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墊後
第119章 我墊後
如果,胤禑跑去叫救兵,讓老四留下吃了大虧。將來,始終是個大隱患。
為帥之道,在於當機立斷,絕不含糊!
所以,胤禑沒有絲毫的猶豫,掏出懷中的密旨和金批大令,硬塞進老四的手心裡。
「四哥,你去叫救兵,小弟我墊後!」
胤禑此話一出口,蘇培盛馬上將他敬為天人,滿是景仰的望著他。
這天底下,上哪裡去找這麼好的親弟弟?
老四看著胤禑,心裡那個激動,簡直沒法說了。
關鍵時刻,還是十五弟靠得住啊!
「不成,我怎麼可以讓你墊後呢?」老四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看馬的那名八旗兵,眼裡冒出兇狠的殺氣。
胤禑暗暗點頭不已,老四不愧是個狠人,即使對八旗兵也敢下毒手。
也許是江南承平的時間太久了,江寧的駐防八旗兵們安逸慣了,完全喪失了警惕心,居然只派了一個人在岸上看馬。
實際上,胤禑早就想奪馬而逃了。但是,這話若是不動聲的引導老四來說,將來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
老四說殺人,胤禑就敢殺人,這是個啥性質?
胤禑低聲吩咐蘇培盛:「你去引開他的注意力。」
蘇培盛不由大喜,十五爺這簡直是白送大功勞給他啊,趕緊小聲說:「我去。」
危急關頭,沒必要多說廢話。
「這位爺,您應該是鑲紅旗的吧?」蘇培盛故意說的京片子的滿語。
蘇培盛果然厲害,一張嘴就成功吸引了看馬那人的注意力。
江寧附近的八旗駐軍,不是鑲紅旗,就是鑲藍旗。
這就相當於,用日語和鬼子套近乎,很容易麻痹了鬼子。
「你是什麼人?」看馬的人,看清楚蘇培盛的滿臉諂笑,沒有絲毫的敵意,原本握刀的手,漸漸的鬆開了。
「我跟著我們爺,來江寧採買宮裡需要的各種物件。」
一提起宮裡,蘇培盛立時舌燦蓮花的成功吸引了看馬人的注意力。
這時,在老四的緊張注視下,胤禑異常緩慢的踩著樹下的陰影,慢騰騰的靠近那名看馬的身後。
以胤禑對蘇培盛的了解,即使他的行蹤暴露了,異常機警的蘇培盛,只需要死死的抱住看馬人,就可以幫他爭取到足夠的動手時間。
先捂嘴,同時抹脖子,胤禑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看馬人,痛苦的扭動著身體,奮力想掙脫胤禑的大手。但是,脖子上的鮮血狂噴而出,帶走了他所有的能量。
很快,看馬人就軟趴下去,不再動了。
老四快步走過來,看見滿臉滿身都是血的胤禑,心裡真被感動了。
「好弟弟。」老四隻說了這三字,就主動解開了樹上的馬韁繩。
胤禑多長了個心眼,他提醒說:「把多餘的馬,都殺了。」
老四猛然醒悟過來,當即拔出腰間的匕首,等候胤禑的通知。
單獨牽出八匹馬後,隨著胤禑嘬唇吹了個哨子。
幾個人一起動手,用匕首惡狠狠的捅穿了十幾匹馬的馬腹。
「希律律……」戰馬痛苦的嘶叫聲,馬上驚動了在船上享樂的人。
胤禑他們幾個人,當即翻身上馬,一邊打馬揚鞭,一邊牽著備用之馬,疾馳而逃。
等船上的人,提著刀,追上岸時,胤禑他們已經奔出去幾百米遠了。
路上,碰見巡邏的綠營兵擋住了去路,胤禑高高的舉起手裡的金批大令,厲聲喝道:「有人刺殺朝廷欽差,趕緊帶我們去總督衙門。」
先聲奪人之下,綠營為首的把總,當即給震懵了。
如果,胤禑是說,讓把總他們滾開,大概率不會讓路。
但是,胤禑命令他們護著去總督衙門,把總就信了一多半。
真要是歹人,送去總督衙門,那不是自己找死麼?
把總的地位,實在太低了。即使給他看密旨,他也看不懂。
直到,路上碰見聞訊趕來的綠營副將,胤禑和老四,這才長鬆了口氣。
密旨和大令,手續異常齊全,綠營副將馬上扎千行了禮。
在綠營副將張昌的護送下,老四和胤禑,平安的回到了欽差行轅。
就在行轅門口,胤禑吩咐副將張昌:「把你的營里人,都調過來,保護好行轅。」
「嗻!」
走進行轅大門的一瞬間,老四忽然說:「你帶兵,我放心。」
回行轅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康熙寫密折。
告狀的事,必須趕早不趕晚!
