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章)問鼎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4章 (大章)問鼎天下

  霍炎出生的消息,在整個長安都引起了轟動。

  那可不是一般人,是霍海的兒子。

  更轟動的是,一船嬰兒用品,從南海郡出發,經過了沿海,經過了長江,經過漢水,在宛城下貨,搭在在火車上,抵達長安。

  整個過程,一共花了十二天。

  十二天。

  這些嬰兒用品,都是霍炎在長公主肚子裡的時候,霍海準備的東西。

  因為這船各式各樣的嬰兒商品的到來,還有人嘀咕過。

  一名宗室在劉徹面前嘀咕:「當初五皇子出生的時候,霍大人也只是準備了一件學步車,如今霍炎出生,霍大人還真是不辭辛苦,搞出這麼多嬰兒用的物品,那橡膠奶嘴,嘖嘖,真是精妙。」

  劉徹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直接:「拖下去打,打完丟回去反省。」

  當初劉墨出生的時候,霍海正在前線打仗,實驗火槍,打的匈奴節節敗退。

  那個時候,霍海哪有時間做什麼準備?能提前準備一個學步車,已經不錯了。

  劉徹把人拖出去後,才細想覺得霍海這些年做的太多了。

  於是,劉徹發了一道震驚整個長安的聖旨。

  霍海屢立奇功,衛長公主賢良淑德,夫妻二人功勳卓著,封霍海幼子霍炎,南國公。

  封公?

  公侯伯子男的事情,似乎已經遠去了很多年了。

  大漢不封公是有原因的。

  而如今,劉徹在丞相都不想要的情況下,來了一次一百八十度大掉頭,直接封南國公?!

  雖然劉徹寵愛衛長公主,但給衛長公主的孩子封公,也未免太過於寵愛了吧?!

  這是什麼意思?算是開啟了新的時代,因為大漢人口太多底盤太大所以準備封各種國公了?

  還是說國公只封給外戚?

  如果從某種角度上講王只封給宗親,那公只封給外戚,侯封給外姓以及恩不如王公厚的宗親外戚。

  這樣也比較說得通。

  而宗親的母系往下傳屬於外戚,皇帝自己的皇后、夫人的親戚屬於外戚,這樣的劃分也非常有可能。

  但也許,劉徹要開放封公限制,允許建立公國?

  這可就幾乎等於違背了漢初的外姓不可封王的鐵律了啊!

  公,是什麼?就是小一點的王國。

  對比侯國來說,公國已經具有了完全的獨立性,地盤夠大,旁人伸不進來手。

  關起門來,可能幹任何事情。

  一家兩家還好,若世上有他十來個公國,豈不是重演春秋戰國的舊事?!

  可是話說回來,當初世界多大?如今世界多大?

  當初秦始皇出兵攻打西毆,得準備個三五年,還需要專門挖一條靈渠。

  如今呢?只是運輸貨物,都能十二天運到,這不到兩周啊!

  如果是運輸軍隊,十天能不能到?甚至八天?

  未必不能!

  八天時間長安的大軍就在南海郡城粵府的外海架炮了,有反叛的可能性嗎?

  幾乎沒有。

  所有人都這麼想,只有霍海不這麼想。

  旨意送到霍海手中的時候,霍海思索了起來,很快就明白了劉徹的想法。

  劉徹先是把原來的南越國的屬地,全部封成了南海刺史部,看起來就沒有把這個地方肢解掉。

  為的是讓本地人安心。

  但是看到南海郡送過去的工業產品後,劉徹肯定意識到了這邊的發展要比想像中好。

  這麼好的發展,肯定沒有亂局,如果是亂局,肯定是發展不起來的。

  所以就證明南海刺史部的劃分,有點過于謹慎了。

  所以,就把南海郡單獨劃出來,劃成南國。

  這樣,南國和南海刺史部,就分開了。

  等於把原來南越國拆分成了兩部分。

  這個設想也非常符合霍海一開始的想法。


  一個刺史部,擁有兩個三角洲?這太奢侈了。

  出去打聽打聽,任意一個三角洲海灣都可以誕生出一個世界級文明,一個州級別的單位,擁有兩個?那肯定不行啊。

  必須得分開。

  但是分開後,怎麼保證統治力呢?

