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江南的準備
隨著船隻慢慢的離開碼頭,前來送行的眾人也都紛紛散去,要說現場誰最難過,那自然是非賈寶玉莫屬。
至於其他人嗎,雖然看著是有些難過,不過也就僅限於看著了,至於他們心裡到底難過不難過,那可就說不好了。
而此時另一邊的忠順王,也收到了這個消息,雖然有些驚訝於焦武的速度,但是他倒也沒有太過驚訝,而是很從容的安排了出發的日期。
至於他為何不著急,那自然那是因為隆興帝下了旨意,讓他在焦武等人出發後,再出發,而且不去揚州直接去金陵。
而此時另一邊的金陵,自然也收到了這個消息,在甄家府邸的書房中,甄應嘉正在和石虎商議著對策。
「我說甄總裁,你把我叫過來也半天了,到底怎麼樣你倒是給句話啊?你能不能別再轉來轉去的了?我這頭都快被你轉暈了。」石虎道
「石大將軍,你以為我想這樣嗎?我要是有辦法,我至於這樣嗎?一個忠順王來了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連焦武都來了。」
「你說這朝廷是想要幹什麼啊?我家老太妃自從上次之後就一直沒消息,你說我能不著急嗎?我能有辦法嗎?」甄應嘉道
聽了這話的石虎,一時間也沒開口,畢竟他也知道,現在的情況確實很嚴重,但他是個急性子,自然忍不了那麼久。
「甄總裁,要我說,這次他們若是識相的,那自然無妨,但他們要是不識相的話,林如海能死,他們自然也可以。」石虎直接道
饒是見慣了風浪的甄應嘉,也被石虎這話嚇了一跳。
「不可不可,不能衝動,千萬不能衝動啊,還沒到那一步,還沒到那一步,石將軍,石老弟,你不要衝動,你聽我說。」
「林如海能死,是因為他只是一個棋子,殺了他雖然有麻煩,但總不至於抄家滅族,但忠順王可不一樣,那可是宗室子弟。」
「他要是死在金陵,那你我必然難辭其咎,就算不是你我動的手都要跟著倒霉,就更不要說咱們自己下手了。」甄應嘉勸阻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甄總裁你說,你說現在該怎麼辦?」石虎道
「石將軍,我們可以這樣,既然這次焦武跟忠順王不是一起來的,那就證明他們背後不是一個人。」
「現在我們是得罪了陛下沒錯,但是太上皇會不會對咱們動手,現在咱們可還不知道呢?這焦武一看就是太上皇安排來的。」
「我們家跟他還有些交情,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先去揚州拜訪一下他,你留在金陵招呼忠順王,我們來個雙管齊下。」
「萬一最後真的被逼無奈,我們再兵行險著也不遲啊?」甄應嘉道
聽了這話的石虎,直接點了點頭道「嗯,好,那就這麼辦了。」
聽到石虎的話之後,甄應嘉總算是鬆了口氣,畢竟一旦真的被迫起兵,那最後只有株連九族一個下場。
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走這條路,而事實上,剛才石虎的話也是騙人的,他其實也不想走這一步。
畢竟他現在在金陵手握重兵,是天高皇帝遠的霸王,所有人都要巴結他,這要是真造反了,那還哪有這麼好的日子啊?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再他們互相之間都有些忌憚對方的情況下,應對之策就這麼被定下了。
而此時在船艙里的焦武,則是目光複雜的看著對面的林黛玉。
「林姑娘,這裡是男人們的船隻,你這個時候過來,對你的名聲可不太好,有什麼事的話,咱們明兒再說也不晚。」焦武道
「恩公,我知道,這些我都知道,但是現在,現在我不在乎這些,我只想知道,我們這次能不能,能不能?」林黛玉道
「林姑娘,這有些事情,我雖然是有這個心,但到底是一切還沒開始,所以你現在問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