很快,一騎快馬折差,身背黃絹包裹的折匣,厲聲喝道:「八百里加急,閃開,快閃開!」風馳電掣一般的朝著京城狂奔而去。
八百里加急,已是大清兵部最快的驛遞速度,非謀逆等軍國大事,輕易不能用。
不客氣的說,只要折差走了,誰都別想追回!
幹完了告狀的事,胤禑隨即派人去滿城,叫江寧將軍鄂克遜過來。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天色快亮的時候,鄂克遜急匆匆的來了!
胤禑拿出密旨,冷冷的說:「有旨。」
鄂克遜趕緊伏地不起。
「密諭:著皇十五子、貝勒胤禑,巡閱江南軍務……江南各地駐防八旗及綠營,悉聽節制,欽此!」
「奴才鄂克遜,領旨謝恩。」
原本,胤禑不想這麼早就攤牌,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必須當機立斷。
當務之急,就是控制住江寧城內的兵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既然鄂克遜已經來了,胤禑當著老四的面,果斷下令:「把城裡的綠營副將、參將和游擊們,都給爺叫來,就說有旨意。」
結果,等噶禮和張伯行得知消息之後,整個江寧城中的綠營兵,大半落入了胤禑的控制之下。
徹底安全了之後,老四情不自禁的稱讚胤禑:「吾弟真帥才也!」
大清的體制特點就是,都聽皇上的。
不管是噶禮也好,張伯行也罷,都是流官。
流官的特點就是,無法培植死黨,抗衡朝廷。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控制了局面的老四和胤禑,只需要咬死了,身為欽差,居然遭人刺殺,那就是有人要掉腦袋的重罪。
天亮之後,京口副都統赫達海,被鄂克遜親自押到了欽差行轅。
老電視劇里,年羹堯帶兵屠了整個江夏鎮,不僅屁事沒有,還升了官,發了財。
靠的就是老四的撐腰!
很快,康熙接到了老四和胤禑的聯名密折,當即勃然大怒,厲聲喝道:「他們想造反麼?」
身為欽差,又是皇子,居然在江寧遇刺,這是個啥性質?
聯想到科場的舞弊,以及江南的不穩,康熙索性新帳老帳一起算了,下旨革去鄂克遜、噶禮和張伯行的官職,由老四暫時代掌江南的最高行政權力。
等蘇州的首告秀才,被送到了江寧之後,老四經過細審,發現首告的王秀才,居然沒有半點證據,全憑一時的義憤,咽不下那口氣,就主動掀了桌子。
「十五弟,你覺得如何?」老四有些頭疼的問胤禑。
胤禑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淡淡的說:「四哥,前明太祖利用南北榜案,故意打擊江南的才子,趁機收攬北方讀書人的人心……」
聽胤禑這麼一說,老四隨即下定了決心,重開江南鄉試,免得里外不是人。
重開鄉試,得罪的僅僅是那一百多名已經中了舉的秀才而已。
但是,不重開鄉試,所有參考的秀才,都有藉口罵朝廷不公。
實際上,在大清朝,很多事情的真相,並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怎樣做,最有利於朝廷的大局。
老四的摺子,剛發出去,居然又收到了康熙的旨意。
旨意里,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話:京口副都統赫達海,賜自盡!
胤禑一看就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真相是啥,康熙並不關心。
如果,老四和胤禑,一起在江寧死了。那麼,大清的天,就要塌了!
尤其是老四死了,康熙一旦廢了太子,將後繼無人!
重開江南鄉試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江南的士家大族們,一片譁然。
因為,這次中舉的一百多人,大多是江南的世家子弟。
一旦重開鄉試之後,就算是再有才,誰敢說,自己必能中舉?
張伯行來找老四的時候,老四淡淡的說:「重新考一遍,由皇上出題,爺親自監考。到時候,誰是真有才,誰是作弊的,一目了然,你說是也不是?」
一下子,堵得張伯行沒話說了。
重開江南鄉試,真正害怕的人,其實是噶禮。
因為,這次中舉的人,真有好幾個,是肚中空空的傢伙。
不管怎麼說,重開鄉試都是老四和胤禑的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送赫達海上路的這天,赫達海拼命掙扎著問胤禑:「十五爺,奴才為了大清流過不少血,就不能饒了奴才一命麼?」求生的欲望極強。
胤禑不動聲色的說:「赫達海,只能怪你的運氣太差了。來人,送赫都統上路吧!」
赫達海只是囂張了點,就送掉了小命,果真如胤禑所言,他的運氣真差!
過了幾天,康熙正式下旨,以老四為監考官,定於下個月的月底,重開江南鄉試。
實際上,重開鄉試,是老四和胤禑,聯手給江南士林大族們挖的一個大坑。
(本章完)
如果,胤禑跑去叫救兵,讓老四留下吃了大虧。將來,始終是個大隱患。
為帥之道,在於當機立斷,絕不含糊!