  其實很簡單。

  金北已經到了河口了,紅河三角洲的平原已經成為大漢的水稻稻米供給中心了,而紅河的第二流的土地,全都要成為橡膠生產基地,水果生產基地。

  而橡膠生產基地和水果生產基地,這些東西,劉徹的占股都是六成七成。

  等於全民在給他打工,他指派的公司官員占據著這兒民間所有勢力,而他指派的政府官員,占據著行政上的權利。

  所以,這個地方孕育不出任何權利,幾乎所有權利全都是皇權空降。

  但是發現這兒適合發展之後,讓劉徹直接把粵府丟在旁邊不發展,劉徹又不甘心。

  那怎麼辦?

  只能讓霍海發展。

  霍海把這兒發展好了,特別是農業方面發展好了,才好收農業稅。

  順便利用這兒的土地架設食品、水果加工廠,從中獲利。

  有南國公這個職務在,不怕霍海不出力。

  而當初一切都是計劃好了的,未來霍炎成年後,必然不可能就藩南國。

  到時候大漢的領土將會推的非常廣,到時候肯定會改封的。

  交換條件就是,從南國的只有農業稅,變成到其他地方,能使用商稅。

  這個主意是霍海出的,霍海自己能拒絕嗎?

  不能。

  霍海自己是會賺錢,隨隨便便就能超過一個公國的稅收的百分之一。

  但是,霍海自己的兒子會賺錢嗎?

  孫子呢?

  重孫呢?

  他們要是自己賺不了錢,豈不是成了廢物?

  但是,如果他們在海外有一片公國,面積有一州之地,而在這個地方收的商稅,百分之一可以任他們使用。

  這是多大的好處?

  人家奮鬥一萬代,都賺不到這麼多錢。

  所以,如果未來劉徹提出改藩,霍炎是絕對願意的。

  而到時候,劉徹就可以順勢收回已經發展好的粵府,一個成為了南方航運基地的粵府。

  這其實還要歸功於閩越的人野心大。

  本來在大漢對南越起心思的時候,劉徹就想過如果閩越這邊的人投了,那就在閩越建立一個大港口,作為大漢往南往西航運的港口。

  這樣一來,閩越地區絕對起飛。

  但是閩越一直不投降,反而南越不費工夫就拿下了,這就讓局勢發生了變化。

  粵府就上了台面,而原本劃在鷺島、南安(廈、泉)一帶的港口,就順勢取消了。

  為什麼取消的這麼果斷,而不是等一等呢?

  畢竟粵府作為南越國故地,如果發展起來了,其實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誰能確定沒有古越舊人的舊思想傳下去?

  但!

  壞就壞在閩越和東海的問題更大。

  當初霍海提議設立一個錦衣衛,作為對外的間諜基地,又王賀治理。

  王賀的人,遍布南越國。

  直到霍海的人接手,霍海親自過來,王賀的人才從南越往閩越移動。

  這些間諜,過去了之後,為了拿下信任,能說得出什麼來呢?

  『王上額頭有一道紫氣!』

  『我關這裡有王氣。』

  「大王,您可以帶一頂白帽子。」

  結果如何?

  東越王騶余善有自立為粵武帝的打算!

  這可以說是王賀的人釣魚執法,給騶余善的自信心抬起來了,才讓他失了智。

  也可以說是他自己作死。

  如果沒有霍海帶來的影響,騶余善也不是個安生的人,他會在六年後自立越武帝。


  就是這傢伙有點不學無術。

  是,南越國是也稱帝過,但是情況完全不同。

  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藩屬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崩而呂后臨朝,開始和趙佗交惡。

  呂后七年(前181年),呂后發布對南越禁令,後趙佗稱帝。

  就是在呂后臨朝這一段時間裡,趙佗稱帝,並且和長沙國作戰。

  但是在文帝元年(前179年)後,呂后崩,趙佗立刻去了自己的帝號。

  該說的不說,趙佗死的時候,應該是以高祖類似的規格偷偷埋了,畢竟是享受過帝號的人。

  而第二任南越王趙昧,是越南文王,但下葬的時候,以文帝的規格埋的。

  現在騶余善起的心思是什麼?

  這可不只是口頭上占便宜,他還自立為武帝。

  他可不是死了之後諡號武王,然後偷偷以武帝的規格埋葬。

  而是活著的時候,想要自立為武帝。

  這個意思就和漢武帝那個武帝不一樣了。

  他這是周武王繼任周文王的意思。

  也就是說騶余善想要在名義上,占據越武帝的名義,然後從法統上,繼承南越國。

  他在東海國的地盤上號東越王,繼承南越國,中間還夾著一個閩越,什麼意思?