「所以回去吧,天太晚了,夜裡風大,回去的時候多穿點,把我的披風帶上,省的感染了風寒。」焦武直接道
而聰明的林黛玉,自然聽明白了焦武話中的意思,於是便直接起身道「多謝恩公,黛玉明白了,我這就先告辭了。」
看著林黛玉離去的背影,焦武的臉上上過了一絲複雜的情緒,不過隨後就消失不見,轉而變得一臉平靜。
時間轉眼就到了七天後,甄應嘉先一步到了揚州,然後進了府衙。
「甄總裁,您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這他們就是再快,怎麼也要半個月後才能到達。」李源躬身道
「李知府,我這也是沒辦法,現在是多事之秋啊,你跟我詳細說說,林如海到底是怎麼死的?你沒有動手腳吧?」甄應嘉直接道
「甄總裁,我怎麼會做手腳呢?自從之前得了您的吩咐之後,自打我到任以來,就一直都積極的配合那林如海。」
「為此,下官可是把揚州的鹽商們都給得罪了個遍。」李源抱怨道
「嗯,那就好,那就好啊,只要那林如海是正常的毒發身亡,那就誰也怪不到你頭上,至於那些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鹽商?」
「大不了廢了他們,老夫重新培養一批就是了,這些人是有了銀子,就忘了自己是誰了,且讓他們得意一會。」
「等到過了這一劫,我再慢慢的收拾他們!」甄應嘉道
聽了這話的李源雖然沒有開口,不過心裡卻放鬆了不少,畢竟他最近的壓力可是不小,每天要擔心上邊的追查。
還要擔心那些鹽商們給自己添堵,可謂是忙的焦頭爛額的,好在現在有了甄應嘉的話,他這段時間的日子也算是沒白熬。
從第二天開始,甄應嘉就開始,把揚州的大小鹽商們都叫了過來,然後挨個警告他們最近安分一些。
雖然他們有些心裡很是不服氣,不過面上還是答應下來了,而甄應嘉自然也知道,這些人未必會聽自己的。
不過他無所謂,反正他也是要交些人出去的,與其到時候在官場出人,還不如就把這些鹽商交出去,這樣可謂是兩全其美。
至於其他人嗎,雖然看著是有些難過,不過也就僅限於看著了,至於他們心裡到底難過不難過,那可就說不好了。
而此時另一邊的忠順王,也收到了這個消息,雖然有些驚訝於焦武的速度,但是他倒也沒有太過驚訝,而是很從容的安排了出發的日期。
至於他為何不著急,那自然那是因為隆興帝下了旨意,讓他在焦武等人出發後,再出發,而且不去揚州直接去金陵。
而此時另一邊的金陵,自然也收到了這個消息,在甄家府邸的書房中,甄應嘉正在和石虎商議著對策。
「我說甄總裁,你把我叫過來也半天了,到底怎麼樣你倒是給句話啊?你能不能別再轉來轉去的了?我這頭都快被你轉暈了。」石虎道
「石大將軍,你以為我想這樣嗎?我要是有辦法,我至於這樣嗎?一個忠順王來了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連焦武都來了。」
「你說這朝廷是想要幹什麼啊?我家老太妃自從上次之後就一直沒消息,你說我能不著急嗎?我能有辦法嗎?」甄應嘉道
聽了這話的石虎,一時間也沒開口,畢竟他也知道,現在的情況確實很嚴重,但他是個急性子,自然忍不了那麼久。
「甄總裁,要我說,這次他們若是識相的,那自然無妨,但他們要是不識相的話,林如海能死,他們自然也可以。」石虎直接道
饒是見慣了風浪的甄應嘉,也被石虎這話嚇了一跳。
「不可不可,不能衝動,千萬不能衝動啊,還沒到那一步,還沒到那一步,石將軍,石老弟,你不要衝動,你聽我說。」
「林如海能死,是因為他只是一個棋子,殺了他雖然有麻煩,但總不至於抄家滅族,但忠順王可不一樣,那可是宗室子弟。」
「他要是死在金陵,那你我必然難辭其咎,就算不是你我動的手都要跟著倒霉,就更不要說咱們自己下手了。」甄應嘉勸阻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甄總裁你說,你說現在該怎麼辦?」石虎道
