲完全淹沒了。
李侍堯看到大家的歡呼聲,自己心裡也特別的舒暢,不過,還有一件令人髮指的事情,那就是梅調元活埋饑民一事,李侍堯讓衙役將梅調元以及相關富戶,全部押解到縣衙之上,還沒有開始審就是一頓殺威板子,打的這幫細皮嫩肉的地主老爺們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與此同時,李侍堯將孝感所看到的一切,全部寫在摺子了,呈給皇上,並私下修書一份,六百里加急,送達和珅處,希望和珅能夠來湖北一趟,其大概意思是,「此案實在不僅僅是孝感一處罪孽,波及之廣,潛藏之深,實在不是我李侍堯一人之力可以做好的,望和大人給皇上薦舉一位能臣前來支援,如和大人可以親自前來,李某更是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