  就是說,騶余善有一統百越然後自立為帝的打算。

  先不說這事情八字還沒一撇,你就把終極目標給喊出來了。

  再就是說那稱越武帝,它吉利嗎?

  人家南越文王可是死了之後才偷偷用了這個名號。

  你活著的時候去當粵武帝?

  劉徹現在或者,他雖然有感覺自己要成漢武帝了,但是都沒說自己是漢武帝這一茬。

  以劉徹現在的戰功,只要腦子沒問題,都應該知道自己是漢武帝了,甚至滿朝文武還有民間的人也都很清楚劉徹的諡號肯定是武帝。

  但也沒有活著的時候喊出來的啊!

  你是多急著升天?

  事實上,歷史上的騶余善在六年後喊出越武帝的口號,幾個月後就被人砍了頭,然後百越就全部歸一統了。

  而在如今,他偷偷跟人說自己想當粵武帝,直接葬送了鷺島能成為國際大城市的機會!

  未來還不知道要幾百年上千年,鷺島這個大陸下方國門才能成為國際大城市。

  最冤枉的是,丫騶余善已經從南安去東海都二十多年了!

  準確的說騶余善現在是『浙王』。

  但因為百越之間互相理不清楚的血緣關係,騶余善的大部分人都系出南安,這也不算特別冤枉。

  如果說騶余善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他不該做大事之前滿世界到處說。

  當然了,在騶余善的角度,他可能只跟幾個心腹說過。

  但,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其中一個心腹,是劉徹的手下。

  做大事的人,不能跟任何人說,就像司馬懿,在他造反前一天,除了他大兒子之外,沒人知道他要造反。

  霍海把密信給收了起來,把聖旨給收了起來。

  劉細君正在逗霍炎玩兒呢。

  衛長公主在旁邊給霍炎墊嬰兒床。

  霍海靠攏,用手指戳了戳霍炎的臉。

  小傢伙有點不滿意,頭躲了一下。

  霍海:「哎呀,你還躲開!」

  霍海眼睛一轉,左手拍了拍右手袖子上的灰塵,右手又打了打左手袖子,整理了下衣服,一個大禮:「在下武侯霍海,給南國公請安了。」

  旁邊劉勝哈哈大笑:「那在下中山王,也給南國公請安了。」

  衛長公主:「去去去,一個都當爹了還跟孩子一樣,一個為老不尊,你倆旁邊兒玩兒去。」

  霍海和劉勝被趕走了。

  劉勝:「霍海你什麼時候回長安啊?」

  霍海:「至少要等霍炎半歲了才能走,要不然走不了。」


  小孩子本來就不是那麼適合舟車勞頓。

  最近霍海和衛長公主試過了,霍炎登船後在近海並不暈船,沒有繼承衛長公主的暈船屬性。

  不過,現在的霍炎還是太小了,不可能從粵府坐船出發到宛城那麼遠。

  人家普通人家為了舉家生計不得已而為之的可能能接受,但是霍海不可能去冒這個風險。

  劉勝:「那我可能要先走一步了。」

  「這南國這才多久啊,就被你經營的這麼好了,聽說長江也是做的風生水起,要不是要順便回去一趟中山國,我都不樂意走北面,去長江試試坐大船通行多好。」

  霍海:「你要走了?」

  劉勝點頭。

  霍海:「趙嬰齊的錢你搞到手了嗎?」

  劉勝哈哈大笑。

  霍海說過,趙嬰齊現在就是肥羊。

  目前霍海手握以及幫劉徹代持的田土絕對是不會拿出去賣的。

  所以趙嬰齊的錢,根本花不出去。

  就算他們一家人,開銷再怎麼瘋狂,也都沒用。

  不能把錢變成資本,變成生產資料,錢就是廢鐵。比廢鐵還不如。

  而劉勝就是盯上趙嬰齊的錢的第一個人。

  劉勝是劉徹的兄弟,趙嬰齊當然是認識劉勝的,畢竟他以前在羽林衛當守衛的時候經常見到宗親們。

  而劉勝也成了趙嬰齊這個即將被錢拖著溺水的人的救命稻草。

  他出十億大錢,請劉勝幫忙,幫忙搞一個侯爵爵位。

  趙嬰齊現在明白了過來,自己手握這麼多錢,還不是貴族,這就像是一個小孩子抱著金元寶從鬧市跑過去。

  以前他背後還有一整隊護院武者。

  現在這些護院,也恨不得把這金元寶搞到手。

  所以,趙嬰齊不得不給劉勝送錢。