「石將軍,我們可以這樣,既然這次焦武跟忠順王不是一起來的,那就證明他們背後不是一個人。」
「現在我們是得罪了陛下沒錯,但是太上皇會不會對咱們動手,現在咱們可還不知道呢?這焦武一看就是太上皇安排來的。」
「我們家跟他還有些交情,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先去揚州拜訪一下他,你留在金陵招呼忠順王,我們來個雙管齊下。」
「萬一最後真的被逼無奈,我們再兵行險著也不遲啊?」甄應嘉道
聽了這話的石虎,直接點了點頭道「嗯,好,那就這麼辦了。」
聽到石虎的話之後,甄應嘉總算是鬆了口氣,畢竟一旦真的被迫起兵,那最後只有株連九族一個下場。
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走這條路,而事實上,剛才石虎的話也是騙人的,他其實也不想走這一步。
畢竟他現在在金陵手握重兵,是天高皇帝遠的霸王,所有人都要巴結他,這要是真造反了,那還哪有這麼好的日子啊?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再他們互相之間都有些忌憚對方的情況下,應對之策就這麼被定下了。
而此時在船艙里的焦武,則是目光複雜的看著對面的林黛玉。
「林姑娘,這裡是男人們的船隻,你這個時候過來,對你的名聲可不太好,有什麼事的話,咱們明兒再說也不晚。」焦武道
「恩公,我知道,這些我都知道,但是現在,現在我不在乎這些,我只想知道,我們這次能不能,能不能?」林黛玉道
「林姑娘,這有些事情,我雖然是有這個心,但到底是一切還沒開始,所以你現在問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
「所以回去吧,天太晚了,夜裡風大,回去的時候多穿點,把我的披風帶上,省的感染了風寒。」焦武直接道
而聰明的林黛玉,自然聽明白了焦武話中的意思,於是便直接起身道「多謝恩公,黛玉明白了,我這就先告辭了。」
看著林黛玉離去的背影,焦武的臉上上過了一絲複雜的情緒,不過隨後就消失不見,轉而變得一臉平靜。
時間轉眼就到了七天後,甄應嘉先一步到了揚州,然後進了府衙。
「甄總裁,您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這他們就是再快,怎麼也要半個月後才能到達。」李源躬身道
「李知府,我這也是沒辦法,現在是多事之秋啊,你跟我詳細說說,林如海到底是怎麼死的?你沒有動手腳吧?」甄應嘉直接道
「甄總裁,我怎麼會做手腳呢?自從之前得了您的吩咐之後,自打我到任以來,就一直都積極的配合那林如海。」
「為此,下官可是把揚州的鹽商們都給得罪了個遍。」李源抱怨道
「嗯,那就好,那就好啊,只要那林如海是正常的毒發身亡,那就誰也怪不到你頭上,至於那些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鹽商?」
「大不了廢了他們,老夫重新培養一批就是了,這些人是有了銀子,就忘了自己是誰了,且讓他們得意一會。」
「等到過了這一劫,我再慢慢的收拾他們!」甄應嘉道
聽了這話的李源雖然沒有開口,不過心裡卻放鬆了不少,畢竟他最近的壓力可是不小,每天要擔心上邊的追查。
還要擔心那些鹽商們給自己添堵,可謂是忙的焦頭爛額的,好在現在有了甄應嘉的話,他這段時間的日子也算是沒白熬。
從第二天開始,甄應嘉就開始,把揚州的大小鹽商們都叫了過來,然後挨個警告他們最近安分一些。
雖然他們有些心裡很是不服氣,不過面上還是答應下來了,而甄應嘉自然也知道,這些人未必會聽自己的。
不過他無所謂,反正他也是要交些人出去的,與其到時候在官場出人,還不如就把這些鹽商交出去,這樣可謂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