所以,胤禑沒有絲毫的猶豫,掏出懷中的密旨和金批大令,硬塞進老四的手心裡。
「四哥,你去叫救兵,小弟我墊後!」
胤禑此話一出口,蘇培盛馬上將他敬為天人,滿是景仰的望著他。
這天底下,上哪裡去找這麼好的親弟弟?
老四看著胤禑,心裡那個激動,簡直沒法說了。
關鍵時刻,還是十五弟靠得住啊!
「不成,我怎麼可以讓你墊後呢?」老四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看馬的那名八旗兵,眼裡冒出兇狠的殺氣。
胤禑暗暗點頭不已,老四不愧是個狠人,即使對八旗兵也敢下毒手。
也許是江南承平的時間太久了,江寧的駐防八旗兵們安逸慣了,完全喪失了警惕心,居然只派了一個人在岸上看馬。
實際上,胤禑早就想奪馬而逃了。但是,這話若是不動聲的引導老四來說,將來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
老四說殺人,胤禑就敢殺人,這是個啥性質?
胤禑低聲吩咐蘇培盛:「你去引開他的注意力。」
蘇培盛不由大喜,十五爺這簡直是白送大功勞給他啊,趕緊小聲說:「我去。」
危急關頭,沒必要多說廢話。
「這位爺,您應該是鑲紅旗的吧?」蘇培盛故意說的京片子的滿語。
蘇培盛果然厲害,一張嘴就成功吸引了看馬那人的注意力。
江寧附近的八旗駐軍,不是鑲紅旗,就是鑲藍旗。
這就相當於,用日語和鬼子套近乎,很容易麻痹了鬼子。
「你是什麼人?」看馬的人,看清楚蘇培盛的滿臉諂笑,沒有絲毫的敵意,原本握刀的手,漸漸的鬆開了。
「我跟著我們爺,來江寧採買宮裡需要的各種物件。」
一提起宮裡,蘇培盛立時舌燦蓮花的成功吸引了看馬人的注意力。
這時,在老四的緊張注視下,胤禑異常緩慢的踩著樹下的陰影,慢騰騰的靠近那名看馬的身後。
以胤禑對蘇培盛的了解,即使他的行蹤暴露了,異常機警的蘇培盛,只需要死死的抱住看馬人,就可以幫他爭取到足夠的動手時間。
先捂嘴,同時抹脖子,胤禑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看馬人,痛苦的扭動著身體,奮力想掙脫胤禑的大手。但是,脖子上的鮮血狂噴而出,帶走了他所有的能量。
很快,看馬人就軟趴下去,不再動了。
老四快步走過來,看見滿臉滿身都是血的胤禑,心裡真被感動了。
「好弟弟。」老四隻說了這三字,就主動解開了樹上的馬韁繩。
胤禑多長了個心眼,他提醒說:「把多餘的馬,都殺了。」
老四猛然醒悟過來,當即拔出腰間的匕首,等候胤禑的通知。
單獨牽出八匹馬後,隨著胤禑嘬唇吹了個哨子。
幾個人一起動手,用匕首惡狠狠的捅穿了十幾匹馬的馬腹。
「希律律……」戰馬痛苦的嘶叫聲,馬上驚動了在船上享樂的人。
胤禑他們幾個人,當即翻身上馬,一邊打馬揚鞭,一邊牽著備用之馬,疾馳而逃。
等船上的人,提著刀,追上岸時,胤禑他們已經奔出去幾百米遠了。
路上,碰見巡邏的綠營兵擋住了去路,胤禑高高的舉起手裡的金批大令,厲聲喝道:「有人刺殺朝廷欽差,趕緊帶我們去總督衙門。」
先聲奪人之下,綠營為首的把總,當即給震懵了。
如果,胤禑是說,讓把總他們滾開,大概率不會讓路。
但是,胤禑命令他們護著去總督衙門,把總就信了一多半。
真要是歹人,送去總督衙門,那不是自己找死麼?
把總的地位,實在太低了。即使給他看密旨,他也看不懂。
直到,路上碰見聞訊趕來的綠營副將,胤禑和老四,這才長鬆了口氣。
密旨和大令,手續異常齊全,綠營副將馬上扎千行了禮。
在綠營副將張昌的護送下,老四和胤禑,平安的回到了欽差行轅。
就在行轅門口,胤禑吩咐副將張昌:「把你的營里人,都調過來,保護好行轅。」
「嗻!」
走進行轅大門的一瞬間,老四忽然說:「你帶兵,我放心。」
回行轅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康熙寫密折。
告狀的事,必須趕早不趕晚!