  而劉勝:「十億?如果是五年前,我劉勝除了田土等固定產之外,只算其他金銀財寶和中山國稅收,一年也不過幾百萬大錢。」

  「但是現在,十億在我面前不值一提,你知道我的運輸公司現在在長安股市上價值多少嗎?七百八十億!」

  當然了,劉勝自己只有百分之四的股份。

  這還是算上他已經分給他兒子的那些,他可是幾十個兒子,單論自己,只有百分之二不到了。

  但就這百分之二,那也是將近十五億。

  不過吹牛嗶嘛,當然要往大了吹。

  最近人來人往,大家也不藏著掖著了,都把長安的事情掛在嘴邊談,趙嬰齊也聽說了很多現在長安的事情。

  雖然自己離開沒多少年,但趙嬰齊真不敢置信。

  但不得不信,一艘一艘越來越大的艦船不停地南下,由不得趙嬰齊不信。

  於是,趙嬰齊把這個數字提升成了二十億。

  二十億五銖錢,請劉勝幫忙。

  另外,再另外給劉勝十億,只要劉勝承諾會跟劉徹鄭重的講這個事情。

  劉勝一想,自己家裡五十多個兒子,幾十個女兒,上百個孫子、外孫嗷嗷待哺,自己只需要給劉徹提一嘴這個事情,就能拿十個億,最多挨罵,當然答應了。

  但劉勝明知道這事兒不靠譜,根本不可能,還是依舊答應了。

  三十億真心太多了。

  趙嬰齊這個傻子,把自己的國家給賣了,換來的錢的百分之十五,真心不少了。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霍海聽劉勝說完後,開口:「換成三十億欠條,三十億大錢留在這裡。」

  劉勝:「求之不得!」

  如果運輸十五億半兩錢回去,偷偷鑄幣,肯定會被陛下盯上。如果運輸回長安,消耗再怎么小,運費也得耗費個幾億出去。

  留在這裡,直接解決問題。

  劉勝:「這錢留下幹嘛?」

  霍海笑了笑:「當然是鑄成五銖錢,在整個南方使用。」

  劉勝:「不是都用欠條麼?」


  霍海:「趙嬰齊想得到擠兌這個辦法,別人想不到?我防著趙嬰齊這一手,會不防著別的人?」

  霍海目前還不想上槓桿,免得一招棋錯滿盤皆輸。

  如果經濟鏈條上崩一環,對現在這個蒸蒸日上的大漢是個巨大的打擊,對大漢的信譽也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可是花了五年時間才搭建起來的。

  都搞定後,霍海托劉勝幫自己帶一件禮物回去。

  霍海的人在海里高了兩座巨大的紅珊瑚,一個給劉徹的,另外一個準備送給霍去病做禮物。

  霍海離家兩年了,霍去病終於要迎娶正妻了。

  長安新城一個新起的梅姓富商的女兒,名叫梅映雪。

  只是婚期霍海肯定是回不去了。

  所以禮物要送回去。

  這個婚禮的消息,也是讓霍海鬆了一口氣。

  從時間推算,此時此刻,歷史上的霍去病肯定已經去世了。

  在這一世,霍去病活得好好的,還娶了一個妻子。

  這都是歷史上沒有的事情。

  說明歷史真的被成功的修改了。

  霍海一直待在南方,是準備隨時接替霍去病的任務。

  一旦霍去病死了,自己就要成為霍家那個南征北戰的人了。

  而且,霍海還要做兩手準備。

  因為霍去病是劉徹親手養大的,當做親兒子養大的,所以以前劉徹才對霍家那麼好。

  如果霍去病沒了,那就算自己功績再多,劉徹都以做生意的角度來對待自己,那實際上就沒有什麼光環在了。

  那霍海就不得不考慮,如果有一天劉徹站在了對立面,自己如何自處,霍家如何自處的問題。

  如今霍去病沒有事,活的好好的。

  不知道是因為沒人下手,還是因為沒有出長安所以沒有感染獲病。

  無論是哪一種,都一樣。

  霍去病活得好好的,就意味著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霍海也就沒有必要做第二手準備了。

  所以,不久之後霍海就可以回去長安了。

  ……

  時間流轉。

  轉眼已經來到了九月。

  整個粵府,大量的百姓都在清洗紅薯。

  整個廣府的百姓都震驚了。

  世上居然還有產量如此巨大的作物??