很快,一騎快馬折差,身背黃絹包裹的折匣,厲聲喝道:「八百里加急,閃開,快閃開!」風馳電掣一般的朝著京城狂奔而去。
八百里加急,已是大清兵部最快的驛遞速度,非謀逆等軍國大事,輕易不能用。
不客氣的說,只要折差走了,誰都別想追回!
幹完了告狀的事,胤禑隨即派人去滿城,叫江寧將軍鄂克遜過來。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天色快亮的時候,鄂克遜急匆匆的來了!
胤禑拿出密旨,冷冷的說:「有旨。」
鄂克遜趕緊伏地不起。
「密諭:著皇十五子、貝勒胤禑,巡閱江南軍務……江南各地駐防八旗及綠營,悉聽節制,欽此!」
「奴才鄂克遜,領旨謝恩。」
原本,胤禑不想這麼早就攤牌,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必須當機立斷。
當務之急,就是控制住江寧城內的兵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既然鄂克遜已經來了,胤禑當著老四的面,果斷下令:「把城裡的綠營副將、參將和游擊們,都給爺叫來,就說有旨意。」
結果,等噶禮和張伯行得知消息之後,整個江寧城中的綠營兵,大半落入了胤禑的控制之下。
徹底安全了之後,老四情不自禁的稱讚胤禑:「吾弟真帥才也!」
大清的體制特點就是,都聽皇上的。
不管是噶禮也好,張伯行也罷,都是流官。
流官的特點就是,無法培植死黨,抗衡朝廷。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控制了局面的老四和胤禑,只需要咬死了,身為欽差,居然遭人刺殺,那就是有人要掉腦袋的重罪。
天亮之後,京口副都統赫達海,被鄂克遜親自押到了欽差行轅。
老電視劇里,年羹堯帶兵屠了整個江夏鎮,不僅屁事沒有,還升了官,發了財。
靠的就是老四的撐腰!
很快,康熙接到了老四和胤禑的聯名密折,當即勃然大怒,厲聲喝道:「他們想造反麼?」
身為欽差,又是皇子,居然在江寧遇刺,這是個啥性質?
聯想到科場的舞弊,以及江南的不穩,康熙索性新帳老帳一起算了,下旨革去鄂克遜、噶禮和張伯行的官職,由老四暫時代掌江南的最高行政權力。
等蘇州的首告秀才,被送到了江寧之後,老四經過細審,發現首告的王秀才,居然沒有半點證據,全憑一時的義憤,咽不下那口氣,就主動掀了桌子。
「十五弟,你覺得如何?」老四有些頭疼的問胤禑。
胤禑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淡淡的說:「四哥,前明太祖利用南北榜案,故意打擊江南的才子,趁機收攬北方讀書人的人心……」
聽胤禑這麼一說,老四隨即下定了決心,重開江南鄉試,免得里外不是人。
重開鄉試,得罪的僅僅是那一百多名已經中了舉的秀才而已。
但是,不重開鄉試,所有參考的秀才,都有藉口罵朝廷不公。
實際上,在大清朝,很多事情的真相,並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怎樣做,最有利於朝廷的大局。
老四的摺子,剛發出去,居然又收到了康熙的旨意。
旨意里,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話:京口副都統赫達海,賜自盡!
胤禑一看就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真相是啥,康熙並不關心。
如果,老四和胤禑,一起在江寧死了。那麼,大清的天,就要塌了!
尤其是老四死了,康熙一旦廢了太子,將後繼無人!
重開江南鄉試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江南的士家大族們,一片譁然。
因為,這次中舉的一百多人,大多是江南的世家子弟。
一旦重開鄉試之後,就算是再有才,誰敢說,自己必能中舉?
張伯行來找老四的時候,老四淡淡的說:「重新考一遍,由皇上出題,爺親自監考。到時候,誰是真有才,誰是作弊的,一目了然,你說是也不是?」
一下子,堵得張伯行沒話說了。
重開江南鄉試,真正害怕的人,其實是噶禮。
因為,這次中舉的人,真有好幾個,是肚中空空的傢伙。
不管怎麼說,重開鄉試都是老四和胤禑的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送赫達海上路的這天,赫達海拼命掙扎著問胤禑:「十五爺,奴才為了大清流過不少血,就不能饒了奴才一命麼?」求生的欲望極強。
胤禑不動聲色的說:「赫達海,只能怪你的運氣太差了。來人,送赫都統上路吧!」
赫達海只是囂張了點,就送掉了小命,果真如胤禑所言,他的運氣真差!
過了幾天,康熙正式下旨,以老四為監考官,定於下個月的月底,重開江南鄉試。
實際上,重開鄉試,是老四和胤禑,聯手給江南士林大族們挖的一個大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