  現在粵府也流行大漢日報和科學報。

  科學報上說,紅薯可以當做菜使用,也可以做成紅薯干,做成紅薯澱粉,做成紅薯粉條,可以餵養豬。

  不過,科學報並沒有說紅薯能當半主食吃。

  大漢現在的環境,不需要讓普通人吃的過於差來提升人口數量。

  之所以把紅薯拿到這邊來種,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各地本身的出肉量,另一方面是在災害發生的時候,有足夠多的各類植物避免顆粒無收。

  就比如現在這邊容易遭受風災,水稻會倒伏,但紅薯就不太怕這個東西。

  而增加出肉量這個事情也很關鍵。

  長安地區,十二到十八歲的青年,統計的身高,已經到了駭人的程度。

  怎麼駭人呢?

  長安十八歲青年男性的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七。

  要知道長安地區成年人隨機抽查,身高是一米六九。

  現在大漢的糧食政策幾乎已經確定了,各地各自養豬狗牛羊,然後由蜀養豬,幾個港口捕魚,草原養牛羊。

  這樣分配之下,能夠最快的最有效的最高效的提升蛋白質攝入。

  其中蜀地養豬這一點比較奇怪,蜀郡北方和長安之間不通。

  要送東西去長安,得走南方,從長江走,或者從北面的漢水走,送去宛城,然後從鐵路去長安。

  繞這麼大個圈子,似乎還不如在江漢平原養豬。

  但問題是,豬不是牛羊,牛羊是可以驅趕走,大批量驅趕的。

  而豬不行。


  所以,運輸活豬從來都不是懸著之一。

  實際上蜀地到時候運出來的會是各種豬肉製品。

  為什麼要在蜀地製作豬肉製品?因為蜀地產鹽。

  產鹽,產松柏,產豬,適合紅薯種植。

  這些BUFF迭在一起,就成了生豬養殖基地的不二之選了。

  但,粵府這太熱了,不太適合保存臘肉、火腿等製品,所以本地也要產豬才行。

  聽聞霍海要回長安了,粵府萬民請願,希望霍海留下。

  以前大家是沒有理由的,但是霍炎被封為南國公,而南國就是番禺附近這一片,大家也就有了理由。

  但是霍海還是得走。

  最終,本地人希望霍海能參加本地的宴請,然後才走。

  霍海也是沒拒絕得了,只能參加了。

  霍海留下的粵菜,一道一道的端了上來。

  整個番禺魚檔口長街擺上了桌椅。

  霍海看到一頭烤全豬擺在桌子上,旁邊還搭配了叉燒,脆皮豬肉,燒鵝,燒鴨。

  還有北方傳過來的在這邊又本地化的滷水。

  霍海也是不客氣,直接開吃。

  各個地方的人都感謝霍海帶來了新的飲食,各種好菜,而霍海以狂吃海塞來表達自己的態度。

  吃完之後,霍海莫名的還有些傷感。

  此次回去長安,之後就算再吃到海鮮,那也是沒有現在在沿海各地吃到的新鮮了。

  粵來酒家的大廚端上來一盤樸實無華的面,請霍海吃。

  霍海吃了一口。

  比了個大拇指。

  好靚的湯!

  雖然面本身比北方的面差遠了,也沒有蜀地那種習慣的湯頭味覺豐富。

  但是就論湯本身,還得是老廣啊!

  這是竹升面吧?

  大廚:「侯爺,吃出來裡面的驚喜了嗎?」

  霍海細細品味:「這湯沒有加鹽,而是加入了蜀地生產的豬腿燉煮,你們這麼快就研究出臘豬腿適合燉煮,真是有心了。」

  只可惜只是臘豬腿,還不是火腿。

  否則味道就絕了。

  大廚一臉得意:「侯爺的舌頭果然厲害,我只放了一小塊,居然都能吃出來,不過不是這個,您再品!」

  霍海疑惑的又藏了一口湯,忍不住誇讚:「是烏魚子!」

  「產自夷島附近的烏魚的子,曬乾後用高度酒精烤熟,然後在燉煮在湯裡面,才有這個味道。」

  大廚震驚,比出大拇指:「侯爺果然是食神,居然能吃的出來這麼一丁點的鮮味,沒錯,我加了一點烏魚子,可是我說的不是這個。」

  霍海狐疑:「哦?還有其他特殊之處,這我就吃不出來了。」

  大廚懷抱雙臂,得意:「侯爺沒有發現吧,我早就聽說侯爺喜歡吃辣,所以托人從北方帶了一包辣椒過來,這碗面裡面多了辣味之後,那才叫夠味!」

  「好頂啊!」

  「差點辣翻我們整個後廚!」

  「侯爺,我現在說起來,您應該注意到了吧?」

  辣味?!

  霍海又喝了一口湯。

  大廚看霍海沒感覺,還皺著眉頭,於是從大碗裡面打出來一小碗,喝了一口。

  然後伸著舌頭:「嘶~好辣!」

  旁邊的人不信邪。

  也去嘗試。

  「嘶~」

  「這就是辣味嗎,真帶勁啊!」

  「這辣椒的味道,不愧是從美洲帶回來的,果然醇厚,比茱萸的味道醇厚多了。」

  「夠味啊!」

  霍海:→。→

  霍海心說我吃一頓飯,洗菜水倒進珠江,可能會辣翻整個粵府。

  拍了拍大廚的肩膀,霍海:「以後儘量不要往辣椒這個方向發展,不適合你們。」

  「鄉親們,飯都吃完了,我就先走一步了。」


  「大家不要再送了。」

  如今整個海上,沒有船,大家的船都在干運輸等大事兒,到處送人。

  而整個粵府的船都被路博德徵用了,他要對瓊島強硬下手了。

  所以,就算大家想要送,也沒法送。

  霍海告別了所有人之後,登上了大船。

  如今回程的船,還是那艘頭尾比例三比一的船。

  而在造船廠那邊,這一年來新產的鋼骨鐵皮船,早就變成至少六比一甚至七比一八比一的比例的船了。

  在螺旋槳的推動下,八比一的船快的驚人,如果全功率開動,不管不顧,從會稽郡到粵府,只需要兩天!

  就是整個船都在咚咚咚咚的抖動。

  如果忙著做事兒可能意識不到。

  一旦閒下來,聽到這聲音能心態炸裂。

  這種船目前被朝廷用來運輸,只有劉徹的私人公司和霍海的公司有,並沒有售賣給別的任何民間公司。

  反而是這個三比一的超寬船,成了獨一份。

  因為寬體,又慢又穩,不像是為了運輸而存在的,更像是專門給貴人享受海上風光用的。

  船開出港口,霍海才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不知不覺,離開長安居然近三年了。

  三年來,沒有自己的主導,如今長安的發展如何了?

  三年過去了,霍海當然知道長安很多事情。

  比如,長安城南的房子已經修好賣了大半了。

  比如劉徹現在在霸上的新宮殿辦公,逼的長安很多達官貴人花大價錢在南面又買了大院子。

  比如長安西面近郊陵縣的房子都被劉徹搞下來了,下一步就是重新修建建章宮,改成新的宮殿了。

  到時候,達官貴人們又得在西面再花一次錢。

  但是,很多事情霍海聽了也不是很確定世界發展的方向對不對。

  比如,有人發明了一個前世工業時代並不存在的東西——內燃蒸汽機。

  這個以蒸汽機作為標準架構的東西的出現,非常特殊。

  蒸汽機是利用燒熱水,水的蒸汽膨脹,來產生動力的。

  內燃機是利用液體燃燒,讓空氣膨脹,來推動活塞的。

  而內燃蒸汽機,是燃燒液體的蒸汽機。

  這意味著蒸汽機的體積變小了,但也意味著,有人搞出了高強度鋼!

  為什麼?因為以前的蒸汽機燃爐如果用汽油柴油燃燒,應該早就爆缸了才對。

  這種新蒸汽機雖然走錯路了,但是似乎是做到了小型化,同時提高了一丁點的輸出能耗比。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

  大家在封閉的鍋爐下面燃燒油氣,因為鋼鐵質量太好了,居然沒人發現空氣膨脹這個現象嗎?

  那內燃機的出現豈不是已經有了可能?只是科技樹點歪了?

  霍海記得在看短視頻時,看過西方超級古老的柴油蒸汽機的視頻,但是那玩意兒太破舊了所以看不出端倪來。

  如果這柴油蒸汽機也有那個水平,改個小型發電機問題不大。

  雖然沒法拿來工業化使用,但是給研究院內部做電力電器研究,足夠了!

  還有,陛下迷信中跟霍海提到,他想改年號為元封了。

  元封?泰山封禪?

  雖然不清楚武帝時期的年號排序,但是霍海敏銳的感覺到,中間有一個年號消失了,否則時間上對不上。

  就算五年內就泰山封禪,也比歷史上早幾年,所以肯定消失了一個年號。

  霍海的感覺是對的,元鼎消失了。

  歷史上的劉徹在元鼎年間真正的一統天下,齊聚九鼎。

  但是在如今,一統地球似乎還需要時間。

  ————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